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養羊,香布便來了興致:「講起種田,我們不如內地的漢人,但若說養羊,就是我們強了。我自會走路時起,便就幫着家裏牧羊。看一眼羊的樣子,便就知道有沒有生病,該當餵什麼。」
杜中宵道:「熟能生巧,這自然是不錯的。但我們不能只靠着這樣,而要把這些知識記下來,一代一代傳下去,一點一點總結,集合眾人之智,才能把事情做理又快又好。」
香布不以為然:「這有什麼好一代又一代傳的?只要自小放羊,自然知道。」
聽了這話,杜中宵不由想起前世的一個笑話,說的就是這一帶的養羊人。笑着對香佈道:「我以前聽人講過一個笑話,說的一人偶然進山,看見一個牧羊小孩,問他:『你長大了做什麼?』小孩答:『放羊。』那人又問:『放羊做什麼?』答:『賣錢。』『賣錢做什麼?』『攢錢娶媳婦。』『娶媳婦做什麼?』『生娃娃。』『生了娃娃做什麼?』答:『放羊。』又問:『娃娃放羊做什麼?』『娶媳婦。』」
說完,杜中宵和程文禮等人一起笑了起來。
香布一頭霧水,對杜中宵道:「這孩子極是樸實,答的句句在理,有什麼不對?放羊攢錢,攢了錢娶婆娘,娶了婆娘生娃,再放更多的羊,我們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杜中宵聽了不由怔住,與程文禮面面相覷,一時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就如漢人的孩子,自小知道耕種田地,辛勤勞作,就是別人眼中的好人。牧民的孩子,從小知道放羊,又有哪裏錯了?
斟酌一下,杜中宵道:「員外,這孩子或許沒有不對,這樣的地方卻是有不對勁的地方。人若是只能這樣一代一代,勉強餬口,生兒育女,豈不是沒盼頭了?便如種地的人,辛勤勞作是好的,但有餘力還要讀書認字。累積幾代,耕讀傳家,入仕做官,便就改換門庭了。只知養羊生娃,都跟上一代一樣,如何能夠傳承得下去?總有一天,沒了草場,養了不羊,又沒門手藝在身,該如何是好?」
其實杜中宵想說學些其他知識,後代可以出來見見世面,不至於祖祖輩輩都在山溝里。不過這個時代最體面的就是當官,就只能夠如此說了。幾百年來,這一帶戰亂頻繁,想一代一代在山裏放羊,其實是不可能的。就是香布自己,祖上遷來這個地方也沒有多少代。
香布聽了,認真想了一會,搖搖頭:「那是官人這種大人物想的事情,我們小民,只想活在太平盛世,平平安安。不管養羊還是種地,能吃飽穿暖已是福氣,哪裏還敢想那些!」
杜中宵與程文禮對視一眼,搖了搖頭,不再說什麼。社會發展緩慢,一代一代簡單重複,本就是這個時代的常態,自己前世的道理現在未必有用。要想改變人們的思想,還是靠社會現實。如果身邊的人讀書識字,學了手藝,過上了更好的生活,香布這些人自然會學着做。如果從小老實養羊的人是贏家,折騰來折騰去的人反倒不如他們,人們的意識里自然會向那個方向培養。
火山軍的一切剛剛開始,來到這裏的人,只想過上平安的生活,還意識不到大量的機會。
喝了一會茶,杜中宵道:「聽說員外養了數百隻羊,不知是綿羊還是山羊?」
香佈道:「回官人,綿羊也有,山羊也有。小的聽那邊收羊毛的地方說,綿羊羊毛產得多,但價錢不高。山羊的絨雖然少,但價比黃金。小的想看一看,哪一種更加合算。」
杜中宵聽了,連連點頭:「好,好,正該如此。不過你還要知道一點,比如現在綿羊賺錢,大家都養綿羊,自然羊毛的價錢就會下來,羊絨的價錢升上去。山羊和綿羊,哪個賺錢會變的。」
這一帶在後世以山羊絨聞名天下,自然有其道理。此地的綿羊毛粗硬,質量不高,遠比不了北方的大草原。地形破碎,山丘眾多,又適合山羊。只是山羊取絨比綿羊剪毛麻煩得多,用刷子則質量不高,人工拔取則費工無數。上品的山羊絨,這時價比黃金並不誇張,織品價格甚至遠勝頂級絲綢。
