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新成就!宿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是人類歷史上首位擁有菲爾茲獎和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獎勵1500萬點學霸積分,結餘56751653點學霸積分,請宿主確認。」
「物理13級晉升14級的條件滿足,宿主花費19997912點學霸積分,即可升級物理為14級。」
沈奇通過意識流操作,升級物理為14級。
系統:「恭喜宿主物理等級提升為14級,宿主在物理學上的感知力、判斷力、洞察力、推導能力等屬性顯著提升。」
「物理14級,當代參考模板為愛德華-威騰。」
「物理15級,當代不存在15級的物理學家,歷史上的參考模板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物理晉升15級,需滿足如下條件:
1、6000萬點學霸積分或經驗值;
2、解決下面三個問題中的至少兩個:
2.1、解釋質子的壽命;
2.2、證明黑洞信息悖論,或推翻黑洞信息悖論;
2.2、給出m理論的基本自由度解釋,或推翻m理論。」
三個物理難題的難度不亞於七個千禧數學難題。
科學類諾獎說白了,就是獎勵解決眼前重大科學問題的科學家,或科學家做出的研究,在可預見的時間內能得到應用、造福人類。
系統設定的三個物理難題超級難的。
解決其中一個物理難題,其意義和深遠影響比拿諾獎重要數倍。
系統在極短時間內刷出大量信息,沈奇暫且mark,回家後再細細研究。
沈奇和歐葉走到辦公室大門處,開門。
從門口到樓梯處全是人,蕭俊龍是喊話的,他身邊站着陸校長、燕大書記、物院院長、數院院長等學校領導。
中心全體員工,faster項目組全體成員,數院教授們、研究員們,他們擠滿了走廊。
神情激動的陸校長跟沈奇握手:「祝賀你沈奇,首位中國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你將再次載入史冊!」
雖然楊院士已在幾年前恢復中國籍,但陸校長及其餘同仁們認為,真正意義上的首位中國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沈奇。
沈奇在持有中國籍的前提下,在中國工作、生活期間,獲得諾獎。
燕大書記非常振奮的跟沈奇握手:「沈院士,燕大棟樑,國之珍寶,我謹代表黨組織,向你表達最衷心的祝賀!」
「謝謝校長和書記,謝謝汪院長和寧院長,感謝各位同事的厚愛與支持。」沈奇點頭致意,牽着歐葉,朝樓梯方向走去。
數學樓三樓的走廊不寬,大幾十號人自覺的背靠着牆壁,讓出一條過道。
啪啪啪,掌聲響起,此時沒人說話,只是發自內心的鼓掌。
沈奇、歐葉穿越走廊,大家持續鼓掌,行注目禮,目送這對夫妻下樓,這是科研工作者之間最高級別的致敬。
沈奇夫妻走正門,來到數學樓外。
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
里三層是媒體界的朋友,外三層是走過路過,以及自發前來的燕大學生、教職工。
「沈院士,首先恭喜你獲得諾獎!」
「此時你最想說的是什麼?」
「同時擁有菲獎、諾獎,是怎樣一種體驗?」
「你對科研的心得是?後續將在哪個領域攻克難題?」
……
記者們七嘴八舌,攝影師們高舉設備。
沈奇揮揮手,示意大家稍微安靜一下。
現場安靜下來,沈奇說到:「剛才大家問了幾個問題,我挑幾個回答吧。此時我最想說的是,感謝黨,感謝國家。同時擁有菲獎、諾獎,這是一種難以用語言表述的心情,總而言之挺激動的吧。」
「科研其實很難做,越深入高端研究領域,或者未知、半未知的領域,我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瓶頸,甚至還有認知上的徹底顛覆。」
「前一段時間我壓力其實蠻大的,頭髮掉了不少,睡不着覺。我忽悠你幹嘛,我憑什麼沒壓力?我又不是機械人。」
「好在我太太很支持我,她陪我共渡難關。」沈奇摟着歐葉,歐葉幸福而自豪的微笑。
沈奇的科研戰果輝煌,說話又好聽。
黨和國家不會虧待沈奇這樣的卓越科學家。
國家一號領導在第一時間向沈院士發來賀電,並親筆簽署一號嘉獎令,在大會堂對沈奇進行表彰,祝賀沈奇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菲獎、諾獎雙料得主。
一號嘉獎令,這本紅色證書代表着國家最高榮譽,擱古代相當於免死金牌,全中國允許你橫着走,並給你一次滿血復活的機會。
沈奇當然不會閒着沒事去找死,也不會橫行霸道欺男霸女。
接受完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後,沈奇收好一號嘉獎令,攜家屬回家。
又是諾獎,又是完成系統任務,又是國家領導人嘉獎。
沈奇特別高興,前段時間的思想壓力一掃而空,他今晚活力四射。
第二天,繼續活力四射。
身體狀況良好,精神上也很輕鬆,沈奇活力四射了一個禮拜。
老公超級厲害的,歐葉希望能懷上bb當媽咪。
夫妻恩愛之後,沈奇靜下心來研究系統設定的三個物理問題。
問題1,質子的壽命有多長?
如何解答質子的壽命問題,需要沈奇花費時間去思考。
如果這個問題完美解答了,物理大一統將得到非常充分的理論支撐。
物理大一統認為質子是不穩定的,質子它必須不穩定,即質子會分裂。
提出於70年代的物理大一統經過幾十年的完善,現在其實也就是個半成品,這個理論體系中包含了太多未經證實的假設。
質子如果持續保持穩定不分裂,物理大一統的假設將站不住腳。
許多年來,實驗人員一直在地下實驗室中密切注視大型水槽,等待着原子內部質子的死去。
但迄今為止質子的死亡率是零,這意味着要麼質子十分穩定,要麼它們的壽命很長,估計在10億億億億年以上。
人類對物質微觀結構的認識,其認知歷史不過一兩百年。
從能夠直立行走的遠古猿人算起,人類這個物種也就一百多萬年的歷史,跟質子死磕,人類還是太年輕。
年輕的沈奇要想晉升物理15級,那就得跟質子死磕一番。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2s 3.933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