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樑本就很險峻了,偏偏中間還有斷的,必須加速衝起來,才能跳過去。這就更考驗人的膽量和技巧了,也不知道一燈住在這裏,吃穿住用什麼的如何置辦,上下一趟太艱難了。
接連越過九個斷崖後,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早已在這裏恭候。一見兩人就彬彬有禮的拱手道:「弟子朱子柳,拜見兩位前輩!家師已恭候多時,請跟我來。」
在朱子柳的帶領下,三人經過一片荷塘,才來到一座不大的小廟前。這座廟可不是什麼土地廟、山神廟之類的,而是小型的寺院,一燈大師就住在這裏。
這個小廟看起來寒酸,但能在這裏建一座廟就已經是很奢侈的事了,實際上依然是很土豪的生活方式。
一燈大師雖然是真正的豪族,但為人還是很謙和的,知道洪七公和王金龍要來,早早的就在門口迎接。他和洪七公是老朋友了,已經是熟不拘禮,見了面只是隨意的說笑幾句,就將注意力轉移到王金龍身上。
王金龍當然不能像洪七公那麼隨意,鄭重的抱拳道:「楊鐵心拜見一燈大師,黃藥師大哥要我代他向您問好!」
一燈大師詫異道:「哦,你管黃藥師叫大哥?你們是什麼關係?」
王金龍道:「我與黃大哥一見如故,承蒙他看的起,我們兩人結為異姓兄弟。」
一燈大師驚奇的道:「這可是難得,黃藥師心高氣傲,少有人能入得他的眼,沒想到還有與人結拜的一天。看來楊兄弟絕非凡俗,今日到了老衲這裏,可要好好親近親近。」
王金龍謙遜了幾句,雙方一起來到靜室中落座。單看靜室,一燈大師倒是很清苦,連個椅子都沒有,只有幾個蒲團。王金龍也只能入鄉隨俗,跟洪七公一左一右坐在蒲團上。
朱子柳送上茶之後,就站在門邊侍立。當初堂堂大理國丞相,如今卻成了小廝,這陣仗也沒誰了。
說了幾句閒話之後,一燈問道:「楊兄弟,七兄之前來信說,你要我幫忙翻譯《九陰真經》總綱,當真如此?」
王金龍笑道:「這還有假?大師請看,這就是《九陰真經》的抄本。」
說着,他就從懷中掏出自己抄寫的經書,遞給一燈大師。
一燈接過去翻看了幾頁,臉色有些尷尬問道:「楊兄弟,這裏,還有這裏,是什麼字?」
王金龍伸頭一看,發現一燈不認識的都是自己寫的簡體字。他發現應該尷尬的是自己,他雖然繼承了楊鐵心的記憶,認識了繁體字,可是在書寫的時候還是動不動就寫成簡體,還這麼多年了都沒發現,能不尷尬嗎?
都說簡體字大多是早就有的異體字,可現在還是宋朝,許多字形還沒出現,一燈不認識也不奇怪。尤其是總綱,都是莫名其妙的句子,根本無法聯繫上下文猜測某個不認識的字是什麼意思。
王金龍只好說道:「總綱看起來莫名其妙,我猜測是梵語的發音用漢字標註。其實你不看原文更好,我來給你念,你聽着翻譯,會更加方便。」
一燈只好點頭道:「那好,你念吧。」
這時洪七公忽然說道:「你們聊着,我有些事情要問書生。書生,咱們出去說。」
不等朱子柳說話,王金龍就說道:「洪老哥,你有什麼事情等會兒說不行?經文翻譯出來,還需你幫忙參詳。」
洪七公搖頭道:「有一燈大師在,還要我參詳什麼?還是你們聊,我……」
王金龍打斷道:「洪老哥,你這就不夠爽快了,不就是一部《九陰真經》嗎?何必扭扭捏捏?」
一燈大師也道:「七兄,楊兄弟所言有理。他和藥兄讓我來翻譯經文,可見其肚量,多你一個人又算得什麼?」
洪七公只好點頭道:「那好吧,我就不矯情了。只是這梵文我是一點不懂的,還得靠大師你。」
王金龍開始念誦稀奇古怪的經文,一燈大師一邊聽一邊用筆記下來。可是他不知是梵文水平不過關,還是用漢字記錄的梵文語音不標準,讓翻譯過程磕磕絆絆,時常要王金龍反覆念誦,也還是有些地方不能確定。
好不容易翻譯完全文,一燈看着自己記錄的十幾頁白紙,糾結的道:「這個……好像不太通順啊!」
王金龍和洪七公都好奇的湊過去看,果然覺得第七句就有些不對。接着往下讀,第十二句又有些彆扭。等讀完全文後回頭再看,發現竟然又多了幾處不妥的地方。統計一下,竟然足有十七八處明顯不對勁的地方。
王金龍撓頭道:「怎麼會這樣?不應該啊!」
原劇情中,郭靖將死記硬背的《九陰真經》總綱念了一遍,天竺僧輕而易舉的就翻譯過來了,怎麼輪到自己就不行了呢?是自己的口音問題,還是一燈大師的水平問題?
