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盛唐距離登頂偉大,也就只有兩三步。
只要中國各種剪斷吸血管子,再給別人插上吸血管子,勝利的天平就會慢慢倒向中華文明圈。
目前革命尚未成功,但很多人看到了未來,已經開始想着怎麼分蛋糕了。
唐覺曉原先贊同和氣生財,但明白了上頭是不願意看到他過於和氣之後,現在開始想找茬。
有些人身在營中,卻是敵人。原先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畢竟都拿3%的錢,從這點上看誰都是買辦。
但規則在那,又不可能一己之力打爆西方文明聯合,還能怎麼辦?
然而眼下一些行業,國內已經慢慢進入高端,還有人一心想做買辦的,那自然就會被有識之士聯手進攻。絕非私仇,也不是行業競爭,而是文明之戰。
現在有些人隱隱感覺到有什麼推動自己去戰鬥,唐覺曉是比較清醒的人,這會兒不過是為所保護之物拔劍罷了。
任何一個中國人想明白了,都會去做,就是看能力能做到哪一步。
唐覺曉坐在辦公室,看着手裏某家公司的資料……
他原則上是不會說中國人的企業有什麼不好的,華為、小米、阿里、企鵝,都是以吹為主,也就是對度娘、富士康說了一些不好聽的實話,至於樂視、錘子也只針對首腦一人。但這會兒有一家公司……
一沒有出色的產品,二沒有獨立自主的技術,三還沒有什麼盈利的能力……這三點大多數公司都差不多,但第四點,對本國消費者各種剝削,補貼國外,就很神奇。
更神奇的是這公司還靠國家輸血為生,一則官府輸血,很多部門高價採購該公司產品,一則打愛國牌忽悠民眾去買。如此神奇的公司,現在有點罕見了。
最神奇的是,918當日,該公司台灣省分部官網搞了個以日國軍旗、日國武士為主題的促銷活動。
以前不知道這事,現在只想說……nb。
買不起,買不起。
唐覺曉這會兒閒來無事,寫點文章打擊一下政治立場不正的對頭……
什麼國內比國外貴,補貼國外。
什麼新機裝上360,360提示,感謝回歸,本產品已經累計保護了這台機器1000多天。
這企業背後有部分中科院,但中科院已經對其失去控制了,那就不算攻擊自己人。
既然農業會是中國未來的一大出路,唐覺曉回來繼續找李德商量,他在非洲務農期間,心中略有所得,想諮詢一下自己想法是否行得通。
唐覺曉慢慢的倒着茶水,說:「哪怕是古代商人出身的呂不韋,也知道以農為本,以商為末,這農字我尋思着放現代就是實業,應該以實體經濟為本,虛擬經濟為末……現在的大多數人,怕是比幾千年前的古人都不如。」
李德笑道:「很多人都是想着自己爽就好,我死之後,哪管他洪水滔天?這話自己說起來感覺豪氣,但要誰聽到自己所在地當官的這麼說,肯定直接跳起來。」
唐覺曉說:「要應付未來的事情,必須農業發力。我國目前基建到鎮都是極為不錯的了,對比中美,到鎮是可以的,但到鄉村,我們不說比不了日國,東南亞這一塊大夥其實半斤八兩。盛唐互聯網+要下沉,而且我也確實有點東西,有些事我本想着上邊的上位者肯定想到了,結果我發現他們沒想到,既然他們不行,那我上吧。」
「搞農業研究的大多思維不活絡,聰明人有幾個會去學這不賺錢的技術?我來盛唐,也是想借唐總大腦一用的。」
學醫苦,學法累,誰關注過學農的呢?
學農還真是學種地,播種季節要挖地,下雨天也得幹活,要排水、插秧、打藥,農忙的時候可能要連夜幹活。最重要的是,還沒錢。
讀書的時候是在種地,畢業了也還在種地,參加工作了,甚至做了教授了,還是得種地,可以說學農的人一篇篇論文,就是寫在土地上的。
要是有個相對輕鬆,收入還可以,又比較體面的活兒,誰會去幹這個?