現在火山軍這裏的羊毛織物,多是用本地羊毛,混合從北方收來的羊毛混合織成。還可以向裏面攙入羊絨,提高等級。至於純用羊絨織成的織物,那是高端奢侈品了。
宋朝和党項的地盤,出產的羊毛質量都不高,粗硬且短,所以山羊數量多。不過以前羊毛沒有商品化,更沒有統一市場,價格不定。火山軍的羊毛產業才剛剛開始,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
聽了杜中宵的話,香布沉思良久,並沒有個主意。山羊還是綿羊賺錢?總要試一試。真有一天北方大量羊毛輸入,再改養山羊也來得及。
喝過了茶,香布帶了杜中宵等人去看自己養的羊。現在夏天,附近山坡水草豐美,他的羊由幾個雇的羊倌趕着,在山上遊蕩。隔個幾日,香布會與兒子們輪流前去查看。這也是他們以前在山裏做牧民時的習慣,山上是夏季牧場,冬季則到山谷渡冬。現在有了家,冬天就直接回村里來了。
出了村外,不遠處便是一片粟谷地,約有十幾畝。香布指着對杜中宵道:「官人,這是村里最大的一片地,我在這裏有也有五畝粟,今年長勢極好。」
這一帶的土地遠沒有營田務平整,十幾畝一片已是難得,因了這片地,村子才設在這裏。其他地方多是三五畝一片,種起來就沒有這裏方便了。
杜中宵看了,對香佈道:「這裏夏季洪水,若是小塊地,小心被雨水衝過什麼都沒有了。衙門前些日子有告示,凡是開墾田地,要報衙門,衙門看過才可。不為別的,就怕你們濫墾荒地。」
香佈點頭稱是,神情並不在意。現在周圍的荒地很多,開墾不過來,也不怕衙門限制。
一路上點綴在山間窪地,不時就見到一片田地,種粟種豆都有,顯得極有生氣。走過自家的地,香布都要介紹一番。什麼時候開的荒,下了多少種,預計收多少糧食,興致勃勃。
走上最近的一座山頭,香布指着不遠處的一群羊,約有七八十隻,對杜中宵道:「官人,那便是我家離村里最近的一群,雇了一個蕃人放牧。這人無妻無兒,孤身一人,極是合適。」
杜中宵點頭,看四周山坡綠草如茵,一群羊自由自在地吃草。一個蕃人懶洋洋地靠在樹下,看着不遠處的羊群,身邊臥着兩隻犬,優雅而寧靜。
一個人可以放牧七八十隻羊,還十分悠閒,杜中宵大致心裏有數。
為什麼一定要發展羊毛產業?僅僅是為了賺錢嗎?當然不是。紡織原料的商業化是工業的起始,此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杜中宵需要草原商業化的物資銷售到中原。羊毛產業一旦上了規模,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草原的生產方式,改變遊牧和農耕的關係。
產出羊毛,從中原交換糧食和需要的物資,互通有無,使農耕和遊牧經濟有機地結合起來。農耕地區和遊牧地區的貿易,幾千來都是嚴重的出超,吸納那裏的財富。遊牧民族的產品,對中原農耕民族來說可有可無,中原的貨物卻是遊牧民族不可或缺的,由此產生了許多矛盾。
羊毛可以穩定生產,相對於遊牧民放牧的牲畜來說,風險最小,變現最容易。如果北方大草原變成羊毛產地,有穩定的收入,進攻性會大降低。
沒有羊毛產業跟草原互通有無,那裏的危險終究無法根除。草原就在那裏,無法變成耕地,中原長期統治的成本太高。有了羊毛產業,有了經濟刺激,一切都會好很多,中原王朝也有經營的動力。
放牧以產羊毛為主,遊牧就有了條件向定牧轉化,會出現一個新的局面。沒有生產方式的改變,經營草原終究無法實現。
北方草原產羊毛,河西到西域產棉花,一起為中原提供紡織原料。這種格局一旦形成,強大的武力才有用武之地,攻佔的土地才能穩定下來。
最基本的互通有無,各有分工,才能形成一個機的整體。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3.941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