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糧食的運到,使得原本陷入恐慌的河北、山東等地百姓總算是安定了下來。筆神閣 bishenge.com但是河北、山東地區的災情並不算嚴重,今年旱情的中心在於河南,作為中國最早開發的中原地區,河南的原生態是破壞的最為利害的一個區域。
雖然這一地區一直是中國農耕最為發達的區域,但是其水分蒸發量也是其他地區難以比擬的。因此河南人常說:「五日不雨小旱,十日不雨大旱。」
崇禎十二年春,一場波及河南全省的大旱就這麼不期而至了。除了秦嶺和淮河流域,河南其他地區幾乎無一倖免的遭遇了這場百年一遇的大旱,而陝西、山西、山東臨近河南的地方也同樣遭遇了這場大旱。
北方今年的旱情規模之廣,程度之深,是萬曆以來少見的。朝廷和地方官員即便之前已經建立了一整套防災賑濟的措施,也在這種自然的偉力面前一時束手無策了起來。
此前兩年雖然也有北旱南澇的局面,但是旱情主要還在黃河以北的陝西、山西地面,這一地區的人口在過去幾年不是餓死便是遷移出去,因此朝廷撥運糧食賑災的難度其實並不算大。
但是今年旱情卻波及了整個河南,這裏雖然臨近南方產糧區,調撥糧食的運輸難度應該說是降低了。但河南本就是北方的產糧大省,也是人口大省。河南人口幾乎等於陝西和山西人口的總和,約為大明總人口的十二分之一左右,想要對整個河南進行賑濟,最起碼也不少於3000萬石糧食。
根據戶部侍郎畢自嚴的計算,想要賑濟河南等地的災民,朝廷起碼要撥款2500萬元,這雖然是一個天文數字,河南一省上交的稅銀,去年也不過才150萬元不到,但是以今日大明的財政狀況,戶部並不是拼湊不出這筆賑災款出來。
但是朝廷有這筆錢,不代表能夠購買到3000萬石糧食出來。經過十年的改革,大明消滅了不少舊衙門,也增加了更多新衙門,統計局、物價局、交通運輸部門等等。這些新衙門的成立可不是為了迎合皇帝的趣味,而是確確實實的在發揮着自己的作用的。
哪怕那些最頑固的守舊派官員,到了今日也不得不承認,這些新衙門並不是皇帝用來安置逢迎自己的小人的供奉局,而是為皇帝和內閣執政更好的了解整個國家運轉狀況的,溝通上下情況的必要衙門。
讓戶部拼湊出2500萬元賑災款這一點並不難,難題在於朝廷拿出了這筆款子能不能購買到必要的物資賑災。如果只是把這筆款子就這麼丟進市場,那麼除了推高糧價之外,並不能達到朝廷賑災的目的。
哪怕是錢謙益這個不通經濟的文壇領袖,在當了六年首輔之後,此時也大致明白了貨幣和物價之間的關係是不斷在變化的。如果市場上沒有足夠的物資,大規模的投入貨幣,只能推高市場上的物資價格,從而搞亂了整個市場的經濟運行。
也就是說,這2500萬元投入市場,不僅不能賑濟到災民,還有可能引發金融上的問題。畢竟現在大明的流通貨幣是以紙幣為主,紙幣本身並無什麼價值,唯一有價值的是紙幣上承載的朝廷信用,一旦百姓失去了對於紙幣的信賴,銀行就要面對擠兌風潮。
戶部官員自然是不肯讓紙幣失去信用的,畢竟現在大明財政的運行良好,正是建築在紙幣的信用之上的。一旦讓大明經濟重新回到過去的金銀銅三貨時代,那麼朝廷投資的諸多工程項目就等於是失去了資金供給,畢竟朝廷手中可沒有這麼多硬通貨,那樣的狀況就會變得更糟糕。
錢謙益看着內閣會議上一籌莫展的同僚們,這才發覺這些整天在背後詆毀自己無能的大臣們,真遇到了事情也沒見得比自己強多少。
看着眾人絞盡腦汁也說不出一個有用的建議,他心中不免有些快意,於是便清了清嗓子對着同僚們說道:「諸位平日裏對着國朝大政一個個口若懸河的,老是責怪陛下不用各位之言。今天陛下沒在,難道你們就不想說話了?難不成一定要我將陛下請來,你們才肯發言不成?」
即便是被錢謙益當面奚落,閣臣們也只能忍受了。大家都很清楚,今日的內閣閣臣權力不同以往,但同樣他們的責任也不同以往。
如果是在崇禎朝之前,遇到這樣的災情,閣臣們只要向皇帝上賑災,就算是盡到了責任。如果皇帝問如何賑災,最多也就是加一句請發內帑,和選派清廉之人負責賑災事宜,基本上就沒閣臣們什麼事了。
但是在今日的大明,這樣混日子的閣臣在內閣是待不下去的。內閣閣臣們現在各領職權,權力上要比過去大的多,但是同樣要為自己手中的權力負責。賑災一事牽涉到錢糧、運輸、賑災款的發放、使用及監管,各部都要為各自權力範圍內的賑災工作負責。
因此對於這樣大規模的賑災行動,已經不再是過去提名一個人負責,然後把錢糧交給他就算完事了。而是從六部中抽調人選組織成賑災指揮部,然後閣臣掛名指揮,一旦出現了問題,那是從上到下都要追究責任人的。
在面對自己有可能要負責的前提下,閣臣們自然不會隨意的敷衍,他們現在可以敷衍皇帝,但是賑災出現了問題時,皇帝必然會拿他們的腦袋去平息災民的憤怒。對於這些閣臣們來說,這顯然是不合算的。
