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麥英已經沒有力氣聽下去了。她被眼前這個男人的陰狠邪惡活生生嚇破了膽。「心狠手辣」四個字在老虎身上被淋漓盡致體現出來。雖然尚未動手,可是看他的樣子,絕對不會手下留情。
眼看着老虎轉身要走向自己的兩個孫子,高麥英仿佛瘋子那樣連聲大叫起來:「夠了,不要說了。我說,無論你想知道什麼,我都說。」
……
很多故事的開頭都是這樣的:很久很久以前……
那時候的高麥英是個農村婦女,剛結婚不久,文化程度不高。
那一年,雨下的特別大。村子上有有條河,河水暴漲,直接威脅到下游的村莊。市里下發了緊急防洪令,村里組織防汛隊日日夜夜守在河堤上。那時候家家戶戶都窮,都把家裏那點不多的東西看的很金貴。高麥英擔心着地里的莊稼要是被洪水沖走了,那就真正是沒了一年的口糧。在防洪問題上她比任何人都拼,也是她第一個發現水情變化,發出警訊個,讓休息待命的防汛隊員及時趕到,迅速加固堤壩。
因為這件事,高麥英成了村裏的婦聯小組長。防汛期結束,她作為「在防汛期間表現突出人員」去了市里參加會議,接受表彰。當時的高麥英很淳樸,她拒絕了市領導將自己升職上調的建議,直言自己文化不高,還是留在基層工作比較好。
淳樸與誠實無疑是珍貴的。了解到高麥英家裏情況後,上級領導更覺得她是一株可以培養的好苗子……就這樣,高麥英獲准去了黨校學習,然後連續幾年擔任村委會幹部、村長、支部書記等職務。等到後來城區範圍擴大,原先所在的村子就變為城中村。按照具體的區劃,村子升級為鎮,納入市府統一管理。
人心是會變的。
那些年,社會變化對高麥英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觸動。
村裏有名的二流子,一貫遊手好閒,甚至因為調戲婦女被村委會抓起來,被勒令下地幹活兒的王黑子發財了。這傢伙南下去海州,先是倒騰從港城那邊過來的電子表,然後在本市與南邊之間買賣服裝,一下子發了大財,現在是身家數十萬的大老闆。
劉傻子人如其名,上小學的時候成績在全班排名倒數第一,尤其是數學,每次考試得分都是個位數。可是誰能想到,就是這麼一個在眾人眼裏與白痴沒什麼區別的傢伙,居然在滬州靠着一種叫做「股票」的東西賺了上百萬。
還有楊二拐子。「拐子」這稱呼從來就只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拐賣人口的人販子。楊二拐子他爹就是因為拐賣兒童被警察帶走,關在監獄裏一直沒有放出來。也許是血脈遺傳,楊二拐子從小就在村里坑蒙拐騙,可是隨着「經濟開發」,這傢伙也發財了。聽說是開了個食品廠,仿冒南方一個很有名的品牌。
價值觀被扭曲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再沒有人對高麥英當年守在大壩上為全村人擔憂的壯舉表示認同。很多年輕女人離開了村子,聽說是到了沿海城市裏操持皮肉生意……傷風敗俗,不要臉,簡直就是不要祖宗……村里老人和男人們罵歸罵,卻對她們口袋裏那一摞摞厚厚鈔票表示出嚮往和羨慕。這年頭就這樣了,笑貧不笑娼。沒錢沒本事,那才是真正的「傷風敗俗」。
高麥英覺得很疑惑,她帶着問題去了市里,想找到從前的老領導好好問問,指點迷津。這樣的想法不能說是有錯,他們畢竟德高望重,經驗豐富。
說起來也是湊巧,老領導的秘書恰好有事情走開了一陣子,高麥英又是經常來市府走動的熟人。門衛沒有攔她,直接上了三樓。領導也許是工作繁忙,忘記鎖門,辦公室的門開着,高麥英走了進去。自家做的布鞋底子很厚,而且很軟,走在地上不會發出響聲。她聽到辦公室裏面的小房間有聲音,於是走過去,從門縫裏看到領導正抱着一個年輕女人在親嘴。
那個女人絕對不是他老婆。
高麥英沒有吱聲。
她沒在那裏多呆,轉身離開,然後回家。
是啊!整個世界都在變,為什麼我還要老老實實原地踏步,死守在這裏?
