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掉了劉黑闥後的李建成回朝後,腰杆比以前更加挺直了,在朝堂之上,與李元吉勾結在一起經常與李世民對着幹,可能也是因為天下已經基本平定李淵想多挺挺太子所以大多時候都不再聽信李世民的話語。
一日朝會,群臣又在商議突厥經常騷擾邊境之事,一名大臣對李淵說:「陛下,突厥之所以屢次侵犯關中地區,是因為我們的人口與財富都集中在長安,如果我們燒毀長安,不在這裏定都,那麼胡人的侵犯便會自然平息下來了。」
李淵認為有道理,便對中書侍郎宇文士及說:「愛卿麻煩你到樊州、鄧州一帶走一趟,尋找可以定都之地。」
李世民聽後,很不贊成,就挺身而出,勸諫李淵道:「北方少數民族為禍中原的情況自古就有。父皇你憑着聖明英武,創建大唐,安定中夏,擁有百萬精兵,所向無敵,怎麼能因有胡人攪擾邊境,便連忙遷都來躲避他們,使舉國臣民感到羞辱,讓後世來譏笑我們呢?那霍去病不過是漢朝的一員將領,尚且決心消滅匈奴,何況兒臣還愧居藩王之位呢!希望父皇給我幾年時間,我定會把繩索套在頡利的脖子上,將他逮到宮父皇面前。如果到時候不成功,再遷都也為時不晚。」
李淵聽完李世民的慷慨激昂說詞後大誇:「說得好!」
李建成卻不以為然的跳了出來,說:「北方少數民族自古歷朝來都兇悍見稱,當年樊噲打算率領十萬兵馬在匈奴人中間縱橫馳騁結果失敗了,秦王的話該不會是和樊噲的相似吧?」
李世民歷言辯解道:「我們與樊噲面對的情況各有區別,用兵的方法也不相同。樊噲那小子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呢!不用十年,我肯定能夠將漠北地區平定下來,並不是憑空妄言啊!」
李元吉見這陣勢,趕緊也湊了上來:「秦王真是豪氣沖天和勢在必得,若十年內平定不了突厥該當如何?」
李世民一聽也覺得對建成和元吉再多說也無益,於是說:「那我立個軍令狀如何,如果十年平定不了突厥,我願意奉上項上人頭!」
於是就這樣李世民立下了十年內必平定突厥的軍令狀,李淵也就不再提遷都之事。李淵本是打算不再重用李世民,但突厥經常騷擾邊境,每次騷擾邊境之時李淵又是讓李世民出面去平定,這樣秦王府和太子府的勢力就成了拉鋸狀,這時李建成鼓動尹妃和張婕婌共同誣陷李世民,在李淵面前說:「突厥屢次在邊疆上騷擾,秦王每次總是趕走他們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看秦王是假託抵禦突厥的名義,實際上是打算總攬兵權,成就他篡奪帝位的陰謀罷了!」李淵聽後心裏也開始起疑但依舊畏懼強大的突厥所以還是得倚重李世民。
李建成和李元吉看到太子府和秦王府僵持的局面後,又商量出一個毒計,召李世民去太子府赴宴,暗中在酒中下毒準備害他。長孫無忌等人聽說李建成設宴招待秦王,都深感這就是鴻門宴,而秦王還是相信自己的兄長應該不會毒害自己,因為毒害自己名不正言不順況且也就無法給自己的父皇交代,還是堅持要去赴宴。秦王一走長孫無忌兄妹倆急得像熱鍋里的螞蟻,這個時候長孫無垢突然想到一個人,她讓長孫無忌去請王賢哲來,王賢哲聽完後也覺得這個是鴻門宴,但聽說秦王已經赴宴後,她突然想起一人來,於是對長孫無忌兄妹說出了自己的辦法。聽完後長孫無忌也顧不得誇他主意不錯直接跑去找李道宗了。
