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爾的口才不錯,將家族的歷史說得極其有條理,讓格羅斯心裏起了猜測,可能盧爾不是第一次對別人說波旁家族的往事。
盧爾首先從波旁水手的落難開始說起,五首海龍的考驗,居心叵測的競爭者,說的是朗朗上口,而他重點突出了達馬鐸的經歷,細緻的介紹始祖達馬鐸是如何在一眾波旁水手中,成為被女王看重的那一個,並且被賜姓的顯赫經歷。
這其中的過程被盧爾說的一波三折,驚心動魄,並且出場的人物極具臉譜化,波旁家族的都是偉光正,反對者都是賊眉鼠臉,讓格羅斯心裏猜測盧爾混入了不少演繹的成分。
「格羅斯大人,根祖先的記載,在故鄉那裏人姓名的組成是名加姓,不管貴族還是平民都是如此,對面?」
「是的,」盧爾回答道。
「可是瑪納達的姓名構成與故鄉不同,在瑪納達中,貧民只有名字,或者是由街道拿來當姓,富裕的平民才會偶爾有姓,然而貴族卻不同。」
「在瑪納達中,貴族的中間名是法伊,法伊的意思是來自,而有法伊作為中間名,代表着你是高貴之人!並且瑪蘭琦與瑪納達還有所不同,瑪納達法伊之後就是家族姓氏,然而瑪蘭琦在法伊之後是家族分支,家族分支之後才是家族姓氏。」
聽到這裏,格羅斯想起此前在廣場上見到的那個盧爾雕像座基,座基上面刻着的名字,就是盧爾·法伊·盧爾·波旁。現在回頭去看,從左到右第一個盧爾是名,法伊是「來自」,第二個盧爾寓意家族分支,波旁是家族名。
有了疑問就問,於是格羅斯問道:「我來這裏之前曾經去過你們的廣場,廣場上面有着盧爾的雕像,座基上面刻着盧爾·法伊·盧爾·波旁,可是『航海家』盧爾他真正的姓氏並不是波旁,你們為什麼這麼寫?」
家族長盧爾略顯尷尬的摸了摸鼻子:「格羅斯閣下,你要知道,我們波旁後裔在瑪納達是少數中的少數,所以不報團沒法活下去,因此大家統一一下祖宗也好……」
隨即又像是怕格羅斯誤會什麼了的似的,盧爾連忙補充:「格羅斯閣下,雖然我們冒昧篡改了盧爾祖先的姓氏,但我們可是將他的榮譽保留了下來,他所教給我們、所遺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至今仍是瑪蘭琦貴族界所流行的、」
「等等,你說啥?」格羅斯打斷了盧爾的說話,「航海家」盧爾有留下精神財富?馬丁記載也沒提啊。
家族長盧爾奮力點頭,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說道:「波旁的共和制度,波旁的城市建築,這些肯定是祖先盧爾所留下來的精神財富,畢竟當時的波旁水手中,只有祖先盧爾是貴族,也只有貴族懂得這些知識。」
確實,完整的體系只有貴族搞得明白,可是格羅斯來了這麼多天瀏覽到的城市建築和共和制度,只能說是有着波旁的皮,其他很多都混雜着瑪蘭琦的制度。
在格羅斯看來,盧爾給他們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瑪蘭琦能有貴族共和制度,還是依靠波旁水手後裔們的自由發揮。不過貴族精神已經深入當地人的骨髓嗎?即使摸消掉自己祖先的貢獻,也要把這些貢獻推到盧爾的身上嗎?共和的先行者,emmmm……
