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麗婭欣然行禮:「謝右丞。」
李儒又道:「貴使可安居在城內使館,我這便六百里通稟主公,一切自有定奪。」
「如此,也好。」阿奇麗婭再行一禮,轉身出堂。自有府中屬吏,引去使館區。
「大秦使節,定要照顧周全,切勿怠慢。」左丞戲志才亦開口。
「喏!」便有屬吏前往安排。
「能翻山越嶺,抵達西域。這支大秦使團必有過人之處。入住使館區,難免與各國使節碰面,有無破綻,日久便知。」戲志才又道。
杜畿隨即醒悟:「左丞可是想作壁上觀,靜觀其變。」
「然也。」戲志才微微一笑。眼中儘是深意。
若能與大秦互通有無,獲利之豐厚,或將難以計算。主公曾言,大秦機關術,亦有大奇巧。若能以彼之長,補己之短。集諸子百家之大成,何愁薊國不能開疆拓土。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只是想想,便心潮澎湃,盪氣迴腸。
「諸位依令行事,不日兵發入關,蕩平關西!」李儒羽扇一指。
「喏!」引來眾人紛紛應喏。
正當西域都護府六百里加急,書髮長安時。輔漢大將軍劉備,亦領兵南下入關。
一路行來,與碧水青禾,城樓高聳的薊國風情迥異。
出薊國西行,沿途民生越顯凋敝。待到了五原郡,成片的農田幾乎不見。官道兩旁,竟長滿荒草,沿途城池更殘破不堪。偶有一兩戶人家在齊腰高的荒草中辟出的田地,亦病懨懨,難覓盛茂。
萬幸,一些前漢時修造的烽堠障壁中,仍有邊郡守軍。軍人多是徒邊的罪犯,或是歷代守衛邊郡的軍士。
薊國四師之一的崔寔,曾任五原太守。在任時散盡家財,籌集資錢,辦置諸多織機,大力發展紡織。又通渠闢田,解決民眾溫飽。還操練兵馬,整備烽候,保五原數年安寧。就劉備所觀,以五原郡的貧苦狀況,經崔寔的治理,彼時在所有邊郡考核中,五原竟位列第一,實屬罕見。
論治政,崔尚書自當首屈一指。
故而薊國少吏,多出自崔寔門下。
奈何政令不能延續。稍有起色的五原郡,又被陛下授予郭鴻、王智等人。尤其是王智,乃中常侍王甫之弟。為官一任,難言政績。且屢遭劾奏,言其插手軍糧、馬政,諸如此類。先時有王甫隻手遮天,穩坐釣魚台。王甫被殺,王智亦被撤職查辦。下場如何,劉備雖不得而知,卻也可以預見。
沿途烽燧極多。情況各異。年久失修者,多已坍塌。也有被胡人縱火焚毀。即便偶有留存,堡中亦不過百戶,甚至十餘戶人家。堠堡周圍,辟有農田,烽火台上還有兵士站崗。徒邊的囚徒,便被分配到各烽堡之中,平日由堠長監管。
戍邊士吏亦分屯在烽堠之中。堠有堠長,燧有隧長,各領其事。
五原雖殘破不堪,這些最基本的防禦體系,依然健在。
郡北有石門障,出石門障向北,有光祿城。光祿城西北一線,有支就、頭曼、虖河、宿虜等數座鄣塞,中以長城相接,稱為「列城」。
「太初三年,漢使光祿徐自為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餘里,築城障列亭至盧朐。」後人把光祿勛徐自為,自五原塞所築長城,稱為「塞外列城」。
「河水又東流,石門水南注之,水出石門山。」「北出石門障。即此山也。」石門障位於石門山中,石門水穿山而過,注入大河。
前漢時,石門障乃防禦匈奴的邊關要塞。建有『當路塞(要塞)長城』,山谷前後建烽燧五座、障城三座。今漢時,石門山周邊區域為南匈奴牧地,石門障僅存塞道,塞防功能逐漸弱化。
障城中兩座已經廢棄。只有一座被改成亭舍,還駐有士吏。
劉備領大軍從此處南下,渡河後入直道,經上郡,可一路抵達長安。
遙見赤鹿焰角,三足踆烏旌旗,知是薊王領兵路過。舍中屬吏紛紛出門恭迎。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守備邊隘,整日提心弔膽,大半時光與胡人胡攪蠻纏,還時不時身受脅迫白眼。不就是遠離故土,無人撐腰麼。
如今輔漢大將軍萬馬奔騰,車如洪流。胡人在哪?
皆是些欺軟怕硬,扒高踩低的主。
我呸!
啪嗒。
白痰正中道上礫石。騎士隨即勒停戰馬。
碗口大的白蹄重重落下。火星四濺,竟將礫石踏碎。
驚得小吏汗都抖了下來。
「呔,輔漢大將軍入亭歇息,前面引路。」頭頂一聲晴天霹靂。
震的小吏眼冒金星,雙耳嗡嗡作響。
好在身後亭長,還見過些世面。這便上前行禮:「回稟校尉,如此多的虎賁之士,舍中難以容納。」
張飛環眼一蹬:「且聽清楚,是俺家大哥要入亭歇息,又不是讓你將一萬兵車裝進去。」
「是,是,是。請大將軍稍待,下官這便將舍中一干人等盡數驅離。」
「不用。只需幾席便可。」張飛這便喊道:「速速帶路。」
「喏!」
關羽亦縱馬上前,與張飛並駕齊驅。史渙已領繡衣吏先行入內。令一萬輛機關馬車就地休息,兵士下馬,活動筋骨。幕府五校亦跟隨劉備入舍中歇息。
亭舍乃是障城改造,面積頗大。見院內棚下背陰處,停着輛裝着棺槨的馬車,劉備這便問道:「有人送葬?」
「乃九原呂家,熹平五年舉家內遷。日前父親亡故,這便扶棺往祖陵下葬。」亭長答道。
「原來如此。」劉備這便沖身後言道:「取香來。」
「喏。」安氏姐妹不在。亞馬遜御衛便身兼內外之責。好在久居宮中,耳濡目染,又有眾多女官言傳身教。對各種漢家器物,名稱用處,已瞭然入懷,如數家珍。
見輔漢大將軍領麾下將校,焚香祭拜。亭中官吏亦隨之祭拜。眾人不禁心生折服,薊王果然當世人傑。
待禮畢,忽聽身後有人言道:「謝王上祭拜之恩。」
聲音不疾不徐,卻令人過耳難忘。
劉備聞聲回頭。只見一昂然大漢,披麻戴孝,跪地謝禮。
「這位便是呂家後生,名布,字奉先。」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6s 3.947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