於其事後作為替罪羊,倒不如事先把問題擺出來,大家能解決的給解決了,不能解決的就交給皇帝來決斷,這樣就算還是出了什麼問題,也不至於莫名其妙的丟了性命。
應該來說,過去幾年來,內閣這套協商開會的機制還是極有成效的。不僅消除各部之間的不少矛盾,也解決了不少問題,確確實實的提高了內閣的工作效率。
但是再有成效的內閣會議機制,它也不能無中生有,憑空變出糧食來。這可不是印刷紙幣和發行國債能夠解決的問題。
幾位閣臣互相對視了幾眼之後,范景文終於忍不住出聲問道:「如果除掉南方能夠調撥的糧食,現在到底還缺少多少糧食?能不能讓四海貿易公司從海外補充這部分的缺口?」
擔任農業大臣的李邦華對於各省的糧食產量倒是極為熟悉,因此很快就回道:「南方這些年興修水利、推廣良種又大量使用了鳥糞石,糧食增產方面倒也不錯。
但是今年浙江同樣遭遇了大旱,以我的推算,如果扣除掉南糧應當供應給邊軍和京倉的部分,剩下的糧食用來填補河南等地的災區供應,大約還有一千五百萬石的缺口。
至於四海貿易公司從海外運來的糧食,都是已經固定了去處的,最多也就能擠出300萬石來周轉,再多恐怕也就不可能了…」
溫體仁突然心中一動,向着錢謙益說道:「我記得九邊各處還有軍糧儲備約一千萬石,這筆糧食能否先借來周轉一下?」
錢謙益還在猶豫,蔣德璟和郭允厚已經異口同聲的反對了,郭允厚看了一眼蔣德璟方才開口說道:「九邊軍糧分為五處:豐鎮、大同、宣府、承德、山海關,先不說從這些地方把糧食運到河南要花費幾何。關鍵在於沒有了這些軍糧儲備,一旦滿清出兵,北方防線我們要拿什麼去防守?」
溫體仁默而不語,不過對於軍事一無所知的李天經則有些不滿的回應道:「滿清這幾年都沒什麼動靜,哪能這麼湊巧會出兵。國家這兩年如此優待這些武人,如今國家有難,他們就不能激發天良,為國盡忠?過去唐朝安史之亂時,*即便糧食斷絕,也要羅雀掘鼠以抗叛軍,難道我大明軍人就不能餓一餓肚子保家衛國?」
蔣德璟立刻反駁道:「長德這話就不對了,張巡是被叛軍包圍,朝廷難以給他運糧補給,而不是朝廷要他餓着肚子去抵抗叛軍。
再說了,現在北方防線上並非都是我大明軍隊在守衛,蒙古諸部協防我軍的目的,無非也就是想要從我們這裏獲得糧食而已。斷了他們的糧食,豈不是將他們逼去了滿清那邊,這些蒙古部族要是配合滿清鬧將起來,北方防線也就不復存在了。
我們現在只不過是要應付中原地區的災民,如果讓滿清突破了北方防線,那朝廷就要被兩面夾擊了。朝廷在北方十年之經營,豈不是毀於一旦?難道諸位想要讓滿清駐軍於長城之外,再來一次崇禎二年的破關之戰嗎?」
李天經大為泄氣的說道:「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我們只有看着百姓活活餓死嗎?中原要是亂將起來,中都和鳳陽皇陵又該怎麼辦?」
吳淳夫看到眾人再次沉默下去,他轉了轉眼珠後說道:「要我看,這糧食一事還得着落在海外,南方調撥的糧食潛力已盡。
但是海外的糧食可沒有盡頭,據說菲律賓一年糧食產量高達一千五、六百萬石,這還是沒有全部耕種糧食狀況下取得的。
去年我們和西班牙人打了一仗,郭慶還從呂宋運出了355萬石糧食,今年既然呂宋已經落入了我們手中,就應當讓郭慶把呂宋島的田地都用來種糧食,稻米也好、雜糧也好,責令他今年運回國內不少於一千萬石的糧食,然後再派人去越南、柬埔寨、泰國去收購糧食,我想今年的賑災糧食就不會那麼緊缺了。
唯一的問題是,我們沒有這麼多的船隻運糧…」
郭允厚倒是毫不在意的說道:「我們是沒有這麼多船隻,但是英國人、荷蘭人、葡萄牙人他們有船,只要我們能夠在海關稅收上給予補貼,應該就能讓他們替我們運輸糧食。不過想要調整海關的政策,就需要總理衙門進行配合…」
對於讓海關利益受損的問題,在座的眾人倒是沒什麼感覺,畢竟這是天子南庫,就算有什麼損失他們也不心疼。於是蔣德璟就毫不猶豫的說道:「百姓嗷嗷待哺,如何還能顧得上天子的私財。我以為,可以先以內閣的名義邀請外國商船主進行協商,然後直接上陛下,准許我們僱傭外國船隻運糧。不過敢問首輔,像今日這樣的會議,陛下為何不來參加?」
錢謙益沉默了一陣,方才說道:「去年入冬以來西北地區再未發現一例鼠疫病例,吳有性等人在西北防疫的行動暫時告一段落,於今日返京。陛下說他要親自前去迎接這些有功之臣,因此未能前來參加此次會議。」
首輔的話頓時讓閣臣們都沉默了下去,良久之後,郭允厚終於嘆了一口氣說道:「謝天謝地,總算傳來了一個好消息。這麼說來河套地區的開發又可以繼續進行了,陝西、山西的災民這下倒是有了分流的地方,我們只需要關注河南同山東的災情就好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302s 3.982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