秦王一行人到了太子府,賓主一番客氣之後,開始上酒肉魚菜,正舉杯欲飲時李道宗突然闖了進來,手上抱着一攤子美酒,李建成和李世民見到立馬停止手上的酒杯站了起來,李建成笑嘻嘻的迎了上去:「王叔,是什麼風把你給吹來啦!」
李道宗也滿臉笑容的回答道:「這不我的鼻子問到了酒香,就趕過來了,我說太子你也太不夠意思了,只看得起秦王啊,飲酒都不叫王叔啊。」
「不是!是侄兒不敢驚擾王叔啊,既然王叔來了,那趕快入座!」李建成恭敬的回道。
落座後的李道宗,聞了聞酒杯里的酒,然後端起了酒杯將酒倒在了地上:「太子,你招待我們就用這樣的酒,太吝嗇了吧。來喝我帶來的美酒」然後打開了自己抱來的酒罈蓋子,給自己斟滿同時也給秦王和太子都換成了自己的酒。
三人對飲了一杯下去,李建成和李世民都叫好酒。同時太子也說:「王叔,這連年征戰,國庫空虛,所以我府上才沒有什麼美酒,沒想到王叔居然有此等美酒。」李建成說這話意思深遠,一是算回答剛才李道宗說他用這樣的招呼客人,二是說明自己的廉潔同時責問我堂堂一個太子在國庫空虛之時都只有這種酒而你一個王爺怎麼會有比我更好的美酒。
「這些美酒都是上次打敗王世充和竇建德後皇上賜的酒,一直捨不得喝,今天不是看到兩位王子聚會難得高興就拿來喝了。」李道宗不慌不忙的答道,同時他瞟了瞟一旁李建成和李元吉兩人,發現兩人臉色很是難看。
三人喝了半壇的時候,秦王假裝有點頭痛,於是李道宗攙扶着他返回西宮。這時李淵聞訊也來到西宮看望李世民,對世民說:「既然不善於飲酒,從今以後我讓他們不許再與你在夜間飲酒。」
李世民自然是一番感謝自己父皇前來看望並且說兄弟情誼難辭,自然沒有提半分「鴻門宴」的字眼,不過所有人都聽得明明白白。
李淵此番自然是長孫無垢請過來的,而且此時他也深刻體會到了自己的這幾個兒子真是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了,於是對李世民說:「世民啊!想當初首先提出反隋的謀略的是你,消滅敵讎,平定海內,也都是你的功勞。我本打算立你為太子,你卻堅決推辭。而建成是你大哥,被立為太子已經很長時間了,況且這些年他一直輔佐我處理朝政,也無任何過失,我不忍心也沒辦法奪去他的太子之位。我看你們兄弟現在似乎難以相容,一起住在這京城裏,肯定要發生紛爭,前朝楊廣楊勇兄弟慘案我不想在我們家中發生,所以為父想派你去洛陽,陝州以東的廣大地區都歸你主宰。你放心,雖然為地方藩王,我會為你設置天子的旌旗,如漢朝梁孝王一樣。」
李世民聽完後痛苦不已,以不願意遠離父皇膝下為由表示推辭。李淵又說:「天下都是一家,東都和西都兩地,路程很近,只要你想念為父,可隨時回來看為父,你不用煩惱悲傷。」李淵的這番說法弄得李世民沒法再說什麼了。
一等李淵離去,李世民火速召集親王府的人商討此事。程咬金覺得離開長安去洛陽或許也是好事,免得在長安處處礙太子和齊王眼,再則高祖皇帝還答應為秦王設置天子的旌旗,長孫無忌則是亟不可待的跳出來罵程咬金糊塗,說:「如果秦王真去了洛陽,你以為秦王真能像皇上說的那樣做個漢朝似的梁孝王,梁孝王當初入京晉見景帝。景帝派使者拿着符節,駕着皇帝乘坐的駟馬車,到關前迎侯梁王,孝王入宮則陪侍景帝同乘步輦,出宮則同車遊獵,這一切都得於梁孝王與景帝兄弟情深,你說當今的太子要是真當了皇上,我們的秦王還能夠做『梁孝王』嘛?」
「但皇上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們不可能抗旨不遵吧!」尉遲敬德也贊成長孫無忌的看法,其實他說出的真是秦王頭疼之處和召集大家來商議的難題。
