龔昌遇說僧格親王的部隊老土,令僧格很不高興:「小子,本王在草原縱橫幾十年,所向披靡,未曾敗績,你這是來教訓本王,還是罵本王無知呢?」
「喲喲喲,本將軍是來觀戰的,如果王爺願意做一隻井底之蛙,悉聽尊便。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龔昌遇劍眉一揚,看着那些軍階都比他高几個檔次的軍官。
「龔繼昌,我在天津衛擊敗番軍的艦隊之時,你又在哪裏?」僧格親王笑道。
「王爺,天津衛番軍並沒有失敗,只是撤退而已。打死打傷番軍400餘人,你以為很多啊?」龔昌遇才不佩服盛氣凌人的僧格親王,「大沽口炮台你戰績平平,二負一勝。到了陸地上,番軍的優勢就會立竿見影。」
「懶得和你鬥嘴,你有本事,你也打個像樣的仗給本王看看。」僧格親王氣呼呼的。
「只要你把軍事指揮權給我,我自有對付他們的辦法,比如八里橋,我就會派土營把它炸了,在河灘布下雷陣。待番軍渡河之時,我們就發起攻擊,打他們個措手不及。」龔昌遇將鎖龍神劍點在了「八里橋」上。
八里橋有400餘年歷史,見證了時代變遷。橋體東西長五十丈,為水道三券,券與平底石皆交互通貫,錮以鐵,分水石護以鐵柱,當其沖,橋南北長二百尺,兩旁皆以石為欄,各望柱頂部所雕刻小石獅尤其精美,柱間嵌有寶瓶荷葉浮雕石欄板。表二坊,題曰永通橋,蓋上(天順皇帝朱祁鎮)所賜名也,又立廟以祀河神。
龔昌遇提出來要炸毀八里橋,阻擊番軍,猶如一個驚天霹靂,在場的清和軍將領都驚呆了:小子,這餿主意你也想得出來啊?
僧格親王認為炸毀了八里橋,就是斷了自家軍隊的退路,太危險了,當即否定龔昌遇的「瘋狂計劃」。不過龔昌遇提出挖戰壕的方案,僧格親王還是採納了,他令士兵在八里橋一帶的灌木叢,挖掘戰壕,修築了土壘。
「僧王,八里橋炸了還可以再修,軍隊要是打沒了,京都就守不住了。懇請僧王三思。」龔昌遇堅持自己的想法,毫不不妥協。
「別說了。本王自有分寸,誰對誰錯,戰場見分曉!」僧格撂下一句話,揚長而去。
「僧王——」龔昌遇還想說什麼,可是所有的將領都走了,頓時營帳內空蕩蕩的。
走出營帳之後,張衛軍、劉大為走了上來:「將軍,他們採取你的建議沒有?」
垂頭喪氣的龔昌遇搖搖頭,一句話也沒有說,因為他知道,這些頑固不化的朝廷正規軍將領一個個都自恃功高,說再多也是徒勞。
「將軍,我們走吧,這裏不需要我們。」張衛軍說道。
「對呀,我們去沙丘行宮,將兄弟們帶回荊北大營。」劉大為附議。
龔昌遇還是搖頭……
咸通十年八月初一(9月18日)。
鷹法聯軍沿北運河直撲京都,在張家灣遇上了嚴陣以待的清和守軍,不知虛實的鷹法聯軍也列開陣勢,停了下來。
當年蒙古勒鐵騎歐洲遠征給歐西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原本該進攻的番軍列陣變成了守軍,集中火炮轟擊蒙古勒騎兵,還專門部署了天竺騎兵,使用天竺土着火箭,以數百支康格列夫火箭齊射蒙古勒騎兵。
誓死一戰的韃靼騎兵們,冒着槍林彈雨,用反衝鋒戰術,以血肉之軀,擊退了鷹法聯軍的一次次進攻。每出擊一次,都有許多騎兵犧牲,但再次出擊時,無一人退縮。張家灣城下,硝煙迷漫,炮聲隆隆,彈箭橫飛,殺聲震天。
面對前仆後繼、拼死作戰的清和守軍,鷹法聯軍也死傷不少,一籌莫展。戰至中午,戰場已呈膠着狀態,殺得難分難解。
僧格親王看到騎兵們已經傷痕累累,疲憊不堪,便下令騎兵撤出陣地,由步軍兵接防。當騎兵正迅速後撤時,竟與急跑來換防的步軍大隊撞到了一起,以至自相踐踏,陣形大亂。
僧格親王見勢不妙,立即率部後撤,將步軍單獨丟在了張家灣,帶着騎兵退入軍事要塞八里橋一帶。這一指揮的偶然失誤,導至了戰局驟變。鷹法聯軍指揮官瓦里西發現了這個情況,立馬下令集中炮火猛轟清和軍的陣地。
倉皇上陣的張家灣步軍將領不懂野戰縱深佈防戰術,沒有調整部隊,及時疏散士兵,相反地盲目地下令全體將士向歐西人的陣地發起反衝鋒,被番軍的炮火炸成碎片,白白成了炮灰,一千餘人全部殉國。清和軍陣地頓時被突破,全線崩潰,張家灣落入敵手。
數日之後,鷹法聯軍後續部隊到來了,統領瓦西里令番軍在野外挖了一道又一道的戰壕,這一招還是荊南軍統領曾藩最先使用的,沒想到僧格親王卻對此嗤之以鼻,不屑使用。