一個人去學農了,唐覺曉就認定對方是「做事的傻子」了。唐覺曉也可以是做事的傻子,但面對這群人,他得主動變成「滑頭的混子」。一來混子可以讓傻子為己所用,二來混子真的會保護傻子。
唐覺曉說:「官府一直在搞城鎮化,拿出國外發達國家的比例,一對比我們,我們還有巨大發展空間……真的是肉食者鄙!先說農村問題,現在很多人賺了錢之後返鄉蓋樓,就連我家老爺子也這麼幹,這在我看來就是浪費了,但我家老爺子不這麼想,他完成了他的一個夢想。」
「是的。」
老人的想法、三觀,和年輕人是不一樣的。
一個普通的老人,小時候吃紅薯、土豆活過來的,肯定是吃不飽的。那麼他長大了就會對地無比執着,甚至是對種水稻無比執着。
他會慢慢的攢地種水稻,種水稻很累他當然知道,但依然堅持。如果這人比較頑固,那麼同村的人種果樹發財了,他可能還在種水稻。別人稻田裏養小龍蝦,也發財了,他依然在種水稻。
這樣的人真的傻嗎?並不。
他小時候只有過年才能吃一頓米飯,他的夢想就是餐餐有米飯吃,旁人笑他傻,卻不知道他已經完成了兒時的夢想,這是個可敬的人。
很多人的夢想就是住大房子,開小汽車,他們之中,不少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唐覺曉說:「如果城鎮化一直發展,就會慢慢抽空農村,但這是不可能的,中國這麼大,不可能只有城鎮人口而沒有農村人口,至少現在不可能。現在村里蓋了那麼多樓,那將來農村承擔的就不是經濟責任,而是社會責任,也就是養老問題。
現在的村霸不可怕,那是因為蓋樓的人還不夠老,等他們老了,欺負他們就容易多了,而他們的孩子又在外邊打工……所以官府現在反應過來了,已經不那麼追求城鎮化了,改為想辦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我國現在到鎮和發達國家情況差不多,鄉村還是不太行,只要繼續基建終究是可以的。目前我們的弱項是為生、食品安全,但也不是沒思路……
我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整體思路是很龐大的,但可以一點點實現。」
「那最近思路,唐總你想?」
「升級。」
「升級?」
「一步到位把農業工業化,這不可能。我擅長把一件很難的事,分解成很多個小階段,慢慢的挨個完成每個階段,在我看來是不難的。包括很多問題,比如很多人把津門當做跳板,事情做到半就跑了,其實只要有誰掌控着整體,又絕對不跑,每個人完成小階段任務也有功績,那就難有爛尾工程。」
李德忽然明白了,唐覺曉要做農業產業結構設計!這是要設計產業鏈,比設計產品難得多!
現在中國的農業產業鏈借鑑了美國,也有自己的特色,但主要還是學別人。
美國1944年做了現代化農業產業鏈設計,之後二戰結束,各國農改……
要說沒點陰謀,怎麼可能呢?
唐覺曉尋思了很多年,他當然變不出10億畝地來,但變出10億畝地的蛋白產品,他倒是有思路。
「那唐總你的升級思路是?」
「目前來看,還是蚯蚓養殖。」
「是有新切入點了?」
「是的。」
唐覺曉琢磨着未來的農業發展,搞不好是土地入股,大家一起搞農業公司?只要官府按照日國那樣給補貼,就該城鎮人口抱怨了。
而且燕京旁邊的農村,唐覺曉老家肯定也比不了,不能一概而論。
但唐覺曉現在是找到了一個可以一概而論的東西……
李德說:「蚯蚓養殖最大的問題一個是銷路,另一個是蚯蚓的食物,餐廚垃圾真不是誰都能弄到的,包括牛糞,對於很多人來說也不是很好弄。」
唐覺曉說:「為什麼不試試秸稈呢?」
李德先是一愣,然後表情……
唐覺曉說:「現在秸稈已經成為了農村污染新源頭,我查過了,每年7億噸。這玩意兒燒又不給燒,農業部門學加國打碎,感覺很傻。加國氣候較冷,蟲害問題不大,我們種地的地方都比較暖,玉米杆蟲子很多的,而且滋生的微生物也會造成危害。既如此,為何不拿來養蚯蚓呢?7億噸秸稈,不知道能轉換多少蚯蚓糞,但既然用了億噸這種單位,想來是不少的。當地的秸稈當地餵蚯蚓,還省了大豆運輸的成本。」
李德心中抓耳撓腮……
「唐總,具體你想怎麼運作?」
唐覺曉說:「我先收購一些有蚯蚓技術的蚯蚓種苗公司,出售當地農民蚯蚓苗……不,不給個人,個人風險太大。那我同時在當地成立蚯蚓養殖公司,該公司和我的蚯蚓種苗公司買蚯蚓,並收購當地秸稈、動物糞便、餐廚垃圾。
我把收來的東西做成飼料,餵養蚯蚓,產出蚯蚓肥賣給當地農民,或賣給官府搞綠化,獲得收益。
這事你幫我聯絡農業部門,我找雷君要管理型人才,想辦法壓縮成本,讓利給大家。」
李德站起身來,來回走動,計算着可能性……
媽的,可行性還真的挺高的!
不,應該說一定可行!
就像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奶場一樣,這一套做成熟了,每個地方都可以有蚯蚓場,風險只在盛唐!
「產出蚯蚓過多怎麼辦?」
「等到夠多了,先找雙匯,他們能夠消化很大的一部分,把我們這部分併入他們的產業鏈。之後嘛……各種有大型養殖的,各種做動物飼料的,都聯絡聯絡。只要第一波我們熬過去了,後邊就是順風局。」
很多人視三農為累贅,唐覺曉看三農是寶貝。
一年7億噸秸稈,這要能利用充分了,得是多少錢啊!
許多人視秸稈為廢,唐覺曉還是視其為寶。
盛唐是吃不下整個市場的,他也沒想吃下,他最多也就是在兩廣能夠控制一部分。
但這要是真的做了起來,對國家的幫助,對老百姓的幫助,其中的利潤……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s 3.865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