當860年波旁家族被法薩卡王朝的瑪納達王流放到泰姆的時候,這片被稱為黃角灣的土地還是一片待開發的土地,只有西邊的萊尼克納恩還算勉強有人氣,至於泰姆這裏就荒涼的過分,抗稅的刁民、桀驁的蠻人四處遊蕩,給移民們造成數不清的麻煩與威脅。
在這種險惡的情況下,波旁家族的先人沒有妄自菲薄,沒有自甘墮落,勇敢的戰天鬥地,代表瑪納達人在當地釘下了釘子,而黃角灣的土地其實是非常肥沃的土地,甚至是整塊瑪茲島最肥沃的土地,有着這片得天獨厚的環境,當地迅速發展了起來,成為了金角灣。
金角灣發展起來後,曾經如同惴惴喪家之犬的波旁家族也嘚瑟了起來,甚至將已經衰落到窮的吃不上飯的索斯家族接到金角灣養了起來,翻身做主人。
在金角灣,由于波旁家族遺民的標籤,波旁家族不敢、瑪納達上層也不會讓他們像瑪納達一樣,能夠掌控地方自制力,因此金角灣實行的是波旁的共和制。
當然這裏要打個大大問號的,金角灣所謂的波旁共和制,實際上是波旁家族通過祖先記載結合臆想搞鼓出來的共和制。雖說共和制與波旁風馬牛不相及,可是這片土地制度畢竟與西邊的瑪納達格格不入,比如說是靠商業立國。
法薩卡家族對共和制究竟什麼操作不甚了解,但是知道在實行共和制的情況下,波旁家族沒法像西邊這樣掌控當地的土地,就足夠了。
時間進入13世紀以後,由於與茲拉的連年戰爭、境內抗稅暴動此起彼伏,瑪納達對金角灣的壓榨越來越狠,手段越來越粗暴,吃相越來越難看,經常派個稅吏過來,就橫奪金角灣諸人的產業。
矛盾一點點積累下來,終於無法忍耐下去,金角灣於1358年在安鐸·法伊·盧爾·波旁的帶領下發動了針對瑪納達的抗稅叛亂,金角灣諸人的憤怒燃燒了起來,叛亂迅速席捲整個金角灣大區,讓瑪納達措手不及。
最終在1365年,瑪納達放棄了針對瑪蘭琦的進攻,瑪蘭琦獨立建國,效仿波旁結合史料與臆想建立了一個共和制度國家,正式國名為「瑪納達人的金角灣商業寡頭共和國」,首都設立在泰姆,第一任執政長就是安鐸。
瑪蘭琦的最高統治者是執政長,這就是參考了波旁,不過下面的官僚等級卻是瑪納達的長—主—輔,顯示出兩種文明混搭的結果。
當然,雖然1365年瑪納達就放棄了進攻瑪蘭琦,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肯死心,還認為自己在解決茲拉以後可以回師收復瑪蘭琦,並且1367年瑪納達在比蒙牙海岸的城市紛紛倒戈瑪蘭琦,更是讓瑪納達暴怒。
兩國的非和平狀態一直持續到1374年,西邊被茲拉揍得七葷八素,擔心茲拉與瑪蘭琦夾攻的瑪納達,才不情不願的承認了瑪蘭琦獨立。
比起茲拉來說,瑪蘭琦的進攻性要弱的多,瑪蘭琦統治者更感興趣的是派遣商人做生意,帶來更多的收入,而非進攻吞併更多的土地。
因此,在早期一段時間的冷戰以後,瑪納達最終重新接納了瑪蘭琦,允許他的商人重新入內做生意——畢竟沒有金角灣的商品,瑪納達貴族們也很痛苦啊。
尤其是在1390年至1399年的那一次與茲拉戰爭中,瑪蘭琦更是幫了瑪納達大忙。茲拉想要進攻瑪納達,於是和瑪蘭琦通氣,想要和瑪蘭琦東西夾攻瑪納達,結果瑪蘭琦將這個消息賣給瑪納達,令瑪納達有了對茲拉的防備,隨後瑪蘭琦更是派遣僱傭兵去幫助瑪納達抵禦茲拉。
有着這一份貢獻,瑪納達最終給予了瑪蘭琦部分貿易特權,瑪蘭琦商人得以進入瑪納達的各行各業,1461年時甚至獲得了瑪納達守望者大區的包稅權!
