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後時刻,他向着控制台前面的梁思禮看去。
梁思禮在聽到發射兩個字的時候,輕輕地按下了跟導彈車控制系統連線的控制台上面的綠色發射按鈕。
整個大廳瞬間就變得落針可聞,計算機的散熱風扇嗡嗡地運轉着。
在這個時候,劉一九甚至都是有些緊張。這款導彈,各種技術,可都是根據老毛子的ss-23蜘蛛各項性能制定的技術大綱,並且在很多方面其實超過了老毛子的蜘蛛。
如果能夠試射成功,並且達到蜘蛛甚至超越蜘蛛的性能,共和國的武器庫中將會添加一款大殺器!
在美蘇雙方關於《中導條約》談判的時候,美國人最重視的就是讓蘇聯銷毀所有的ss-23導彈,就因為這種導彈對於整個北約的威脅太過龐大。這是同類型導彈中,機動性最強,命中精度最高,速度最快的戰術打擊導彈。
尤其是ss-23不需要衛星跟偵察機的情報支持,僅僅靠着導彈的圖形制導以及偵察兵的激光引導就能夠精確命中目標。
共和國一直到進入二十一世紀,研發出的東風-16,性能也僅僅是接近ss-23,當然,東風-16的射程遠遠高於蜘蛛。
眼前的這種導彈,將會是共和國戰術導彈的開端,一旦完成研製工作,下一步的工作就會是研製射程1000公里左右的戰術導彈,有這樣的基礎,性能肯定要好於東風-16,完全能夠有效地威脅到進入大陸附近的美軍艦隊。
所以,根本就出不得任何的錯誤。
「轟!」隨着一聲轟鳴,原本筆直豎立起來的導彈底部冒出濃密的白煙,細微的抖動之後,導彈開始脫離發射架,緩緩地向着天空升上去,並且速度越來越快。
「千萬不要出問題!」導彈升空越高,杜仲坤的心中也就越緊張。
升空5秒,沒有出問題,7秒,依然沒有出問題……
杜仲坤並心中的緊張,並沒有任何的減輕。
導彈從脫離發射車,筆直地升空到大約五十米的位置,原本向着天空直刺的尖端開始逐漸傾斜,然後隨着導彈尾部噴射的火焰顏色越來越亮,整個導彈的飛行速度也是越來越快,飛行軌跡直接呈現拋物線,一邊快速飛高,一邊向着遠處飛去……
沒有多長時間,就開始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中。
「一號監測位報告,導彈飛行高度3173米,飛行速度763米每秒,飛行軌跡尚無偏移……」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最前面的一號監測位就開始匯報監測數據。
導彈剛剛升空,起步的初始速度並不是太高。
「這速度還是有點慢啊!」劉一九搖了搖頭,沒有出事情,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確實有點慢,不過目前導彈還處於上升階段,而且慣性不夠大。得等到經過最高點的時候,向下調整飛行姿態的時候,在火箭推力,重力,以及慣性三重作用力的情況下,導彈的速度才會更快。」這一點,劉一九自己也是非常清楚的。
不管是戰術導彈,還是戰略導彈,甚至是近程導彈,速度都是在各個階段不一致的,最快就是後期的下落階段。
尤其是在末端的時候,導彈從高空向下,同時,發動機提供的推力也是固定沒有變化,但是因為燃料的消耗,用來克服重力產生推力的力量就會小很多,這樣一來,速度自然會更快。
導彈防禦,基本上也是只能在爬升階段或者巡航階段才能攔截的,一般的導彈,末端速度太高,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攔截可能。
「我只是說一說,不過這個速度按照理論來推算,到了末端,應該會超過2000米每秒?」如果真的達到這個速度,就完全能夠超越ss-23了。
速度超過6馬赫,這個世界上,目前還沒有那種防禦系統的導彈能夠攔截下來。
「那個不可能,按照計算機模擬的數據,我們的導彈在末端的速度,也只能達到1700米每秒,也就是5馬赫。主要就是我們發動機無法提供更強的推力,同時,燃料的效率也是有些不夠的……」劉一九想要更高速度的導彈,更加精準的攻擊力,杜仲坤自然知道的。
因為九院自身也在研究導彈防禦系統。
「有這個也不錯了,之後我們的技術發展起來,速度將會更快!」劉一九對於這個結果,已經非常滿意了。
