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
2000台航空發動機,404不會要他們出錢。
可引進蘇-27的70億美元,卻需要他們出了。
謝凱停頓,眾人都是這樣想着。
他們不得不佩服這個小子的底氣,更是佩服他的算盤打得響。
「蘇-27戰機技術引進,在目前來說,對方提出的要求是採購總數量不低於200架,按照預計價格,採購金額大概在 50-60億美元之間。當然,大家也應該明白,即使簽訂這樣的合同,也不可能給這麼多錢。兩百架戰機不僅不會一次採購,甚至很大一部分會由蘇聯提供零部件,國內生產線組裝,然後蘇聯提供技術支持,國內生產再組裝……」
謝凱剛說完,趙玉軍就聲音帶着哭腔說道:「謝凱啊,我們可不是紅旗集團,哪裏有那麼多經費……整個601跟112廠,每年財政撥款只是保證我們不破產……別說50、60億美元,連5、6億美元我們整個單位不吃不喝,湊十年都湊不出來的。」
「是啊!謝凱,航空部也沒有能力向財政部申請這麼多的外匯……」趙崢看着謝凱,滿臉苦澀。
他的聲音中,同樣帶着一絲顫抖。
他們連個幾千萬美元的合作項目都要開會研究很久。
財大氣粗的404倒好,人家談合作,動不動都是百億美元。
白彥軍看着他們,心裏鄙視不已。
本來就不待見他們,這時候更沒好氣地說道,「錢的問題,你們不用考慮,如果談妥了,自然有我們負擔……另外,你們只需要準備好技術跟要求,由謝凱跟蘇聯人談就行了。到時候資金的問題,絕對不會讓你們為難。」
他的話中,帶着對其他大佬們的輕蔑。
幾位大佬神色更是怪異無比。
人家單位有錢,說話都特麼的硬氣。
那可是上百億美元啊!
404哪裏來的這麼多錢?
謝凱眾人的反應,知道這樣下去不是個事。
要是航空工業部跟中航技的人不願意跟蘇聯人談判,到時候他去談蘇-27引進,就有點被動了。
他為了自己的小命,本來只是蹭蘇聯人的飛機。
現在把航空工業部跟112廠的人都給拖上,屬於商業談判,蘇聯人要想綁架他,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何況,謝凱也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小命,更是為了早點把蘇-27的技術給弄到國內。
謝凱叫上中航技跟航空工業部的人,就為了讓他們當籌碼。
他們不去,怎麼行呢?
當然,蘇-27引進後,肯定會交給112廠的。
在謝凱的那個時代,112廠引進了蘇-27後,發展得非常快。
甚至還得到了一個外號叫沈霍伊!
這個外號就因為112廠,把蘇霍伊的大部分技術消化了,利用俄羅斯提供的零件搞出了蘇-27國產版本的殲-11,更是在殲-11的基礎上,搞出更加先進的殲-11b,殲-16,最後在進一步引進蘇-33艦載機後,很快高出了國產航母的艦載機艦-15……
不為別的,就因為蘇-27作戰半徑達到了1500公里!
謝凱知道他們的擔憂,平靜地解釋,「諸位,目前我們手中航空項目有多少,大家也應該清楚。可無論如何,我們的戰機,因為技術基礎跟經驗,無法達到蘇-27這種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里的程度。而目前,項目太多,引進後,也沒法放在我們單位……112廠畢竟是兄弟單位,也是國內航空技術實力最強,技術儲備、經驗最豐富的單位。引進蘇-27這樣先進的戰機,放在112廠更合適……我們希望大家一起參與進來,共同提高我們的國防實力……」
謝凱這樣一說,其他人臉上好看多了。
雖然,蘇-27還是得他們出錢。
趙玉軍看着謝凱,滿臉苦笑,「謝凱,我們真的沒錢,而且,對於蘇-27也不了解……」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白彥軍粗暴地打斷了,「知道你們為什麼一直發展慢麼?就因為太多考慮了。我們既然說了,資金的問題,我們想辦法解決。另外,引進蘇-27的生產技術已經不是第一次談判,紅旗集團在這方面早就準備充分了,如果你們不願參與進來,就算了。」
白彥軍本來就不爽蘇-27就這樣給112廠,這會兒說話,沒有絲毫客氣。
其他人聽到這不客氣的話,只能受着。
所有人都清楚,蘇-27這樣的技術,任何一個單位都不會放棄。
引進後只要消化了,112廠的技術實力將會突飛猛進,跟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112廠本來就是國內航空製造單位中技術實力最雄厚,經驗最豐富的單位。
哪怕紅旗機械集團跟132廠合作,也是無法撼動他們的地位。
趙崢有些擔憂地看着謝凱,再盯了盯白彥軍,才開口說到:「目前國內航空人才儲備不是很充分,現在引進技術,需要消化,到時候……」
他沒有說完,大家都知道他的潛台詞。
國內航空工業人才不足,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個問題,從建國到現在,都困擾着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
而要命的是,404還特麼瘋狂地挖人!
