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弼國公言重了!今日朝議僅此二事,況且都對帝國影響甚巨,一為外患,一為內憂,輕重界定豈是這麼簡單。」高座上的皇帝抬手虛壓,安撫弼國公勿要憂心,「不過關於武林定計尚不完善,可先行安排征邊大將!諸位愛卿,可有人選?」
「微臣以為威遠大將軍賈甫同可為征南大元帥!」左相很快進入自己角色,絲毫不為上一輪的爭論所動。
「嗯!威遠大將軍曾三次拿下苗越諸多郡縣,步步削弱苗越,相信餘威猶在,很好!那副將人選呢?」皇帝沉吟細思,對此人選表示贊同,又問起副將人選。
「除去南關戍邊大將竇秀之外,車騎將軍林都滸可為副將人選。」
「臣,保舉一人可為征北大元帥!」左相話音甫落,不等皇帝陛下作評價,弼國公便大聲發言。
「弼國公擔保,想必不是凡人!且說來!」皇帝陛下心念頗為意動。
「現蕩寇將軍威服衛!」
「蕩寇將軍?五品小將怎可躍居一品大帥之職?」左右相與尚書令未與置評,座上皇帝陛下也不曾面露異色,兵部尚書當即出言反對。
「蕩寇將軍乃五品位,躍居統軍大元帥豈能服眾?」兵部尚書聲色厲厲,質問弼國公後再向皇帝,「陛下,三思啊!」
「嗯?」皇帝一聲低吟,問到:「侯愛卿可有人選?」
兵部尚書見目的達到,恭敬回稟到:「微臣推舉驃騎將軍賀無奇為征北大元帥!」
「也好!大將軍畢竟只有一人,驃騎將軍也僅在其下,賀無奇戰功赫赫,可以勝任!」
「弼國公所薦威服衛,可為前將軍,領先鋒軍馳援!」皇帝權衡之後,做下決定。
「陛下若怕威服衛不能鎮軍,老將願為中領軍!」弼國公知道聖諭已下,不會輕易更改,還是忍不住再說一句。
「弼國公!提攜後輩門生可不是在這種情狀!何況陛下親點前將軍之職,若威服衛真有才幹,憑先鋒軍與鎮北軍足建功勳!」尚書令出面,勸下弼國公。
「弼國公此時若是閒事少清閒,待會兒可別拒絕陛下的任命啊!」左相也適時出言。
「左相這是何意?」弼國公被轉移了注意力。
右相邊關軍事議奏將畢,總結到:「陛下,現在西北兩方出征大元帥已經確定,先鋒將軍也已選出,至於其餘隨行出征的將軍就由賈將軍與賀將軍親自決定,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與自己默契的輔將,畢竟戰場征伐是他們的強項,若是任由朝堂安排,拖了他們的後腿,我們這些只出一張嘴的臣子們可要受軍士們的非議呀!」
「現在我們回到之前的江湖之議吧!」尚書令附和到。
「陛下認為,五王十三絕之策能否實行?」左相再問。
「眾卿家以為此策還有何不妥之處?」
「陛下,臣有疑問!」吏部尚書出列請奏。
「准!」
「敢問左相,這五王十三絕應當歸於哪部哪司?又改如何安排?」得到陛下許可,吏部尚書向左相提問。
「陛下,這就是剛剛微臣讓弼國公不要拒絕陛下任命的原因!」左相聽了問題,見皇帝也頗有興趣,便面向陛下稟言,「倘若當真實行五王十三絕之策,那麼這五王之中必有我朝堂中人,而我朝堂眾臣與皇室眾俊傑唯弼國公一人在江湖中甚有口碑,深得武林人士佩服,要想壓服江湖中人,恐還得弼國公出任坐鎮中央的王爺之位!這其餘四王和十三絕也需弼國公節制!」
「嗯!甚好!諸位愛卿還有何補充之處?」皇帝歡喜之色露於面部。
「陛下,老臣不欲做這個武林王!」弼國公聽到左相的建議之後,立馬出列反對。
「國公以為如今朝野上下,大漢內外的情勢如何?」左相面對弼國公,出聲問道。
「哼!」弼國公表示不想回答,剛剛上奏之時,這些東西都已經陳述得很清楚了。
「想必國公也知道天下武林的紛亂不利於大漢一統,更可能被外夷趁虛而入!」左相又勸一句。
看着弼國公似乎態度也有些放鬆,皇帝陛下也適時出聲:「愛卿,朕知道你一生清廉無染,不想陷入這等名利旋渦中,但,這麼重要的位置,你放心交到你不放心的人手中嗎?」
左相曉之以理,皇帝動之以情,弼國公思量再三之後,當下鞠躬一拜:「老臣領命!」
這一聲「領命」,有人歡喜鬆氣,也有人鬱悶淤氣。
「哈哈,好!有弼國公坐鎮武林中央,節制大漢武林,朕心甚慰!朕亦心安!」皇帝陛下撫掌大笑,開懷不少。
「趁此良機,眾卿家一起想想這其餘四王該如何評選,十三絕又該如何甄別?」皇帝說到,「還有他們各自的稱號!」
「這就需要公孫大人了!御史台手下十三道監察御史監察天下,情報豐富,公孫大人可有合適的人選能夠入征這五王十三絕?」左相提議道。
「嗯,公孫愛卿,這麼久都不說話,可是有了什麼想法建議?」皇帝問到。
御史大夫公孫愚出列,高舉圭角一拜。
「微臣一點愚見,恐污聖聽,還請陛下恕罪!」
「儘管說來,朕赦你無罪!」
