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不必自謙,諸葛亮紙上談兵,匹夫之見,人生在世,髮膚皆受之於父母,何來反骨只說?」劉封此時不忘點明其與諸葛亮關係惡劣,魏延也是心思通透之人,微微思索之下,便知劉封已然起了拉攏之意,不再推辭。
見魏延已然留在軍中,劉封便立即吩咐麾下軍士準備鎧甲分發給魏延所帶那十數人,並將其編入四百騎兵之列。
安頓好魏延,劉封便在大軍之中觀察局勢,由於攜帶大量百姓,行軍速度已然是緩慢之極,一日過去,僅僅走了十數里,劉封眼見如此,心中便是憂慮起來,曹操頗通兵法,加之麾下謀臣猛將眾多,一旦曹操到了襄陽,聽聞劉備僅有萬餘兵馬,且攜了十數萬百姓行軍,必會馬不停蹄前來追趕,劉封按眼前情形計算,過不了兩日,曹操便會甩大軍追至,而那時劉備攜百姓是萬萬到不了江陵。
念及此,劉封連忙到了劉備身前,將其心中憂慮說出,依然還是規勸劉備尋個縣城便將百姓放下,大軍急速前行,爭取及時趕到江陵。
劉備聞言,長嘆一聲,卻是不忍百姓受顛簸之苦,更兼百姓中有半數皆是老幼,行這十數里便已經是氣喘吁吁,一旦加快速度,這些老幼便難以為繼。
「子威將軍,縱使棄了百姓,諸位將軍尚有許多家眷不能行軍,反不如攜帶這十數萬百姓,一旦事發突然,便可以將家眷混入百姓之中,否則為曹軍所獲,後果不堪設想。」
此時諸葛亮望向劉封,低聲說出其心中所想,劉封聞聽此言,也是默不作聲,百姓尚可以放棄之,然家眷卻是不能放棄,若是失了家眷,眾將士便毫無士氣可言,甚至有投降曹軍之險,劉封此前確是未能想到這層,而劉備只說體恤老幼,到底心中是何種想法,劉封亦是無法得知,便只得點頭稱是。
「子威,若是曹軍追來,便率賬下那四百精騎,同子龍將軍共保眾將家眷,如何?」劉備見劉封此時方才明了,便又是將保護百姓重任交與劉封與同在劉備身前聽命的趙雲,劉封遠遠望見那家眷之中,還藏着劉備親子劉禪,並有劉備數位夫人,劉封深知,若是此次不能保得劉禪無恙,劉備多半再不會重用劉封擔任軍中要職。
「父親放心,封縱然拼盡性命,亦會護得諸位夫人及幼弟安全!」劉備見劉封已然領會了其心中所想,便放下心來,與諸葛亮一同安撫百姓去了。
「主公,將小公子之性命安危交由子威將軍,是否不妥?」待二人走遠,諸葛亮便湊到劉備近前,低聲言道。諸葛亮對於這義子身份,尤其戒備,更是只因這身份便數次與劉封起了衝突,此時劉備將唯一親子之安危託付於劉封,諸葛亮自然是難以理解,若非此乃是劉備家事,諸葛亮之前便已經出言提醒。
「子威亦是我子,且子威之前數次捨命救我,想來其並無二心,況且此次保護家眷,子威身旁尚有子龍將軍相助,子龍之心,日月可鑑,軍師不必介懷,我等之重任,乃是能否在此次曹操大軍圍剿之中逃出生天。」
見劉備有諸多理由,並十分信任劉封,諸葛亮也是不再出言相勸,只是微微搖頭而已。
大軍如此行了約有兩日,每每有老弱之人不能忍受這長途跋涉之苦,劉備便下令就地駐紮歇息,眾將心知如此行軍早晚會被曹軍迎頭趕上,日日都是枕戈待旦,不敢熟睡,劉封與趙雲護佑着眾將家眷,也是寢不卸甲。
這一日,大軍行至當陽縣郊外之景山,劉備便又要停下歇息,劉封一聽卻是此地,心中就是一驚,急忙策馬到了劉備近前,出言勸阻道:「父親,此山山勢太過平坦,又有這許多百姓在旁,一旦曹操大軍殺至,我軍守無可守,避無可避,百姓更是會四散逃竄,故於此地紮營並非是良策,望父親三思!」
劉備聞言,環顧四周,見確如劉封所言,此地並非是駐紮之所,但又見百姓已然是疲憊非常,不少百姓已經倒地睡下,更有埋鍋造飯者,數不勝數,劉備心知若是再趕一程,百姓定會有累死者,心下又是左右為難。
正在劉備為難之際,卻見斷後的張飛策馬急至,口中高聲喊道:「曹操率大軍已然近了當陽縣,即刻便會到此,哥哥率軍先走,翼德便去抵擋一陣!」言罷,張飛便又撥馬而回,顯是形勢已然萬分危急。
「曹操怎來的如此之快!」劉備萬萬未能料到,曹操得知其攜帶百姓前往江陵方向,並未在襄陽停留,只是略微了解一些荊州形勢,便又率軍殺出,所圖便是儘早於路上截殺劉備一行。
「事已至此,唯有將曹軍戰退,算算時日,雲長將軍去往江夏應有結果,若自劉琦處搬了救兵,便該行至此處接應,我等唯有盡力抵擋,只不知天命如何!」諸葛亮此時也是頗為無奈,亂軍之中,又是數十倍之敵,諸葛亮心中亦是湧起一絲無力之感。
此時劉封與趙雲也是聞聽此事,因二人肩負保護家眷之重任,只能是心中焦急,卻不能前去應敵,劉封思索片刻,便對趙雲言道:「子龍將軍,我等手中僅千餘軍馬,家眷衣帶鮮明,一旦曹操發覺,全力施為,必不能護得周全,不如教其換上百姓服飾,混於百姓之中,我與子龍將軍在此暗中守護,如何?曹操雖是奸雄,卻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濫殺這數十萬百姓。」
趙雲聽罷,亦是覺得劉封之言有理,於是便應了劉封一句,而後與劉封分頭行動,取了許多百姓服飾交給眾將家眷,眾人已知當今形勢,便換上服飾,紛紛藏匿於附近百姓之中。
劉封不管他人,目光只是緊盯糜夫人與懷中劉禪,心知這數十萬百姓外加萬餘大軍之性命,此時在劉備心中亦是不如劉禪重量,劉備年近五十才得此子,若是一旦有失,幾乎便是絕後之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9s 4.003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