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129章 籌集新軍和衛所改革

    孫承宗畢竟是一個實幹家,對於崇禎提出來的這種實質性問題,他無法迴避,也不願意迴避。筆神閣 www.bishenge。com而韓爌等人道德文章大約寫的是不錯的,但是遇到這種不能用經義解決的實際問題,也只能在邊上愛莫能助了。

    看到孫承宗沉默下來,朱由檢趁機說道:「自古以來,朕從沒見過軍隊不經過訓練就能打勝仗的,現在遼東之地募兵已經佔據了十之三四,但是真正經過訓練的又有幾人?

    昔日戚少保平倭,還要練軍三年,而今日諸官卻只一味貪圖多募壯士,而不思訓練士兵,這樣的軍隊招募的再多,也不過是一群散沙游勇罷了,除了消耗軍餉,給東虜送人頭之外,還能有什麼作為?

    所謂守住城池就是勝利,簡直就是荒唐。難道我大明還能把所有的農田都圍在城牆之內嗎?沒有了農人下田耕種,士兵吃什麼?用什麼?他們的軍餉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

    一群虎狼多招募一些倒也罷了,招募一群綿羊回來,這是嫌東虜吃的不夠盡興嗎?」

    文震孟聽到這裏有些不服氣了,他忽的站出來勸諫道:「我大明官軍乃是仁義之師,焉能像東虜學習,成為一群虎狼,陛下此言實在有違聖賢之道,臣請陛下慎思之,謹言之。」

    朱由檢奇怪的看着文震孟說道:「文卿是想朕做宋襄公嗎?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宋襄公對敵人倒是挺講仁義,然而宋亡之後,敵人對宋人講仁義了嗎?對大明的敵人講仁義就是對大明百姓的暴虐,文卿難道不明白嗎?」

    劉宗周對於文震孟被崇禎詰問的無言以對的場面,視若未睹。孫承宗卻不能看着為自己解圍的文震孟陷入困境之中,他不由出聲詢問道:「然則以陛下之意,究竟是要如何呢?」

    朱由檢看着孫承宗說道:「無他,精簡兵力,裁汰老弱,凡是為國捐軀和負傷的將士們,都應該得到朝廷的照顧。」

    稍稍停頓了一下後,他繼續說道:「衛所制度實行兩百餘年,到了今天,既不能抵抗外敵,又不能安靖地方,遼東戰場用募兵為主力,而平定奢安之亂用的是土司兵,可見大明軍制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朕預建立一支新軍,以衛京師。孫先生久在軍中,嫻熟於軍務,朕想請孫先生來籌建這支新軍。」

    孫承宗已經都是軍制改革的倡議者,他擔任兵部尚書時曾經向天啟上疏,歷數軍中各種弊政,想要推行軍事改革。他在疏中說道:(1)明軍「兵多不練,餉多不核」。(2)「以將用兵,而以文官招練;以將臨陣,而以文官指發;以武略邊,而且增置文官於幕府」。(3)「以邊任經、撫,而日問戰守於朝」,認為「將從中御」不妥。因此,他主張「今天下當重將權。選一沉雄有主略者,授之節鉞,得自辟置偏裨以下,勿使文吏用小見沾沾陵其上」

    在天啟的支持下,孫承宗在遼東開始了他的試行軍制改革。可惜他的眼光並沒有超出時代的局限性,他的重將權,結果卻造就了遼東將門這個奇葩的軍事集團。

    簡單來說,孫承宗的軍事改革就和曾國藩的建軍思想差不多,但是在軍隊實際建設上,孫卻遠遠不如曾國藩切近實際。

    孫承宗依靠的建軍對象是遼東將門,他希望把這些將門扶植成為大明的邊境屏障,但是最後就連他自己,都無法隨心所欲的指揮這些軍閥化的武人集團。

    而曾國藩卻依靠儒生作為下級軍官,以鄉黨為紐帶,以保衛名教為旗幟,自始至終都把湘軍牢牢控制在自己手心上。湘軍是曾家軍,但是關寧軍卻不是孫家軍。

    所以湘軍可以撲滅太平天國,弄出一個同治中興的局面出來。而關寧軍最後卻做了滿清的走狗,成了覆滅大明的罪魁禍首。

    孫承宗當初因為柳河之敗而自請罷官回鄉,未嘗不是看出了關寧軍色厲內荏的本質。耗盡千萬帑金訓練出來的關寧軍,居然不敢和後金軍對陣,反而拖自己人的後腿。孫承宗心灰意冷之下,終於上疏求去。

    經歷過遼東之事後,孫承宗也明白了手上有一隻可以信任的的軍隊是多麼的重要。因此崇禎向他提出建立新軍時,他只是躊躇了片刻,就拋棄了和韓爌的約定,放棄了爭取薊遼督師一職。

