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明錄 第2290章 有感而發的一篇廢話

    不多會卓布泰和穆里瑪哥倆來見:「大人,是否退兵?」

    哈什屯正眼就不瞧這哥倆:「為何要退?」

    「咱們出兵本就是試探,此番已證明軍明顯有準備充足,既已完成任務且兵馬已疲,自當退兵修整」卓布泰恭敬的說道。

    哈什屯冷哼一聲:「退不退輪不到你做主,回西邊修整待命,沒我的命令誰也不准退!」

    「大人難不成還要打在一場?」卓布泰皺眉:「可咱們兵馬已是疲憊不堪,將士又冷又餓」話沒說完便被哈什屯喝斷:「難不成明軍不疲不累,不冷不餓麼,卓布泰,你是要違抗軍令麼!」

    「小人不敢!」

    「不敢就滾回去」哈什屯怒吼!

    「小的遵令」卓布泰悻悻而歸,忍不住低聲咒罵:「犟種,倔種!」

    穆里瑪在旁邊也附和道:「富察家上下都是這種貨色,又犟又倔!」

    哥倆這話看似罵人,實則說了大實話,富察家的人確實犟,犟的給驢一樣,代表人物就是哈什屯!

    在多爾袞權利如日中天的時候,弄死豪格又想弄死富綬時,滿朝文武沒人敢放個屁就是這犟種跳出來保富綬!

    也因此在多爾袞死後,順治清算時當時攀附多爾袞的人都沒少被收拾,而這犟種因為當時保富綬不光沒被清算還加官進爵,從此開啟了富察家祖的光輝歲月!

    富察家另外一個犟種代表人物呢,就是哈什屯的孫子,馬齊!

    馬齊是康熙朝的重臣,官至大學士,在九子奪嫡里有重要演出,其犟種本色也在這時候展現的淋淋盡致!

    當時康熙廢掉老二皇太子的身份後又後悔了,但又要臉不好意思反覆打自己的臉,便授意一些大臣讓他們在朝堂上重新推選老二,他才好順水推舟應了,被授意的大臣里其中就有馬齊。

    可是馬齊這老登這時候已經心儀別的皇子了,任由康熙如何擠眉弄眼搔首弄姿的暗示,這貨就是不接招,就是裝聽不見,裝聽不懂,比隔壁財主的叫驢還犟!

    這可把康熙給氣壞了,在朝堂上就直接一頓臭罵。

    你猜這貨挨罵後幹啥了?

    拂袖而去!

    沒錯,當朝拂袖而去!

    要知道在清朝那個絕對帝王專制君臣階級森嚴的時代,皇帝罵你,你還敢扭頭就走?

    那可是大不敬啊!

    後果是啥知道不,康熙一怒之下責令抄家滅祖!

    當然了,康熙冷靜下來覺得不至於弄死他,便該有革職發配,重點是可不是僅僅革職發配他,連他弟弟馬武等等一大家子啊!

    會有人好奇,為什麼寫哈什屯突然寫他孫子了?

    有原因滴!

    除了表明富察家都攜帶犟基因這一點外,還有就是因為最近馬齊在短視頻平台非常火!

    不知道是為了吹捧康熙還是為了吹捧馬齊,一些自媒體胡編亂造信口雌黃簡直到了令人無語的地步了,不信你隨便搜一下馬齊,千篇一律的標題,主題:「敢和皇上互毆的牛逼大臣!」

    和皇帝互毆?

    但凡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信吧!

    然而現實就有很多沒腦子的深信不疑!看一下評論區那些高呼馬奇牛逼的群體,你會忍不住嘆氣,真的是一點點的分辨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沒有麼!

    真是令人無語!

    試想一下哪怕是在漢唐宋明這種君臣關係相對柔和的時代,有哪個大臣敢和皇帝互毆?

    何況在清朝這個帝王專制的時代!

