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什麼辦法?兩萬馬軍損失三四成,其餘的被打的七零八落,到現在還無法收攏,一些千戶隊甚至向東逃竄,完全喪失了鬥志。
更可惜的是,昆布哈、汪世顯被呼延信所阻,不可能輕兵抵達大安,解救他於危難之中,塔海相當的憋屈。
李易點了點頭,嘆道:「當年,我初來蜀川,適逢虜人南侵。大安一戰,在雞冠隘以三十九騎薄陣,生還十三人義結金蘭,生死與共,卻不想短短數年見,去了三哥,四哥又生死未卜!」
李慕白體味李易內心痛苦,喪失結義兄弟,他也無法勸慰,只得道:「上官將軍殉國,卻雖死猶生,吳太尉力戰重傷,他卻拯救了蜀川大軍,千萬黎民由他而生。」
李易慘然地笑了笑,是啊!逝者已矣,活着的人仍需奮鬥,至於吳天佑只能看天意了!如今,蒙古軍雖敗卻仍保持很大的優勢,蜀川局勢並不明朗,若對方主動退卻,他反倒不好辦了,禁不住眉頭緊蹙。
「學士,可是在擔憂行興元府?」
李易怔了怔神,沉吟半響方才慢慢頷首。
李慕白臉色陰沉,雙目閃爍,似乎在滴水。
夜,皎月當空,依稀煙塵滾滾,大安的谷地內,到處是奔騰的馬蹄聲,到處是廝殺的吶喊聲,到處是悲慘的哀嚎聲。
蒙古軍襲擊陽平的四千騎,在饒勤嚴陣以待下,撞了個頭破血流,最終不得不返身進攻李易。卻不想,塔海早已兵敗,嚴陣以待的羽林郎和背嵬軍、雲騎軍給予這支蒙古軍馬隊致命一擊。
丑時,宋軍上萬步跋和數千騎完成合圍,直接讓兩個千戶隊下馬投降,其餘人眾分路突圍,要麼戰死,要麼逃脫生天。在狹小的大安谷地內,匯集十餘萬大軍,幾乎沒有馬隊的迴旋餘地,這些蒙古軍的馬軍頗為悲劇,尚未發揮應有作用,便早早地謝幕。
黎明時分,整個戰場漸出分曉,蒙古軍騎兵仍處於四分五裂狀態,塔海意識到事不可為,若再糾纏下去,數萬步軍將被宋軍分割吃掉。僅一天便毀去數月的準備,心有不甘,卻無可奈何,再不走就分文不剩了。
他還也很光棍,立即組織撤軍,殘餘的蒙古軍馬軍組織一次又一次的反擊,掩護主力向雞冠隘撤退。
出人意料的人,李易對塔海並不感興趣,而是組織兵力圍剿蒙古軍馬軍,任由其數萬殘兵與劉嶷會合,一同撤入興元府。
李易得到軍報,僅淡然地說了句:「知道了。」
是日,雲騎軍前軍北上沔州,歸王柏節制,李易率背嵬、羽林、神機三軍並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州郡兵及十三指揮預備軍,共計三萬餘人緩緩開進,由雞冠隘進駐興元府。
按竺邇撤去對中梁山的圍困,收縮兵力至褒城一線與塔海會合,蒙古軍兵力恢復到七萬餘,其中馬軍近兩萬餘,聲勢倒是復震。
當然,孟珙和忠孝軍並未毫無作為,當按竺邇退卻之際,孟珙與南玥發動一場攻勢,殲滅五千蒙古軍,卻都是些漢軍。
西線,呼延信進取不足、守成有餘,昆布哈、汪世顯數次尋求決戰,宋軍卻謹守關防,時時以小隊襲擊蒙古軍輜重,令近八萬蒙古軍將士疲於奔命,師老無功。
一支未曾參戰的雲翼軍並三千漢州軍,並未作為生力軍,而是直驅中梁山,進駐南鄭縣境內。
宋軍主力拿下西縣,兵抵沔水與蒙古軍對持,戰局似乎處於僵局,讓人看着有點奇怪。
就在宋軍主力大軍後方,李易率文封的宿衛並八百羽林浚將士,結成一個不起眼的小營寨。
「學士,數萬大軍留給饒勤、陳敏二人,似乎有些不妥。」不顯眼的小軍帳內,李易盤膝而坐氈墊上,一旁葉開與文封二人左右分而長跪。
李易面色嚴峻,冷眼看着葉開,道:「老十二,四哥殉難,你有何感想?」
葉開怔了怔神,垂首沉吟,臉色卻異常冷峻,決然道:「六哥,沒人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三哥死得其所,四哥若有不幸,我們活着最好。」
李易頗有深意地看了眼葉開,慘然地笑了笑,慢慢頷首道:「說的不錯,活着的人還要秉承他們的志向,就像當年三哥那樣,相信四哥會沒事的。」
葉開有些吃味,不知李易為何良多感慨,不禁看了眼文封。
文封見葉開看他,做出個無奈表情,以示自己也不明白。
「你二人可知,我們現在最大的困境,在於何處?」李易環顧二人,語氣沉重。
葉開劍眉緊蹙,沉重地道:「六哥,時下虜人雖敗,實力猶在,當以退敵為上策。」
李易咂咂嘴,並不置可否,目光轉向了文封。
文封看了眼葉開,低聲道:「有人亡我之心不死。」
李易投去讚賞的目光,淡淡地笑道:「那應當怎樣?」
聽李易的笑語,文封吸了口涼氣,哪裏是笑着說話,分明是笑聲中透着冰冷的殺機,他沉默不語,這不是他應該說的話。
葉開目光有些游離,道:「六哥,虜人傷我四哥,小弟願提一旅,為四哥報仇雪恨。」
李易閃過一絲失望的目光,面色不改地道:「你們應該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沒有既定的政策方向,戰爭毫無意義。同樣,戰爭服務於政治,從政治角度考慮大局,方能進退有據,不考慮大局的將帥,永遠只是猛將。」
他對葉開並未抱太大希望,在他眼中,葉開是軍中第一猛將,即便是吳天佑、王柏、文封亦有不如,秦風等那些後輩,也無人能如葉開勇冠三軍。
可惜,戰爭並非緊靠將帥的勇武,而是對將帥綜合素質的考驗,一位只知衝鋒陷陣的將帥,永遠都是陷陣之士,連軍鋒也勉為其難。初始創業,一切從頭開始,需要勇猛無比的壯士,去衝鋒陷陣,隨着局面一步步打開,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便需要理解大局,智勇雙全的將帥。
當然,隨着蜀川大軍的不斷壯大,迫切需要能獨當一面,能統率萬人的將帥,葉開顯然不是合適的對象。
文封似乎明白了李易意思,正待要說話間,王孝仁快步入內,道:「老四,這麼急急把我叫來,有何事?」
(本章完)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3s 3.765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