兕子在眾人的注視下收了抽泣,轉過頭來看向徐齊霖,臉蛋兒還掛着幾滴晶瑩的淚珠。
徐齊霖嘿嘿一笑,伸出雙手到兕子面前,說道:「公主掉金豆豆啦,這得接着。」
噗卟,兕子破啼為笑,這一瞬間的變化,把眾人都看呆了。
稍瞬的怔愣之後,眾人便不約而同地看向徐齊霖,估計都在想:這傢伙,哄小孩子真有一手啊!
隨着兕子帶着淚珠的展顏一笑,屋內的氣氛頓時鬆緩下來,大家都如釋重負,也有了說笑的心情。
李麗質感激地看了徐齊霖一眼,微微頜首表示謝意,轉過臉給小妹擦臉抹淚,還有了調侃的心情,笑道:「都成小花貓了,可看起來更可愛呢!」
兕子有點不好意思,轉而又牽怒別人,瞪了一眼李四胖,說道:「都怪四哥,說什麼『遍地光頭』的笑話。」
李四胖苦笑着撓了撓頭,心道:我那叫笑話嘛?最開始說的可是徐齊霖。可他也不能辯解,只好點着頭認錯,「是,是,都是四哥不好。」
李麗質憋着笑,裝模作樣地附和道:「以後酒宴不許說笑話,更不能說什麼光頭…..」還沒說完,她實在忍不住,捂嘴失笑。
眾人也笑了起來,心情鬆緩下來,又各自回座,酒宴又繼續進行。
酒過三巡,唐人的臭毛病又來了,幾個男人下場跳了起來。
「齊霖怎地不來?」柴令武似乎有點巴結,態度挺好,「拍張舞最簡單,總應該會吧?」
所謂的拍張舞,是從南北朝起就流行於民間的一種簡單舞蹈。
大致的節奏是這樣的:一二三呀,拍肩膀;一二三呀,拍胸口;一二三呀,拍胳膊……反正是身體的各個部位能拍到的,都依次拍個遍。
徐齊霖當然會,不是學的,看別人跳過一遍就會了。可這也沒有美感呀,跟個大猩猩似的,吼吼吼。
「柴兄先跳着,某先填飽肚子。」徐齊霖隨便找了個很low的理由,根本不符合他的身份。
柴令武哈哈一笑,也不勉強,手舞足蹈地一邊去了。
徐齊霖細嚼慢飲,含笑看着群魔亂舞。眼角一瞟,兕子的小身影轉了出來,直跑到他的身旁。
轉頭對着小公舉一笑,徐齊霖說道:「怎地跑過來了,是看他們跳舞嘛?」
兕子搖了搖頭,湊近小舅,伸手端壺給他倒了一杯酒,捧起來說道:「我是來謝謝小舅的。」
徐齊霖呵呵一笑,接過來一飲而盡,說道:「說什麼謝,太見外了。不過,公主殿下敬的酒,某卻是要喝的。」
兕子嘿嘿笑了兩聲,隨口問道:「他們都跳舞,小舅怎麼不去?」
徐齊霖這酒飲得有點急,一聽問話便脫口說道:「這舞蹈太low,一點也不好看。」
摟,樓,漏?!兕子琢磨了好幾個讀音,也沒找到合適的詞,但總也猜到小舅是說這舞蹈不好。
「小舅,那你會跳好看的舞蹈?」兕子很期待地看着徐齊霖。
徐齊霖點了點頭,說道:「我教給小昭了,讓她再教你。既好看,還能強身健體。你學會了再教宮女,人多了跳得才好看呢!」
「那你現在跳一個唄!」兕子眨巴着大眼睛,伸手推着徐齊霖。
「可這——」徐齊霖聽了聽,搖頭道:「這音樂和節奏也不對呀,跳不成了。對了,故事我派人送去宮裏了,你還沒看到吧?」
「看到了,我派人在宮門口等着呢!」兕子被岔開了思緒,也就忘了跳舞這茬,咧開小嘴笑道:「阿姐也看到了,正讓人在後面抄寫呢!」
劇透真的好嘛?徐齊霖沒想到公主都是急性子,連載剛開始,便要看到完本的。
又隨便聊了一會兒,徐齊霖讓小公主回宮告訴阿姐一聲,就說自己啥事兒沒有,省得擔心。
酒宴直開到將近傍晚,徐齊霖以出城為由先行告辭。至於其他人會不會徹夜宴飲,他就管不着了。
……………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徐齊俜便成親了。徐齊霖也跟着去迎親,領略了唐朝娶媳婦的流程和步驟。
什麼催妝、跨火盆、跨馬鞍……瞅着就那麼新鮮,可也很熱鬧。
一天的忙活下來,還真挺累。徐齊霖離開老宅的時候,還不無揶揄地想着老哥被折騰的夠嗆,洞房花燭夜到底還行不行。