    要知道清朝君臣關係並前朝那種傳統君臣關係,確切說他們是主僕關係!主子和奴才!而事實也是如此

    ,大臣幾乎都是稱奴才,甚至有些大臣舔着稱奴才,皇帝還不允呢,你不配!

    所以你說奴才在朝堂上和皇帝互毆?

    可他麼的偏偏有人這麼胡編亂造,就還有人信!

    那到底有沒有互毆呢?

    當然沒有,無論是《清實錄》還是《清史稿》中記錄都是馬齊「御前拂袖而去」都說明史是清人寫的,歪曲事實太多,那這兩個可是清人自個的史官寫的。

    也就是說,康熙把馬齊罵急眼了,這貨轉身就走了!

    後果就是康熙大怒,馬齊斬立決,馬武絞刑(我哥惹你關我啥事啊)全家發配黑龍江看看沒,這僅僅是拂袖而去,試想若真和康熙互毆,那不得把哈什屯的棺材挖出來鞭屍啊!

    結果又有人說《清實錄》和《清史稿》雖然沒記載,但《朝鮮李朝實錄》裏貌似有記載啊,好,看看《朝鮮李朝實錄》的記載:胡人持皇帝陰事毆曳馬齊,仍官其子

    (胡人就是清人,那時候朝鮮內心是不認清朝的,仍遵明朝)

    也就是說即便按照《朝鮮李朝實錄》記載,也是康熙揍了或者拽了馬齊幾下,馬齊屬於單方面挨揍,和互毆有毛關係,您可比派出所還會定性啊!

    咱再說來說《朝鮮李朝實錄》記載他們朝鮮的事水份有多大咱暫且不說,記載明朝的事件,可以說水份沒膝蓋了!

    因為有關明朝的事情就相當於他們的駐京辦事處向老家半島發了明廷的八卦新聞,而且這新聞他都還沒資格現場採訪現場報道,只能道聽途說!

    當然了這些人的道聽途書比一些野史有根據,畢竟有渠道有路子,反觀一些野史完全就是作者道聽途說後加上自己的臆想,杜撰所成的故事,老百姓愛看愛聽!

    說到這裏不由又想多說幾句,因為總會有些讀者因為某個歷史事件,或歷史數據額爭的面紅耳赤,各自引經據典試圖說服對方,有爭辯是好的,互相求證也是好的。

    但是無法接受那些無腦瞎爭的,看了個小報,野史或者自媒體的文章就當成了正史就深信不疑,就讓人很無語!

    不是說正史就是真正的歷史,有句話不是說了麼,歷史無真相!還有句話叫歷史是一個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歷代史官根據政治需要或者自己的喜惡所寫總會有出入的!

    正史都未必是真正的歷史,那野史就更不用提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野史相當於現在的一些自媒體,道聽途說信口雌黃,人云亦云,胡編亂造,有人愛看他就愛編,無腦受眾群體多到令人發顫!

    可現在的自媒體處在一個信息發達的時代,很多數據或者歷史事件還能方便查閱,就是胡編亂造至少還有的放矢。

    但諸位有沒有想過古代的野史是什麼?

    某個文人的雜談,文集,雜記!

    這些玩意是什麼?

    就是道聽途說,一件事不知道經過幾百道的加工傳到他耳朵里,臆想杜撰之後加工成書,這就是野史了!


    約等於「我大舅家的外孫女的老丈人的姑老爺家養的那隻狗當時就在現場看着,它親口說的!」

    在古代他們不能網上查詢資料,也沒有圖書館去查閱資料,哪怕找本史書都難,寫史料只能根據前朝的人云亦云

    記錄當時的事件呢,亦不在朝為官能親眼看到親耳聽到很多歷史事件,而且野史也就是那些雜記,文集的作者呀你會發現他們幾乎沒有官身,都是在野之人,村里,鎮上的識字的文人,私塾老師他們甚至有的人足跡都沒走出百里範圍!

