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中,一名士兵踉蹌起身,嘟囔着走到洞外,正解腰帶時,忽如被點穴一般,愣在原地不動,然後慢慢抬頭,再環顧四周,又揉揉雙眼,扯着褲子便奔回山洞,狂喊道:「停了!停了!」
洞內眾人突被吵醒,怒不可遏,罵聲四起。一名懂些拳腳的,魚躍而起,箭步來到那名士兵跟前,一記黑虎掏心將其打翻在地。正欲再打,只見那名士兵也顧不得痛,嘶聲叫道:「兄弟!風雪停了!風雪停了!」
待眾人聽是風雪已停,頓時群情洶湧,人聲鼎沸。有捶胸頓足哭爹喊娘的,有語無倫次跪謝神靈的,有嘶喊狂奔的,有相擁而泣的。張虬眼見生機乍現,狂喜之下,獨自躲到暗處,見無人注意,從懷中掏出幾日來積攢的些許口糧,猶豫片刻,一狠心咬掉大半,噙着淚慢慢咀嚼,半晌捨不得咽下,心道:「娘的,老子這回可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祖宗保佑,我若能平安回村,再也不管那甚麼勞什子寶貝,定要好好謀個生計,再把錢妹子娶來,美美過日子。」想罷,又將剩餘口糧包好,小心揣入懷中。
宋雲亦是老淚縱橫,激動不能自持,顫巍巍抬手欲發令整軍,無奈喉間哽咽,不能出聲。
倒是陸黯最先穩住。他將辛老鬼拽到一旁,附耳低語幾句。只見辛老鬼心領神會,隨即與老趙耳語片刻後,又叫上兩名士兵,三人悄悄溜出山洞,消失在雪夜中。
孫長翎遠遠瞧在眼裏,忙召過張誠,略略交代過後,再轉過頭四處張望,這才發現趙秉文不在洞中,頓時心中暗急。
此時,陸黯運力喝道:「眾位弟兄不要亂,且聽宋大人的。」
陸黯在軍中多年,舊部甚多,且素有威望。眾人見他發話,便不再言語,一起望向宋雲。
宋雲清咳一聲,按捺心緒道:「諸位此次隨本官出使西域,頗多辛勞。原本我等來到蔥嶺,不日便可東進河西走廊,橫穿雍涼,直抵國都,哪知天有不測,突遇風雪,阻我歸途。幸得天佑我朝,皇恩澤被,又賴諸位戮力,共度時艱。今日風雪既停,諸位須整裝奮威,疾出此嶺。待得班師,本官定將諸位功勞一一稟明朝廷,論功行賞!」
軍中大多出身貧苦,或迫於生計、或想謀個出身,不識字者居多,其餘數人也僅是粗通文墨,渾渾噩噩聽個大概,不甚了了。待宋雲講到最後,卻是都明白了,立時歡聲雷動,振臂揮拳,宋雲瞧在眼中,心中既得意於自己迅速將軍心攏住,且士氣大振,又嘆自己命運不濟,空有滿腹才華,卻與一班目不識丁的莽漢為伍。宋雲自顧自的在那裏嗟嘆,卻不知眾軍士心中均想:今日這宋大人說話雖還是拽文,倒是較往常短上不少,不然能把人悶出鳥來。
宋雲指揮眾人整裝,只待天明時即刻出發。手忙腳亂中,均無暇顧及達摩與趙秉文的去向。孫長翎簡單收拾停當,心中忖道:「秉文突然不知去向,莫非是陸黯發現端倪,暗中作梗?不會,聽那日秉文洞中長笑,其內力較之陸黯相差不遠,身旁還有那名自稱是達摩的胡僧,雖不知武功深淺,但他連日來能於風雪中全身往返,自應不弱。非是陸黯親自出手,斷不能傷得秉文。昨日至今,陸黯未曾離開,應不是他所為。只好再等等罷。」
張虬在一旁心道:「這臭小子大半夜的不知與達摩祖師爺又去了哪裏?莫不成祖師瞧見風雪停了,便將趙秉文獨自帶出山了?怕是不會,祖師爺慈悲心腸,必不會只帶他一人,不顧這許多人的。」轉念又想道:「饑渴了這些日,便是鐵鑄的,也熬稀了。說不得祖師瞧見臭小子所剩的口糧多,吃的又少,帶上他出雪山把握更大,而那小子看祖師武功高,護得自己周全,二人便一起悄悄溜了。」一夜之間,張虬念頭飛轉,不曾半刻心寧。
