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門裏,杜中宵對崔主簿道:「看看就要進入二月了,二月勸農,耕地下種,沒多少日了。現在最缺的就是各種農具,雖然三司從各州縣調來一些,數量卻遠遠不夠。來之前,我派人到亳州,從那裏買一些過來,以解燃眉之急。後邊各地的縴夫陸續到達,只靠這樣買是不行的,還是要自己制。這一帶有沒有產鐵的地方?我們招上些匠,自己煉鐵,自己打制鐵器。」
崔主簿道:「北邊不遠,舞陽和西平兩縣,自古產好鐵。聞名天下的龍泉寶劍,就是產在那裏。下官曾在舞陽縣為官,縣裏不少古時冶鐵遺蹟,近世不知為何,冶鐵的人越來越少了。」
杜中宵聽了不由皺眉:「龍泉寶劍,不是產在兩浙路嗎?那裏還有一個龍泉縣,也產刀劍。」
崔主簿道:「下官查古籍,龍泉最早就是這一帶,兩浙後起。世上此種事原就多得很。」
杜中宵點了點頭,心中總覺得這幾個地名有些熟悉。想了好一會,猛地想起,舞陽自己是有一些印象的,有兩樣東西在後世很出名。一個是胡辣湯,據說出自一個叫北舞渡的地方。那裏地處交通要道,後世發展出了胡辣湯這極具特色的食品,風靡數省。還有一樣,就是鐵礦。
西平和舞陽交界的地方,自古產好鐵,特別是用龍泉水淬鍊的刀劍,為一時之名器。不過自漢朝之後,這裏的冶鐵業慢慢衰落了,不知是什麼原因。
想到這裏,杜中宵不由想起了唐州北邊的汝州。後世這裏是河南省中部,礦產資源豐富的地方,最著名的,就是煤礦了,號稱中原煤海。歷史課上學新中國的煤生產,不得不提一個地方,就是北邊汝州的平頂山煤礦。杜中宵隱約記得,介紹平頂山煤礦,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煤種齊全,是新中國煉焦煤的主要產地。河東路的煤是多,但要說起煤的品種之齊全,還是趕不上這裏。
舞陽屬許州,與汝州緊鄰,為煤的地方離鐵礦並不遠,怎麼這裏的冶鐵業會衰落?以舞陽鐵礦儲量之豐富,沒有鐵礦衰竭的可能。
想了又想,杜中宵問崔主簿道:「主簿,似河東路那裏,現在多用煤來冶鐵。這一帶又有煤,又產鐵,怎麼就沒了冶鐵的呢?若是本地能產鐵,打制鐵器就容易了許多。欲利其事,先利其器,開荒種地鐵器缺少可是不行。有了鐵器,再有牲畜,才能事半功倍。」
崔主簿道:「這一帶不聞有用煤冶鐵的,現在山中偶有小作坊,也是用木炭冶鐵。附近數州以前是人口稠密的地方,伐樹燒炭,早早就把產鐵之地的樹伐光了。現在雖然山上有樹,卻又成了人口稀少的地方,自然也就沒人冶鐵了。」
杜中宵點了點頭,梳理了一下這一帶冶鐵業的脈絡。北邊的山裏自古產鐵,而且質量精良,曾經產好刀劍。不過自兩漢以後,不知道怎麼回事,冶鐵業慢慢衰落下去。晚唐五代戰事不斷,人口逃散,到現在也沒有恢復過來,產業已經基本消失了。
杜中宵從京城帶來的兩萬縴夫,安排在唐、汝、蔡三州。眼看就到春季下種的時候,現在最要緊的是安排地方,各自劃分範圍。後邊陸陸續趕來的縴夫,再向其他州安排。
營田衙門官員不多,現在就是一個崔主簿。他是從小吏升上來的,曾經在舞陽做過縣主簿,又在其他州縣任過各種小官,行政經驗豐富。
營田事務,僅靠這些人手是遠遠不夠的,主要還是協調地方州縣幫忙。各地做事的人,多是從州縣借來,加上吏人差役。後面慢慢補充人手,衙門才能夠真正獨立。
縴夫有很多好處,比如吃苦耐勞,比如紀律性強,如此等等。但有一樣壞處,那就是不管是他們自己,還是他們的家庭,缺少讀書人,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認字。在字不識,如何做官為吏,管理地方?衙門必須從地方上招募讀書識字的人做公吏,一時人手湊不齊。
杜中宵現在現臨的最棘手的問題,就是人手短缺。大部分開田的村落,都是選個地方,來不及詳細規劃,讓地方按照營田政策給糧給種,貸給農具耕牛,縴夫們自己想辦法。甚至組織也是一團糟,大部分的村落就是指定一家人口多的為里正保長,各項政策基本沒有執行可言。
想了又想,杜中宵對崔主簿道:「主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諸事草創,人手不足,處處捉襟見肘。但有些事情,為了以後不得不做。你擬一個榜文,貼到附近州縣去,募人到古時冶鐵的地方勘查礦脈。如有能探出鐵礦的,官給賞錢,功勞大的,可以給官做。」
崔主簿拱手稱是,坐到一邊案後擬榜文。
冶鐵就有場務,有場務就有各種監當官。這種小官,杜中宵可以自己說了算,無非是讓朝廷以後補個告身就是。如果冶鐵產業大了,甚至可以讓朝廷給空白告身,杜中宵自己填名字。
這個年代朝廷給地方官出錢做事,不可能全部現錢。一是三司沒那麼多錢發,二是他們庫房裏那麼多貨物,總要想方設法攤派下來。除了各種實物代錢,還有一種就是空白告身和空頭度牒。空白告身可以讓地方官自己封官,當然都是小官,做為酬功的手段。打仗的時候,空白最常見,前錢主帥可以依據戰功大量封官。營田務一切從頭開始,也可以有空白告身。至於空白度牒,就是賣錢的了。
杜中宵來的匆忙,帶的三司給的錢物不多,說好了後面由京西路轉運司從各州縣調撥。現在地方上幫營田務不是沒代價的,都折算成錢糧,收賦稅的時候扣除。
管發錢的三司戶部副使包拯並不好說話,一是一二是二死板得很,不肯給杜中宵多預支現錢。手裏沒錢,什麼事情都束手束腳,讓杜中宵非常頭痛。在河東路的時候,不管做什麼差事,杜中宵的手中從來沒有缺錢過。火山軍任知軍的後期,那更是動輒幾十萬貫,哪裏像現在,幾千貫都是大數目。
營田務發展的關鍵,不是開田種地,那事情誰都會做。最關鍵的是要有產業支撐,從而與糧食生產形成良性循環,不然後勁不足。僅靠着朝廷撥錢,永遠都不夠。手中沒錢,讓開田的縴夫加油使勁干,哪個會聽你的?發展產業就要本錢,杜中宵現在一缺時間,二缺本錢。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2s 3.936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