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見徐月玲委屈模樣,對着小姨說了幾句。
你說我,我說你。
一家人其樂融融。
反正楊惜婉各路官紳和權貴都是一概不見。
她們在家裏也樂的清閒。
楊惜婉又在家裏和徐月玲呆了三天,郝明達親自上門來請楊惜婉,楊惜婉這才帶着琴棋書畫繼續去臨南縣了。
棉布開始大批量紡織。
下面就是製作棉衣和棉被的過程了。
這些過程都是需要教的。
此時染布坊已經徹底變了一個模樣,比她之前走的時候還要大,而且已經開闢新的三個廠去。
楊惜婉走進第一個廠里。
堆積如山一樣的棉花,白花花一片,這邊都是木棉攪車,十幾個男工在有條不紊的扎棉,還有漿紗,一系列的工序,都是男工,一眼看過去,井然有序。
楊惜婉走向第二個廠里,便都是紡織工了。
這裏的女工看上去就有一百多個人,一排排的紡織機,一個個紡織女工,聲音咔擦咔擦,明明喧雜,卻給楊惜婉的感覺十分動聽。
紡織是重中之重。
這裏決定着棉布的出產量。
楊惜婉不懂紡織,所以她不能改變古老的紡織技術,這個只能依靠人工來提高產量,不過楊惜婉決定回京都以後,要找人才看看能不能紡織改變技術。
集思廣益嘛。
想必這想的人多了,一定會有人才知道怎麼改變這個時代的紡織技術。
楊惜婉想着,已經走向了第三個廠里。
這裏就是最後一步,染紗了。
這裏就是屬於最初染布坊的模式。
一匹一匹色彩鮮艷的棉布從這裏出來,和之前藏青的素色不同,這下面染出來的顏色,基本都是鮮艷,絢麗多姿的顏色。
這些是要進貢給皇宮的,可不能那麼素色。
這鮮艷的棉布,楊惜婉一共染了彩虹七彩七種顏色,每一種都五十匹,全部進獻給皇宮。
觀看完了廠房,一切井井有條,楊惜婉跟着郝明達來到一處辦事的屋子。
這裏有一些空地,郝明達按照之前楊惜婉的吩咐,找來了十個會縫衣服的繡娘,還有製作出來之前楊惜婉給的那種說是彈棉被的大弓。
郝明達還生怕人不夠,臉上露出賠笑:「縣主,人夠嗎?」
楊惜婉看了十個繡娘:「目前來說是夠的。」
現在只是繡制樣品,十個繡娘夠了,若是大批量製作,那是肯定不夠的,到時候整個南陵州的繡娘上陣做衣服還差不多。
郝明達立即會意:「等做出來了,下官會找更多的繡娘。」
楊惜婉笑了笑:「你記的和譚大人通知一下,他那邊也需要同樣多的繡娘。」
郝明達點頭:「下官領命!」
楊惜婉又道:「棉花交接的怎麼樣?」
楊家村運出來的棉花都第一時間往臨南縣裏運,臨南縣裏又轉向南陵州其他四個縣,開始大規模製造。
古代不像現代工業化,沒有機器大批量生產,只能拼人。
郝明達笑起來:「按照譚大人的吩咐,每個縣都運去了不少,下官按照我們這裏的出產量算了算,大概其他三個縣的棉花能制上五個月的量。」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8s 4.038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