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西,石景山腳下,靠近永定河左岸有一大片被圍牆包圍起來的大院子,院子周邊還有一隻部隊晝夜守備着。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這裏便是軍器監重地,大明最為重要的五處*製作工廠之一。隨着大明軍隊的武器向着火器化的方向發展,*製作也就成為了軍器監最為重要的生產任務之一。
原先在北京城內的*工坊,也就被遷移到了這片空曠的河邊鹽鹼地上。一來這裏生產*更為安全,不會因為爆炸事故驚擾平民;二來有永定河的水力相助,許多原材料的碾壓粉碎工作,可以儘可能的節約人力,加快製作過程。
作為軍器監總監,孫元化一向是每隔一周就要過來住上幾日,檢驗*成的質量和加工工序有無出現誤差,順便再視察一下附近的煉鐵廠和鑄槍炮廠。雖然這些工作都是士大夫們最為厭煩的繁瑣雜務,但是對於孫元化來說,和這些鋼鐵、*打交道,可比和那些同僚勾心鬥角舒心多了。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孫元化每次來到*工廠都是眉頭緊皺,對這間工廠的*產量和質量都不甚滿意。但是他卻也沒把工廠的管事和大工匠叫來訓斥一番,因為他知道*產量和質量的雙下降,問題並不是出在他們身上。
在皇帝的命令及工匠的研究下,大明的*生產已經進入到了標準化的進程,即除了柳炭、硫磺和硝石三樣材料外,不再添加什麼增加威力的外加劑了。且這三種*原材料的提純和配合比,都有着極為明確的規定。這也使得大明的軍用*迅速擺脫了質量低劣的名聲,成為了質量穩定且威力十足的聲譽。
不過*中除了柳炭容易取得外,硫磺和硝石在北方都不太容易取得。其中硫磺現在完全來自海外,如來自日本、台灣及東南亞地區。而硝的來源有三,北方鹽鹼地的土硝熬製,西南大山裏的洞硝,印度的硝石。
三種硝中以印度硝石的質量最好,但是現在一年能運到國內的也不過近千噸。而光是一名新軍士兵一年的訓練用藥也要50斤,20萬新軍一年的槍炮射擊訓練就要花去7500噸之多,如果再加上新軍戰備用藥7500噸,那麼每年供應新軍的*就高達15000噸。
至於其他部隊及民間獵手用藥約萬餘噸,外銷*3、4000噸,也就是說軍器監控制下的各*廠,年生產*任務就是近30000噸。就在六、七年前,大明的*產量也不過才3、4000噸,且質量還參差不齊的很。
30000噸*也就相當於用去22000噸左右的硝,其中的大頭還是來自於土硝。但是隨着海河水系治理的逐步完成,河北原本遍地的鹽鹼荒地,現在正迅速的被改造為適宜於耕種的水田。這固然是提升了河北的糧食產量,但也令的昔日最大一處土硝產地正不斷的縮減着產量,使得大明*生產變得岌岌可危了起來。
要知道,隨着新軍火器化配裝的完成,也使得*成為了大明軍隊最為重要的一項物資,沒有了*的火器就是一根燒火棍而已。另外,隨着大明不斷向外販賣淘汰的火器,也使得*成為了軍器監最為賺錢的一項生意。
軍器監原本外銷*價格為230元每噸,還是第三等的軍用*,但是這些*也比歐洲人及東南亞土人自製的強多了。因此現在每噸外銷的*已經漲到了460元一噸,就這還是一樣供不應求。
至於軍器監供應給大明軍方的價格,也從178元一噸上升到了200元一噸,光是每年生產的*,其利潤就足以養活軍器監一大半的人了。如果能夠解決硝石的生產問題,那麼*生產的瓶頸也就能夠突破了。
孫元化思考再三之後,終於回到*廠的值房內坐下來給皇帝寫起了奏摺,他在奏摺中詳細描述了*對於大明的重要性之後,向皇帝提出了兩個建議。一是建立強制性的土硝收集機構,強制徵購各鹽鹼地區民眾熬製的土硝,以確保軍器監的用度;二是希望能夠設立一項獎項,號召皇家科學院及民間才智之士研究,如何更有效的製作出硝石,或是弄清楚硝石形成的化學原理。
就在孫元化伏在案上奮筆疾的時候,距離他數里遠的軍器監槍炮製造局內,也正進行着一場緊張的測試。軍器監副總監畢懋康看着面前方桌上的上百個火槍部件,頗為擔心的對着一旁的薄珏問道:「子珏,這次真的成了嗎?」
穿着一件短衫,神采飛揚的薄珏毫不客氣的回道:「若是再不成,我今日就把這些部件都吃了下去。」
畢懋康趕緊打着圓場說道:「不成就不成,大不了我們重新來過。這玩意可吃不得,還是我一會請你吃合菜好了。」