別到時候404幫着引進了,然後說什麼讓112廠跟601所用技術人才去補償。
那樣一來,引進了技術,也不是短期內可以消化完成的。
「人才不夠就培訓,不能因為人不夠就放棄機會,失去機會以後將再難以得到。當然,我們可以保證,以後只合作,不再挖你們的人。」
謝凱做出了承諾。
挖人這事兒,本來就是他出的餿主意。
到目前,國內整個航空工業都被他們給挖到了怨聲載道的程度,再挖下去,404肯定要挨收拾。
到目前,404其實也不需要挖人了。
趙玉軍等人根本就不會想到,謝凱的鋤頭,已經揮舞到了蘇聯國內。
只要蘇聯一倒下,通過跟蘇聯的技術合作,可以充分地了解到蘇聯國內相關專家以及核心技術人員的情況,那時候稍微勾勾指頭,蘇聯專機跟核心技術人員,就是404的了……
國內確實在航空工業領域用人需求方面有着很大的缺口。
404動不動挖其它兄弟單位核心技術人員的事情也是事實,這方面的技術人員本來就難以培養。
聽着謝凱承諾,其他人雖然不放心,不信任,也沒法表示什麼。
難道告訴謝凱,咱們不相信你的節操?
「既然是引進技術,在引進過程中,讓年輕的技術人員參與進來,用以老帶新的方式,一個老人帶數名新人,這樣一來,十年後,我們就會擁有大批經驗豐富的優秀技術骨幹,而在跟蘇聯的合作中,大量派遣技術人員到蘇聯學習……「
謝凱的這一說法得到了趙崢的認可。
連趙玉軍也覺得是這是好辦法。
112廠一直都是採用的這種人才培養模式。
國內航空工業的單位,只要是戰機相關的,等都是從112廠分出去,112廠幾乎孵化了國內所有的戰機製造單位,不斷地為整個國家航空製造提供人才,最終依然還是國內航空工業實力最雄厚的單位。
即使被紅旗機械集團挖走大量技術骨幹,112廠的項目依然沒受到太嚴重的影響,項目進度也沒被拖累太多。
如果112廠有紅旗機械集團那樣龐大的資金砸入,恐怕研發成果遠比紅旗機械集團更多。
柳東盛回到酒店後,直接找到烏克蘭航空工業部部長季米諾夫。
季米諾夫雖然主管烏克蘭航空工業部,同樣也是蘇聯航空工業部的重要人物——副部長!
把情況介紹了後,季米諾夫一臉疑惑地看着柳東升,「他們去烏克蘭的目的真的只是談判?」
柳東盛看着季米諾夫這個便宜老丈杆子,咧嘴一笑,「將軍,他們主要的目的,是想跟安東諾夫設計局進行合作,那家單位不僅僅開發戰鬥機,還開發民航客機,以及大型軍用運輸機。」
對於柳東盛的這種說法,季米諾夫深信不疑。
安東諾夫設計局,那可是整個烏克蘭的驕傲,更是蘇聯航空工業的驕傲。
安-124這樣的大型軍用運輸機,連美國人的c-5都比不上。
更不要說安-225這種巨無霸,最大起飛重量達到640噸的世界最大型飛機,美國人那是絕對造不出來的。
中國人借着跟蘇聯航空工業部談判引進rd-33發動機以及蘇-27戰機的機會,到烏克蘭跟安東諾夫設計局接觸溝通,尋找合作可能性,是非常正常的。
安東諾夫那可是整個世界上最頂級的航空設計單位,沒有之一!
蘇聯高層並不願意把這樣龐大的運輸機設計製造技術提供給中國人,中國人在得到技術後,將會成為他們的競爭對手。
對季米諾夫來說,他雖然是蘇聯航空工業部高官,同樣也更需要考慮烏克蘭方面的利益。
目前因為蘇聯財政部拿不出錢來,安-225的第二架飛機組裝都已經停滯了。
工廠只有少量的訂單。
季米諾夫了解了情況後,直接就去找航空部工業部長米沙維奇夫斯基,把從柳東盛這邊得到的消息轉告給了他們。
米沙維奇夫斯基很高興,「中國人這樣的打算,跟我們一起走,在路上我們就可以展開談判。」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1s 3.971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