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四海閣只有侍女們倒茶的聲音,場上一時間十分安靜,眾人看着黃宗羲,一臉的震撼。
他們的確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這對於一直以來困頓於無法破解困局的工坊主們而言,不啻為是一場久旱甘霖,讓他們乾枯的內心煥發了生機。
只是,看着幾乎毫無希望的局面就這樣出現了轉機,大家都有點不敢置信。
事實上,黃宗羲表現得也太過於輕描淡寫罷了。
「勞資糾紛……?」沈萬重當然清楚不是這麼簡單的,畢竟,工人們是在他自己的礦上們造反的。
「黃社長的思路,果然高妙,有黃社長運籌帷幄,我等終於可以安歇稍許了。如此,如何定成勞資糾紛,其中妙法,還請黃社長吩咐,我等但有能用得上的地方,誰敢磨洋工不出力,就是我等在場所有人的公敵!」黃福文這話說得非常漂亮,更是十分有內涵。
雖然這是拍着胸脯表忠心,但實際上是在拐彎抹角地問黃宗羲到底要怎麼做。
「要想定性成普通的勞資糾紛,很簡單,一者,讓朝堂願意這麼認定。二者,讓那些工人同意。」黃宗羲耐心很好,細細地說了起來。
「朝廷之上,便是我剛剛提的兩點。各自回去以後,立刻執行僱工標準,工資不防定的高一些招收新人進來。讓朝廷明白,工坊業不是普通的商業,不是普通的低買高賣的商業。這是工業!不僅是手工業,更是代表着帝國飛速發展核心的機械工業。」黃宗羲研究了這麼久的社會,自然不是瞎的。
他十分佩服朱慈烺當初的卓絕目光,從當初的太子殿下出宮時就想到尋找工人,打造了手搖計算機,解決了算賬的問題,完成了所有人都認為不可完成的任務。
同樣,當這樣的不可能擴張到平滅內寇,擴張到滅國建奴,擴張到中華復興的時候。曾經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一點一點地飛速改變,有些變成了已經完成,有些變成了正在完成的事情。
這裏頭,除了皇帝陛下的本能才幹與一干將士們眾志成城以外,無論如何都不能繞開在大明內外如雨後春筍出現的工坊。
尤其是恆信系崛起的工坊,更是在大明的復興路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比如啟明市,曾經只是一個普通的城鎮,現在一躍而起成了儼然帝國中都的新興城市。而緣由,便是當初朱慈烺災後重建的手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黃宗羲不愧是後世流傳大明的思想家,他早已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外行看熱鬧,覺得朱慈烺當初在中原大戰李自成,獲勝之後聲勢震天。但內里,黃宗羲卻查閱文檔,實地調查之後,感覺到了許多默然無聲的驚心動魄。
戰爭固然可以解決一部分人,殺掉死了埋了就行了。
但戰後的救災才是更核心大頭的問題,要不然,當初張獻忠投降以後又造反就是例子。
事實上,中原的那些俘虜戰後並沒有再作亂。
這些人口都得到了一個較為妥善的解決,比如啟明市的蓬勃建設就需要大量人員修築屋舍,修築道路,平整路面,疏浚河道,運輸糧米等等。
當基礎建設完畢以後,已經初成規模的恆信商行便大規模參股投資工坊。啟明市不僅有大量軍工訂單,也同樣帶動了無數輕工業工坊的發展。而這些,都是遠比土地更能吸納人口的存在。
戰後擊破李自成帶來的巨量斬獲為朱慈烺提供了工坊發展的原始資金。有了資金大量開辦工坊以後,朱慈烺才能依靠着工坊的利潤,源源不斷支撐着農村的恢復。等到來年秋收,農村恢復,原本困頓於戰亂的中原兩淮自然漸漸平定。
如果依靠着此前朝堂那等免稅安農,分田分地的法子治理災後重建,必然是需要朝堂投入海量的救災物資,卻無法在來年得到補血。
因為,而今的中原兩淮、河北陝西、山東、遼東遼西以及湖廣一部分受到戰亂影響的地區,如果要按照舊式的法子救災,是定然要免稅與民生息。
只是,免了這麼一大塊的稅收來源,朝堂的財政是決計無法平衡,必然走向破產。
但按照朱慈烺的法子,卻將原本被農業社會視若累贅的難民變成了廉價的人力資源,從而讓工坊迅速發展,生產出了讓朱慈烺迅速完成火器化的軍械,更是讓恆信商行由此飛速發展,成了而今國內最大的資本集團。
這些工坊不僅提供了就業,解決了民生問題,同樣也產生了大量稅收,為朱慈烺帶來了大量利潤。稅收進國庫,利潤進內庫,這些都讓朝廷在短短五年裏實現了在農業社會看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鄭氏基於這樣的基礎,黃宗羲才敢斷定只要這些工坊主自己乖巧一些,朝廷最終會站在他們一邊。
至於舊黨如何努力,如何想……那重要嗎?