西域山勢巍峨,直插雲端。大雪過後,更是冰河倒掛,玉樹素裹,寰宇間一抹銀白橫漫山嶽,蜿蜒起伏。
旭日東升,朝暉映雪。
是夜,趙秉文將三十六路伏魔棍法盡數記下,並領悟了三、四成。此刻,他怔怔地看着昨夜達摩所站的地方,多日來傳功、授技、解惑的情形歷歷在目,又回想起自己曾數次要以師禮侍之,達摩卻婉辭不納,追問緣由也是閉口不言,每日仍只是悉心教他。自父親逝去,趙秉文所遇的人中,於陳慶之更多的是敬仰與佩服,於達摩則是感到了久違的溫暖,時至今日甚至有些依戀。
過了半晌,趙秉文緩緩由峰頂而下,悵然間覺得天下雖大,自己卻伶仃隻影,不知歸處。
低頭走了許久,趙秉文驀然發現自己來到平日與達摩拾柴的林中。寶樹猶在,斯人西歸。念及於此,雙目不禁一熱。
趙秉文瞧着周圍熟悉的樹木與山壁,心中百感交集。停留片刻之後,正欲返回山洞,忽見不遠的山腳下有處平整的石壁,上面似乎有些什麼。
閃念間,趙秉文想起那日學羅漢拳時,達摩似曾去過那邊。想到這裏,忙縱身過去瞧個仔細。
只見石壁平整如鏡,上面劃着幾個奇怪的符號,與小篆有些許相似卻又不認識,線條遒勁有力,有若驚鴻游龍。旁邊的石縫中還有一個包袱。趙秉文打開包袱,裏面是些早已凍硬的乾糧,噙淚將包袱揣入懷中,又去看石壁上的符號。
端詳片刻,趙秉文恍然嘆服,心道:「這應是大師以指為筆,在石壁上勾畫而成。瞧着每劃毫無凝滯之感,仿若在沙土上寫劃一般。只是不知什麼意思。」
筆劃絲毫不顯凝滯,固然是內力極為深厚方能達成,但趙秉文未曾注意,石壁上的筆劃,每處還不多不少皆深三分,對內力的運用掌控已妙至毫巔,才是最為難得。正如內力懸殊的二人比武,強者若是修為高深,較技時發力便會恰到好處,擊敗對方即可,不會多使一分力氣,始終留有餘地。反之則僅是武功強悍,而未臻武道。
趙秉文反覆端詳無果,心道:「曾聽父親講史,昔日博望侯張騫遍行西域,出使大宛、月氏等國,只恐這便是西域諸國的文字了。瞧這些文字走筆無章法可循,實是難以辨識,不若先將它記下,待日後遇到博識之士再請教罷。」
雖是筆形奇異,好在文字不多。片刻過後,趙秉文盡數記下,又用樹枝在雪地上默寫數遍無誤,便拾了些柴,起身返回山洞。
未及半個時辰,趙秉文來到洞口附近,遠遠瞧見洞外的雪地一片狼藉,許多腳印向東而去,頓覺不對,忙急掠而入,洞內已是空無一人。
趙秉文大驚,在洞中盤旋數圈,未發現字跡與打鬥的痕跡,又到起火燒水處,扒開火灰,撿出半截未燒盡的木柴,摸了摸尚有一絲餘溫。
趙秉文鬆了口氣,放下背上的木柴,欲向洞口走去,想了想,又停下腳步,脫下一件淺色單衣,整裝後勉強啃些乾糧,再撿起那半截木柴,將達摩留的文字默寫在衣襟上,小心疊齊,與包袱一起揣入懷中,緊緊腰帶,朝着達摩每夜打坐的地方正襟長拜,這才灑淚出洞。
趙秉文出得洞口,長吸一口氣,當即沿腳印朝東疾縱。過了半個多時辰,來到一處山壑前,腳印卻戛然而止。趙秉文瞧崖邊積雪平整,再仔細察看腳印,發現腳印自此又原路返回。
趙秉文百思不解,只好放緩身形,一邊辨認腳印掉頭返行,一邊細聽周遭動靜。走了約一盞茶的時辰,忽隱約聽到山下傳來一聲叫罵,此後再無動靜。趙秉文望了望下面的山壁,只見數處山石凸起,遂不顧腳印,掠身而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1.638s 4.019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