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茶,宋代最著名之茶!
有着「始於丁謂,成於蔡襄」之說。
即便是在陸雨原本所在的世界,龍鳳茶精湛絕倫的製作工藝亦是能夠讓現代人瞠目結舌。
甚至不必從采、揀、蒸、榨到研、造、焙、藏的大致程序有多繁瑣。淡淡是團茶上龍鳳紋飾的精巧細緻,便令人嘆為觀止。
用古人的形容便是「龍騰鳳翔,栩栩如生」!
而且這種茶的產量亦是極少,將龍鳳茶帶向巔峰的宋時茶人蔡襄,便是著名的「小龍團」創造者。
他所製作的「小龍團」不僅在製作上巧奪天工,而且產量極少,第一年製作的時候甚至只造出了十斤。
當時朝野官員權貴皆說「黃金易得,而其茶不可得。」
以至於當時宋仁宗皇帝趙禎對小龍團極為珍愛,即便是當朝宰相也從不輕易賞賜。
唯有在每天的祭天大禮之時,才破例拿出一餅賞賜中書省和樞密院的大臣。
而這兩府的大臣都各有四位,可皇帝卻只賞一餅,八位大臣便只好將這一餅茶一分為八,每人一份。
這八個人將這一小塊茶帶回家之後自然視若珍寶,別說品飲了,尋常人就算想見都見不到,唯有家中來了尊貴的客人之時才會拿出來欣賞一下,甚至比傳家之寶還要珍視。
根據陸雨曾經所得過的史料看來,當時朝野上下唯有大文豪歐陽修曾有幸得到了一餅完整的小龍團茶。
就連歐陽修這種在朝二十餘年的一代名臣,也僅僅能得到一餅茶的賞賜,可見得到這種茶的難度了。
所以在古墓中發現這樣一塊小龍團根本不足為奇,至於李燕依的那些問題,一旦若是讀到了這些完整的史料之後,亦是可迎刃而解了。
而這些事情亦非陸雨憑空杜撰所得。
歐陽修在為蔡襄所著的茶書《龍茶錄》題寫《後序》之時,便清楚的將彼時龍團茶的情況寫了出來。
乃至後來,兩宋消亡,蠻夷塗炭中華。
龍鳳之茶漸漸失去了其欣賞者,亦是逐漸走向銷聲匿跡。
明代洪武年間,重新恢復中華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因此茶做工繁瑣難以複製,更因喜好條形散茶,便下詔罷造龍團。
從那之後,龍鳳茶便絕跡於歷史長河之中。
陸雨比在場的任何人都清楚,想要重新複製製造出這種龍團茶,比之尋找到其真正的歷史依據要難上百倍千倍!
即便在原本的世界,龍鳳茶的製造工藝都已經失傳,只能夠通過歷史的記錄來不斷摸索慢慢恢復。更遑論這個連歷史記錄都沒有的世界?!
如此看來,華夏茶聯這次的題目似乎並沒有將難度混淆。
與尋找和論證白茶相比,論證與製作龍鳳茶顯然更加困難得多。
即便是陸雨自己,也根本沒有把握將龍鳳茶重新作出……至少在短時間內,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實現的!
不過正所謂「無知者無畏」,在場的新晉茶人之中亦是有不少人都已經開始準備選擇這道題目。
就連卞良吉也躍躍欲試摩拳擦掌,喃喃道:「這題目不錯,有挑戰性!我喜歡!」
陸雨詫異的看了他一眼,笑道:「你準備選這道題?」
卞良吉點頭道:「為什麼不呢?我可是對這次晉級賽抱着必勝的信念來的,既然必然要選那當然就要選難度大的了!不過我這個人也知足,直接跳到二級茶人的事就不想了,但三級茶人必須要拼一下。」
陸雨聞言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道:「我倒是建議你選擇第一道題目,至少那個還有機會完成。」
卞良吉一怔:「你的意思是我做不好這道三級茶人的題目?!」
此時于洋已經再次走到了眾人前方,陸雨用手在嘴邊比了一個噤聲的手勢,道:「等一會兒再說,先聽聽第三道題目是什麼。」
……
待到會議室內安靜下來之後。
于洋微笑道:「經過剛才李大師的介紹,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成為三級茶人的條件……在這裏我還要多說一句,本次茶人的晉級考評並不僅僅局限於這兩道題目。」
「這兩道題目只是由我們華夏茶人聯合會所提供給大家的一個選擇,大家若是有其它的方式能夠確切的論證華夏茶的歷史,並在組委會專家組的一致評定認可之後,也可以獲得晉級的資格!」
說着他的目光似有意般瞟向了坐在後排的易蘭。
而易蘭亦是向他禮貌的報以一笑,兩人的目光便交錯而過。
注意到了這一點的陸雨頓時明白,在這一次所有的新晉茶人之中,能夠有機會拿出華夏茶在歷史上存在的證據的,恐怕也只有易蘭這個嶗山道茶的傳承者了!
也正因為如此,華夏茶人聯合會才會將考題的範圍擴大,只要能夠拿出證據證明華夏茶在歷史上存在,那麼就可以晉級!
可以說這是一個專門為易蘭所準備的規則。
但之前陸雨便和卞良吉分析過這件事,華夏茶聯是否能得嘗所願,還需要看嶗山青易道長的態度。這次晉級考評,恐怕只是華夏茶聯方面的一廂情願而已。
對於此事茶聯副秘書長于洋亦是並沒有再多說什麼,而是轉身指向大屏幕道:「接下來,便給各位看一下本次晉級考評的最後一道題目,也是能夠直接晉級成為二級茶人的題目。」
直接晉級成為二級茶人的題目!
包括陸雨在內,會議室內所有新晉茶人的呼吸頓時急促起來!
要知道在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二級以上的茶人能夠稱之為「大師」!
二級茶人亦是高級茶人與低級茶人之間的分水嶺,無論是聲望地位都將截然不同!
莫說是華夏,就算在世界茶壇歷史上,能夠從新晉茶人直接躍升為二級茶人的事情都罕見無比。
即便是自知希望渺茫,所有人也都不約而同的想要看看這個能夠讓人一飛沖天的題目到底是什麼!
……
刷!
大屏幕上光影一轉,一頁早已陳腐破碎,又明顯被修復的古書書頁照片呈現在投影之上!
「今……較茶者,必言……興瓷,始萬曆,大……山寺僧傳供春者,吳氏小吏也。」
于洋在這張照片出現之後,亦是淡淡道:「這是一本殘書中的一頁,事實上整本書也只剩下了這一頁。此書作者不詳,因為其發現之處還有其它書卷,所以分析此書的作者很可能是……周容。」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2s 3.936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