「是!五王地位崇高,又有弼國公擔任中央王,那另外四王就不僅再是單純的德高望重即可,一定要使這四人的名望平齊,就算名望不及弼國公,也不能相差太遠,而且,這四王一定要是堅定地大漢尊上的擁護者。」
「說句冒犯的話,這四人可以不敬朝廷,但一定要崇大漢!」
「有什麼區別嗎?」一名大臣問到。
「朝廷便是上至陛下,下至兵吏的這一完整的統治管理體制,而大漢,是國,是家,是頭頂的天,也是腳踏的地!」公孫愚解釋道。
「公孫大人,你這說的是什麼話?身處大漢,焉能不敬朝廷,不敬陛下?」又一名大臣出聲斥責。
「谷愛卿,慎言!與整個大漢想比,朕何其渺也?」皇帝一聲自謙,滿朝文武盡皆拜服,高呼聖明。
「公孫愛卿,你只管訴說,有哪四人可堪一用?」
「東海道暘谷中,有一人名為蘇為羋,年約六十,精通醫術,懸壺濟世,天下聞名,建立懸壺醫館,救濟萬民,就在永安城中,懸壺醫館也有好幾家,館中的醫師都是蘇為羋的弟子,江湖中人至少有一半在受傷之後都會到懸壺醫館求醫!名望足夠,心懷大漢,可為一王!」
「蜀中道蜀山萬教聯盟盟主唐正元,每年都會組織萬教聯盟的盟下弟子協助邊軍,鎮守邊關,打退西域諸國的襲擾軍隊。名望甚重,亦可為王!」
「江北道武當山上真武道教教主樓黎光,每年重陽都要舉辦一場講道會,宣講道家學說,廣授道門基礎武功,南方武林中,幾乎所有無門無派的武林人都要承真武道的情,而道家教派幾乎是最近朝廷的武林教派,故而樓黎光可為一王!」
「河北道神木堡堡主林楊曾說過一句話:國強****勇,民強則國悍!自從他當上堡主之後,便一直率領着神木堡與邊軍共同鎮守北關,至於實力,一直以來號稱縱北無敵!此人名望實力與心性皆是上品,當為一王!」
「至此,五王分出,至於十三絕,不妨在十三道內各選一名某一項絕技超乎所有人的人來,兵器、武功、輕功、內功等皆可!」公孫愚說完之後,直接回了隊列之中,也不再出聲。
「公孫愛卿,你說了這麼多,想必對武林中人也是有些認識,不如就一次推舉出來吧!」皇帝看着公孫愚,語氣雖然儘量放緩,但還是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武林中盛名的人,也確實能夠湊齊十三之數,其中最勝者當屬江東道白劍聖手林肅,此人可為劍絕;江南道丁鎮海,一身武功盡在雙拳上,此人可為拳絕;江西道万俟燕,此人武功刁鑽詭異,一手毒術,出神入化,可為毒絕;江北道真武道教樓黎光大弟子楊光宗,一身道家武功爐火純青,尤其是真武道教的獨門武功搏兩儀手,可為掌絕。」
「另有東海道懸壺醫館門下,蘇為羋親傳弟子盧得方,江湖中人稱神醫,可為醫絕;安東道水脈眾多,有一人名喚典堂,人稱水中仙,若遇水戰,天下無敵,更有絕技能在水中長存三日,據傳最長能到六日,可為水絕;安西道有一人名為段錦,一手刀法登峰造極,可為刀絕;蜀中道,蜀山萬教聯盟門下弟子劉涵,深得機關城真傳,一手機關術進可攻城略地,退可固若金湯,當為器絕。」
「河南道蕭雨眉,雖是女子,但長鞭在手,莫能進前,鞭絕當可勝任;河西道關開,一杆長戟舞四方,驅除蠻夷守山樑,戟絕應當不用遲疑;河北道羅子云,一杆亮銀槍曾殺得北戎十國膽寒;河東道修倪,鐵棍砸得山響,晃一晃能起山風,當為棍絕!」
「最後的京畿道,有一絕世高手隱居鬧市,名喚柳乘風,早年間奇遇非凡,現如今單論內力功力,當屬現世第一流,可為功絕。」
「此十三絕中,或許武功尚有不足者,但這是甄選了心性德行之後,選出來最佳的一批!」公孫愚回答完畢之後,又回到了隊列之中。
「嗯!武功可以修煉,但心性德行卻是一個人本質!輕易不能改變!」皇帝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然後又說道,「諸位愛卿,現在人選已經有了,但是五王的稱號又該如何擬定?」
「不如就以五位的行為特徵來擬定稱號吧!」左相接着說道。
「愛卿說來聽聽!」
「中央鎮世安平王,東方濟世安樂王,南方普世安諦王,西方守世安戍王,北方平世安民王!」
「眾卿家以為如何?」
「陛下聖斷!」百官同呼。
「那好,既然如此,五王十三絕便就此立下,一切事務由左相主持,百官協助,另,衛武營劃歸弼國公麾下!」
「御筆吏擬詔,御史台下發天下,將五王十三絕都聚到京城來,若有不從者,公孫愛卿,可要與左相多相處相處!」
「既然諸事已畢,那就退朝吧!」
(本章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1s 3.994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