據說帶着新娘回門的時候,娘家的女人會用棍棒伺候,徐齊霖知道不能打得太重,可也不去嘗試了。
徐齊俜剛入仕途,沒有什麼人脈,但賀禮卻收得不少。
當然,多數都是看在徐齊霖面子上送的,徐齊霖卻也全留給了老哥,只把禮單留下,準備日後由他來還這份人情。
第二天,徐齊霖還想偷懶曠工,宮中卻來了人,宣他入宮覲見。
徐齊霖不知何事,在家呆到時間,估計早朝散了,才趕往皇宮。進宮後輕車熟路,他直接來到千秋殿,拜見李二陛下。
「急救術的書寫完沒有?」李二陛下宣徐齊霖進殿後,劈頭便問,弄得徐齊霖直發愣。
不知道李二陛下還是個醫學的愛好者呀,怎地如此着急?
徐齊霖壓下疑惑,躬身答道:「說是書,其實就是一些常用的急救知識和手段,篇幅不多,微臣已基本寫好,但還未開始排版印刷。」
「儘快印出來。」李二陛下停頓了一下,看着徐齊霖說道:「然後你教教宮人,特別是公主身旁侍奉的。」
徐齊霖眨巴眨巴眼睛,明白了。這是被兕子被噎着的事情嚇着了,準備將公主身旁的宮女個個訓練成急救人員。
嗯,這個想法也沒錯,御醫雖在宮內候命,但要聞旨趕過來,有時候還真的不那麼及時。
徐齊霖趕忙遵旨答應,一些包紮、急救的小手段,總共也沒幾樣兒,教起來不麻煩。
李二陛下放下奏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問道:「在晉王府,你又說了反佛之語。難道因陸羽仙長是道家,便要與沙門為敵嘛?」
徐齊霖答道:「陛下既知此事,亦當知家師所說的反佛依據,沙門對當世的影響,不在於多添居士比丘,而是教人心誠性靜。」
李二陛下沉吟着沒有說話,如果能讓佛教繼續起到教化作用,還不會增加太多不耕不織的僧人,那自然是好的。
但要打壓沙門,總還要一個合情合理藉口。就象對付三階教,根本沒有什麼波折,輕易就成功了。
「雖然你也算是屬於道門一員,但反佛之語也不要多說。」李二陛下說道:「有關國家強盛,朕自有計較。」
明白了,都扯上國家強盛了,對沙門的打擊肯定會有,只是還要待時機,找到沙門的罪名才好。
徐齊霖點頭稱是,又順便向李二陛下奏報了與馮家在鏡子上的合作協議。
「鏡子出口海外既有巨利可圖,便分一杯羹給馮家,也無不可。」李二陛下覺得徐齊霖這麼照顧馮家,除了甘蔗,似乎還有別的打算,「為何對馮家如此優待,可是還有它圖?」
徐齊霖也不隱瞞,說道:「微臣要在嶺南試種胡椒,需要馮家給予方便。」
「胡椒真能在我大唐種植?」李二陛下以前倒也聽過徐齊霖說過幾句,卻沒想到還真的付諸實施了。
「應該是能種吧!」徐齊霖沒有把話說死,「反正試試也沒錯,嶺南有那麼多田地,就算胡椒種不成,馮家也不會在乎那百八十畝。」
「要是種成了,可就是一本萬利。」李二陛下嘴角上抿,似笑非笑地說道:「有白糖冰糖為先例,還有現在的鏡子,馮家是願意結交你的,哪怕胡椒種植失敗。」
「應該是這樣。」徐齊霖笑了笑,說道:「願意結交微臣的還有很多人,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停頓了一下,徐齊霖接着說道:「微臣最近研究了一下絲綢之路的資料,並且加大了由京師至玉門關、陽關沿途邸店的建設。如果以白糖冰糖絲綢瓷器,乃至鏡子為商貨,引商人往來相繼,或可促進河西地區的發展。」
李二陛下點了點頭,說道:「此議可行。漢朝時便有此法,隋朝亦派裴矩管理河西,經略西域,可見通西域的商路甚是重要。」
停頓了一下,李二陛下繼續說道:「裴矩有《西域圖記》三篇,你可看過?」
徐齊霖搖頭,老老實實地說道:「微臣未曾看過。」
「雖是時過境遷,然亦有借鑑意義。」李二陛下說道:「對裴矩此人,你也是不甚了了吧?」
徐齊霖笑了笑,說道:「裴矩嘛,微臣倒是知道一些。此人乃初唐名臣,卻甚有爭議。」
