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忙碌之後,四路大軍,合圍之勢已然形成
餘下的,就是處理諸多細節。
比如,隱蔽偽裝,補充能量,衝鋒路線選擇等。
數萬人馬,除了羅戰軍及千餘老兵之外,其餘人等多多少少都有些緊張。
即便武功強如華楓者,也遠不如往日那般鎮定自若。
因為後軍人數只有區區五千餘人,但把守的關口,卻極為重要。
畢竟大軍交鋒,絕非高手搏殺那麼簡單。
個人武力再強,在前赴後繼的如潮人流中又能如何?
在人頭上飛行跳躍?
可人家不但有長矛,還有弓箭。
……
此時,任勇、孟青青各自率領的二百疑兵,也已準備就緒。
略有智計的孟青青,還將他們的行動,及時向黃道周、夏鐵古、羅戰軍三路兵馬進行了通報。
不然,戰事一起,未能嚇退敵軍,反倒將已軍搞得人心惶惶,豈非自擺烏龍?
這點,華楓倒是有所疏忽。
還好孟青青身為彝族首領之子,也曾有過族斗經驗。
否則,恐怕還真會適得其反。
……
黃道周、夏鐵古、羅戰軍三人聞之大喜:妙計啊!
沒想到華把總還有如此安排,當真是心有玲瓏。
這樣一來,相當於給自己的後方,加了一道保險。
敵軍驟然遇襲之下,必定惶惶然如驚弓之鳥,見得此地林中還有埋伏,哪裏還敢硬往上湊?
因而,必定死命後撤。
如此,則華楓之後軍壓力就要大得多了。
這華把總年歲不大,卻恁有擔當!
還真是「不怕虎的初生牛犢」。
想到此處,黃道周暗暗決定:此戰如果獲勝,定當重用華楓!當然,其他六名巡檢、五名副巡檢,也要給予獎賞!
……
由此可見,黃道周雖然不會用兵,但卻善於用人。而且,還極為人性化,甚會收買人心。
賞罰分明,乃三軍統帥必須恪守的原則底線。
否則,何以服眾?何以明紀?何以號令三軍?
就這點而言,黃道周其人倒不失為一名稱職的統帥。
……
頭上濃濃的烏雲,一直盤旋不去,顯得極為固執。
停歇了半日的雨,又開始慢慢飄飛,顯得淅淅瀝瀝。
本已減弱的狂風,重新開始肆虐,顯得極為暴躁。
一場暴風雨,又將來臨!
殺人的口袋,已然備好,而且堅固異常。
殺人的人,已鋼刀緊握,無不虎視眈眈。
被殺的人,尚懵懂未知,兀自笑逐顏開。
……
時至下午。
一道銀光划過長空。
「咔嚓」,一聲炸響。
豆大的雨點,取代絲絲縷縷、隨風飄飛的細雨,開始接二連三的砸向世間萬物。
與此同時,一條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長人龍,慢慢映入北伐義軍眼帘。
隨着雨點的逐漸變密,那條長龍的行進速度,陡然加快,從慢走變成急奔。
顯然,他們急欲達到山型較大、林被茂密的牛頭嶺,以尋找可棲身山洞。一為避雨,二為過夜。
畢竟,雨勢漸猛,暗夜將臨。
……
來了!
等待多時的獵物,終於來了!!
焦躁不安的北伐義軍,頓時精神大振。
顯得既極為緊張,又極度興奮。
絕大多數新兵,都是手心冒汗、兩眼冒光。
就連黃道周、夏鐵古也不例外。他們的心境,同樣是忐忑不安與迫不及待共存。
雖然兩人久經官場,但卻是初歷沙場。
所謂「隔行如隔山」。
作為鋼骨男人,他們對勇者無畏、仁者無敵、鐵血豪情的戰場,當然也是心生嚮往。
但作為久處京城的文官,他們對血肉橫飛、你死我活、朝不保夕的沙場,卻又心存敬畏。
可以說,心情也是矛盾之極。
……
相對而言,千餘老兵和精兵營的表現,則要沉着鎮定得多。畢竟,他們至少都已經過了一場戰鬥。
對於軍人來說,戰場,就是最好的訓練場;敵人,就是最好的教官。
精兵營雖然並未動手搏殺,但最起碼身處前線,真切的感受到了戰鬥氛圍。
而且,他們對於自己的主將,以及幾位統領,都是信心十足。認為只要有這幾位猛人在,這場戰鬥不過是一場一面倒的屠殺!
因此,他們雖然亦不免興奮、緊張,但卻無半分害怕、恐懼,心態控制極佳。
……
話長紙短。
伴隨着狂風暴雨,那條長龍很快進入伏擊圈。
而牛頭嶺的凹長地形,好似專門為其所備,正好可將之全部容納。
說來也巧,如果敵軍再多出數千上萬人,恐怕就無法全部納入「口袋」。
如此一來,北伐義軍反有可能腹背受敵,從而形成包圍與反包圍、圍剿與反圍剿之不利局面。
伏擊戰,勢必也會演變成陣地戰、突圍戰。
這樣,北伐義軍很可能會以失敗告終。
畢竟,正面開戰,北伐義軍還顯得太弱了些。
……
一道長長的閃電之後,一聲厲嘯實時響起。
伴隨着炸雷,一彪軍馬突然從由敵軍右側三里之地,飛射而出。
來勢兇猛、殺聲震天。
當先一名大漢,揚刀立馬,威風凜凜,正是遊記將軍羅戰軍!不過他雖有戰馬,但行進的速度並不算快。
他之所以敢騎繳獲的敵軍戰馬,無懼被識破,從而得知騎兵被殲,主要基於兩點考慮。
一是天已黃昏,加之烏雲壓頂,視線並不算好。
二是他已將戰馬經過偽裝,且已將其馴得服服帖帖,無慮其會臨陣脫逃。
……
敵軍果然訓練有素,雖然遭受突襲,但卻毫不慌亂。
隨着一聲大喝,一將飛身而出,身後一隊近萬人馬緊跟而上,就欲展開廝殺。
而餘人卻仍是急速前行。
就是這時,長龍左側突然喊聲大作,又是一彪軍馬殺出,距離仍是三里之地。
雖無左軍之氣勢,但人數倒也不少。
……
有了左軍之襲,敵軍好似早有預料,行軍雖已停止,但卻仍未見絲毫慌亂。
陡聽一聲呼喝,敵陣中又閃出一將,手中長槍一舉,率領萬餘人馬迎擊而上。
顯然,敵軍即便在如此惡劣的天候下急速行軍,左中右三軍之隊形,仍是保持得極為完整。
一旦遇敵,各司其職,根本無須調兵遣將。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s 3.943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