薄珏也不理會他,只是深呼吸了一口氣,便隨意的挑揀起了桌上的零件裝配了起來。老家在蘇州府長州的薄珏,因為對天文、數學和機械製造上的造詣被當地縣官推薦給了朝廷,隨即被應召到了皇家科學院學習。
放棄了科舉,一心只想研究學問的薄珏,頓時在皇家科學院和軍器監找到了自己的理想。這數年來,他和畢懋康兩人只研究了兩件事,如何製作出一把好槍,和怎麼實現槍械的標準化生產。
雖然在軍器監成立的那一天起,皇帝就要求軍器監的官員和工匠們實現標準化生產,並統一了度量衡。但是想要真正實現槍械的標準化生產,卻是一個漫長的道路。
薄珏和畢懋康一邊優化着燧發火槍的性能,一邊將燧發火槍分解成可以大規模製作的各個部件。為此他們兩人和工匠還設計出了一系列加工用的機床,從而實現了槍械部件的流水化生產。在這個過程中,兩人還制定了一系列的生產標準,從而為實現工廠標準化生產奠定了基礎。
花費了三年的時間,薄珏對於今天的實驗感到信心滿滿,在他的手中很快就組建好了一支燧發火槍,接着是第二隻…邊上的畢懋康和工匠們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薄珏手中行雲流水的動作,不敢大喘氣。
就在組建最後一隻火槍時,薄珏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畢懋康立刻緊張的問道:「怎麼,零件裝不上去?是那個地方出了問題?」
薄珏搖了搖頭,輕輕對着手上的部件吹了口氣,吹去了上面依附的碎屑之後,又重新安裝了起來。隨着最後發出的「卡塔」聲,方桌上出現了五隻裝配完成的火槍。
薄珏強制鎮靜的對着眾人說道:「接下來就要打靶了,只要能夠通過打靶的測試,那麼我們的火槍標準化生產程序就算真正成功了。」
畢懋康毫不客氣的拿起了一把火槍說道:「還等什麼,大家各自拿上一把,去靶場…」
一日之後,孫元化和畢懋康、薄珏的奏摺便送到了崇禎面前。看完了孫元化的奏摺時,朱由檢的神情倒是沒什麼變化,只是吩咐王承恩照着孫元化的要求批示轉給內閣。
不過當他看了畢懋康、薄珏的奏摺後,倒是發了好一陣呆。過了許久方才猛的推開椅子站了起來,快步走到陽台前看了好一陣外面的風景,方才心情舒暢的說道:「今天的天氣可真是不錯。值得喝上一杯。」
呂琦和王承恩探頭看了一眼外面陰沉沉的烏雲,實在不知這天氣不錯該從何說起。不過王承恩很快就迎合着說道:「紹興府十來天之前送來了20壇20年陳的狀元紅,這酒醇厚而養生,不如中午為陛下備上一點?」
朱由檢點了點頭說道:「好,給朕弄上一壺。另外取10壇狀元紅送去給軍器監槍炮局,讓畢懋康、薄珏和那些工匠一起慶賀。另外核准槍炮局各人的功勞,該給的賞賜都一一落實下去,這件事就交代給王伴伴你了…」
會同館內,剛剛洗漱過的阿敏走出浴室時,便看到了聞訊而來看望自己的愛爾禮。父子兩人兩年多沒見,此刻相見恍如隔世,愛爾禮不由上前抱着父親痛哭了起來。
阿敏倒還是神色平常,他拍了拍兒子的後背說道:「哭什麼,咱們父子能夠活着相見,還有什麼可求的。」
愛爾禮好不容易止住淚水,立刻對着父親着急的問道:「額娘和弟弟們呢?」
阿敏的神情頓時有些尷尬了起來,站在一邊的宋獻策趕緊為阿敏解圍道:「當時情勢危急,我們自己尚且不知能否逃出瀋陽,又怎麼能帶上福晉和幾位公子。
不過黃台吉也不敢對福晉和幾位公子下手,否則鑲藍旗上下豈不要人人自危。更何況,哪怕濟爾哈朗再怎麼無情,也不會眼睜睜的看着黃台吉對付自己的嫂子和侄子,否則他何以駕馭鑲藍旗上下。」
阿敏點了點頭,趕緊接過了話題說道:「宋先生說的不錯,我當日自顧不暇,豈能帶着你額娘和幾個弟弟去冒險。他們留在瀋陽倒還有一點生機,只要我不死,終究會打回瀋陽去的。
我們父子兩人好久不見,不如坐下慢慢聊。宋先生能否為我們叫上一席酒菜?」
宋獻策對着阿敏拱手告退,出門去為父子兩人準備酒席了。阿敏這才攬着兒子的肩膀向客廳內走去說道:「你和我說說,這大明皇帝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對你可還信任?你覺得我來了大明,這皇帝能不能讓我領軍…」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1s 3.9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