黃宗羲既不是舊黨的,也不是新黨的。他是忠誠於皇帝陛下的,他很幸運地明白,也只有在陛下這裏,他才能繼續做自己無憂無慮的思想研究,才能在中華社海量的信息,詳盡的調查里,寫出可以改變世界影響未來的鴻篇巨製。
政黨之間那些鬥爭對他而言實在引不起興趣。
黃宗羲很清楚,在大明,當官固然是實踐自己政治理想,完成人生報復的最大途徑。但在陛下手中做事一樣可以,黃宗羲就清楚地探尋到了經濟學的門檻,發現了另一條世間政治理想人生抱負的道路。
面對一個個看過來懷疑的目光,黃宗羲將中原救災與工坊強國的意義說出,在場的眾人頓時感動得兩眼花花。
這的確是讓人感動呀。
工坊與商業,對於社會主流觀點而言,都是被混在一起來談的。於是,都被斥責為末業來排斥。
在傳統儒家思想的排序之下,士農工商,大多數人更認為,工人反而比商人更加重要。
而現在,黃宗羲這個影響力極大的學者卻拿出了另一套理論。
工業強國論。
這一理論一出,可真是讓他們許多人都感動得兩眼花花,終於找到了人生知己。可謂是伯雅遇鍾子期,恨不得這會兒將黃宗羲捧起來感恩。
「黃社長這些話,可真是說到我心坎里了。我們……的確與那些低買高賣,囤積居奇的人不是一碼事呀!」
「唉,說來也是慚愧。一開始,我本來只是帶着將用不完的米麵磨了掙些錢,在荒年裏尋個安穩的日子。沒想到,後來工坊開大了,錢掙的多了。卻漸漸忘了初衷,只知道掙錢。忘了良心,忘了本分,忘了……太多啊。」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現在改,我們還來得及!」
……
「如此說,朝議上的事情,我們還真的有機會能扭轉格局……」沈萬重心中大受震動,他緩了緩,又說:「諸君,黃社長一番話,不僅是金玉良言,對沈某更是醍醐灌頂。我開辦工坊,賺錢的心思其實淡了,畢竟銀子已經夠多,花也花不出去。只是想多雇幾個老夥計,安頓一下老兵,袍澤弟兄。沒想到,一樣啊……那些工人,也是我們的同胞啊……我卻從未想過他們的處境是否艱難,待遇是否合理。」
「我們開辦工坊的,不僅誠信立業,不以次充好,更要擔得起陛下這些年對咱們的厚愛。是陛下,撐起了輿論的攻訐。有句話說得好,想要人看得起我們,首先就得自己看得起自己。不能儘是做那些讓人瞧不起的事情,我決定了。我架子煤礦里,本就是些辛苦活。往後,那些下井進一線的工人,工資一定比辦公室的高,本市戶籍至少七成的人,一月不低於兩個銀元!」歐平昂然高喊。
「我附議!回頭,我這就去上書衙門,然後繼續招人!」
「我也是,讓天下百姓看看,我們與那些低買高賣,囤積居奇的人有着本質的區別!」
……
眾人議論紛紛,氣氛熱火朝平。黃宗羲將局面交給了沈萬重處理,隨後回了自己的辦公室。他要整理整理出一份報告,局面,已經到了該與皇帝陛下討論的時候了。
明日,他就要去西苑涵元殿找顧炎武。不出意外,明天下午就得面陳要情。
……
張張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將整理了一個下午的文件收拾完畢,整理歸類,大大鬆了一口氣。今天是大明二七九年十月十三日的尋常一天,也是張張到西苑涵元殿上班的第十天,職員是文員,隸屬於通政司黨群事務處,主官是大名鼎鼎的翰林學士顧炎武。只不過,顧炎武來的不多,每次來都是形色匆匆。
