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盛夏的季節,高唐城外的空氣開始變得灼熱起來。
在城內,許多工匠正在忙碌着,對之前因為戰爭而損毀的房屋進行着修復。
廉頗率領的趙國大軍早在那一場大戰之後就尾隨着魏無忌和匡梁所率領的齊魏聯軍殘部南下了,據說如今還在攻打東阿城。
現在這座城池之中的治安,主要是由廉頗留下的一萬趙軍所負責。
整座城市看上去似乎已經恢復了正常的樣子,雖然街上充斥着齊國口音,但不時列隊走過的趙軍士兵已經在無形中向所有人說明了一個事實,那便是這座城市的歸屬權已經易主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但是已經開始有大批趙國的官員入駐這座城市,開始掌控城池之中的方方面面情況了。
或許是因為才剛剛回到齊國沒有幾年的緣故,高唐城之中的民眾似乎對齊國並沒有太多的眷戀,很快就接受了自己如今已是趙國子民的事實。
當然了,心念齊國的死硬派也不是沒有。
於是在某一天,趙國駐軍突然發起了雷霆行動,數百個不安定分子被逮捕之後拖到菜市場門口,當眾腰斬棄市。
在數萬民眾親眼目睹了這些不安定分子極其悽慘、腸子鮮血流了一地的死狀之後,高唐城一夜之間就變得無比的祥和安寧。
即便還是有些許暗流在地下涌動,但是那卻已經完全影響不了大局了。
在這一次轟動全城的處決行動之中,一個之前完全不為高唐城居民所知曉的機構開始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
監察衛。
正是這個聽起來就帶着幾分監視意味的組織,在短短的十天之內摸清了高唐城之中的大部分情況,然後提供情報並配合趙國駐軍雷霆般的發動了這一次大清掃。
當高唐人還沒有完全從這一次雷霆行動所帶來的震懾之中走出之時,又一個讓全城人震驚的消息傳來了。
趙王、齊王、魏王、韓王四位大王以及燕國相邦樂間這個燕國實際的掌舵人將在高唐城會盟,商定這一場戰爭應該如何收場。
這個消息立刻就引發了高唐城內近二十萬民眾的諸多議論。
歸德坊屬於高唐城之中的平民區,這一天,一些百無聊賴的齊國居民聚集在一起,聊起了天。
「汝等說說,這一次高唐之盟後,吾等還是否有希望重歸齊國?」
「哈,汝怕是眼皮子被家裏的草蓆給蒙住了。如今齊軍慘敗,東阿與臨淄均被包圍,若不是燕軍撤圍齊王連臨淄都出不來,何談收回高唐?」
這句話一說出來,周圍的人自然就免不了一番長吁短嘆。
雖然接受了被趙國二度佔領的事實,但是畢竟在場的許多人祖祖輩輩好多代都是齊國人啊。
一名老者顫顫巍巍的開口道:「想當年威王、宣王之時,吾齊國是何等的威風,如今、如今……唉。」
周圍的高唐人聽了這番話,一時間心中不免五味雜陳。
有人道:「往事無須再提,甚麼天下霸主、東帝時代,如今早便是過去了。自五國伐齊後,齊國又何時強盛過了?聽說那齊王和相邦後勝夜夜笙歌,又有諸多美女相陪,何曾管過吾等死活?」
無論在任何時候,抱怨國家和統治者都是最容易找到共鳴的。
所以在這一番抱怨開了頭之後,立刻就有人接腔道:「正是,吾原本為城外農戶,但是自從數年前高唐歸齊之後,那齊王便派人將方圓百里上千戶人家統統遷移進城,自農籍降為工籍,原先的土地都給齊國田氏貴族霸佔了。」
又有人道:「而且那趙國乃是十稅一,齊國卻是八稅一,論起稅來比趙國重了不少。而且趙國論耕地之富庶,遠不如齊國也。這齊王收稅如此之重,然而兵甲之利卻遠不如趙國,打起仗來更是……嘿!」話中不滿和嘲諷之意十足。
一番七嘴八舌對齊國的嘲諷之後,眾人的心情似乎好了不少,於是話題又開始發生了變化。
「若是這麼一說的話,其實當一個趙國子民似乎亦是沒有甚麼不好。」
「那是自然,汝也不想想,這數年來趙國從來都是對外擴張,何曾被人打過?當一個趙國子民,那自然是極好的。」
「汝這便是胡說了,莫忘了去年還曾有一次邯鄲之戰。」
「嘿,邯鄲之戰?汝怕是不知道,在那邯鄲之戰中,趙王為了令城中百姓不至於餓死,還以爵位和公卿大夫們交換糧食。汝倒是問問汝,若是高唐亦同邯鄲那般被圍數月,齊王可會效仿趙王?」
「……這自然是不會的。」
「這齊王怎會理睬吾等黔首死活?」
「怕是屆時還要命吾等捐糧,以備守軍食用。」
於是又是一番對齊國統治階層的聲討。
「……如此說來,還是當趙國人更好。」
「那是自然,吾等黔首,只需安心度日即可,管他甚麼趙王齊王,反正都是大王。莫造反,造反死路一條。」
「正是正是,汝等不見前幾日腰斬棄市那些人,哪個不是暗中鼓動造反的,如今皆落了個死無全屍。再說了,趙國乃是天下第一強國,哪裏不比齊國強了?」
「也對。若是吾等成為了趙國人,以後這兵災兵禍,想來是要少了。」
一說到趙國的好處,氣氛突然又變得有些熱烈了。
「汝等可別忘了,趙國可是和秦國一般有着那軍功爵制的。吾等若是去參加趙軍並在戰場上斬首立功,那便可能夠分到土地啊。」
「土地?趙國有這麼多土地?」有人表示懷疑。
「嘿,這就是汝等不知了吧。趙國如今從秦國手中奪得河東,又滅了林胡得了河套,如今更擊敗齊國得了高唐,土地多的很!吾大兄年前行商經過河東郡,回來還和吾說,那邊還有很多土地無人耕作,許多乃是上田、最次也是中田!」
「咦,上田、中田都無人耕作?」許多旁聽的齊國民眾都驚呆了,忙追問道:「這是為何,難道那些皆是趙國王室和公卿大夫的土地?」
「非也、非也,實在是趙國人口稀少,土地分配給立功者之後還有諸多剩餘也。」
這一下終於點爆了齊國民眾的激情。
「那齊王命吾等從軍,向來是只發餉不授田,這趙國竟然立功授田,而且還能有上田?」
說話之人信誓旦旦:「那是自然,吾等乃是數十年街坊,吾騙汝等作甚?汝等若是不信哪,自行去找城中的趙國官吏詢問便知!」
於是眾齊國民眾熱情更加高漲了。
「趙國太好了,吾要當一個趙國人!」
「正是正是,吾有二子皆已成年,明日便讓他們去問問,看看能否加入趙軍!」
……
類似的對話,在高唐城之中的許多地方上演着。
不知不覺間,高唐城之中的民心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在同一時間裏突然出現這麼多地方討論相同的事情,這顯然並不是偶然的。
這些對話的發起者和引導者們往往都是高唐城的本地人,但同時他們其實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暗中身份,那就是監察衛的通報者。
正是靠着這些通報者,監察衛才能夠在短短數日之內摸清楚高唐城之中的情況。
引導輿論民心,這其實已經是監察衛派下來的第二項任務了。
鑑於第一項任務之中的豐厚獎勵,通報者們對於第二項任務的實施同樣也是極為上心的。
在這些本地通報者的努力下,高唐城之中的民心民意,正在悄然的發生着變化。
一種對趙國來說極其可喜的變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8s 3.94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