一燈和洪七公倒是沒想那麼多,就總綱本身討論了起來,試圖用自己的武學知識將不妥的地方修補起來。
王金龍則在原地轉了兩圈,忽然對朱子柳道:「朱兄,麻煩你一件事,將總綱部分重新抄錄。如果有不認識的錯別字就問我,務必將經文復原。」
朱子柳看了看一燈,一燈沖他點了點頭,他才答應一聲,取來紙筆,在一旁的矮几上開始抄寫。
一燈大師的身份太高,他發現經文中的錯誤,一一指點出來要王金龍改正的話,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感覺像是教訓王金龍似的。由朱子柳指出這些錯誤並和王金龍商討改正,就成了互相討論,就自在多了。
兩人這樣逐字逐句的對照下來,發現需要修改的地方不多,畢竟當初王金龍是照着原文抄寫的,即使有順手寫成簡體字的情況也不會太多。不過口音確實是個嚴重的問題,即使王金龍和朱子柳說的都是官話,也免不了有些差異。都說漢語的情況下互相能聽懂,可用來用漢語念出梵語的發音,問題就大了。
宋朝時的官話,是以汴梁話為標準的。王金龍的現代普通話和繼承自楊鐵心的江南口音,都和汴梁話差距很大。一燈大師和漁樵耕讀四人,全都是大理人,口音就更不標準了。幸好在場的還有一個洪七公,他號稱北丐,主要活動區域正是北方,而此時的北方,指的正是汴梁一帶。所以,由洪七公來誦讀經文是最合適的。
即使誦讀經文只是很簡單的事情,可也讓洪七公感覺自己不是白佔便宜的,還是有點用處的。
由洪七公用標準的汴梁口音誦讀經文,更加貼近梵語了。畢竟黃裳當年就是個官員,汴梁口音是必須會的,用漢字音譯梵文,當然用的也是標準發音。而更加準確的梵語,也讓一燈大師聽得更加確切,一下子修改了大部分錯誤,但最後還剩下六七處,始終無法搞明白。
最終一燈大師只能無奈的嘆道:「我的梵語還是不夠精通,實在無能為力了。要是我師弟在這裏就好了,他定能翻譯的清楚明白。」
洪七公問道:「你師弟是什麼人?他現在在哪?」
一燈大師道:「我師弟是天竺人,佛法造詣極深,另外對解毒極有研究,擅長治療各種毒傷。他時常往來中土與天竺,但此時卻遠在天竺,不知什麼才會再來。」
洪七公嘆道:「天竺距此十萬八千里,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王金龍沒想到繞來繞去還是回到了原點,他不甘心的問道:「難道除了天竺僧,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一燈大師道:「這卻未必,精通梵語的高僧還有不少,比如我師叔天德大師,梵語說的和天竺人毫無區別。」
王金龍聽的一愣,原劇情中可沒有這個天德大師。不過出現這麼個人物也不算奇怪,一燈大師出自大理,而大理世代崇佛,天龍寺就是大理皇家的家廟。一燈大師出家後為什麼不在天龍寺待着,卻跑到大宋境內,原因無從得知,但他確實有師門有長輩,這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不知道天德大師是什麼人,但他既然是天龍寺的僧人,應該可以信得過,王金龍立即一拍大腿道:「那咱們就再跑一趟大理,拜見這位天德大師!」
一燈大師有些為難的道:「這個……我還是修書一封,讓朱子柳陪你們走一趟吧。」
王金龍和洪七公一聽就明白了,一燈肯定有什麼隱情,不能或者是不願回大理。兩人對視了一眼,王金龍點頭道:「這樣也行,有大師的書信,還有朱兄引見,就足夠了。」
一燈大師也不廢話,立即開始寫信。洪七公則皺眉道:「還要去大理?我還有其他事情,只怕沒那麼多時間。」
王金龍略帶不屑的道:「你這個幫主基本上不管事,有什麼要忙的?」
洪七公白他一眼道:「少管丐幫的事,就不能有別的事了?」
王金龍連忙賠笑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我知道有一位大廚,稱得上是天下第一!你陪我走一趟大理,回來的時候我帶你去見那位大廚,怎麼樣?」
洪七公一聽眼睛就亮了,說道:「天下第一的大廚?敢叫這樣的名號,即使不是第一也不會太差了,那咱們就說定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7s 3.910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