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把鬼影找來,我有事吩咐。」
回到了齊王府,衛亦馨的面上籠罩着煞氣,冷冰冰地吩咐。
曉雨領命而去。
夜色悄然降臨,距離慶隆帝出發,還有一日的功夫。
方錦書換上寢衣,闔上雙眼靠在床頭上。她知道衛亦馨今日去了皇宮,回來卻怒氣沖沖的消息。顯然,她想要阻止方孰玉伴駕一事並未成功。
朝廷大事,並非兒戲。
方孰玉既然已經上了隨行的名單,就沒有再出爾反爾的道理。
但方錦書更知道,衛亦馨不是那麼容易放棄的人。
此計不成,她一定會再生一計。
不過,她也早就有了預案,可防衛亦馨。
在心中將所安排的事情再過了一遍,方錦書這才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方孰玉從府里出來,在門口上了馬車,正要出發。
護院長吳山從後方趕來,拱手稟道:「老爺,這匹馬有些拉肚子,小人給老爺換了一頂軟轎。」說着,揮了揮手,一頂兩人抬的輕便轎子出現在方孰玉面前。
方孰玉不疑有他,抬腿便上了轎。
吳山跟隨着轎子護衛,讓侄兒吳寶全將馬車趕回後院馬廄處。芳菲等在這裏,見馬車回來,便上前細細地檢查了一遍。
半晌之後,吳寶全吃驚的瞪大了眼睛,看着芳菲從濃密的馬鬃里取出來兩根閃閃發亮的銀針。
「這銀針,怎麼會在馬身上?」吳寶全手指着那根針,後怕道:「這……要是老爺坐了這馬車,可怎生是好?」
芳菲比了一個「噓」的手勢,道:「這件事,你別說出去。」她也不知道原委,這一切都是聽從方錦書的吩咐。
果然,事實再一次證明,方錦書的正確性。
她用絲帕將銀針仔細包好,收入懷中。再仔細將馬車檢查了一遍,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尤其是最容易出問題的車軲轆處。
除了那兩根銀針,這些地方,都沒有問題。
吳寶全看着芳菲的動作摸不着頭腦,小心翼翼地問道:「難道,有人要害我們家老爺?」
「別胡說。」芳菲道:「你記好了,今日這事就當沒發生過。有什麼疑問,就去問你三叔。」
吳寶全懵懵懂懂地點了點頭。
回到翠微院裏,芳菲將絲帕放在桌上打開,露出裏面的銀針,道:「姑娘,只在馬鬃里發現這兩根銀針。」
方錦書拈起一根,對着陽光細細查看。
「姑娘,千萬仔細着手。」芳菲擔心傷着了她。
「不礙事,沒毒。」
方錦書學過辨識草藥,也懂得辨毒。這銀針上,確實沒毒。
衛亦馨的目的十分簡單,她並不想要了方孰玉的命,只是希望一切按照原有的歷史軌跡進行而已。
這兩根銀針,會隨着馬匹的走動,而扎入馬身。這樣的疼痛,會令馬匹發狂受驚。
從方府到翰林院,跨了小半個洛陽城,所經之處皆是鬧市。
衛亦馨算準了,方家的馬車失控的時間不會太長。
在洛陽城裏,各個衙門的捕快衙役,都會不定時的進行巡邏。武將勛貴,更是隨時可見。這些人,都可以將發瘋的馬匹制服。
只不過,在車廂里的方孰玉,定然會吃一些虧。
輕,則被摔得頭破血流;重,則被摔得骨折。若是被從車廂里顛出來,摔斷腿腳也不是不可能。
而無論是什麼情況,明日就要出發去太廟的行程,他定然是跟不上了。在皇帝面前,不能讓儀容不整之人出現,何況是方孰玉這樣的新傷。
衛亦馨,你果然是不念半分舊情!
方錦書將手中銀針用力彎折,目光如雪。
雖然她料到,衛亦馨會出此陰招,但當真正親眼看見時,心頭的憤怒比預期的還要濃烈。
她怎麼下得了手?!
萬一,方孰玉跌斷了脖子,又該如何?這個可能性雖然微乎其微,也並不是完全不會出現。
前世曾經的情分,在衛亦馨心頭又算是什麼?
就算是冒着方孰玉可能會失去生命的危險,也要阻止他去太廟嗎?!衛亦馨的手段,一如她想的那樣毒辣,與不計後果。
「把這銀針好好收着。」方錦書吩咐芳菲。
「是。」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總有一天,她會令衛亦馨品嘗這銀針的滋味。只是,不是現在,不是當下。
這一日還長,在方孰玉回到方府之前,方錦書都不敢放鬆了警惕。
衛亦馨的人能偷偷潛入馬廄,在馬的身上動手腳,不排除她一怒之下,使出更決絕的手段。
齊王府里,衛亦馨的臉色比那最冷的冬日還要寒冷三分。
「你說,方翰林在臨上馬車前,換了轎子?」
曉雨不敢看她,低頭應是。
「哈,哈哈!」衛亦馨冷笑三聲,這方家裏,果然是大有蹊蹺。
世間事,哪有這麼巧的?
說不定啊,就都應在方家那個嫁不出去的四姑娘身上。
待此間事了,她一定要讓方錦書好好地品嘗她的手段。否則,真當她是泥塑的不成?
重活一世,她還沒有什麼想做的事情,而做不成的。
「隨我進宮一趟。」衛亦馨吩咐。
既然暗算方孰玉不成,她就換個法子。
假如跟她作對的真是方錦書,就讓她自認為得計吧!讓方孰玉伴駕又如何,就算去了太廟,她也自有法子。
方錦書提着一顆心,幸好今日沒有再發生其他的事情。
轉眼間,到了慶隆帝出發前往太廟的日子。
御駕的儀仗從皇城端門出發,經過定鼎門大街,沿着中軸線,從定鼎門出了洛陽城。
這一條道路,早已被肅清,以清水灑道、以紅毯鋪路。
兩側的店鋪均已關閉,行人禁止通行。看熱鬧的百姓遠遠地擠在巷子口處,從執戈的侍衛身後張望着。
皇帝出行,前擁後簇、車乘相銜,旌旗招展。
走在最前面的,是肩負皇帝安全職責的京官朝臣的車駕開道,是為導駕。緊隨其後的,是兩隊騎兵、六行步甲隊,用以清駕。
士卒手持十二面龍旗,分作兩排。龍旗之後,是由指南車、記里鼓車、白鷺車等等組成的專用車隊。
車隊後面,是跟隨慶隆帝出行的文武百官、衛隊、及鼓吹樂隊。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9s 3.908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