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自虞昌勖滅大魏以來,一直寵幸一幫伶官和宦官,即使是有功之臣都害怕伶宦毀謗,內心都感到不安。蕃漢內外馬步副總管虞嗣源因為害怕這些人,主動請求解除兵權,不過虞昌勖沒有沒有答應他。
自從大雍末年衰亂以來,士大夫家有人將官位在同族親戚中出賣,於是亂了禮法,甚至出現了舅舅拜見外甥的、叔叔拜見侄兒的。在候選、候補的官員中,弄虛作假的人很多。
郭韜想革除這種弊病,請求讓吏部嚴加考核。當時參加南郊祭天的行事官竟然有一千二百多人,其中正式由吏部注官的才幾十個人,其他的靠買官來獲得官位的人佔十分之九。
為了體現自己是天下之主,虞昌勖派遣客省使李彥出使蜀國,李彥十分誇耀虞昌勖的威德,有統一天下的志向。而且還說朱氏篡奪政權時,諸侯們卻沒有一點兒為大雍王室盡力的舉動。
王儔認為他的話是在攻擊蜀國,請求把他斬殺,但王宗衍沒有聽從他的意見。
宣徽北使宋葆對王宗衍說:「虞昌勖有進一步逼迫我國的野心,我們應當選將練兵,在邊境上駐守軍隊,積蓄糧,建造戰船,以防他來侵略。」於是王宗衍任命宋葆為梓州觀察使,並充當武德節度留後。
此時在關中的岐王李文通去世,留下奏文,希望任命他的兒子李繼業代理鳳翔軍府事。虞昌勖答應了,李繼業沒有父親的野心,就放棄了父親留下的,所有皇帝才能用的東西,安安心心做虞昌勖的藩鎮。
當初,巡義牙將楊立很受虞繼韜寵愛,虞繼韜被殺以後,楊立經常悶悶不樂,打算叛亂。正巧這時朝廷準備派三千安義兵去戍守滄州。
楊立對他的士卒們說:「在此之前,潞州的士卒從沒有戍守過邊境,現在朝廷把我們這些人驅趕到很遠的邊塞去,大概是不想讓我們在潞州了。我們與其死在沙漠邊塞,不如據城自守,事情如果成功了,大家就會富貴起來,事情如果不成功,我們就集合起來造反。」
因此聚眾鼓譟,攻打子城的東門,燒掠街上的商店。節度副使虞繼珂、監軍張祚棄城逃走,楊立自稱為留後,並派遣他的將士們上表請求虞昌勖發給留後應持有的旌節信物。
虞昌勖下詔任命天平節度使虞嗣源為招討使、武寧節度使虞紹榮為部署、帳前都指揮使張蘊為馬步都指揮使前去討伐楊立。
雖然虞昌勖得了天下,卻並不怎麼得民心。主管財政的孔潛將錢借貸給百姓,然後讓百姓們用低價的絲來償還貸款,以獲取暴利,而且經常下發檄文讓州縣的官吏們來督促這件事情。
翰林學士承旨、代理汴州知州盧至上書後唐帝說:「魏國因為利用借款來向百姓搜刮財物,和百姓們結下怨仇。陛下破舊立新,為民除害,但有關部門沒有改掉他們的所作所為,這就和魏國又復活一樣。今年春季因霜寒損害了莊稼,收穫的繭絲也很少,只收正稅還怕有人逃亡躺稅,何況又增加了借貸,百姓怎麼能忍受得了。臣下只侍奉天子,不侍奉租庸使,敕旨還沒有頒發,租庸使就頻繁地下達文書,希望能夠及早頒發明確的命令。」但虞昌勖看到大筆大筆財富入庫,很高興就沒有答覆他。
當初在胡柳戰役中,優伶周匝被魏人抓獲,虞昌勖經常思念他。到雍軍進入汴梁的那天,周匝在馬前拜見虞昌勖,虞昌勖十分高興。
周匝在虞昌勖面前哭訴說:「臣之所以能夠安全活到今天,全靠魏教坊使陳俊、內園栽接使儲源的幫助,希望陛下能把兩個州封賞給他們,以此來報答他們的恩情。」
虞昌勖答應了他的請求。郭韜勸虞昌勖說:「陛下要封賞的應該是那些和你共同奪取天下的人,這些人都是英豪忠勇之士。今天大功剛剛告成,這些人中還沒有一個得到封賞,而首先任命一個優伶為刺史,恐怕要失掉天下人們的心。」
因此周匝的建議沒有實行。一年之後,優伶經常提起這件事,虞昌勖對郭韜說:「我已經答應過周匝,我感到很不好意思見到這三個人。你所講的都很正確,但還應當看在我的面子上委屈執行一下。」
五月初五,後唐帝任命陳俊為景州刺史,儲源為憲州刺史。當時親軍中有跟從虞昌勖轉戰南北而沒有封得刺史的人無不憤怒嘆息。
初八,右諫議大夫薛文給虞昌勖上疏,認為:「諸道對抗朝廷的人很多,征伐的手段不可一下子止息不用。此外,士卒們長時間出征作戰,賞給不豐厚,很多人貧窮,應當把各方的貢品以及為南郊祭祀收徼的雜稅賞賜給他們。再者,黃河以南的各路軍隊都是過去魏國的精銳部隊,恐怕那些和朝廷對抗的藩鎮官吏們會偷偷地用豐厚的利益來引誘他們,朝廷應當加以裁減。最後,請求選擇一些沒用的空地去放馬,不要使馬踐踏了京畿的民田。」虞昌勖覺得麻煩,都沒有聽從他的意見。
五月十一日,王宗衍派李彥回歸後唐。當初,虞昌勖派李彥進入蜀國,讓他用馬交換前蜀宮中珍貴的玩賞器物,但蜀國法律規定,蜀國上好的絲織品不能流入中原地區,做工比較粗劣的可以讓流入中原地區,當地人稱「入草物」。
李彥回到中原後,把這些情況告訴了虞昌勖,虞昌勖很生氣地說:「王宗衍難道可以免為入草之人嗎?」
李彥於是對虞昌勖說:「王宗衍像小孩子一樣愚蠢,昏亂放縱,不親自處理政事,把一些過去的老人排斥得很遠,親近小人。他用的那些掌權的大臣王弼、宋嗣等,靠奉承皇帝而專橫跋扈,貪得無厭,賢愚顛倒,刑賞混亂,君臣上下相互都崇尚奢侈荒淫。以我來看,大兵一來,他們就會土崩瓦解,我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把蜀國得到。」虞昌勖深感他講得對。
可是幾天之後,虞昌勖就損失了一員大將,新上任的宣武節度使兼中書令、蕃漢馬步總管虞存審去世。
虞存審出身貧寒,他經常告誡孩子們說:「你們的父親小時候拿着一把劍離開了家鄉,四十多年來,爵位一直升到將相,在這期間,死裏逃生不是一兩次,剖開頭骨取出箭頭就有一百多次。」
因而把從身上取出的箭頭交給了他的孩子們,命令他們把箭頭收藏起來,說:「你們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應當知道你們的父親起家是很不容易的。
原本虞昌勖是打算讓虞存審領兵的,如今不得不另換他人帶兵了。
(本章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2s 3.95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