被聯軍炮火嚇壞了的僧格親王沒有抓住機會,採取偷襲,以優勢兵力殲滅這支番軍先頭部隊。龔昌遇多次建議,將部隊化整為零,實施游擊戰術,將敵人包圍起來,近距離與之格鬥,可是僧格親王根本聽不進去了,還說本王打仗無需他人指手畫腳。
八月初四(9月21日)日七時,八里橋之戰打響。清和軍有步兵、蒙古騎兵約3萬人,主要裝備是大刀、長矛、弓箭及少得可憐的火炮。鷹法聯軍方2萬4千人,主要裝備是火槍火炮。就人數論,番軍略少,若論裝備,則番軍大大優於清和軍,甩了清和軍十條街。
番軍從東、南、西三個方向發起進攻,每一路都列陣,中路是炮陣,騎兵與步兵列於側翼。聖寶、瑞林率隊抗擊南路、東路之敵,自己率令本部騎兵從正面衝擊西路之敵。
橋道上龍旗揮動。儘管沒有毫無炮火的掩護,這些衣着華麗的清和帝國精銳騎兵冒着番軍密集的炮火,一波又一波發起正面進攻。這是清和軍最後一次大規模集體衝鋒,悲劇在這座數百年歷史的橋上悲壯上演。
清和軍馬隊遭到據壕作戰的聯軍步兵密集火力的阻擊和敵炮榴霰彈的轟擊而大量傷亡,戰馬因受驚而橫衝直闖,幾近不能成軍,被迫在敵人火力的逼使下退卻下來,火炮仍在轟鳴,清和軍的3000騎兵打得只剩七人,早晨還鬥志昂揚的清和軍騎兵,在猛烈的炮火攻擊下,消失得無蹤影了。
戰鬥打響後,僧格才知道南路番軍是主力,為了彌補戰前的決策失誤,僧格在聖寶一部與南路敵人戰鬥的同時,指揮馬隊穿插於敵人的南路與西路之間,企圖分割敵人,爾後以步隊配合聖寶部包圍南路敵人,殲滅敵人主力。
由於副都統聖寶腿部中彈,所部潰敗,僧格的作戰意圖未能實現,於是與西路鷹擊黎軍展開英勇激戰,傷亡慘重。擊垮了最兇悍的清和軍騎兵之後,鷹法聯軍開始採用大口徑火炮轟擊拼死一戰保衛九里橋的埋伏清和軍步兵。
上午9時,鷹擊黎軍隊兵分兩路,一部分繼續與僧部對抗,一部分向於家圍進攻,企圖抄襲僧軍後路。僧格林沁分兵無術,面臨腹背受敵的險境。僧格親王作為清和軍的統帥,以英勇頑強抵抗外國侵略者的精神,奮力指揮全軍作戰。在八里橋上決戰的最後時刻,挺身而出,騎着戰馬站在橋中央督戰。
在橋的正中央,僧格親王騎着馬站在前面,他揮舞着黃旗表示挑戰,儘管隆隆的炮聲蓋過一切,子彈從頭上飛過,可是他還在高聲呼喊着:「沖呀,給我殺光番軍——」
在僧格親王的周圍,橋欄的大理石塊四散飛濺,番軍的炮彈對清和軍造成了成批的殺傷。死神一刻也沒有歇手,卻並沒有嚇倒這些不靈活卻勇敢的鬥士,他們寸步不退。運河的兩邊和橋上已堆滿了被可怕的殺傷弄得殘缺不全的屍體。
橋頭站着一個身材極為高大的韃靼人,他是清和軍的旗手,手執一面寫有黑字的大黃旗,並且把這面旗幟不時指向所有的方向。此乃僧王之旗,所有軍官的眼睛都注視着它,因為它正在向全體清和軍隊下達着命令。此刻,敵人已告全面撤退,而且戰場上,全軍精銳親自所保衛的那座橋已經堆滿了屍體,然而這個韃靼人儘管已孑然一身,卻仍挺立在那裏,傳達僧王着的最後作戰命令。
子彈、炮彈在清和軍旗手的周圍呼呼作響,飛嘯而過,而他卻依然鎮靜不動。有幾個番軍士兵沖向前去,想把他活捉。就在這時候,半小時沒有開炮的番軍炮兵發射一發炮彈,卻正打中了他,把他擊倒在地。於是大旗也向一旁倒去,隨着它的旗杆而去的是一隻緊緊抓住它的痙攣的手……
八里橋失守了,清和帝國引以為傲的韃靼騎兵徹底完了。龔昌遇和隨從張衛軍、李大為藏在樹林的深處,看着鷹法聯軍推着火炮從血流成河的石橋上雄赳赳氣昂昂地走了過去,而後他們的馬隊、步兵也跟了上去,京都的門戶大開……
因為僧格的愚蠢和笨拙指揮,導致清和軍一敗塗地,他們取得擊斃敵軍5人的「驕人戰績」,而己方卻付出二萬五千人的慘重代價。僧格親王帶着殘兵敗將倉皇地逃亡京都,那裏還有十五萬大軍,或許還可以做最後的抵抗。
一路上,僧格親王涕淚交加:「清和國危矣,京都危矣……」此刻,他在後悔沒有採納龔昌遇給他提的散兵戰術和游擊戰術,過分的自信葬送了皇家精銳,正如那句話所說——無知限制你的想像力。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8s 3.99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