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整個大明王朝最最勤懇的皇帝有這麼兩位,一位是太祖朱元璋,洪武大帝,另一位是明思宗朱由檢,崇禎皇上。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對於這樣的評價崇禎表示不是很認可,但也不否認,只是,至於勤懇不勤懇的這個問題,崇禎已經不想去糾結。
就像是問,魏忠賢等人是否是忠心耿耿這個問題是一樣的,崇禎是拒絕回答的。因為無論怎麼答,都是錯的,在當時的那個環境之下,好與壞,忠與奸,是與非,都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
誰能為朝廷籌措銀子,誰能為老朱家多想幾分,多為大明王朝多想幾分,就已經不容易了。
腳下的地在抖,河裏的水在流,人心在變,世界也在變。
思路要變,就有活路,在這一點上,崇禎非常非常佩服能夠有遠見的人,有文化的人,而不是死氣沉沉的讀書人。
比如,寫出《天工開物》的宋應星。
宋應星,字長庚,偉大而又優秀的漢族人,江西奉新人,說他是科學家也不為過。
把一生的精力都貢獻在對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學考察和研究,這有一點類似於21 世紀的偉大科學家,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宋應星收集了豐富的科學資料,最牛掰的是思想上的超前意識。
他的傑出作品《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這沒有人不知道!
萬曆四十七年宋應星弟兄與江西其他考生齊會京師,但二兄弟卻未能及第。
此後,他於天啟及崇禎初年再試,均告失敗,從此遂絕科舉之念。
這樣的人才,若是能夠招攬前來,不說對頹廢的局勢能夠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至少也是個王炸。
故此,重生後的崇禎對於新生的科學技術非常的關注,比如牛氣一時的「紅衣大炮」。
這玩意威力忒大,努爾哈赤攻打寧遠時,袁崇煥在城樓上就擺放過數十輛紅衣大炮,其中一炮命中努爾哈赤,導致其身心俱傷,不久就不治身亡。
無論是叫做前裝滑膛加農炮,還是叫做紅衣大炮,都只不過是一個名字而已。
重要的是它的有效射程為7、8華里左右,最大射程在10華里。
大明王朝的第一批紅衣大炮是明光宗泰昌元年十月,徐光啟委託李之藻、楊廷筠等人籌資,派學生張燾和孫學詩去澳門帶回,其中有4門大炮和幾個葡籍炮師。
但是幾個葡籍炮師卻未能進京,大炮由張燾自籌經費運至江西廣信,直到次年12月才運抵北京。
天啟元年三月,遼東戰局急劇惡化,繼續購買西式火器的話題重又提上了議事日程。
到了七月份,朝廷正式派張燾和孫學詩為欽差,持兵部檄文往澳門聘請炮師和購買火炮,兩人購得紅夷大炮26門,還聘請了相應的技術人員。
澳門,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省直接管轄。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門南方,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
澳門歷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馳名於世,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在地區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曾在世界經濟的運轉中發揮重大作用。
葡萄牙這個牛逼哄哄的國家,是歐洲各國中殖民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佔北非休達到19開始殖民活動長達近600年。
明朝文人,曾誇張地形容紅衣大炮,「長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的紅夷炮「能洞裂石城,震數十里」。
只是這種威力不俗的大殺器卻有着致命的弱點。因為即使是體量相對袖珍的野戰型紅夷炮,其裝填發射的速率也並不高,每發射一次,都會嚴重偏離原有射擊戰位。
正常的操作程序:火炮需要經歷復位、再裝填,再次設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驟。
