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奴自然不能理解冉操的想法,他不明白,為什麼被祝長史以及那些士族中人知道了少主的行蹤,以及少主和陸納在一起這件事,反而還是一件好事。
如果真是好事,那為什麼少主不一早,便將這件事情公佈出去呢?
應奴當然理解不了,因為就連冉操,也是突然之間聽說了這個消息,才突然想到更深層次的一些事情。
賀亮說得好,此一時,彼一時也!
時局不斷在變化着,而許多有利的因素和條件,也有可能變成不利。
而一些不利的條件,卻會變得有利。
故而,聰明的人,要學會因勢利導,學會如何隨着時局的變化而改變,從而將一些不利的因素也能適當運用,讓不利變為有利。
冉操自然是聰明人,所以他擅長這個。
聽到應奴給的消息,冉操不但沒有鎮定失措,反而更加鎮定!
因為冉操知道,現在有人更加慌張,這些人就是祝長史以及會稽郡本地的士族。
賑災檄文、謝氏捐助,這些都沒能讓會稽本地的士族感到壓力,是因為什麼?
自然,是他們不在乎這些。
被謝氏這個北遷的士族壓了一頭,這些本地士族真的忍不下嗎?..
錯,他們能忍!
那一篇賑災檄文,真的能喚起他們的良知嗎?
還是錯,這些人的眼中只有自己,哪裏還有什麼良知?
生逢亂世,一個人想要好好地活下去都非常困難,更何況這些家族都是一大家子的人。
他們不先為自己着想,那誰來替他們着想?
眼下,真正你能讓這些士族沉不住氣的,只有一個人!
這個人,當然就是蘇景!
要這些士族肯捐獻足夠多的錢糧,那得看他們能夠得到什麼。
名譽,這些人都不需要,因為他們已經是士族了。
錢財開玩笑呢,本來就是要他們給錢財。
除了名譽和錢財,試問還有什麼能讓他們追逐呢?
還真有,那就是冉操!
或者說,是大名鼎鼎的劉尹之子。
而且還是一個非常可惡的傢伙!
不難想像得到,會稽這些士族對這個劉尹之子的憎惡。
如果不是他,祝家又何必把自己的嫡系子弟給逐出家門?
如果不是他,以五百言詩勸諫陸納,哪裏又會有這一次賑災的風波呢?
毫無疑問,在某些人看來,這一切事情的罪魁禍首,就是這個劉尹之子了!
所以,他們肯定會提防着冉操的。
如果冉操在陸府居住,並且還讓陸納對他言聽計從,祝長史和賀亮這些人,心裏不打鼓才怪!
這個劉尹之子,到底要幹什麼?
祝玄之等人,晚上果然沒有散去,就在議論這件事情。
這些人當眾,如果說和冉操關係最差勁的,自然就非祝玄之莫屬了!
但祝玄之可不是他那個毛都還沒長齊,就狂妄自大的兒子,他要老謀深算得多。
至少在說話之前,祝玄之是經過大腦的,而且他還先察看了一番在場人的神色,見到大家的臉上都露出擔憂的表情,這才故作長嘆,開口說道:「堂堂一個欽封的使君,居然向一個布衣求策文教,而且還言聽計從,咱們這位陸使君的風度雅量,倒也是天下少有啊!」
一開口,就都是讚揚陸納的話,但實際上卻暗含嘲諷,說陸納對這個劉蘇唯命是從,這哪裏是有風度有雅量?分明就是有失陸氏子弟的身份嘛!
不但如此,還連朝廷欽封的身份面子也一併失去了。
這就是古代人所謂的高低之見,與門戶之見,是息息相關的!
眾人聞言,更是嘆息。
但是,也沒有人開口,都在皺眉揣摩。
祝玄之見到大家都這樣,便也皺起眉頭。
他也擔心,怕這些人迫於壓力,便對他陽奉陰違,卻暗地裏投靠了陸納認輸。
因為這個劉尹之子一篇勸諫詩和一篇檄文,來勢洶洶,又有謝氏在旁邊唱和,這些人的心思祝玄之就很難琢磨了。
人心隔肚皮,誰知道這些人,心中會不會已經生出懼意?
所以祝玄之得想辦法,把這些人都穩定下來,他只好開口說道:「賀三郎,依你之見,這一次郡城之中諸事,都是誰挑起來的?」
這還用問?
賀亮答道:「自然便是這個劉尹之子!此子,甚不簡單吶。」
祝玄之順勢道:「不錯,此子確實不是一個簡單人物!他不簡單的地方,還是他的身世。聽說此子不過乃是劉尹生前庶出之子,而且劉尹還一直不敢將他領回家中,直到彌留之際才迫不得已命他還家的,後來劉尹亡故,公主便復歸皇宮,不再留戀劉府。」
祝玄之居然說起了劉蘇的身世來,而且還着重點出了公主這個方面,詳細地敘說一番。
他的用意,自然是要幫助公主,和劉府以及這個劉蘇,撇清楚關係。
因為他擔心有人,忌諱這個嘛!
果然,聽了這個消息,許多人的眉頭都舒展開了。
丁氏家主問道:「祝長史,方才所說可都屬實?」
祝玄之哈哈一笑,答道:「如若不然,難道我還敢拼上家族來欺騙於你們嗎?」
這番話的意思,就很簡單直接明了。
為什麼會是拼上家族呢?
因為祝玄之接下來的動作,肯定就是和這個劉尹之子不對付了!
劉蘇不是要賑災嗎?
我們就偏不!
這是祝玄之的心思,自然也是大家的心思。
於是這些人湊在一起,經過一番商議之後,都達成了一個共識。
然後,便由祝玄之起草,再由這些士族望姓一起署名,大家聯合向陸納寫了一份告書,這份告書的內容,自然便是關於賑災之事。
但是他們卻並沒有提自己要捐獻多少,而是向陸納詢問這個所謂的劉尹之子,代表着京口劉氏以及皇室宗親的劉蘇,這一次又是寫詩勸諫又是寫檄文的,他到底捐沒捐錢糧嗎?
要是他一分錢糧都沒捐助,那豈不是招人恥笑?
這份告書,直接便被加封,連夜送往陸府。
然後,祝玄之與一眾人互相告別,約好第二天共同等候和應付陸納。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6s 3.907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