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軍工子弟 1959 二十年後的改革,先拿來忽悠

    第1959章 二十年後的改革,先拿來忽悠

    「蘇-27如果單純作為一種空優戰機,是沒有問題的。在蘇聯的作戰體系內,蘇-27隻需要爭奪制空權,而不需要對地面部隊進行作戰支持。在蘇聯的戰術中,米格-29這種前線戰術支援戰機,以及蘇-25對地攻擊機才是用來支援地面部隊的裝備……」

    謝凱真心有些看不上蘇-27。

    搞回來蘇-30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研究仿製,更是要逼着沈霍伊加快研究速度,儘快以蘇-27為基礎,開發出蘇-30。

    甚至,直接以蘇-27跟蘇-30的基礎,弄出殲-16,而不是在沒有選擇的時候,大量裝備國產化的殲-11。

    藍軍的訓練使用中,蘇-27的作用,真的很雞肋。

    在戰爭中,僅僅只是用來制空的戰機,沒有多大的用。

    現代化戰爭,交戰雙方,都有數量不少的各種類型導彈。

    尤其是一些局部作戰,除非勢均力敵,否則很少再發生如同二戰時期的那種大規模空戰。

    「當初可是你們花費了巨大代價引進的蘇-27的生產技術跟生產線。」龍耀華不滿地抱怨。

    如果沒有404跟謝凱的佈局,根本沒有可能從蘇聯引進蘇-27全套生產線跟生產技術。

    現在國內尚未完全消化引進的技術,謝凱就開始嫌棄這種戰機。

    不是浪費資金跟人力物力麼。

    「那個時候,蘇-30甚至才剛開始實驗,即使我們想要,人家會給麼?有這種技術,已經比國內強太多了。如果消化了,直接以此為基礎,改進……」李明山倒是沒有抱怨。

    林將軍在一邊,則是有些複雜地看着謝凱。

    空軍對於蘇-27寄予了厚望。

    在沒有蘇-27的時候,空軍能選擇的先進戰機根本不多。

    即使殲-7性能不行,依然是空軍的主力;殲-8ii則是海軍航空兵使用的。

    蘇-27,在性能上,超過了殲-7跟殲-8太多,從國內引進生產技術後,空軍就開始全力支持沈霍伊,希望他們能快點完成國產化。

    第一批由蘇聯製造,沈飛組裝的蘇-27,交付給了藍軍。

    畢竟,有404在,藍軍裝備的優先序列,甚至在空軍之前。

    眼看空軍就要開始裝備被國內命名為殲-11的蘇-27,現在謝凱卻說這玩意兒沒有多少作戰能力。

    林司令能好受才是怪事。

    「這麼說來,空軍並不適合裝備蘇-27?可現在,空軍沒有多少機型選擇,超-7a雖然擁有一定作戰能力,無論是作戰半徑,還是作戰能力都有限;超-7乙作戰能力倒是強了不少,作戰半徑也只有750公里……」

    林司令這是懷疑謝凱希望空軍裝備超-7才故意打壓蘇-27的。

    蘇聯最先進的戰鬥機呢。

    「不,超-7同樣不適合裝備部隊。雖然國內自用型號的技術跟火控雷達都比出口的強不少,實際上,超-7甲跟超-7乙,都是現有技術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做出的妥協產物,同時,這兩個型號的戰機,很多技術都是為了幫助十號工程驗證……」謝凱並沒有為超-7說話。

