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二日,瀋陽北門外站着一堆後金國的貝勒貝子和八旗親貴,大家都翹首向北面的官道望去,等待着三貝勒莽古爾泰的歸來。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在黃台吉連連寫信示好安撫,再加上莽古爾泰的同母弟德格類和妹夫瑣諾木等人的勸說下,莽古爾泰終於放棄了起兵反對黃台吉的念頭,接受了瀋陽汗庭發出的命令,將手上的軍隊交給了德格類,自己獨自返回了瀋陽城。
黃台吉接到了莽古爾泰的回信後,總算是鬆了口氣,並將莽古爾泰的回信曉諭了朝中的大小親貴,安定了瀋陽城內的人心。今天他還親自帶着瀋陽城內的文武大臣出城迎接莽古爾泰的歸來,就是想要讓瀋陽內的百姓們知道,雖然阿敏犯罪伏法,但是剩下的三大貝勒之間並沒有什麼裂痕,依舊團結的很呢。
當太陽快要升到中天的時候,有眼尖的八旗親貴看着遠處飛起的塵土,立刻小聲的告訴左右同伴道:「來了,來了,三貝勒的車隊已經到了,大家都準備着吧…」
很快一列馬隊就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一個高大魁梧的壯漢騎着一匹高頭大馬走在了馬隊最前方。原本馬隊的速度只是不疾不徐,但是看到了這麼多八旗親貴等候在城外後,莽古爾泰馬上脫離了隊伍,只帶着三五個隨從跑了上來。
坐在送別亭內等候的黃台吉,看到莽古爾泰脫離大隊人馬獨自上前之後,也立刻起身走出了亭子,準備迎接自己這個兄長。
莽古爾泰遠遠的看到黃台吉、代善等人之後,就立刻滾鞍落馬,快步向着黃台吉、代善走來。堪堪走到黃台吉面前時,莽古爾泰便屈身想要向黃台吉見禮,不過黃台吉卻迅速上前扶住了他,同他行了一個抱見禮。
黃台吉在莽古爾泰耳邊親切的說道:「五哥何必如此見外,我們兄弟之間就不必行什麼君臣之禮了。五哥這次能夠回來,就足以證明你對後金國的忠誠,想來天上的父汗也會為之心慰的。我後金國小而民貧,若是內部再搞什麼分裂,又如何能夠繼續在這塊土地上生存下去呢?」
雖然黃台吉的態度很是親切,但是莽古爾泰卻覺得自己抱着的是一條毒蛇,從黃台吉口中蹦出的每一個字,他都不願相信。因此在旁邊的眾人看來,主動上前的大汗對自己的兄長熱情不已,但是身為兄長的莽古爾泰卻身體僵硬,顯然還對大汗存有什麼偏見。
圍觀的不少八旗親貴覺得莽古爾泰似乎有些小心眼了,而大多數人看到兩人行的是抱見禮後,倒是放下了這些日子來的提心弔膽,顯然籠罩在瀋陽上空的內戰陰雲,現在終於開始消失了。
不提這些八旗親貴心裏有什麼想法,黃台吉今日在眾人面前已經做足了一個親切恭順的弟弟形象。莽古爾泰的演技顯然不及自己這個大汗弟弟,因此在眾人眼中到是顯得有些不知進退了。
和代善、黃台吉騎馬並行進入瀋陽的莽古爾泰低頭想着心事,並沒有在意街道兩側對他們頂禮膜拜的瀋陽百姓,他自然也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馬頭已經和中間的黃台吉坐騎並列了,而另一邊的代善卻始終落後了黃台吉一個馬頭的位置。
馬上的黃台吉雖然依舊笑容滿面的同兩位兄長聊着過去的趣事,但是眼中卻沒有什麼笑意,顯然他對於自己如此委曲求全,莽古爾泰卻還擺出如此傲慢的姿態,是心懷不悅的。
不過莽古爾泰過於專注於自己的思索,完全沒有感覺到這些細節上的失禮,自然也就錯過了同黃台吉真正交心的機會。當然,就算莽古爾泰注意到了這些小節,也未必能夠遵守那些漢人制定出來的繁瑣規矩。
和那些小字輩的貝勒們不同,莽古爾泰可是跟隨着父汗一起打天下的開國功臣,開創後金的功勞上,他比黃台吉可大多了。他又不是代善,親眼見過父汗是怎麼對付弟弟、長子褚英和開國五大臣等政治上的對手的。
一直在努爾哈赤羽翼下長大的莽古爾泰,還不懂得什麼叫做挫折,也不知道政治鬥爭的真正殘酷。所以雖然他承認了黃台吉是接任大汗之位的最好選擇,但是內心卻從沒有把黃台吉這個大汗當成父汗一樣來敬畏。
在他心裏,黃台吉繼承汗位不過是一個臨時性的舉措,是他和代善之間一時難以決出勝負,方才讓這個勢力單薄的弟弟登上了汗位。只要他能夠建立更大的功勳,讓後金國的上下認識到,只有他莽古爾泰才是最像那個英明神武的天命汗的兒子,黃台吉坐上去的汗位終究會回到他的手中來。
但是誰能夠想到,他們三位大貝勒會看走眼,當黃台吉繼承了汗位之後,馬上就從一位默默無聞的貝勒,變成了現在後金國內為眾人所贗服的天聰汗呢?比起他屢屢擊破蒙古諸部的功績,黃台吉繼承汗位之後,便迫使朝鮮王國同後金結盟,又讓那個自比成吉思汗的林丹汗丟下老巢往西面逃走,簡直唾手就白撿了兩份功勞,名望生生壓過了他們三位大貝勒。