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失望的搖頭無語然後又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王賢哲。王賢哲看着大家的期盼的眼神,心想:不能認為我什麼問題都能解決啊,再則自己也從未從歷史課本上聽說過秦王會去洛陽任王的事,秦王最終會成為皇帝的,所以他又寬下了心,稍微舒展了愁容。
李世民看到了他的表情,問到:「賢哲,你是不是想到了什麼應對之策?」
王賢哲心裏真是叫屈,但也沒辦法,只好回答:「不是我想到了什麼計策,而是我知道秦王最終是不會去洛陽是會留在長安的。所以就沒大家這麼愁了。」
秦王聽後,迷惑了起來:「怎麼?賢哲還有占卜的本領,這個可是我們前所未知的哦。」
王賢哲連連擺手:「我哪裏會什麼占卜之術啊!」
「那你怎麼知道秦王肯定會留在長安呢?」秦瓊問道。
王賢哲這下又急起來,他恨自己剛才給自己下了個套,總不能給這幫人說自己是從未來社會來的吧,他可不想重蹈剛入唐時的覆轍,怎麼解釋這個事情呢,只好瞎編了:「之前天下混亂時,我不知道投奔何人,於是曾問過一個算命人,算命人告訴秦王將來必定是天下共主,所以你們說秦王會去洛陽嘛!」
秦王一聽這,裏面制止王賢哲道:「賢哲,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你休得再說,江湖算術的話豈能當真!」
站在一旁的程咬金也尷尬的看着他們倆,長孫無忌則使勁在給程咬金遞眼色,程咬金半天才恍然醒悟過來,說道:「秦王,誰說算命先生的話就不能當真,當初算命先生就給我娘說過,她的兒子將來是個大將軍的命,會憑着三把斧的伎倆成為混世魔王,不一切都說中了嘛。」
秦王哈哈一笑:「將軍的帥才乃天命所歸!」
程咬金一聽,心想我可真等着秦王你說這句話了。繼續說:「算命的可也說了,我保的聖主可是真命天子。」
李世民還想繼續阻止程咬金這樣說下去,這時尉遲敬德又站了出來:「秦王,不管算命先生講的話是否屬實,你也知道!我當初是因為太子和齊王狗眼看人低才跑去劉武周旗下的,也是因為你我才來到秦王府的,說什麼我都不願意最終去侍奉太子和齊王。今日,太子尚且不顧戀兄弟之情,都想殺你,皇上又要趕你去洛陽,秦王府這麼多年的心血和勝利果實馬上就要被別人劫取,你大度不放在心上,但你會讓那麼多像我一樣投靠和相信你秦王的人心寒的啊!」
李世民聽完尉遲敬德的言辭後久久的在那無言以對。秦瓊又幫襯道:「要是真趕我們去洛陽,我們就反了吧!我們誓死跟隨秦王。」
李世民一下在那愁眉不展起來,在場的其它幾個也都在那表忠心,說都誓死跟隨秦王,王賢哲看着這個場合和氣氛,心想難道也就是這個原因導致了玄武門事變嘛,自己以前歷史學得不怎麼好。不知道玄武門事變的導火線是什麼,心裏暗想不會這就是導火線吧。
李世民依舊很為難的樣子:「畢竟我和太子齊王是親兄弟,我怎麼忍心做出手足相殘的事情啦。我們還是去洛陽吧,或許去洛陽後,能夠有一番自己的天地,」
其他幾人聽秦王這麼說,都想繼續勸諫下去,結果秦王伸出阻止他們的手:「我已經決定去洛陽,各位勿要再勸!洛陽是我主動退讓的最後陣地,如果太子這條路都要乾淨殺絕,那我們再言其它吧!」
所有人聽完後都無精打采的,就如剛剛吃了一場敗仗似的,王賢哲看到這個情況又想起剛才秦王說的話,突然想到什麼,他對大家所:「我看大家這個樣子怎麼就像剛打了敗仗似的,我看秦王這洛陽應該是去不了啦。」