「二號監測位報告,導彈飛行高度5834米,飛行速度864米每秒……」很快,第二個監測點,也就是空中直升機監測位置,導彈已經飛過了。
數據跟之前計算機模擬出來的結果並沒有什麼差距,唯獨不同的就是速度跟高度有些細微的差異。
「報告,04號試驗彈發射準備完畢,請指示!」
在兩人討論的時候,一名上尉向着杜仲坤匯報。
杜仲坤向着外面看去,有些不確定是不是要按照原定的計劃進行試驗,向着劉一九看去。
這第二發的發射準備時間接近兩分鐘,劉一九嘆息了一口氣,技術跟老毛子還是差了太多啊,尤其是發射車方面。最終他還是點了點頭,反正兩枚導彈設置的目標位置相差不大,各個監測站都是能夠追蹤到的,還是發射出去,看看打擊效果吧。
「發射!」
在導彈發射車上面豎立起來的導彈,再次屁股後面冒出白煙,向着天空飛了去。兩次的間斷打擊,相隔時間非常近。
「繼續準備發射!」
這是一次全方位的測試,不僅僅是需要測試導彈的各種性能數據,還得測試發射準備時間,尤其是發射車上面兩枚導彈發射完之後,繼續裝填備用導彈的,做好發射準備工作。
每一輛導彈發射車,除了導彈車上的兩枚戰鬥值班,處於發射狀態的導彈,還有4枚備用彈,蘇聯ss-23導彈旅,每個旅下轄3個營,一共12輛發射車,48枚備用導彈。
這些是用來裝備藍軍的,藍軍的編制不夠大,也不可能用一個旅,如果一個營三輛發射車,作戰能力卻又不夠高,劉一九直接就準備一個營13輛發射車,每個連3輛,加上48枚備用彈,完全能夠在一場小規模的衝突中進行飽和精確攻擊。
吊車,運裝備用導彈的車輛很快就向着發射光了的導彈發射車靠攏,開始忙碌起來,而試驗數據檢測,依然在繼續。試驗並沒有結束。
「三號監測位報告……」
500公里的最大射程,從導彈發射點火時候開始計算,一共15個監測位置,地面雷達跟空中雷達基本上是全程跟蹤整個飛行軌跡。
一直到最後導彈攻擊目標,所有的監測數據獲得。
兩分鐘之後,第二枚導彈在目標處落下,由於沒有裝上戰鬥部,僅僅是用相同重量的其他物體代替戰鬥部,所以並沒有取得攻擊效果,但是導彈的各種性能卻已經測試出來了。
「根據我們第二次試射的兩枚導彈測試數據來看,新型導彈最大飛行速度分別為1723米每秒、1696米每秒,最高飛行高度18000米、18027米,命中精度分別為173米,87米……符合設計技術要求……」在晚上的總結會上面,各種監測數據統計結果出來,杜仲坤把這個結果向着整個團隊所有人進行公佈。
使用末端制導,慣性制導的導彈,命中精度比設計的250米圓周半徑範圍落點要高了不少。
但是離更高精度的精確打擊範圍,還是差的很遠。
「如果我們的制導衛星發射成功,採用衛星定位,我們的這種導彈命中精度會控制在二十米的範圍之內!」梁思禮也是非常高興,如此先進的導彈,對於中國來說,已經是性能非常高的了。
「之前第一批次試射發生爆炸的原因找到沒有?」劉一九對於這個性能表現,也是非常滿意。
在這方面,九院已經開始追上世界先進軍工科技的腳步了。
不過,之前的問題,必須得解決。
「經過這次試驗,已經我們監測數據得出的結果,問題出現在控制系統,動力系統也有一點小的問題,這是設計方面的一些缺陷,另外,精密加工方面,也有問題。這次的設計修改,是避開了這個問題。具體是不是這樣,需要經過進一步的試驗才行!」對於這樣的問題,杜仲坤雖然敢下結論,只有大量的試驗才能完全確定。
「對,控制系統確實有點小問題,主要是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線路安排方面,為了節省空間,發動機的控制線路跟內部燃料系統沒有考慮到高溫情況下的短路問題,發動機點火,尾部氣溫急劇升高,從而造成線路短路,引起爆炸……」梁思禮有些尷尬。
作為一名優秀的火箭控制系統專家,這樣的問題,本來應該不會出現的。
「計算機模擬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考慮到發射場地空氣密度等問題……」
「找到原因就好。」劉一九深呼吸了一口氣,這樣的技術水平在這樣短的時間弄出如此先進的導彈,應該知足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1s 3.976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