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 第384章 科舉的變動

    崇禎再度看了一眼下方的官員們,話頭再次一轉說道:「…不過朕覺得,在人前說一套,在人後做另一套,顯然是不合適作為天下士人的表率的。筆神閣 bishenge.com所以這件事,首先就要分清楚,晦庵先生到底有沒有做過這些事,我們再來討論是不是合乎至聖先師之道。」

    朱由檢把目光轉了一圈,便停留在了黃立極身上說道:「便從首輔開始,內閣、六部的堂官都一一出列說明下吧。」

    黃立極頓時愣住了,他可沒想過,崇禎會這麼迅速的又把難題推向了自己。他稍稍側頭看了看身邊的同僚,猶豫了下便開口說道:「晦庵先生彈劾唐仲友狎妓案,其中內情甚多,各種書籍中都語焉不詳,臣不敢斷言其中是否有什麼曲直。

    不過《金華耆舊補》中有對唐仲友的評價:說仲友邃於經學,通性命之理,下至天文地理、兵農、禮樂刑政、陰陽度數、郊社學校、井地封野,探索考訂,體該本末,一一可見諸用。判建康府時,上書累萬言,言時政甚切。興利除弊,政聲赫然。

    晦庵先生六道劾章中或有實情,但也未必沒有,疾惡太嚴,導致對唐仲友產生了偏見的看法。」

    黃立極說完了這幾句話後,便退回了班序,並沒有過於揭朱熹的短。內閣依次而下的徐光啟、郭允厚兩人出列後,也只是圍着這件案子說了幾句,既不肯定這是朱熹製造的冤案,但是又稍稍為唐仲友說了幾句好話。

    唯張瑞圖出列後沉默了許久,方才開口為朱熹辯解了起來,認為此案並非是朱熹的錯誤,而是唐仲友大奸似偽,欺瞞了世人云雲。

    張瑞圖之後,施鳯來、錢謙益等閣臣都採取了中立的態度,只是複述了一遍當時流傳下來的記載,並不願意對此事加上自己的見解。

    當輪到最後一位閣臣工部尚書吳淳夫時,他先是觀察了下崇禎的臉色,方才不慌不忙的說道:「關於唐仲友狎妓案前面幾位學士已經說的夠多了,臣也沒有什麼可以補充的了。不過對於晦庵先生的另一件事,臣倒是想要提一提。

    臣記得《宋史》有載:當時有監察御史沈繼祖劾晦庵,宋帝便下詔落熹秘閣修撰,罷宮觀。其彈劾晦庵十大罪狀中,就有:誘引尼姑二人以為寵妾,每之官則與之偕行;家婦不夫而孕。兩條。

    臣不敢詆毀晦庵先生,但是更不敢欺瞞聖上,故將史書記載說於陛下,以便陛下聖斷…」

    吳淳夫這話頓時激怒了劉宗周,作為理學的殿軍人物,他自然是不能容忍吳淳夫在皇帝面前攻擊一代理學宗師的。

    「…你這小人,沈繼祖劾晦庵先生,不過是韓侂胄一黨製造慶元黨案打擊朝中正人的無恥伎倆,你如何敢拿這事來詆毀晦翁…」

    雖然知道會被朝中的理學門徒攻擊,但是吳淳夫還沒想過有人會毫無顧忌的直接對自己開罵小人,這頓時讓他有些面紅耳赤了起來。

    他還沒有想好怎麼還擊,向來同他交好的太常卿倪文煥頓時站出來為他幫腔道:「蕺山先生這話就不對了,陛下剛剛才說過要讓人說話,猶三先生不過是想讓陛下多了解下朱文公的生平,怎麼就變成小人了?

    難不成,斑斑史書記載的事情,也能被蕺山先生你一言抹去了不成?朱文公當初上表認罪時,可是承認自己有「私故人財」、「納其尼女」的事的,還說「深省昨非,細尋今是」。感情蕺山先生你還要駁斥朱文公上書詆毀自己不成?」

    樊維城、王守履、陸澄源等官員頓時站在了劉宗周這邊,對着吳淳夫、倪文煥等閹黨小人進行了攻擊。很快,這個因為吳淳夫挑起的口舌之爭,又牽涉進去了數十名官員,看着連錢謙益也憤憤不平的想要替劉宗周說話時,朱由檢覺得這場爭論可以中止了。

    一方面是這場爭論又有偏離話題的傾向,很有轉變成東林黨和閹黨餘孽的立場之爭;另一方面則是雙方對罵的一點也不精彩。

    也許是雙方都知道這是在皇極殿上,要給他這個大明天子一點面子,不能把殿上的辯論變成菜市口的潑婦罵街,因此雙方翻來覆去也只是把君子小人來回炒了數十遍。

    這個場面倒是同蘇長青小時候和同學吵架,雙方為誰才是小狗的問題討論上一個下午一般無聊。


    朱由檢抬了抬手,讓身邊的王承恩出聲喝停了下方官員們的爭吵,看着殿內的眾官都安靜下來望着自己後,他用手指按了按自己的太陽穴,才一臉疲憊的說道:「眾卿的主張朕都聽見了,你們中有人說晦庵先生的那些事是真實的,因為有書籍記載下來了;也有人說,這不過是當時朝中黨爭,是對晦庵先生的污衊。」