這次大家並沒有把王賢哲的話當回事,還是以為他又在相信算命先生的話了。不過秦王聽到他話後,環顧了在場的所有人:「就是,賢哲說得對,大家都打起精神來!打了敗仗也沒像你們情緒這麼低落的。高興點。」
「大家要高興,要比打了勝仗還要高興,要表現出恨不得明天就去洛陽!」王賢哲小有激動的說。
在場所有人聽到王賢哲的話語後都吃驚不小,還是秦王反應快,馬上露出了笑容:「妙!」其他的人慢慢的也醒悟過來,都轉悲為喜,尉遲敬德這下急了:「怎麼個妙法?看你們個個現在都這般歡喜。」
「尉遲將軍,如果我們所有人都亟不可待的想去洛陽!而且表現出要去那邊大幹一番的樣子,你說太子會怎麼想!」長孫無忌解釋道。所有人都哈哈笑了起來。然後秦王命令大家回去大張旗鼓的準備去洛陽赴任。
秦王府這邊大張旗鼓的準備搬遷的事很快傳到太子府,李建成把李元吉叫到了一起提前慶祝勝利,李建成說:「這下終於好了,這個眼中釘馬上就要走了。」
李元吉卻高興不起來,說:「大哥你糊塗了,如果秦王到了洛陽,擁有了土地與軍隊,我們便再也不能控制他了,那時估計他也不會將皇命放在眼裏,如果到時候想造反也是輕易而舉,我們還不如將他留在長安,這樣他就只是一個匹夫而已,捉住他也就容易多了。」
這話把李建成點醒了,於是他暗中讓好幾個人以密封的奏章上奏李淵,聲稱:「秦王身邊的人們得知秦王要前往洛陽,無不歡欣雀躍。看秦王的意向,恐怕他不會再回長安了。他多半會自立為王。」除此之外他們還讓張婕婌和尹妃以秦王去留的得失利弊在旁提醒李淵,所謂眾口鑠金,李淵思考良久後改變了主意,秦王前往洛陽的事情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這秦王留在了京城,太子和齊王馬上開始忙活起來,這次他們想到的是要分崩離析秦王的勢力,他們想到的第一個人就是王賢哲,因為兩人已聽說此人是秦王帳中不可缺的智囊,在秦王的每一戰中都發揮了關鍵作用,而且在秦王軍中一直沒受到大的封賞,自然上次未被封賞也是因為他們兩位有意阻攔所致。他們想起了上次他們想招攬王賢哲卻被拒絕,兄弟倆推測是不是上次禮不夠重,於是暗地派人將一車金銀器物贈送給了他,並且寫了一封書信招攬他說:「希望得到您的屈駕眷顧,以便加深我們之間的布衣之交!如果能有幸得到你的加盟,我將來的一切都願意和先生一起分享。」
沒想到王賢哲卻半點面子都不給,推辭所有贈物,回話道:「我本一屆小民,遇到隋朝末年戰亂不息、百姓流亡的時局,長期顛沛流離,是秦王不問我的出身,委以重任,只應當以死報答秦王。我沒有為殿下立過功,所謂無功不受祿,所以不敢接受殿下如此豐厚的賞賜。倘若我私自與殿下交往,就是對秦王懷有二心,就是見利忘義的小人,殿下要這種人又有什麼用呢!」
李建成聽後大怒。罵道:「什麼狗東西,讓本太子這樣屈駕他還是第一人,居然給臉不要臉!」
「大哥你莫生氣!這個王賢哲說也奇怪了!老二那什麼好處都沒得到,居然這麼死心塌地的給老二賣命!你說老二究竟給他什麼好處呢?」
李建成聽到李元吉的話後也覺得奇怪了,對李元吉說:「你派人去查查,查查這個王賢哲究竟什麼來路!」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日正當王賢哲在家休息時,棄蘇龍贊登門拜訪,王賢哲見到自己的這個兄弟格外高興。而棄蘇龍贊確是一籌莫展的樣子,王賢哲關切的問他是否遇到了什麼難題。棄蘇龍贊才娓娓道來,他告訴王賢哲,自己的父王在統一的吐蕃王朝的戰爭中遭到沉重的打擊,繼而被人毒死。與此同時託孤老臣和自己母后諸族一起舉兵叛變,現在整個吐蕃盡為叛亂者所據。