    他們所記某個歷史事件或者數據都禁不起推敲,比如李自成攻破京城之後拷掠百官所得,動不動就

    是幾個億,比如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動不動就破城屠殺了幾十萬,又或***清將親王誰誰誰

    不是說沒有這些歷史事件,而是野史所載內容及數據實在降智不足信,簡單來說你拿百度詞條去搜揚州十日,然後再搜裏邊的人物關鍵詞,同一個事件內容記載大不同,數據大不同

    寫野史的人大多沒有親歷他所載發生的事件,即便有親歷的事件他所給的數據也不足信,就好比說即便是李自成都都不可能知道自己在京城拷掠到多少財物!

    請問寫那些雜記的村里老學究是如何得知的?

    還不是你聽他說,他聽那誰說,那誰聽那誰說的。

    如果道聽途說,比如說誰搜颳了大約多少萬兩也就罷了,非給弄個精確數字,多少萬多少千多少百多少兩

    就如同你問王健林他有多少財產他都不可能知道,即便是他公司的人也不可能知道,只有公司里的財產管理部門才會清楚。

    別說王健林了,就問問你自己,你知道自己名下所有銀行看里有多少資產麼,即便清楚知道有個幾千幾萬你能精確到小數點麼?

    你要說大概多少,我信,你要能精確到小數點後,我服!

    可反觀那些野史記錄的,動輒都是幾億幾萬幾千幾十個精確到個位數,連所掠牛羊都精確到具體多少只多少匹

    上學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讀書不要讀死書。

    讀歷史更是如此,要有自己的理解能力,更要有分辨能力,正野相互參考,雖不能說就一定完整復原真實歷史,但總歸能看清個大概摸樣,而不至於別人說李老二是武則天的私生子你也跟着點頭稱是。

    吐槽一圈野史,再吐槽一下正史

    歷史這個小姑娘,寫野史的隨意給打扮,就連寫正史的也會時不時給她塗脂抹粉,舉個例子給大家說說,看看有多奇葩哦。

    朝鮮的第十五任君主叫李琿,很多人可能不熟悉,這人是被廢掉的沒有廟號,但有個名稱叫光海君,經常看韓國影視的應該都聽過,多以暴君形象出現。

    朝鮮現在的君主仁祖李倧,當時政變叫仁祖反正,反的就是這個光海君!

    光海君是不是暴君這裏不說,說他在任事幹過很多荒唐之事,但也幹過一件正經事,那就是給他爹加廟號「祖」

    這就不得了,廟號據載始於商周,什麼身份用什麼字當時有嚴格規定,只是幾千年下來多少也有些亂有的廟號都亂用爛大街了,但即便如此,這個「祖」字也不是隨便用的,縱觀幾個朝代下來都是開國皇帝或者大放異彩有貢獻的皇帝又或者皇帝的老爹才會被加祖,高祖,太祖之類。

    所以當光海君提出給他爹加廟號「祖」的時候,那滿朝文武都不同意,憑啥啊!

    光海君的爹就是李昖(yan)這個人很難評。

    看着滿朝文武的反對,光海君淡淡的開口:我爹有功!其一平壬辰倭亂有功,其二宗系辯誣有功!

    這一下滿朝文武陷入了沉默。

    你說你爹平倭亂有功就算了吧,說出來都丟人,當時可是嚇的直接把王位傳給你讓你背鍋呢,而且若不是明廷出兵,他平個嘚啊!

    但是說到宗系辯誣有功這個還真不能反駁,而且這件事還真的是件大事,大功之事,要知道朝鮮王朝從李成桂建國至今除了抗倭之外頭等大事就是宗系辯誣!

    這件大事一直辦了快兩百年了都沒成,直到光海君他老爹這時候才辦成了。

    什麼叫宗系辯誣?

    說白了就是給李成桂認爹!