顧炎武的確是非常忙,一開始擔任第六師首席軍師,後來第六師輪駐通州的時候,入京兼領翰林院侍讀學士之職,負責朝廷的外交政策研究。現在又得了朱慈烺的命令,兼領了通政司副使的身份,主管黨群事務處,實際上是朱慈烺看向新舊兩黨的一雙眼睛,也是群眾工作的一個紐帶。
當然,張張聽處里多嘴的吏員們議論過,皇帝陛下有意大概政體,他們的頂頭上司顧炎武很可能躋身樞院部閣大佬的位置。通政司主官通政使雖然是九卿,但其實話語權很弱,伴隨着邸報越來越弱勢,通政司的職能已經發生了越來越多的變化。現任通政使李才善據聞已經在活動一個湖廣巡撫的職位,雖然看似遠離京師是貶低,但李才善很清楚。沒有地方履歷的大臣是不會得到陛下信任的。
回顧着這十天裏在處里聽聞到的消息,張張的情緒起伏格外劇烈。只是久在深宮裏養成的心理素質讓她沒有表現出來,只是謹小慎微地在處里幹活。從不插話,別人問她,她只是輕笑,很少回答。她很疑惑自己的到來,卻又隱隱有格外劇烈的渴望。
現在,朝議的一切落在她的耳中落入,一幅幅畫像緩緩展開,仿佛是打開了一扇人生的新窗戶,讓她感覺驚喜,感覺渴望。
她回憶着自己第一天來到涵元殿時的場景,那可真是讓人感覺心驚肉跳呢。雖然,潛藏在深海之下的暗流他無從得知。但光是隨便一想她就知道,一個女子在衙門裏做事領薪,定然是有極大的風波吧。
他是在宮裏做老了宮女,從十二歲能做一些輕體力活的時候就被選入宮中做事了。十年過去,張張已經是一個二十二歲的老姑娘了。在這個十二歲就可以婚配的年代,二十二歲的老宮女出路是很難的。雖然宮中依舊可以繼續用着他們一直到老死,但誰家姑娘不想尋個意中人度過一生呢?
只是,在宮中這樣的想法是很奢侈的。唯一的機會,只有等年紀大了,宮中開恩放他們出去。今年九月的時候,陛下回到京師,皇后娘娘大喜,決定放走一批已經為天家服務了自己整個青春的宮女。雖然皇后娘娘給姐妹們安排了許多機會嫁給一些軍中俊彥。但陛下給了他們一個新的選擇:工作。
於是,經過一番爭論與堅持之後。
第一批後宮宮女抵達了西苑,開始了自己的職業女性生涯。職位是文員,薪資是一月五個銀元,西苑裡所有人都由朝廷負責餐食。比起其餘男性吏員,張張更幸運一些。她是後宮裏的宮女,皇后娘娘開了恩,開闢了一間閒置的宮殿讓他們落腳住下,分文不取。
雖然張張知道伴隨着宮內太監宮女不再招募空出了許多屋舍,但天家的恩情依舊讓她感激不已。
無數的驚愕、驚喜以及惴惴不安之後,是一些淡然的平靜。
處里不少人說這些女文員是給陛下預備着到外朝的,但張張知道,並沒有這回事。朱慈烺只是不願意搞盲婚啞嫁罷了。
收拾好了文檔,殿內已經到了下班的點。
這時,一人形色匆匆地引着一個女子入內,張張縱然覺得自己在宮內已經見慣了美色,還是不由為眼前的女子感覺到眼前一亮。
這竟是一個民間的絕色女子,更難得的是,這女子渾身上下是一股子英氣不掩的氣質,渾身散發着知識女性獨立睿智的光輝。找本站搜索"筆硯閣www.bishenge.com",或請記住本站網址:www.biyange.com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9s 4.004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