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堯進入到區重點中學後,學習非常刻苦,本來住校大禮拜可以回家,可唐堯基本是一個月回家一次,到了初中二年級,唐堯雖年齡比同班同學小,但心智卻比那些同學成熟得多。時逢中考時,唐堯向學校提出,要求參加中考。校長知道唐堯的特殊能力,就同意唐堯參加了中考。等到中考成績公佈,唐堯的成績是全區第一名。有了兩年前的表現,人們反而認為這是意料之中的。
就這樣,十二歲的唐堯,順利的進入了市重點高中,時間一晃,唐堯已是高二的學生了。不知是不是修習太乙神功的原因,身高已長到一米七多,且身材修長,頭髮烏黑,膚色呈淺麥色,一對劍眉斜插入鬢,兩眼泛着淡淡的光,顯得風輕雲淡,配上俊朗的面龐,更顯得玉樹臨風,成了全校女生的偶像。有些大膽女生甚至不分場合的向他表白。而唐堯總有辦法巧妙避開,還使女孩子不覺着受到傷害,女生背後叫他「神影俠",意思是,看得見而又抓不住,還能感覺到淡淡的情意。
四年來,唐堯實際假期里,也沒能在家裏待多少天,大多數時間是在武當山上,跟師父修習神功。由於唐堯的天資高,悟性好,四年的修習,神功已有小成。期間還學了不少道醫知識,有時候故意找一些話題,聽師父講其宏論。
一次,當談到易經.道德經,師父的講解,竟讓唐堯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使自己的思維被無形的擴展。
說到八卦的形成, 師父先從伏羲氏的生存環境講起,說:「當時我們的祖先,剛剛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狀態走出來,進化到了鑽木取火,結繩記事的時期,當時的人還處於民智未開階段,主要是以最原始的狩獵,以及從湖河淺灘中捕撈蚌類.魚類,和採食野果生存。可能是受到能力的限制,他們在所居集地,不敢走得太遠,因為那時的原始森林,環境比較惡劣,森林茂密,走進去容易迷失方向,且猛獸眾多,氣候變化莫測,人們只能在比較熟悉的環境中生存,時間久了,族群越來越大,食物必然饋乏,促使人們不得不向外圍拓展。對陌生環境的畏懼,是人類的本性,他們需要有能力的人指點,到哪些地方沒有危害,哪裏可以涉水,什麼時候外出會有好天氣,以增加他們的信心。」
「 伏羲氏是某個部群的頭人,他有着特殊的能力和頭腦,按現在人的說法,他探險的範圍,比其他人要大得多,加上善於對環境的觀察,對天氣變化的觀察,所以他把他自己所掌握的環境畫了一個圖形,並用自創的符號,標註出來,這些符號,只有他自己知道代表着什麼。【至於什麼南為離,北為坎,東為兌,西為震,西北為巽,東北為坤,東南為乾,西南為艮,這些都是後人給加上去的。】可能當時他先定了四個方位,也就是以所居住的地方為基點,太陽升起的方向是大湖或大海,而太陽落下的地方是大山,太陽正中的地方天氣熱,沒有太陽的地方是森林。他居住的地方是平坦的土地,在這四個方位之間,也以環境狀況作為標識,他以此告訴準備狩獵的人,去哪個方向是什麼樣的環境,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應該怎樣注意。再者就是他對氣象觀察的經驗,告訴外出的人群,何日何時可能會有風或雨,而這種做法正好迎合了,人對陌生環境的畏懼,久而久之,被人們所推崇。」
「 隨着伏羲氏自己經驗的日積月累,他預測的準確性越來越高。因此被那時期的人,視為上天派下來的神。把他所畫的圖形,視為生命保護的神符,代代相傳。自然而然的被披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歷經各朝各代,先賢們又把自己的一些思想認識附加進去。其中以商代周文王為最,他把最初的簡單的八卦,演算成了六十四卦。內容包括;政治.軍事.地理.氣象.民俗,甚至生老病死,全部附加了進去。把一個最原始的文明符號推向了極致。並很快的在統治階層和民間流傳開來。」
「 隨着歷史的發展,一些思想家們,不斷地對此詮釋,並將自己的思想充實了進去。而且分成了多種流派,鬼神派的鼻祖,以鬼谷子(斷易天機)為經典。以孔子為代表的思想派,(易傳)為周易的最高詮釋。
兩派的內容,大致相同。鬼谷子的「斷易天機」中的鬼神之說,也有其意義,首先它對人心理上產生了暗示,從而達到控制精神的目的。應用最好的,當屬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例如;借東風,八卦陣,等等。」
「 而以孔子為代表的思想派,詮釋了全新的思想內容,其中以孔子註譯的乾坤兩卦為主,也可解釋為天地兩卦。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卦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名言成了千古絕唱。它代表着聖人的最高智慧和理念。「
「 有人說什麼甲骨文,象形文字,是中國文字開始,更應該是 伏羲氏八卦符號才稱得中國文字的開始!而八卦圖則是能展示方向地形地貌的地圖的開始,八卦應該被視為中華文明源頭......。」
唐堯也從師父的宏論中悟出了一個道理,當一個人處在相對惡劣的環境時,首先做的應該是,適應環境,而後是如何改變環境。
師父點頭表示認可。然後又補充到:「最重要的是對未來的事情有一個預判,然後想出應對之策,當情況真的出現時,你就能有多種辦法來應對。」唐堯聽後,心裏豁然開朗......。
今天的話題是唐堯看到現今社會上,易經熱的亂象,而特意向師父討教。清風道長也看出了徒弟的這點小心思,覺着徒弟小小年紀能對這種社會現象一探究竟,也有必要向他解釋清楚,一者避免他盲目崇拜,二者開拓他的思維,三者是怕他受到社會上亂象的干擾,影響正常的學習......
師父接下來又講了道德經,「以道德經的第四篇為例,【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師父解釋道:「這是始祖老子將道比喻成無形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無限的,道是萬物之主,主宰着天下萬物,是大自然發展必須依靠的力量,由於道的產生和發展,而後產生了人類的統治者......。」
師父又給他講了自己對道的感悟,說:「道,是有形和無形並存的,而且是與時俱進的,非主宰一切,而是物質的推動者,說,道,是無形,因為道是一種精神和思想,精神思想是無形的,而產生的結果是有形的,其結果是推動社會和自然發展的動力。社會與自然發展了,道也隨之發展,所以,道也是與時俱進的,現在大多數人只要說到,道,首先想到的是道教,其實現代中的各行各業,都可稱為道,當政者如勤政愛民,修的是強國富民之道。科學家的發明創造,修的是科學與社會發展之道。以及各行各業的模範和領軍人物,修的是所屬行業的生存與壯大之道。教師修的是教書育人之道,包括你們學生,難道修的不是成材之道嗎?」
唐堯聽完師父的講解,突然感覺大腦一片清明,胸中開闊,切實明白了什麼叫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3.95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