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縣誌的材料中可知,蒸穀米一律適用於秈稻,較少有以粳稻作蒸穀米的。粳稻的加工法則以冬舂米為主(詳後)。
蒸穀米的優點是:
1)蒸谷的加工性能好,米粒不易斷裂,米胚不易剝落,出米率能高l~2。
2)蒸穀米的營養成分較好,果皮、種皮及胚中的維生素、無機鹽等能順利轉移到胚乳中,能保持稻穀中75~80的多種維生素b,故營養價值遠勝於普通加工的白米。
3)蒸穀米的煮製性好,煮飯易熟,漲性大,出飯多。湖州蒸谷秈米的膨脹率高於秈米10~13,蒸谷粳米約高於粳米23~29,蒸谷秈米的出飯率高於秈米l8~28,蒸谷粳米高於粳米l7~32。《湖錄》(1704)中提到:「農夫終日勤動,朝饔夕飧,若用白粲,須得二升,猶不足以果其腹,……冬舂、蒸炒日食升許足矣。」
4)蒸谷的保藏性好。稻穀經過水熱處理後,稻穀本身及雜草種子、倉庫害蟲、微生物類全都死滅,因此貯糧的溫度、水分很穩定,無發熱發霉之虞。5)米糠保存性好。水熱處理後脂酶遭破壞,故米糠不會有發熱霉變現象及不會有游離脂肪酸迅速上升的現象。
蒸穀米的不足之點是:
1)稻米加工的費用略大,需要一定的設備。
2)果皮種皮與胚乳不易分離,增加精碾的困難。
3)米粒色澤較深,帶有一些米糠氣味。
4)米糠出油率較低[7]。
蒸米在四川稱火米,宋·陳師道《後山叢談》卷四載:「蜀稻先蒸而後炒,謂之火米,可以久積,以地潤故也。蒸用大木,空中為甑,盛數石。炒用石板為釜,凡數十石。」
火米在四川從宋至清及民國的文獻中記載不絕。如康熙四十年(1701)《蜀都碎事》卷一載:「火米,蜀皆有之。以稻穀蒸熟,然後舂以為米。即南中之蒸穀米也,但蜀盛行之耳。」又,光緒十八年(1892)《名山縣誌》風俗云:「今制火米法:用大釜加水煮谷,候其皮欲裂,淅之以箕。
復於釜底加水,用箅盛谷而蒸。皆不用甑。凡仙米,石谷只碾取四斗余,火米則取近六斗。米得多而食尤耐飢,鄉人便之。」文中的「仙米」指不火者,即非蒸穀米,仙疑秈之誤。樂山縣也有類似記述,不俱引。到1941年《漢源縣誌》有更詳細記述:「縣中制稻米,俗稱有秈米、火米兩宗。秈米將谷曬乾即可碾成。
火米則於晨間置谷大鍋中,以水煮之,至沸,翻之,傍晚又翻。米朝曝於日下,候干,碾之成米。此米充食耐飢,且出米多。如每石谷可碾秈米四斗,煮火米則可碾四斗五六升,又易出售,故居民多制火米,其味如京師之老米。」「又有名炒穀米者,在半粘半火之間,極受食。此唯有餘之家,制以養老,或款客之用,市中無出售者。
蒸米和火米同時見於宋代文獻,一在長江中上游的四川,一在下游的浙北湖州地區,此前又都未見記載,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索的問題。四川的火米是否受夷族煸米的影響,也值得考慮。四川和湖州採用蒸米和火米都同「地濕」多雨水有關,稻穀收穫後不能及時曬乾,只有通過蒸谷的水熱處理,才耐安全貯藏。可說是適應自然環境條件摸索出的技術,由此而帶來碾米率高、耐飢、營養價值好,更使此項技術得以推廣應用並留傳下來。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8s 4.020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