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大軍走上了崇南大道,唐堯的心裏感慨萬千,大都開城兩年了,一切都按自己的預想發展着,有的地方甚至提前了很多。他知道,如果歷史沒有記錯,禹王的時日僅剩下八年了。
用八年的時間,創造一個嶄新的,強盛的華夏央央大國,讓禹王在自豪中高興而去。想到這些,要幹的事情太多了。他突然覺得這遠古的光陰,沒有象他初來時那種慢的感覺了。
重明在空間中感受到了他的意識,用意識同他交流,重明對他說:「你的預知能力這般厲害,什麼時候也教一下祖爺。」
唐堯有點懊惱,忘了重明這檔子事,如果重明老是窺探自己的意識,豈不是半點私隱都沒了。他對重明說:「神力有時是天生的,也是有限的,象你這樣有亊沒事的濫用,一與天道、人道不符,二是自己空耗個人的神力,你如果不改這毛病,想成神難了。你連最基本的修仙了道的天規都不遵,兩耳不聞身邊事,平心靜氣養精神。」
重明聽後一陣驚惶,說:「我不是有意的,只是見你想得太多心疼你。與帝王相處,我比你時間長,只是想告訴你,天生萬物,萬物相輔相成,也相擾相殘,這是天道,一刻都不會停止。就是玉皇大帝也沒能力改變,所以就有了自然。一個人能力再強,也不可能把所有事都幹完,有時留給下一代,更彰顯你的業績和英明。這也叫做順其自然。」
唐堯聽後,懊惱全無,愧意頓生,說:「謝祖爺及時提醒,孫兒差點誤入歧途,正如祖爺所說,好多事自有天定,非人力可為,既是用神力改變,也是表象而已,空費心力,不如就順其自然吧。祖爺的話,孫兒受教了。」
重明很少說服唐堯,沒想到這次正說在寸節上,心裏高興,進竹屋品茶去了。
三苗的眾頭鄰那見過這樣寬闊筆直的大道,好奇地東張西望,嘖嘖稱羨,當走到整齊劃一,金色起伏的稻田時,更加驚嘆不已。
唐堯特意停下來,對他們講:「這裏的稻穀每畝可收十五釜,就是華夏國其他地方也不低十二釜,今後你們首要的亊,就是在三苗開墾稻田,推廣種植水稻,以三苗的氣候,每年可種植三季,這樣不出三年,三苗就能成為華夏國最富裕的地方。我希望你們這次來大都,不能有看稀奇和玩樂的心理,更主要的是,將這些先進地種植和制藝、建造等多看看,多學學,帶回去造福三苗黎民。」
這些頭領尤如在夢中被人喚醒,個個點頭稱是,南寧頭領說:「首輔的話,象黑夜裏的明月,讓我們心頭明亮起來了,我們回去後一定選派精明之人來大都學藝,使三苗儘快富裕起來。」
唐堯說:「很好,作為頭領,要得不是名頭和威風,要得是誰有本領使自己的部落富強。這樣你部落的人才擁護你,部落才會很快興旺起來。」
又走了一段路,前面一大群人堵在路上,只聽鼓樂齊鳴,唐堯令所有人下馬,走到近前見禹王帶領眾臣迎出十里以外,唐堯領眾人跪拜謝恩!