王賢哲聽後為自己的這個兄弟的命運捏了把汗,沒想到事情還更加糟糕,不僅僅如此,吐蕃西邊的羊同部落也乘勢入侵,北邊的蘇毗舊貴族也圖謀「復國」,這些勢力紛紛向吐蕃進兵發難。說完後棄蘇龍贊陷入深深的沉默中。王賢哲沒想到形勢是如此的嚴峻,只能安慰自己的好兄弟:「我的好兄弟,我相信你父王在天也會庇佑你的。我相信你會奪回屬於你的一切的!」
「我這次是靠着侍衛隊才能夠逃出來,現在我除了他們一無所有,大哥你說我怎麼奪回一切。這次我來找你也就是希望你能幫我。」棄蘇龍贊期望的眼神看着王賢哲。
王賢哲心裏想自己可是個平凡的未來人,怎麼所有人都把自己當做了神。這可是軍事叛亂,自己勢單力薄的一人如何能夠奈何得了啊,不過他馬上想到了秦王,於是說:「我們找秦王吧。或許秦王能夠幫你出兵叛亂!」
兄弟倆很快一起來了天策將軍府,秦王見到棄蘇龍贊這個久違的朋友後也特別的開心,第一句玩笑話還是:「王子,你這次是準備來提親嘛!」
當秦王聽說棄蘇龍贊的處境後也特別的驚訝,不過秦王還算比較義氣:「王子,你想我怎麼幫助你?但說無妨!」
棄蘇龍贊一聽到秦王這麼說,頓時愁眉漸開,也就不無半點遮掩的說:「我希望秦王能夠出兵幫我叛亂,要是出兵不方便的話借我兵馬也行。」
「你需要多少兵馬?」秦王問。
「給我一萬足以叛亂!」棄蘇龍贊胸有成竹的說。
「好!王子稍等片刻,我答應助你叛亂,不過這個事情還是等我先稟告我的父皇,我相信父皇在這個事情上也是會同意。」秦王還是想到現在這個非常時期需要先啟奏李淵免得落下口舌。
而與此同時,太子府里,齊王興高采烈的跑向太子:「大哥,查到啦,查到啦!終於查到了這個王賢哲的底細了。」
太子饒有興趣的問:「你別急,慢慢道來!」然後讓人給齊王遞上一杯茶水。
「我就是上次說嘛,說這個王賢哲怎麼背影哪裏見過,你可知道我們是哪裏見過?」齊王賣着關子說。
「哪裏?」這下吊起了太子的胃口了。
「你還記得上次母后宴席嘛?有個大鬧母后宴的!」齊王邊說邊看着太子的反應。
太子猛然醒悟,拍了拍自己的大腿:「原來是他!」
「大哥,你終於記起來,應該是秦王救了他,所以他才對秦王這麼死心塌地,所以我們才始終無法把他招攬到我們這邊來。」
太子這也才恍然醒悟的點了點頭,李元吉又說到:「不但如此,你可知曉,這個人還是吐蕃王子棄蘇龍贊的結義大哥。」
「啊!那這樣豈不世民相當於又多了吐蕃這個勢力,我們要動他更不好動了。」太子憂慮的說。
「不!我要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的是:今日的吐蕃非昨日的吐蕃了,棄蘇龍贊的父王被叛臣毒死,現在棄蘇龍贊成了孤家寡人,我打聽到現在正流落到秦王府。」李元吉說完喝了口茶。
「這的確是一個好消息,那我們還能從這裏做什麼文章?」太子問。
「文章應該從支持吐蕃反對勢力做起,吐蕃的反對勢力派使臣來找過我,希望他們得到我們大唐的認可,他們願意向我們稱臣納貢。他們現在控制着吐蕃,我想父皇應該也會支持強者,而世民肯定會幫助棄蘇龍贊求情,只要我們說服父皇支持吐蕃叛軍,然後再把王賢哲關聯進來,他的來頭說不清,而且是棄蘇龍贊的結義兄弟,還曾經大鬧母后的壽宴,你說父皇會怎麼處置他!那時我們就除掉了世民的兩大勢力,而且還可以獲得吐蕃的反動勢力支持,你說這是不是一舉三得啊!」李元吉說完後得意的看着李建成。
