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是否下令進攻!」
將領問道。道友閣 www.daoyouge.com
楊浩點點頭道「這樣的小城,一個時辰內必須攻破。」
「臣領命!」
很快,蜀人終於見識到了什麼叫做時代的差距,在齊國密密麻麻炮彈的覆蓋之下,蜀王覺得自己的世界觀都崩潰了,
齊人只是再用那猶如雷鳴般的武器攻擊自己,而自己的勇士們只能瑟瑟的發抖的面對這一切。
夯土的城牆,根本經不起如此猛烈的炮火。
不到半個時辰,受到攻擊的那一面城牆就變得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楊浩覺得時候差不多了,命令火槍兵追準備進攻。
終於不堪重負的城牆轟然倒塌,伴隨着齊國進攻的口哨聲,蜀國終於在洪武二十三初,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當士兵將蜀王的屍體擺放在楊浩面前時,心中無比的感慨。
在他看來這個從阿也是一代人傑,作為這個時空的土著,沒有接受過齊國的思想,一點點的將這蜀國發展成如今這般模樣,忘記所有與前世有關的東西,換位而處,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以此時蜀國的國力,若是放在二十多年以前,橫掃中原已經不再話下。
從阿已死,楊浩沒有虐待他的屍體,命人選擇上好的木頭打造棺木,選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以伯爵之禮厚葬。
蜀地並不大,很快在齊國的大軍的橫掃之下,整個蜀地已經名義上屬於齊國。
只是個其餘落後芒荒的地方相比,蜀人有自己的文明,信仰着獨特的神靈,想要完全將其同化掉,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楊浩統一的不止是一個完整的疆域,還要創造一個統一的民族。
民族主義在講來與西方人的對抗中,也許會起到不錯的作用。
但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讓齊國的百姓都發自肺腑的認同齊人這個身份。
征服蜀地楊浩沒有濫殺無辜,便是如此考慮。
徹底平定了蜀地之後,楊浩沒有去參觀後世都沒有見過的三星堆,雖然在這個時空並不叫這個名字。
因為在蜀地,隨處可見這種風格迥異的文化。
蜀人的青銅工藝十分發達,玉器也十分的境內,甚至在王族與祭司這些人身上,還佩戴着精美的象牙工藝品。
在這一點,自認為文明成都較高的楊浩,也認為齊國在藝術成就上並沒有多少建樹。
這二十多年,齊國的文化在他的帶領下朝着實用主義的方向高歌猛進,製作的東西都粗獷,只要能用,並沒有太過於在意製作的東西是否美觀。
蜀過的這些東西,楊浩覺得有些可以融入進齊國的文化中。
只是一些神經崇拜的文化,楊浩已經下令徹底杜絕這種東西。
齊國不需要這種可有可無的神靈,唯一的宗教就是科學神教。
在齊國的高級知識分子中有一個普遍的共識,神靈也許存在,只是神靈已經不管人間事。
這個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可用一個說的通的理論來解釋,如果解釋不了那不是科學出了問題,只是自己尚且沒有找到其中的原理而已。
在這種社會氛圍之下,楊浩覺得將科學神教變成後世儒學那種普世價值觀並無不可。
洪武二十三年四月,楊浩班師回朝。
長安城,大朝會。
這一次的大朝會上多了兩個特殊的人物,自歸順了齊國後。
穹國與肅慎這兩個打了十幾年的對頭,各自得首領如今穿着齊國的官服,同病相憐的坐在齊國的朝堂里,不得不感慨造化弄人。
楊浩看着大殿上的群臣,表情無比的威嚴。
「蜀中平定,今我大齊已一統天下萬里之地,結束天下百姓戰亂之苦。
實乃天佑我大齊。
先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後三皇定國,五帝開疆,今本王歷經近三十年結束這天下亂世,本王雖不才,卻自認功績不輸於那讓三皇五帝。
今天下一新,本王欲為皇帝統帥萬民,重造這萬里河山,以朕稱之。
讓普天之下再無困苦之人。
齊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
凡日月所照,皆為齊土,江河所至,皆為齊臣。
冬至之日,本王將在泰山之巔祭拜天地神靈祖先。
定年號開皇!
」
群臣或多或少的都提前知道了這個消息,但楊浩說出之後,群臣依舊是興奮異常。
以楊浩的功績,自然遠超那三皇五帝,稱為皇帝無人不服。
即便是歸順的羿和肅慎首領也覺得並無不脫之處。
投降於楊浩這樣的人物,他們又能有什麼辦法,即便是死後到了祖先那裏,那些祖先想來也無話可說。
楊浩越強大,他們今後面對自己曾經的族人時腰板也能挺直一些。
更何況蜀國那麼牛逼,最後不也是被齊國秋風掃落葉一般被消滅了嗎。
日月所照皆為齊土,羿回想這這句話,不得不佩服楊浩的氣魄。
「也許這世間能阻擋齊人的也只有齊人自己了吧!」
羿暗暗的想着。
洪武二十三年冬至,泰山之巔。
歷時大半年時間建造的祭台看起來無比的神聖,楊浩身穿紅黑色冕服,以三跪九叩之禮告慰了天地神靈,文縐縐的解釋了一番自己何德何能敢皇帝自稱。
為了表現出稱帝的神聖感,祭祀的流程無比的繁瑣。
一套流程走完已經到了午後,看着文武百官單膝跪地,聽着那一聲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聲音,楊浩覺得自己這一輩值了。
夕陽西垂,楊浩極目遠望,這大好的河山終於在自己手中煥發出了新生。
這天下間誰也不能阻止自己的腳步,三皇五帝算什麼,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又算神魔法,朕要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讓我大齊子民炎黃子孫永遠立於世界之巔。
這天下是朕的天下。
楊浩豪情頓生。
開皇元年,楊浩正式冊封蒹葭為皇后,楊志為太子,立東宮!
其餘兩個王子分別封為趙王,吳王,封地為東海四島中方丈,瀛台兩座島嶼,其二人成年以後,必須無理由離開齊國,各帶領子民千餘人,前往各自封地。
並制定國策,後世子孫於齊國本土之地不可行冊封之事,凡冊封之地皆為海外之地,其國以中土為宗,行臣禮。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9s 4.009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