最讓莽古爾泰不恥的是,為了不把功勞分給其他人,黃台吉硬是把這些功勞說成是上天對於後金的賞賜,是後金國上應天命,才能有這樣的勝利。剛剛從山林里走出不久的女真人,本就樂於相信這些神神道道的事情,就像他們真的相信努爾哈赤是天命汗一般,於是有不少人真把黃台吉當成了上天賜予後金的真命天子了。
如果不是去年在明國關內受挫,莽古爾泰都要懷疑,後金現在實施的四大貝勒共治制度,還能不能延續下去了。
對於後金國的汗位,莽古爾泰其實到真沒到念念不忘的地步。他想要得到這個汗位,一是覺得這是父汗留給他的東西,雖然父汗死去的時候沒有留下遺囑,但莽古爾泰認為父汗此前曾經向他承諾過,因此這個汗位就應該是他的東西。
為了後金國,他可以不要這個汗位,但不代表別人可以從他手中奪走他的東西,還表現的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這讓他感覺自己的名譽受到了侮辱。
其次,莽古爾泰最為崇拜的就是自己的父汗,因此他渴望成為像父汗一樣的女真人的英雄。而獲得女真人認可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像他父親一樣,成為後金國的大汗。
不過隨着黃台吉登基後頒發的一系列措施,他的聲望開始鵲起,汗位也越來越穩固。莽古爾泰也意識到,他離汗位的距離也是越來越遠,這讓他有些沮喪,為了維護父汗建立的這個國度,他原本還是打算接受現實的。
可當黃台吉向阿敏動手之後,莽古爾泰才發現,他或許可以接受黃台吉在汗位上越來越穩固的現實,可黃台吉未必能夠容忍他們三位大貝勒和他繼續平起平坐下去。
聽到阿敏被圈禁在自己府內的消息後,領兵在外的莽古爾泰自然不想步阿敏的後轍,因此就有了些無視瀋陽命令的舉動。
不過在戰場上勇猛果決的莽古爾泰,在政治上卻顯得有些猶豫畏縮,他沒有在消息傳來之前立即起兵,反而想要等待鑲藍旗會不會有什麼動作,再進行下一步行動。這就給了黃台吉安撫收編鑲藍旗將領的時間,在莽古爾泰猶豫不決的期間,鑲藍旗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已經被黃台吉一一排除了。
特別是阿敏的弟弟濟爾哈朗出面安撫了鑲藍旗,使得鑲藍旗上下很快就接受了黃台吉對鑲藍旗內部的調整。除了一些跟隨愛爾禮逃亡的阿敏嫡系,其他人都默認了濟爾哈朗對於鑲藍旗的指揮權。
可莽古爾泰期待的瀋陽內亂並沒有出現,反倒是他自己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正藍旗上下對他的效忠之心,雖然比鑲藍旗對阿敏要強。但是八旗的家眷都在瀋陽城內外,正藍旗的家眷也不例外。
如果黃台吉選擇起兵攻打他,也許正藍旗的官兵還能出於義憤進行抵抗,而那些非正藍旗的滿蒙部隊也會被裹挾進戰爭之中。但現在黃台吉卻選擇了勸說的手段,這就讓他麾下的將士們士氣大衰了。
女真人在戰爭中固然野蠻,將敵人的性命不當做一回事,但對於自己的家庭和族人卻是另一個態度了。既然大汗想要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莽古爾泰手下的將士也就沒什麼作戰的意願了。他們不願意去進攻自己家人和親族所居住的瀋陽,因為不管勝負,都有可能讓他們再也見不到自己的親人了。
手下將士的厭戰情緒,加上同母弟德格類和妹夫瑣諾木到來後的勸說,終於讓莽古爾泰選擇了同黃台吉妥協。得到了黃台吉的親筆承諾後,莽古爾泰回到了瀋陽。
不過看着黃台吉如此大張旗鼓的模樣,莽古爾泰心中隱隱意識到,以阿敏為開端的事件,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他比任何時候都要擔憂,自己究竟能不能挨過這場風波,不要落得和阿敏一個下場。
到了城中的汗宮之後,黃台吉回頭打發了身後隊伍中的大部分人離去,只是邀請代善、莽古爾泰及一批年青的貝勒進入大政殿議事。
莽古爾泰頓時有些警惕了起來,他剛回瀋陽不久,還處在兩眼一抹黑的狀態,這個狀況下議事,他都不知道能議出點什麼來。
「汗王,臣剛回來,到現在連口水都沒喝上,今天的會議臣就不參加了吧?真有什麼大不了的事件,不妨等明日再議?」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6s 3.920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