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有道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筆言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隨之而來的又一個壞消息是,王一林率陳錢山水師在大沽口,同樣遭遇了困境,清廷在三個月之內修繕、改建、加固了兩岸炮台、增設了許多大口徑岸防炮。
同時,已經初具雛形的新編水師,配合着岸炮,對王一林部實施了頑強阻擊。
王一林水師數日裏對岸炮擊,但進展非常緩慢。
這要想如張名振一般直抵天津衛,那不知道得多少時日了。
王一林無奈之下,只能向吳爭稟報,詢問是否還需要繼續襲擾。
吳爭隨即下令,撤回陳錢山水師,一來敵人有備,偷襲已經沒有可能,二來不想水師因強攻而遭受重大傷亡,三來既然決定打一場正面決戰,那麼水師集中在長江及入海口一帶,更有助於保障南岸軍械、物資、兵員的補給。
可吳爭有三件事想不通。
一是多爾袞如何能精準地判定,自己會因軍工坊被炮擊,而悍然開啟戰爭?甚至自己都無法理解當時為何會腦門一熱……難道是多爾袞對自己的了解勝過自己本人?
二是清軍在揚州、淮安、徐州三府,也就徐州囤有八萬大軍,在鹽城方向的二萬大軍,來自何處,主將又是誰,總不會是天上掉下來的吧?
三是多爾袞又是如何精準判定,北伐軍會攻淮安、鹽城,而事先在兩地布下重兵?很顯然,淮安城中絕不只是原淮安、大河不足兩萬的人馬。
這三個問題不得到解答,就如同頭上懸劍一般,令吳爭不寒而慄。
不能再這麼被動地打下去了,吳爭隨即下令,泰州衛後撤二十里佈防。
令魯之域部在鹽城方向,不惜一切代價,找開突破口。
令北伐第一軍抽調一營,攜帶六十四門十六磅重炮,走水路在泰興登陸,然後北上增援。
同時,傳令張名振水師,運送在靖江作為預備隊的陳勝五千金華衛,至儀真登陸,西攻六合,劍指滁州。
此舉用意,是化被動為主動,先打亂敵人的配合和部署,既然面前淮安是鐵板,那就換個方向。這是吳爭動用了第一支預備隊,來化解戰場被動。
吳爭不知道馬士英傳信給朱媺娖後,朱媺娖能不能力抗朝堂異議,迅速派大軍渡江攻滁州,吳爭已經等不了了,這場戰事越往下拖,對自己越不利,因為自己財力遠不及清廷厚實。
其實吳爭錯了,這場戰爭,是越拖得久,越好!
因為只有將戰爭拖下去,清廷的兵力才會更加捉襟見肘,才能為西南爭取更大的戰略空間,由此再反過來反哺江南。
此時,吳爭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為他的心裏,還是有着對西南、東南方向,明顯地防範意識。
……。
淮安城內。
大河衛軍營。
與城牆上悍然拼殺完全不同。
營中迷漫的是一種死氣,幾乎每個人的臉上,唯一的表情就是木然。
這是一種對將來不再抱希望的木然,生死、榮辱皆已不放在心上。
全憑着還喘着一口氣,奉命作戰。
帶着衛兵巡營的祖大弼,不由得微嘆一聲,城中糧食開始緊缺了。
朝堂上該死的肉食者們,難道就不明白,如果淮安一失,朝廷不但會失去賦稅重地,甚至徐州便將直接面臨北伐軍的兵鋒嗎?到時黃河南岸一片糜爛,想重整怕是有心無力了。
如此暢通無阻的運河水道,被圍城二十餘天,僅運來二十船糧食。
這是餵兔餵貓呢,淮安城中軍民百萬人之巨,二十船糧食那叫杯水車薪,若非攝政王有預見在先,令自己在城中囤積了大批糧食,這二十多天的圍城,怕早就餓死人了。
可有道是坐吃山空,十萬石糧聽起來數量巨大,可真要分到百萬人口之中,那每人也就二十斤,圍城二十餘天,怎麼可能吃得夠?
祖大弼在十天前就已經不再向城中百姓放糧,以保證淮安、大河二衛將士的日常所需,可這麼一來,城中人心哪還能不浮動。
人餓急了,什麼事都幹得出來,燒、殺、搶、掠,甚至敢襲擊軍營糧倉。
由此被鎮壓者不下千人之數。
祖大弼心中也不忍,可慈不掌兵,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與其破城之後玉石俱焚,不如捨棄民眾以保證守城。
看着營中將士痴呆的目光,祖大弼一陣淒涼,或許這就該是自己的下場……報應!
祖大弼一跺腳,再沒有了巡營的心思,轉身回中軍帳了。
……。
可祖大弼前腳一走,這些目光呆滯的將士們,卻有了動作。
他們紛紛向大火堆方向聚攏。
而大火堆處,幾個年近四十歲的老兵,正在烤鞋底。
今年是早春,江南雨水充足。
連着七天的細雨,整個人都快長霉花了。
「趙老大,快說說,吳王真有撒豆成兵、決勝千里之外的本事麼?」
一個年近四十,卻白臉短須老兵,拍拍手中的鞋底,沒好氣地道:「瓜娃兒,吳王要真有那等本事,還在城外做什麼……北伐軍早就攻入城來了。」
那被喝斥地士兵,頓時泄了氣,輕輕嘆了口氣,道:「這日子是沒指望了,今日半斤米,我拿回去給家裏人熬了一鍋粥……六口人哪,這粥都能照出人影兒來,到時,怕不用北伐軍破城,咱們就餓死了。」
邊上一個士兵,不耐煩地罵道:「誰讓你太會生,一口氣還生兩,否則還能省着點……你看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那個叫趙老大的瞪了一眼這士兵,「你家中窮得連床被子都沒,哪個女娃能看得上你……淮安城中,咱這幫子弟兄,哪個不是拖家帶口的……你這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想挨揍不是?」
那士兵被這一罵,訕訕笑道:「趙老大,我這不是心裏悶得慌,找這小子開涮嘛……您別往心裏去,成不?」
其實趙老大的話沒錯,如今的淮安、大河二衛,幾乎完全承襲了明朝的衛所。
人還是那批人,官卻換了一茬又一茬,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官,士兵們的日子卻過得越來越不堪了。
測試廣告2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3s 3.829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