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御輦進了城,立刻又是另一番景象。筆硯閣 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道路雖已被御營戒嚴,但在御營士兵身後仍是擠滿了百姓,紛紛伸長脖子欲一觀天子儀仗。
路兩旁的商戶門上遍插日月同輝的大明軍旗,門外的人們無不歡聲笑語,高談着北京大捷,天子雄威。不時還能看到扮作龍衛軍的童子們手持掃把在玩「打韃子」的遊戲。
整個城中端的士氣高昂,已顯出盛世跡象。
忽而車速放緩,石霖驅馬來到朱琳渼乘坐的雲車旁,低頭稟道:「陛下,馮康馮公公在前面求見。」
「你跑出宮來幹什麼?」朱琳渼望向車窗外,正看到秉筆太監笑成了桔子皮的臉。
馮康先上前行了大禮,而後神秘兮兮地湊過來道:「萬歲爺,奴婢是來給您報喜的!」
「報喜?什麼喜事還不能等朕回宮了再說?」
「要是萬歲爺回到宮裏,這不就輪不到奴婢說了嗎?」馮康笑得更燦爛了,湊前幾步低聲說出一句話來。
朱琳渼聞言大喜,盯着太監道:「當真?!怎的不派人告訴朕?」
「這麼大的事兒,奴婢怎敢哄騙聖上。」馮康又道,「先前是皇后、皇太后念着皇上在前線指揮大軍作戰,怕您知道了會分心,這才嚴令宮裏不得散出消息。」
「太好了!」朱琳渼興奮撫掌,忙吩咐石霖,「傳令,加快速度,回宮!」轉頭間,又見馮康還站在那兒,不由詫異道,「你還杵在這兒幹什麼……」
當他看到太監滿臉期待的神色時才恍然大悟,沒好氣地一指馮康,對身後的馬文晟道:「賞!給我重重地賞!」
馮康忙喜滋滋地退後幾步跪倒,高呼:「奴婢謝皇上賞賜!」
等天子儀仗過了乾清宮,朱琳渼便遠遠看到大片迎駕的內廷管事、宮女正當中簇擁着兩個身穿紅羅長裙,着霞帔的絕美女子。其中一個頭戴鳳珠翠冠,目光溫柔如水,朝這邊微笑頷首,另一個則是按捺不住地墊腳翹首張望,俏臉上滿是興奮期待。
正是當朝皇后與皇貴妃二人。
朱琳渼下了車,快步迎了上去,數月未見,也確是非常想念她們。
旁側的太監、宮女齊齊跪倒,叩拜天子。木芷晴和甄真正要行禮,便被朱琳渼一把拖住,「自家人,沒這麼多講究。」
而後他便想起方才馮康所言,目光瞬間便落在木芷晴的小腹上,那裏已能看到微微隆起的跡象,顯是有了好幾個月的身孕。
他難掩欣喜之色,蹲下身附耳貼在木芷晴肚子上,微笑道:「小傢伙,爹爹回來了,快打個招呼。」
大明皇后掃了眼周圍的下人,雙頰緋紅,小聲道:「陛下,這才四個來月,沒太大動靜……」
朱琳渼笑着站起身來,望着她柔聲道:「有了身孕還不好好休息,跑這麼遠出來迎接……」
「謝陛下關心。臣妾這一向精神甚佳,每天都要在御花園散步一個時辰的。迎駕這片刻工夫,不礙事兒的。」
「也是也是,多運動好。」朱琳渼扶着皇后往坤寧宮緩步而去——那裏已經修繕完畢了——心中甚是高興,但他雖兩世為人,卻也沒有為人父的經驗,好半天才想到,「對了,你身體有沒有什麼不適?聽說懷孕了都會想吐?」
木芷晴微笑道:「前一陣是總想吐,近一個月都已經好了。平日有真妹照顧我,太后也常來過問,臣妾一切都好。」
「這就好,這就好。」朱琳渼喜滋滋地笑道。
木芷晴又道:「陛下,你出宮數月,太后那邊也是極為掛念着。陛下還是先去太極殿問安,我們夫妻再慢慢敘來不遲。」
「是了,」朱琳渼點頭,「那我先去太極殿。」他又回身拉住木芷晴和甄真的手,「晚上咱們一家人好好聚聚,啊……就在坤寧宮吃火鍋吧!
「至於啥是火鍋,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二女也是甚為歡喜。甄真更是拍着手道:「我要聽陛下講收復北京的大戰!」顯然這幾個月都在宮裏沒上戰場,可把小姑娘悶壞了。
「沒問題!」
朱琳渼隨馬文晟等人往太后宮中走去,路上已在琢磨,按照皇明祖訓,芷晴腹中若是兒子,名字當以「琚」字開頭。而後一個字遵從「火、土、金、水、木」的順序,輪到「木」字旁了。
叫什麼好呢?「朱琚桓」?取鬱郁桓桓之意。「朱琚梁」好像也不錯,擎大明社稷之梁……
若是女兒呢,好像自由度就大很多了,叫「妍夏」「瀾悅」……或許她媽能給出個好主意,等會兒去坤寧宮問問芷晴……
執掌天下,疆場大捷,北驅韃虜,今又得子,朱琳渼只覺胸中無比得暢快,人生在世,合當如此!
這一日,南京城中慶祝收復北京的爆竹聲不絕於耳,簡直比過年還要熱鬧。
坤寧宮中同樣是歡聲笑語,大明天子一家直聊到了亥時,仍是意猶未盡。最後還是朱琳渼顧慮木芷晴有孕在身,需要多休息,這才撤了家宴讓她早些歇息。
不過對於一國之君來說,能用來放鬆和休憩的時間永遠是短暫的。次日一早,他便召了內閣及吏、戶、兵、工、刑、禮、宣、商各部的主要官員,齊聚剛修好不久的乾清宮中。
御駕親征期間朝中大小事宜堆積了不少,需要集中處理一番才是。
等眾臣行過了禮,朱琳渼道:「近來有什麼要緊事,大家都說說吧。」
剛剛傷愈的余新與張家玉對視了一眼,上前揖道:「陛下,末將聽聞陛下有意棄順天府而定都應天府,不知是否……」
他一言激起千重浪,殿內幾十名重臣皆是頗為吃驚,不禁一齊望向天子。
這是重大國策,朱琳渼也不用隱瞞,當即點頭道:「朕確實已決定不再遷都了。南京水運暢達,附近又多有港口,利於對外通商,乃是國都上上之選。」
群臣頓時一陣議論之聲。片刻,戶部張滄海先道:「陛下,自古國都當以穩固易守為要,南京四周無險可守,又多有水路,便於敵軍乘船順流而至。臣以為,為大明社稷千秋計,順天府更宜。」
他的話立刻引得不少朝臣點頭稱是。
朱琳渼知道他是南方人,若是定都南京,肯定於他更為有利,但他卻能夠建議還都北京,可見確是一片忠心。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7s 3.877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