    超-7,404投入了超過二十億的研究經費。

    不過,大量的出口,卻讓這款戰機一直擁有充足的研究經費。

    「另外,空年並不是不適合裝備蘇-27。首長,任何國家空軍,最重要的就是爭奪制空權,同樣還需要對地支援……」

    謝凱並沒有多強調這些。

    空軍的地位,在國內還是沒有幾十年後那麼高。

    大陸軍思想下,所有的部隊,都是為陸軍作戰的配套。

    藍軍的存在,已經開始顛覆國內的這種思想。

    所以,現在需要的就是等待。

    而藍軍,各兵種之間的界限,已經極其模糊,這是一支以信息化跟數據化為基礎,完成了機械化向高度合成化邁進的部隊。

    如果現在大力推廣,一方面,軍費支撐不起。

    另外一方面,軍兵種之間的矛盾會導致指揮更混亂。

    甚至,連高級指揮官都沒有全面認識到合成化部隊的作戰能力。

    藍軍三名高級指揮官,楊斌跟何超兩人只是守備團的團長,因為最開始部隊向着這方向改造的時候就在裏面,所以最終他們還留在藍軍,卻已經跟不上藍軍的發展了。

    唐鑫,一名留學美國,見識到美國先進陸軍部隊作戰訓練的指揮官,在空軍跟遠程火箭炮等部隊也納入藍軍旅之後,同樣有些跟不上了。

    要不然,這次他們也不會同意謝凱制定的作戰計劃。

    全國,甚至全世界,只有謝凱這個從幾十年後回來的人,才真正明白什麼叫合成化部隊,這樣的部隊應該如何使用,如何發展……

    「也就是不能多裝備對吧?」林將軍理解了謝凱的意思。


    現代戰爭中,單純的制空權戰機,確實用途會少很多。

    海灣戰爭擺在那裏呢。

    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戰機,卻沒有爆發幾次真正意義的空戰。

    空軍的作用,都是遠程打擊敵人戰略目標,癱瘓了對方空軍作戰能力後,再用來打擊敵人的地面部隊跟海上艦隊。

    謝凱只是點了點頭。

    「你覺得,真不用擴大藍軍部隊的規模嗎?」司徒雷還是不甘心,「不用擔心,如果擴大規模,各種裝備,訓練經費,都走正常程序,不需要由你們以試驗的名義補貼……」

    他以為謝凱是擔心規模太大會繼續讓404補貼。

    「首長,真不是這個意思。如果真的想要擴大規模,我個人覺得,可以從指揮系統着手,空軍、陸軍、二炮、甚至是海軍,各自都有最頂級的裝備,抽調起來,在藍軍演習或則合成化訓練的時候,再磨合聯合作戰指揮……」

    只有這樣,才是不得罪人的。

    成立聯合作戰指揮部,這是二十年解放軍新一輪改革才有的。

    在這時候,為了應付想要建立多支藍軍的部隊領導們,謝凱索性把這個丟出來了。

    到時候,後勤保障支援等系統,都會進入摸索實驗階段。

    這樣一來,就可以整合全軍最精銳的部隊。

    讓全國部隊形成更強的戰鬥力。

    「聯合作戰指揮部?各部隊平時分開訓練?」司徒雷等覺得有點意思了。

    這個,也是部隊高層一直摸索的方向。

    多部隊協同作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甚至更早就已經開始了。

    最典型的,就是步坦協同作戰。

    可整合所有的兵種進入一個作戰系統,規模之大,難度之高,都是讓人難以想像的。

    「藍軍,是國內部隊建設的磨刀石。無論是空軍、陸軍、海軍,甚至二炮部隊,都需要藍軍這樣的磨刀石,在各軍種調集精銳成立磨鍊部隊的磨刀石,然後再整合成一支規模更大的藍軍……」

    謝凱全盤托出自己的構想。

    一旦這樣成為現實,在國防建設上,解放軍將會至少少走十年的彎路。

    二十年後,二炮將會成陸軍的序列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軍種——火箭軍。

    而在這之後,還有一個全新的軍種——戰略支援部隊。

    這支部隊,哪怕是在謝凱這種半吊子軍事發燒友的全力了解下,依然神秘無比。

    雖然不了解這支部隊,但是不妨礙謝凱根據自己了解到的消息來加以自己的想像力,在這個時代忽悠軍方展開這方面的探索跟建設。

    「聯合作戰指揮部,可以成為所有軍種藍軍的指揮部,負責協同作戰時候各部隊的戰略支援跟聯勤保障,諸如,向前線各部隊提供情報支援、信息支持、心理戰、電子對抗、網絡作戰等……」

    反正這個時代沒有人了解戰略支援部隊。

    謝凱這半吊子水平,雖然對這支保障部隊也是不太了解,可只要提出了方向,部隊那些高級指揮官們自然會去探索。

    「這樣的部隊,作用是什麼?」司徒雷更是驚訝,「現在有總參,有各軍種司令部……」

    「其實這個聯合作戰指揮中心,也就是職能司令部,不僅負責指揮,也負責聯勤保障。到時候,完全可以整合各軍兵種最大的精銳力量,比如這次演習,在空投的時候,空軍負責支援跟運輸,陸軍大量裝備空投,二炮負責遠程戰術支援……」

    謝凱解釋得口乾舌燥。

    這年頭,這種模式的建設,完全沒有任何經驗借鑑。

    畢竟,司徒雷等人,同樣也還是處在重炮超越一切的大陸軍思想中。

    藍軍,其實就是根據未來二十年後的各部隊建設情況整合而來。

    雖然無法跟二十年後的解放軍比作戰能力,也不是這個年代各國部隊的戰鬥力可比的。

    尤其是美軍這支世界最強戰鬥力的部隊,在解放軍成立了聯勤保障部隊等部隊之後,戰鬥力都被比下去了,唯獨的優勢,也不過是作戰經驗更豐富,部隊裝備更先進。

    畢竟,美軍的戰略支援力量,一支都是分散在陸、海、空等各主戰軍種中。

    重複建設、相互爭奪經費資源的情況也就無法避免了。

    諸如,美國空軍、海軍各自發展了廣域監視衛星系統,甚至為了獲得更多經費而導致軍種見的矛盾……

    在解放軍內部,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畢竟,建立聯勤保障部隊的時候,空軍跟海軍,都沒有美軍強大……

    那得省多少錢?

    (本章完)

    :



  
相關:  軍工主宰  弄潮1990從廠長開始  黑金科技  超級軍工帝國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我真的只是村長  強國快遞  超級製造帝國    近戰狂兵  獵戶出山  踏星  驚天劍帝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重生軍工子弟1959 二十年後的改革,先拿來忽悠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重生軍工子弟"
360搜"重生軍工子弟"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s 3.962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