    孫承宗的倒戈,讓韓爌等東林黨人頓時吃了一個啞巴虧,而劉宗周也很旗幟鮮明的支持,崇禎提出的精兵、實兵之策,在劉宗周看來,一切能節約朝廷支出的政策都是好事。

    孫承宗接受了組建新軍的任命,馬上就向崇禎詢問道:「那麼請問陛下,新軍的兵員從何招募,軍餉如何解決,將官從何處調撥?」

    崇禎不動聲色的回答道:「正所謂將為軍之膽,想要練軍首先就要培養將官,一隻軍隊沒有敢打仗,會打仗的將官,又怎麼會有敢於上戰場的士兵。籌集新軍不急,當務之急是先訓練出一批帶兵的將官。

    我大明雖有武學、武舉,但是這些人基本上不過是一群街頭會打架鬥毆的平常人罷了。讓這些毫無軍事經驗的人上戰場帶兵,就是對士兵最大的不負責任。


    因此朕打算廢除武舉制度,改以將官培訓學校來培訓帶兵的將官,從將官學校的生源以立功將士、有志於從軍的平民、世襲的衛所軍官為來源。今後凡是沒能從將官培訓學校畢業的衛所軍官子弟,一律不得繼承官職。

    至於新軍的組建,朕不打算以招募方式進行。軍隊的職責是保家衛國,這是每個大明人的權力也是義務,而大明同樣要給予軍人地位的保證。

    同樣沒有人天生就應該當一輩子軍人,士兵服役5年,校尉以下服役7年,校尉以上則視乎其個人能力和意願。新軍之中不再實施軍官世襲制度,有能力者上,無能力者下。

    朕稱之為義務兵役制,實行義務兵役制的地區,就從京城郊外的營州左、中、右三屯衛開始試點。孫先生可以先從籌建將官培訓學校開始,至於衛所軍屯改制,朕會從國子監和錦衣衛調集人手進行。

    籌辦將官學校的費用,朕會先從內帑先撥出10萬兩,作為學校的開辦費用。至於這所學校的教官,則…」

    孫承宗突然昂首說道:「臣舉薦鹿善繼、茅元儀、袁崇煥為新軍將官之教授。」

    「袁崇煥?」聽到這個名字,朱由檢的眉頭不由皺了起來。對於這個人,在後世網上一直爭論很大。

    一個被乾隆稱之為抗清英雄的人物,但是記載了明末事跡的歷史資料,卻被乾隆以修四庫全書的名義全部焚毀了。

    對於這樣一個爭議頗大的人物,朱由檢一直避免去思考,如何去面對這個隱藏在歷史中的人物。

    然而有些人的存在,是無法逃避的。讓朱由檢不願意面對的名字,終於還是頑強的出現在了他的耳朵里。

    不過孫承宗找了一個好時機,想到他好不容易才把衛所制度的改革塞進新軍籌建的議題之中,朱由檢就明白現在他最好什麼動作都別干。

    這些文官現在只把目標放在了新軍籌建上,因此對於所謂的軍屯衛改制並沒有放在心上。

    但是在朱由檢眼中,新軍的籌建和將官學校的建立,都比不上後面的衛所制度改革。前者只是治標,後者才是治本。

    也許新軍的未來肯定要比現在的衛所軍強,但是相比現在連毛都沒一根的新軍,大明數十萬的衛所軍,才是真正可以迅速成為他手中武力的軍隊。

    「槍桿子裏出政權,沒有軍隊的支持,他想做的一切都建在沙灘上的城堡,經不起一個浪頭的衝擊。」朱由檢深深吸了一口氣,把一切不安的情緒拋在了腦後。

    「孫先生的舉薦自然是好的,朕自然是全力支持的。」朱由檢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支持孫承宗提出的人選。

    朱由檢和孫承恩之間達成了默契之後,朝會中自然也沒有什麼人會再反對崇禎提出來的軍制改革方案了。東林黨人認為,起碼新軍的建立,讓東林黨人在京城附近控制了一隻可靠的武力。

    而黃立極等人因為剛剛獲得了官制改革的權力,現在也不願意去動東林黨人的蛋糕。

    這場朝會雖然開局很糟糕,但是到了結束的時候,卻似乎大家都各有所得,皆大歡喜。

    黃立極等非東林黨的政治勢力,獲得了官制改革的主導權,而東林黨人至少也從中分了一杯羹,且還得到了新軍籌集的權力。

    雖然在這些官員的眼中,軍制改革遠遠比不上官制改革那麼誘人。畢竟在大明,軍官的地位遠遠比不上文官的地位,一個七品縣令就敢對着四、五品的游擊將軍隨意呵斥。

    而袁崇煥當年以區區一個從四品的兵備道,就敢在沒有命令和尚方寶劍的狀況下,斬殺一名從三品的游擊將軍,可見大明武人的地位低下了。

    所以東林黨人的注意力完全被崇禎提出的官制改革所吸引了,對於新軍籌集和衛所改制,到沒怎麼放在心上。就連孫承宗等稍稍有些見識的官員,也只是關注了將官培訓學校的建立,對於軍屯衛所改制並沒放在心上。



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129章 籌集新軍和衛所改革  
相關:  火熱的年代    武道霸主  九死丹神訣  穿越星際妻榮夫貴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挽明正文 第一卷 慘澹經營_第129章 籌集新軍和衛所改革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挽明"
360搜"挽明"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3s 3.937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