所謂包稅權,意思就是瑪納達指定一個地區的稅收目標,讓瑪蘭琦去徵稅,只要掙夠瑪納達需要的稅收,其他收入全由瑪蘭琦自行處理。
從這個包稅權的轉讓中可以看出,瑪納達已經衰落到無法從自己統治核心地區徵收到足夠的稅收,對下層失去了控制,急需財政。
當然你不能說瑪納達統治者是傻叉,他們轉讓包稅權也是有陰謀的。在他們看來,轉讓包稅權,瑪蘭琦肯定會往死里徵稅,這樣稅收收的越多,瑪蘭琦獲得的利益才越多。
而這麼做之後,就會讓守望者大區的民眾憎恨瑪蘭琦,以後瑪蘭琦若是想要吞併守望者大區,就要多費一番功夫了。
瑪納達算盤打得很好,卻被瑪蘭琦執政長看穿了,因此瑪蘭琦執政長一邊對守望者大區施展小恩小惠,一邊通過複雜的徵稅調整,讓守望者大區的群眾被多徵稅了還給瑪蘭琦數錢,瑪納達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時間又向前推移一陣,隨着瑪蘭琦對瑪納達的經濟活動不斷深入,瑪納達的大多數財富都被吸進瑪蘭琦口袋中,瑪納達即使是貴族也開始走向破滅、逐個破產。
如果是在波旁的海,那裏貴族肯定知道是什麼原因,因為邁拉米就是這麼狗帶的,然而瑪茲島就沒人知道了,起碼瑪納達貴族們不知道。
儘管不知道為什麼瑪納達越來越窮,但是訓練士兵的軍餉缺乏,這點瑪納達還是知道的,於是在沒辦法的情況下,瑪納達甚至將林間小型大區賣給了瑪蘭琦!
雖說林間小型大區的西邊已經被茲拉盡數佔去,留下的土地相當稀少,但是這起碼是瑪蘭琦建國以後的第一次向外擴張。
當然對於這一次賣地,瑪納達是有着陰暗的心思:上次戰爭中林間小型大區已經被茲拉佔據了部分,林間小型大區被賣給瑪蘭琦以後,瑪蘭琦和茲拉就接壤了,或許這樣就能把瑪蘭琦拖入對茲拉的戰場呢?
結果茲拉王也不是蠢蛋,一方面允許瑪蘭琦商人進入茲拉來修好雙方關係,另一方面瞄準瑪納達往死里打,就是要先乾死你。
瑪蘭琦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所以一開始還提供些許戰爭資助給瑪納達——當然是要拿國內礦產之類的來換,可是扶持了十多年,瑪納達戰越打越差,尤其是1574年爆發的那場戰爭,瑪納達表現慘不忍睹。
看到瑪納達這種表現,瑪蘭琦心道不妙,果斷割肉止損——啊不對,是落井下石,火速朝了已經被瑪蘭琦滲透成自己國土的守望者大區進軍,接着與茲拉一起圍剿瑪納達的最後軍隊,就是阿維斯將軍曾孫率領的那隻。
最終,在17年前的1590年,瑪納達滅亡,因為茲拉的進攻與瑪蘭琦的背信棄義,而瑪蘭琦成了瑪納達人的唯一代表。
其實瑪納達滅亡以後,瑪蘭琦是有點慌的,這意味着他們與茲拉直面接觸。不過似乎是天佑瑪蘭琦,茲拉在滅掉瑪納達以後,居然因為從瑪納達新占的土地如何處理,自己內部撕逼了起來,茲拉的貴族們新仇舊恨的互相扯皮。
格羅斯到達瑪茲島的時候,瑪蘭琦執政長的執政理念,就是修好與茲拉的關係,讓茲拉能像瑪納達一樣,成為瑪蘭琦下一個商貿對象。
當格羅斯第一次聽到瑪蘭琦祈求與茲拉和平的時候,覺得瑪蘭琦執政長真是天真的要死,並且在心中寓言,瑪蘭琦將會很快遭到茲拉的入侵,然後步上瑪納達的後塵。
結果格羅斯失算了,瑪蘭琦居然繼續存在下去,儘管社會問題越來越大,但是與茲拉的邊境卻和睦如初。
格羅斯的預測出錯,原因不是因為瑪蘭琦如何如何吊炸天,而是因為寓言的執行對象茲拉出了問題,一連串的叛亂即將撕裂這個國家。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53s 4.1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