禹王向前扶起唐堯,對眾人說:「辛苦了,本王及眾臣歡迎你們班師回朝,宮宴已備好,為你們接風洗塵。」
眾人齊呼,謝禹王大恩!為保衛禹王,保衛華夏,不怕任何艱辛。
禹王笑着對唐堯說:「我的堯兒瘦多了,你代父王,完成了幾代帝王沒完成的王業,父王因有你而自豪。」說完拉着唐堯上了馬車。
這些三苗的頭領見一代帝王,如此地禮賢下士,感慨萬千。當來到大都,看到巍峨恢宏的城門,一眼看不到頭的城牆時,內心震撼無比,心想這樣強大的國度,我們還不自量力的作對,不是在自尋死路嗎。眾頭領紛紛感謝起南寧頭領來。
南寧頭領說:「你們要謝的不是我,真正要謝的是『光明神』。是他老人家不忍三苗遭受刀兵之禍,點化了我,並引薦了唐首輔,我曾發誓,若讓三苗人逃過此劫,三苗人世世代代供奉他老人家。」
有人說:「我們沒有見過『光明神』,沒有畫像如何供奉?」
南寧頭領說:「唐首輔和『光明神』是故交,唐首輔一定有辦法。」
眾人說着話走進了城門,看到城內一條寬闊的石板路,路兩邊全是青瓦白牆、紅欄杆、紅門窗的兩層房子,華麗又大氣。他們根本都想不到,人住的房子還能蓋兩層。兩眼不夠使的看着兩邊賣各種稀奇物品的鋪坊。
街道兩邊的人齊聲高呼,恭喜禹王!唐首輔辛苦了!祝賀禹王萬壽永年!祝華夏國繁榮昌盛!
來到王宮,三苗頭領們,更是驚的目瞪口呆,望着高大巍峨的宮殿,一個個像夢遊一般,覺得自己象到了傳說中的天宮。
大殿前五畝多的廣場上擺滿了案座,能容近千人座下。大殿內擺了二十張桌子,能容二百多人座下。
禹王高座寶座之上,聲音洪亮地說:「奉天承命,國運昌盛,我華夏國天下一統,綿延數千里,開千古先河,創萬古未來,本王願華夏國地不分東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普天同慶!共享太平。」
說完後,禹王端起面前的酒樽,大聲說道:「為華夏國繁隆昌盛,國泰民安,干樽。」
放下酒樽後,禹王又大聲宣佈:「兩年多來,唐首輔為國嘔心瀝血,撫北慰南,當居首功,可其為王室中人,為國為民都是應該的。 唐興,為華夏國開疆拓土,奉行王道,不辭辛勞,大功可表。封一等侯,為首輔佐領。兼外夷通商卿。 虞苗,盡忠盡責,南北轉戰,封二等侯,為兵馬卿,兼王師統領。 虞利為國盡職,無怨無悔,封三等候,為王師佐領,兼王宮侍衛統領。其餘大小統領,各進一等。隨軍役兵,賜良田五畝。」
眾人聽完,一齊跪倒高呼:「謝禹王大恩!」
禹王接着又說道:「南寧頭領,深明大義,心系三苗黎民,化百年積怨,為國一統,當居首功,封四等候,主三苗政事。其他部落頭領,均封五等侯,以後按其政績,再行封賞。另外,各賞一輛雙馬車轅,織錦十匹,各色美酒二十壇。」
三苗的頭領一聽,大喜過望,按唐堯教的,齊刷刷地跪在地上,口稱:「謝禹王大恩,今後三苗人,唯禹王命是從,為華夏繁隆盡忠。」
禹王聽後,哈哈大笑。知道這些都是唐堯教的。可讓上幾代帝王最頭疼的三苗人,如今已自稱華夏國人,從心底感到高興。
這場慶功宴,盡興而散。唐堯安排好三苗的眾頭領住下後,回到府中。亦玉和唐秋迎了上來,離家半年,唐堯見了他們,感覺格外親切。誰知,還沒說上幾句話,唐興、虞苗、虞利就闖了進來,拉起唐堯,非要去『美味鮮』喝個痛快。唐堯無奈,只得跟着他們去了。
最後,唐興喝的舌頭都打不過彎來了,流着老淚,含糊不清地說:「這輩子若不是遇到堯兒,我唐興哪會有今天,沒想到我六十多歲了,還被封了個一等侯,就是死了也知足了。」
虞苗喝的咧着嘴直笑,說:「當初在古陽鎮,我要和大哥二哥一樣急着早娶親,還不是像他倆一樣窩在古陽鎮。」
虞利不善言語,在一旁只是笑嘻嘻地喝酒。四個人喝得怎麼回的府都不知道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433s 3.958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