那天晚上,高麥英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着。她覺得腦海里一種叫做「信仰」的東西轟然崩塌,從前被灌輸的價值觀與邏輯框架蕩然無存。她想不通,把頭埋在被子裏,捂着腦袋哭了一整夜。
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就在黑白老電影裏看到:***托着炸藥包引燃導火索的時候,口中高喊着:「同志們,為了新中國,前進!」
***在火場裏被活活燒死的時候,連動都沒有動過一下。直到戰鬥結束,人們才在他趴過的地方,發現一塊被人油浸透的焦黑痕跡。
那一年,軍醫大學學生跳進糞坑裏把老農救上來,自己卻被活活溺死的時候,很多人都說「那個人很傻」。
當年防洪搶險結束後,高麥英被市里安排着去了重慶學習。她去了紅岩村,還去了渣宰洞。**的《紅梅贊》很多人耳熟能詳,卻沒人想過當年那些被關在監獄裏的地下黨員,眼看着解放軍打過長江,自己即將獲得解救的時候,迎來的不是希望,卻是國民黨帶有強烈報復意味的子彈……那些人死的時候,連眼睛都沒有眨過一下。
他們是有信仰的人。他們用口號與實際行動證明了什麼叫做「為了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
可是現在,全社會的信仰都崩塌了。
我該怎麼辦?
想要把一百個人劃分為兩個群體,分法有很多種。五十對五十是最平均,也是唯一均衡的分法。除此之外,永遠都是在「五十一對四十九」這個不均等基礎上浮動。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少數群體,與一個多數群體。
錢!錢!錢!
從那些年到這些年,高麥英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個字。
她發現自己實在是沒得選。連上面的人都是如此,被自己當做老師的領導也是如此,我還能有更好的選擇嗎?
李毅松是周麥英最早選中的「實驗對象」。
當年的復轉軍人每月補貼其實不多。那時候國家窮,軍費撥款也不多,分攤到個人頭上的數字就更小。可蚊子再小也是肉,抱着「試試看」的念頭,高麥英偷偷改換了李毅松的個人資料,把自己那個無能沒用,呆在家裏常年務農的丈夫,搖身變成了曾經在戰場上受過傷,立功受獎的復轉軍人。
高麥英對自己有着非常清楚的定位與認識。她知道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也不認識那些神通廣大的有錢人。說起來,也是自己耽誤自己。要是當年能有現在這份「覺悟」,抓住機會,憑着身上「防汛先進人物」的光環,無論如何也能弄個處長之類的實權職位……要是那樣的話,想要錢,路子就比現在寬多了。
城市的區劃改變。很巧,李毅松的所在單位恰好與周麥英在同一個鎮。她那個時候是鎮辦事處副主任,負責轄區內居民的人口普查工作。李毅松的單位也在那個時候進入了全面改制階段,再加上新舊身份證的更換制度正在實行。作為「實驗對象」,高麥英對李毅松很是花了些心思。她仔細核查李毅松的家庭情況,發現此人在本市沒有親屬,家庭成員也很簡單,沒有任何背景。再加上所在單位改制,一次性買斷工齡,高麥英趁機將李毅松與自己丈夫的基礎資料對換,將鎮辦事處往上報送的人口普查資料里,填上了一個全新的,從未有人見過的「李毅松」。
說實話,這件事情做下來,高麥英一直都在提心弔膽。她好幾次從睡夢中被驚醒,無數次夢見警察找到自己,亮出逮捕證和手銬。她很後悔,也猶豫着是不是應該向上面坦白,主動交代問題……
還是那句話:一切都是巧合。
如果李毅松接受過更高層次的教育,知道一些基礎常識,他肯定會對自己的處境產生疑問。可是李毅松只在軍隊裏上過短時間「文化培訓班」,他認識的字不多,沒有看報紙的習慣,也不會使用後來的智能手機,再加上妻子去世,家中貧窮,朋友圈子就越來越小……自卑、窮困、艱難的生活掙扎,導致他不好意思向與從前的老戰友聯繫,覺得面對那些人的時候很丟臉,就這樣默默苦守着貧寒,默默掙扎。
生活就像一張紙,很薄,很透,只要輕輕一觸,稍微用點兒力氣,就能穿透。
但是有兩個前提:這樣做需要勇氣,也需要對生活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每個月轉到自己丈夫賬戶里的錢其實不多,也談不上什麼發家致富。可就是這一次,讓高麥英看到了系統內存在着巨大的可利用漏洞。她開始尋找更多的機會,做大做強。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9s 3.953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