李建成聽完後連連拍手大讚妙!於是兄弟倆趕緊去見李淵,等兩兄弟陳述完他們的全部想法後,李世民正好也趕過來了,李世民向父親說了自己這次來的目的,是希望替吐蕃王子平亂,並且告訴父皇這吐蕃王子在之前平定天下戰中幫助過自己,希望能得到父皇准許去幫助他,而且說吐蕃王子也許下諾言一等復國將永世與大唐交好。
李淵思考了片刻,他心裏也在打着算盤,盤算太子和齊王所出的方針哪個划算。既然吐蕃叛軍也同意歸順,幹嘛自己還損兵折將去幫吐蕃王子叛亂,誰主政吐蕃他可不關心,反正只要結果是歸順大唐就行。
有了定論的李淵就開始痛責李世民,說自己已經接受吐蕃新王的稱臣,現在再派人去打他豈不失信於天下,然後又問李世民是不是王賢哲和吐蕃王子棄蘇龍贊是結義兄弟,並說為了表示大唐對吐蕃新王的誠意,應該把王賢哲交給吐蕃處理。
李世民聽後很是生氣,替王賢哲求情和辯解道:「王賢哲和棄蘇龍贊結拜時根本不知道棄蘇龍贊是吐蕃王子,他們是以漢人之禮結拜的,交給吐蕃算什麼。再則王賢哲也曾在我南征北戰中立下不朽功勞。這樣交給吐蕃豈不讓世人寒心嘛?」
「讓世人寒心?你可知道你已經讓母后寒心了嘛?」李元吉冷嘲道。
李世民聽後不解的問李元吉為什麼這麼說。於是李元吉說出了王賢哲大鬧皇后壽宴的事情,李世民這刻才想起王賢哲和自己第一次的見面。李世民還想再為他說些什麼。李淵確阻止道:「就憑着對你們母后不敬,也應該這麼做,把王賢哲下獄,準備送給吐蕃。」
看着李淵斬釘截鐵的樣子李世民這下無話可說了,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父皇這也是表達自己對也過世母后的愛意和唯一能做的。也就這樣,王賢哲被莫名其妙下了獄。
秦王把這一切都告訴給了棄蘇龍贊,並且說由於這個是自己父皇的決定,自己現在沒辦法幫助他出兵叛亂,而且沒想到把王賢哲搭進去了,棄蘇龍贊聽完後更覺得雪上加霜,感嘆真是禍不單行。秦王安慰他,並且告訴他現在好的做法就是王子帶他的人在半路攔截把王賢哲救下來,這樣既救了人,而且說不定王賢哲有什麼好的點子能夠起死回生幫助棄蘇龍贊復國。棄蘇龍贊也深覺有理。於是連夜悄悄離開了秦王府出城而去。
一等王賢哲入獄,李建成和李元吉又合謀除掉尉遲敬德和秦瓊,因為在他們眼裏,秦王府出謀劃策厲害的算是王賢哲,而能戰善戰當推秦瓊和尉遲恭,兄弟倆想了半天決定還是暗殺比較可行,他們指使刺客在夜間刺殺尉遲恭,尉遲恭得知這一消息以後,將層層門戶敞開,自己斜靠在床上,身邊放着長矛。刺客本來知道他的名氣,怕他早有防備,沒敢動手,偷偷地溜回去了。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日以繼夜地勸說世民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念及兄弟之情依舊猶豫不決。
李建成、李元吉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適逢突厥數萬騎兵駐紮在黃河以南突入長城邊塞,包圍了烏城,李建成推薦李元吉為元帥北征以抵抗突厥入侵,李淵聽從了他的意見,並且命令右武大將軍等人援救烏城,李元吉又請求把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三員大將和秦王府的精兵都劃歸李元吉指揮。他們打算把這些將士調開以後,就可以放手殺害李世民。