「微臣以為,其佞於隋而諍於唐,非其性之有變也,乃所奉君主賢愚不同。君惡聞其過,則諍化為佞;君樂聞其過,則佞化為諍。陛下英明,虛心納諫,方顯出裴矩之賢。」
裴矩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矛盾的傢伙,你可以稱他為佞臣,因為他給隋煬帝出了一些餿主意,搞得民怨沸騰。
但也可以稱他為賢臣,因為他敢於忠言勸諫,在初唐時沒少給李二陛下挑刺。
一個曾經阿諛逢迎,溜須拍馬的傢伙,怎麼能一反常態,成為忠直敢諫的賢臣呢?
後世的司馬光評價就很清楚,大概意思是說:人們只有在那些願意聽真話、能夠聽真話的人面前,才敢於講真話,願意講真話,樂於講真話。
說白了,根子在皇帝身上。皇帝賢明或昏庸,直接導致了下面臣子的稟性。
徐齊霖是實話實說,但這確實又相當於拍了一記馬屁。而且無相無色,事實如此嘛!
李二陛下捋須微笑,心裏卻是美美的。
徐齊霖看他那樣子,也知道這馬屁拍得恰到好處。他沉吟了一下,繼續說道:「至於經營河西,微臣還是要說到棉花種植上。」
嘿嘿笑了兩聲,徐齊霖象是自嘲,說道:「微臣知道陛下又要鄙視,這臭小子,老拿個破棉花說事,哪裏有那麼重要?」
李二陛下給逗笑了,說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朕可沒這麼想。你且說說,這棉花對經營河西如何重要?」
從棉花種植,到棉紡產業,能夠在國民經濟發展歷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並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所謂「比之桑蠶,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埒之枲苧,免績緝之功,得禦寒之益,可謂不麻而布,不繭而絮,又兼代氈毯之用,以補衣褐之費」。
如果你以為棉花產量高,價格就會低廉,那就大錯特錯了。
從南宋較大規模種植開始,直到明朝,棉花才超過絲、麻、毛、成為主要的紡織原料,棉布也才成為全國人民主要的衣着材料。
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棉布的價格不說超過絲綢,也相差無幾,並不會成為大眾的衣料。
正象南宋時期的那句俗話:木棉收千株,八口不憂貧。這絕對比種糧食的經濟效益要高很多,稱之為暴利產業也不為過,起碼在十年之內是這樣的狀況。
既然漕運改革已經降低了江南糧食運至關中的價格,而河西又是地多人稀,大範圍種植棉花,也不是太擔心糧食的缺乏。
大不了半棉半糧,能夠自給自足就算成功。棉花變成棉布,變成棉衣、棉被、棉鞋等等,那收益足以吸引更多的移民前往屯墾。
而且,還可以號召大家族、權貴高官募民前去墾殖,也就相當於後世的農場,那開發的速度就更快。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徐齊霖白話了一大通,最後作了總結,「河西之後可開發隴右,還有河套,不與糧產區爭地,獲利卻極豐厚……」
李二陛下聽得極為心動,但也有疑慮,主要是對大家族、官僚前往河西劃地經營這個主張。
抑制兼併,這是除宋朝以外各個封建王朝都實行的國策,不管實行得效果如何,放開卻是萬萬不行的。
唐朝的均田制,以及對土地買賣的控制,現在還是很嚴格。李二陛下擔心的是放開後,再難以收束。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8s 4.03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