    說到這裏,朱由檢放下了按着太陽穴的手,認真的從下方官員的臉上一一看了過去,看完之後才忽然提高聲音冷峻的說道:「不管晦庵先生的這些事情是不是事實,讓這樣一個有爭議的人寫的典籍同至聖先師的文章相提並論,合適麼?」

    「陛下…」劉宗周有些心切的想要向崇禎辯解。

    但是朱由檢抬起了右手拒止了他打斷自己的話語,接着說道:「孔孟兩位先師都是萬世之師表,他們這麼多年來,何嘗因為這些事被人質疑過?

    四書更是兩位先師留下教化世人的文化典籍,先不說晦庵先生的為人是不是知行不一,但是對於四書的了解,難道他能比孔孟親傳弟子更深刻?

    既然孔孟的親傳弟子都沒有試圖去註解兩位先師的大道,為什麼反而要把晦庵先生《四書章句集注》當做不可侵犯的正確答案呢?難不成在晦庵先生之前,歷朝歷代的士人都讀錯了書不成?」

    崇禎的話語如同往平靜的池水中丟下了一塊石頭,再次激起了朝堂內官員們的竊竊私語。自南宋寧宗嘉定五年把《論語集注》和《孟子集注》列入學官,作為法定的官方教科書後。《四書章句集注》就一直是元、明兩朝的學官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

    而程朱理學也就成了官定的儒學正統,數百年下來,理學雖然因為固化而衰落了下來,但是對於士人的影響還是極大的。

    但是自心學興起之後,理學禁錮下的大明士人,終於在思想上掀起了反道學的浪潮。何心隱、李贄等學者的出現,對死水一潭的理學思想造成了極大的衝擊。何心隱、李贄每到一處講學,便有數千人聞名而來聽課。

    而天下的士人對於科舉考試必須要以《四書章句集注》作為標準答案,和繁瑣的八股文作答方式,也早有不滿了。認為科舉是一種禁錮思想,消磨士人志氣的囚籠的想法,也大有人在。

    即便是在朝堂上的官員們,也有人在私下發過牢騷,說:聰明才智之士,盡為制藝試帖所牢籠,視文章為古文雜作,視學問為雜學外道,故泊沒於代聖立言之八股,剪裁工麗之五言八韻中,而文學遂不可問也。

    但是各位官員雖然私下裏如此發着牢騷,卻沒有一人願意冒着天下之大不為,提出要改革科舉的,畢竟這可是有可能得罪天下讀書人的事。

    然而崇禎借着對朱熹人品的質疑,想要把《四書章句集注》剔除出科舉的官方教科書去,卻沒有多少官員想要反對的。

    就算是想要維護朱熹個人名譽的官員,也未必全是贊成把《四書章句集注》當成四書的官方解釋版本的。一方面某些學者同樣不覺得,朱熹的解釋就是孔孟先聖的原意;另一方面《四書章句集注》的存在,已經開始阻礙理學的繼續發展。因為朱熹的神化,使得後人無法對這部集注作出任何變動,這也就造成了理學走向僵化和沒落。

    因此當皇帝頗有意動,想要把《四書章句集注》請出科舉正規答案時,反對者倒是沒有剛剛反駁吳淳夫等人的這麼多了。

    劉宗周自然是不能看着崇禎這麼做的,雖然他也隱隱知道,現在的科舉百弊叢生,成了某些人的謀利之途,真正的人才選拔不上來,倒是一些滿腹功利,蠅營狗苟之輩充斥於朝堂之上。

    但是作為理學的門徒,他還是無法在皇帝動搖理學地位時袖手旁觀的,不過他的這種反對就遠不如剛剛這麼激烈了。不過饒是如此,還是有着上百名官員跪在殿前,泣不成聲的請求崇禎莫要違背祖制。

    這個時候以徐光啟為核心的支持新學的官員,同吳淳夫等緊跟着崇禎的官員終於站在了一起,支持崇禎把《四書章句集注》挪出科舉考試的範圍。

    朱由檢評估了下雙方的人數,終於開口決定道:「朕覺得,不如這樣。朱文公先生身上的疑點沒有搞清楚之前,先暫停《四書章句集注》作為科舉標準答案。

    當然念在天下士人研讀《四書章句集注》已經多年,朕也不反對士人在考試時採用《四書章句集注》作為參考答案。

    但是從今日起,內閣應當發文下去,從童生考試開始,要准許士人不以《四書章句集注》的見解作為自己的見解。乾脆就把試卷分成兩類,但憑考生自願申請,一類還是照着老規矩考。另一類則剔除《四書章句集注》的答案,只寫自己對四書五經的見解。

    各級考試中,兩類考卷的錄取名額取相等的名額…」



  
相關:  火熱的年代    武道霸主  史上最強鍊氣期  醫婿  此情惟你獨鍾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挽明第384章 科舉的變動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挽明"
360搜"挽明"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1s 3.911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