而李世民一直安排有奸細在太子府,那人把這個秘密計劃告訴了李世民。李世民感到形勢緊急,連忙找來長孫無忌、尉遲敬德和程咬金商量。這次大家又勸李世民先發制人。李世民說:「兄弟互相殘殺,讓我怎麼做得出來啊。還是等他們動了手,我們再來對付他們。」
這時長孫無忌對尉遲敬德和程咬金使了個眼色,兩人馬上心領神會,兩人都依次向秦王請辭,都表示不願留在秦王府白白等死,說也不想赴王賢哲的後塵,李世民看到這種情景,覺得要是尉遲敬德和程咬金都走了話,那自己秦王府真從此就瓦解了,於是他痛下決心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接着就是和長孫無忌和尉遲敬德、程咬金一起商量了周密的計劃。
當天夜裏,李世民進宮向李淵告了一狀,訴說太子跟元吉怎麼謀害他和秦王府的人。李淵答應等明天一早,叫兄弟三人一起進宮對峙。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叫尉遲敬德和程咬金帶了一支精兵,埋伏在皇宮北面的玄武門,只等李建成、李元吉進宮。
沒多久,李建成、李元吉騎着馬朝玄武門來了,他們到了玄武門邊,覺得周圍的氣氛有點反常,心裏犯了疑。兩人撥轉馬頭,準備回去。
李世民從玄武門裏騎着馬趕了出來,高喊道:「太子殿下,別走!」
李元吉轉過身來,拿起身邊的弓箭,就想射殺世民,但是心裏一慌張,連發了三支都未射中。李世民眼明手快,射出一支箭,李建成躲閃不及,當場斃命。緊接着,尉遲敬德帶了幾十名騎兵一起沖了出來,尉遲敬德一箭,把元吉也射下馬來。
東宮和齊王府的將士聽到玄武門出了事,全部出動,猛攻秦王府的兵士。李世民一面指揮將士抵抗,一面派尉遲敬德進宮『護駕』。而李淵正在皇宮裏等着三人去朝見,只見尉遲敬德手拿長矛氣吁吁地衝進宮來,見到李淵說:「太子和齊王發動叛亂,秦王已經把他們誅殺。秦王怕驚動陛下,特地派我來保駕。」
李淵這才知道外面出了大事,嚇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宰相蕭瑀說:「建成、元吉本來沒有什麼大的功勞,兩人妒忌秦王,施用奸計陷害秦王。現在秦王既然已經把他們誅殺,這是好事。陛下應該把國事交給秦王,就沒事了。」
到了這步田地,李淵也不好再說什麼了,只好聽從宰相的話,宣佈李建成、李元吉罪狀。當時,秦王府的兵馬與東宮和齊王府的親信交戰還沒有停止,尉遲恭又請求李淵頒佈親筆敕令,命令各軍一律接受秦王的號令,李淵聽從了他的建議。局勢這才被安定下來了。李淵又讓裴寂前往東宮開導李建成麾下的將士們,眾人棄職而散。接着李淵召李世民前來,撫慰他說:「近些日子以來,我幾乎產生了投杼的疑惑。」李世民跪了下來,伏在李淵的胸前,號啕大哭不止。
接着李世民被封為太子,過了兩個月,李淵讓位給秦王,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即位,就是歷史著名的唐太宗。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9s 3.862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