    話說李成桂推翻高麗建立朝鮮王國,那會兒有兩個高麗的官員逃到大明找老朱告狀,說李成桂這廝是李仁

    任的兒子,這爺倆的喜好就是弒君,都幹掉四個朝鮮過往了,現在李成桂推翻高麗後打算干大明,希望老朱去削李成桂,老朱那會哪管這事,就沒插手。

    兩年後老朱派黃永奇祭祀朝鮮山川,祝文中有「高麗陪臣李仁任之嗣成桂」這個時候李成桂才驚覺,好傢夥,怎麼給俺隨便找了個爹呢,趕緊上奏辨誣,說俺爹不是李仁任,是李子春並托黃永奇帶回明朝去。

    咱就說就是普通人被人安錯了個爹也得辯解,何況是一國國王,更何況李仁任這貨名聲太差,是高麗權臣名聲奇差有事沒事就弒王,高麗王朝的王被他幹掉三四個!

    所以李成桂必須不能認啊,首先本就不是自己親爹,其次給安了一個弒君權臣當爹那也顯得他得位不正,弒君篡位!

    可是當黃永奇將他的辨誣奏摺帶給老朱。

    老朱是啥反應?

    沒反應。

    史書記載就是不置可否。

    也許當時就嗯了一聲,也許嗯都沒嗯。

    或許當時沒功夫管,也懶得管這些。

    再然後老朱讓人編了個《皇明祖訓》其中不征之國有關朝鮮的解釋:即高麗,其李仁任之子李成桂

    幾年後到了朝鮮太宗李芳遠在位時期,朝鮮使臣回國復命提到了明廷:《皇明祖訓》有關記載,李芳遠相當鬱悶啊,但因為當時正值明廷朱老四打侄子就沒上奏,等到朱老四登基後派人去冊封李芳遠後,李芳遠又專門派人去京城辨誣要求改:「皇明祖訓」的錯誤。

    朱老四啥反應?

    比他爹好點:「想是比先傳說差了,准他改正!」

    意思就說:哦,可能是傳錯了。

    然後呢

    然後就是錯就錯了唄,改正?不可能!

    直到明孝宗的時候編纂《大明會典》還沿用皇祖明訓的錯誤,這時候朝鮮都到了中宗時期了一聽這事趕緊又派人來解釋要求改正,明廷的反應,哦,確實是錯了,但我並不想改正!

    到1529年朝鮮那邊聽說要重修《大明會典》又派了三批使臣過來,包括朝鮮中宗親自向詔使請求改正。

    明廷的回覆,知道了,不方便!

    此後朝鮮明宗,朝鮮宣祖(就是光海君的老爹)都不停遣使要求改正,但一直都是,直到了,就不改。

    巧了到了萬曆年間,正好是光海君他爹李昖在位時,聽說又要重修大明會典了,李昖趕緊派人去明廷請求改正,因為這一次正好趕在重修工作前,所以重修時候才給改了過來!

    這而是有關一國之君的身世正史啊!都能給寫錯,而且明知錯了都不改,硬生生的拖了近兩百年!

    正史都這麼扯淡,想想那些野史吧。

    但也因為《皇祖明訓》和之前版本的《大明會典》的流傳,很多野史還以李成桂是李仁任之子的說法,以至於直到清朝,朝鮮還不時的要為這件事辯誣

    在此吐槽一下明朝修史真的挺難評的,比如號稱二十四史中最爛的《元史》就是明朝修的,是老朱剛稱帝還沒真的一統天下呢就忙着修了,後來又補修,兩次時間加起來三百多天,前後十個月!

    潦草成史,一言難盡!

    免費閱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https://hk.yibige.cc/139435/1990.html
相關:  劉旭王艷悅讀全文兔費  異域稱霸記  雙球大戰之虐仙  穿越時空之殖民全球    射天妖  重生之時代先鋒  盪劍誅魔傳  伏天氏  都市夜戰魔法少男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扶明錄第2290章 有感而發的一篇廢話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扶明錄"
360搜"扶明錄"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3s 3.4155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