然而當時最訓練有素炮兵也只能達到一分鐘一發的射速,問題是人家也不是木頭人,會一分鐘呆在那裏不動等着被炮哄。且炮體笨重,無法迅速轉移陣地,故在野戰時,多只能在開戰之先就定點轟擊,當對方情勢發生逆轉,則往往無法機動反映。
八騎軍,在當時野戰方說第二,又有誰敢說第一,若是沒有步兵的協同作戰,火炮很輕易落入敵人的手中。
「夢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
崇禎內心雖然有諸多波瀾,卻不再那麼的衝動,凡是都不能着急的。
《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崇禎元年,四月二日。
劉若宰被崇禎點為狀元。
劉若宰殿試後,崇禎親自閱卷點魁,先閱了13份卷,認為劉最好,一直校閱了63份,還是劉卷居首。於是便把劉若宰點為頭榜頭名。
雖然古代是講究看臉的時代,但是劉若宰長的並不好看。但是崇禎卻認為不好看的人,未必沒有才華,各重要的是安全。
即授翰林院侍講,充日講起居注官,當皇帝教師。
名中帶宰的劉若宰高中狀元後,為朝廷做的最大貢獻就是,曾向皇帝舉薦過兩個人。
一是以「智勇忠介、具經濟才」而薦安池道監軍史可法為安徽巡撫;
二是以「忠貞篤實」薦江寧主簿阮之鈿為湖廣谷城知縣,兩人上任後忠於明室,以全節忠,從薦人上可見劉既存忠君之心,又具識人慧眼。
劉若宰這人愛讀書,喜歡收集資料,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到了一本叫《金蓮傳》的書稿,也不知道書中什麼內容吸引住他了,竟然開始廢寢忘食起來。
他…花了整整兩年多的時間重新整理加工這本書,並且把書名改為金瓶梅。
只是現在看到這本書的人除了記得作者蘭陵笑笑生,卻沒多少人知道他。
點完狀元的第二天,崇禎便宣來了袁崇煥。這一年,他44歲。
寧錦之戰後,滿桂、趙率教等人都得到了應有的賞賜,但袁崇煥卻因為魏忠賢讓他的黨羽彈劾袁崇煥不救援錦州,論功行賞時,只給袁崇煥增加一級官階。
尚書霍維華為此感到不平,上疏乞求辭去蔭襲子孫的賞賜,但魏忠賢不許。
七月,袁崇煥辭官回鄉。明廷以王之臣接替袁崇煥為督師兼任遼東巡撫,駐紮寧遠。
不到一年時間,宣袁崇煥進京後,帝國的主人已經換成了年輕的偉大的,充滿抱負的崇禎皇帝。
崇禎任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任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七月,袁崇煥返回京城,上疏陳述兵事。
風塵僕僕的袁崇煥,跪在崇禎腳下,深感自己任重道遠。
「臣,袁崇煥恭請聖安!吾皇萬歲!」
崇禎不語,四周一片沉寂。
過了半晌,崇禎緩緩道:「不知袁督師可否聽過廉頗與藺相如?」
突然這一問,袁崇煥有些嘀咕,想了想如實回答,道:「廉頗乃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唐德宗時將廉頗等歷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廉頗為臨城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藺相如乃是戰國時趙國上卿,秦王與趙王相會於澠池,藺相如隨侍趙惠文王,當面斥責強大的秦國,不辱國體,使趙王沒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為上卿,居官於廉頗之上。廉頗居功自恃,不服相如,恥居其下,並揚言要羞辱相如。藺相如為保持將相和睦,不使外敵有隙可乘,始終迴避忍讓。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臣自然知曉!」
崇禎滿意的點點頭,道:「袁督師所言,有理,不知袁督師以為在我大明誰是廉頗,誰又是藺相如呢?」
袁崇煥聽後,驚的一身冷汗出來,道:「臣…臣…臣不敢妄自菲薄!」
崇禎道:「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袁崇煥身經百戰,戰功顯赫,但畢竟也是人,不是神,也有一些自己的脾氣。
袁崇煥解了寧遠之圍後,逐漸驕橫起來,與大將滿桂鬧不和,於是袁崇煥上疏請求將滿桂調往別處,明廷於是召滿桂回朝。經略王之臣奏書請求留住滿桂,袁崇煥又因此與王之臣鬧不和。諸多事情看出,袁崇煥並不是一個豁達的人,但至少是一個忠臣勇猛之人。
崇禎雖未提此事,但是袁崇煥自然明白崇禎的意思,連連磕頭道:「臣有罪!臣該死!」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2s 3.82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