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六年,1917年12月4日,黃昏之前。
透過石頭堆積的窗口,搖搖欲墜的玻璃窗後,歐陽安娜望向亞洲大陸方向,一片晚霞像被鮮血浸透的紗布,飄蕩在天際線與蒼穹的盡頭,底下是映成金黃色的滾滾東海,就像上海大世界的開業慶典。
一個禮拜前,安娜帶着秦北洋與齊遠山一起去大世界玩。三人似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跟着摩肩接踵的人群,進入遠東最大的遊樂場。十二面哈哈鏡目不暇接,各種地方戲你方唱罷我登場。上下兩層的大劇場,開男女同台演出京劇之先河。齊遠山會哼幾段京劇《定軍山》,惹得安娜拍手叫好。他們還像小孩子坐了遊樂飛船與小型摩天輪,最後看了場法國無聲電影,凡爾納的小說改編的《從地球到月球》。
看完電影,秦北洋說:「有朝一日,人類若真的登上月球,我輩都還活着嗎?」
齊遠山搖搖頭:「嫦娥奔月嗎?怕是等到那一天,我早就死了呢!」
「休說這些不吉利的話!」歐陽安娜用纖纖玉指堵住他的嘴巴,「我們三個人,誰都不許死,我們要一起活着,活到天荒地老,老到人類登月的那一天!」
「好,到那一日,我們三個一塊兒移民到月亮上生活。」秦北洋微笑着仰起脖子,恰好一輪明月當空,「賽因斯先生會幫助我們實現夢想的。」
三個少男少女走出大世界,去隔壁的照相館拍了三個人的合影。他們選了三種不同的背景畫板,分別是西湖三潭印月、北京八達嶺長城、巴黎埃菲爾鐵塔——幾天後,這些照片成了秦北洋與齊遠山在通緝令上的形象。
安娜才發現秦北洋的脖子上,掛着一枚血色的玉墜子。她不可抗拒地輕輕觸摸,指尖傳來一陣溫熱,不僅僅是少年的體溫。
「我爹說,這是我從娘胎裏帶出來的玉石。」
「你爹騙你呢!還真當你是賈寶玉了?」
歐陽安娜放肆地大笑起來,再過很多年,等到她年華老去,依然忘不了十七歲的這一晚。
古老的石頭房子,是故鄉達摩山的老宅。安娜還不知道,她在上海公共租界的家,三層西洋大宅的海上達摩山,已被燒成徒存四壁的廢墟。她的父親歐陽思聰,變成冰涼的屍體,喉嚨被利刃割開,躺在巡捕房的停屍間裏。
案發前一夜,12月1日,歐陽思聰與女兒促膝長談,最後說:「明天,你就回老家達摩山吧,去給你媽媽掃墓吧。」
「爹!是要發生什麼事了嗎?」
「沒事兒,我只要你沒事兒就好!」
父親將她摟在懷裏,摟得如此之緊,差點讓她感覺窒息。
次日,福特t型轎車把歐陽安娜送到了碼頭,父親包了一艘排量五百噸的汽輪,將她送出黃浦江。
秋去冬來,北風蕭瑟,上海漸漸遠去,輪船投入大海。她倚在船欄杆上,白色帽子被風吹上高高的天空,就像一隻斷了線的風箏,不知將被哪個幸運兒撿到。
達摩山在東海的中心,一座微不足道的孤島。
兩千多年前,傳說這裏就是蓬萊仙山。秦始皇命令徐福出海,三千童男童女東渡,尋找長生不老之藥,曾經路過這座荒無人煙的孤島。
一千五百年前,達摩祖師東渡,率先在小島上登陸,此島因而得名達摩山。島上至今還有達摩祖師登陸的腳印。日本遣唐使船西來,鑒真大和尚東渡,此島是必經之路。島上人丁起起落落。明朝一度是倭寇巢穴,清朝海禁時被全部遷走,到晚清才重新有人定居。達摩山是中日航線必經之路,但這片海域暗礁叢生,常有船隻遇難。
歐陽安娜就出生在這座島上。
三天前,她站在汽輪的船頭,遠遠望見海島,孤零零地聳立在東海上。整個島都是黑色的,並非植被的顏色,而是光禿禿的岩石,中部突起一座高山。碼頭不過是深入海中的長堤,岸邊怪石嶙峋,船長每次靠岸都要分外小心。整座島的地形像口棺材,呈現不對稱的梯形,並往北面一頭放大。碼頭與漁村在島的西端,東側是群山和懸崖,一小片碎石海灘,荒無人煙。
深呼吸,空氣里飄滿鹹魚的腌臢味。漁村是層層疊疊的石頭瓦房,沿着海岸線和山坡蔓延,佈滿寒冬的肅殺與陰森,像大海與墓地之間的荒村。
這是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沒有電報,沒有信使,更沒有班輪,如果要去大陸或其他島嶼,只能僱用一艘漁船。
父親還交給她一個任務,去探望兩個弟弟——安娜是他唯一的女兒,但不是唯一的孩子。
歐陽安娜撐着小陽傘,走過漁村坎坷的石子路,來到一間茅草屋前。一個剛會走路的小男孩正在玩貝殼,屋裏走出個年輕姑娘,懷裏抱着吃奶的嬰兒。
就是她。歐陽思聰留在老家的小情人,連小妾都算不上,也是島上最後的「海女」——下海潛水採集貝殼與海綿為生的姑娘。達摩山習俗稍異於大陸,海女都是赤身裸體潛水,倒是跟日本相似。恐怕也是暴露在大自然中的海女身體,讓人到中年的歐陽思聰動了心。
冬天水冷,海女無法下海潛水,更要在家奶孩子。歐陽思聰每月派人給她送來銀圓、大米、衣服還有藥品,日子比其他島民好過多了。海女記得男人的承諾——明年把母子三人接到上海,住進海上達摩山,享受榮華富貴。
「世上最廉價的就是男人的承諾。」
歐陽安娜說出一句鴛鴦蝴蝶派小說里的對白。她摸了摸同父異母弟弟的腦袋,代表父親給了海女一袋子銀圓,就像給女傭賞賜似的。其實,海女也只比安娜大了三歲。但她看到穿着西洋學生服的安娜,就自慚形穢地低頭,叫了聲「安娜小姐」。
「我忘了他們叫什麼名字?」
「他叫歐陽檣櫓。」海女先指着地上的那個,又舉起懷裏吃奶的這個,「他叫歐陽連帆。」
「檣櫓連帆——我爹真會起名字!」歐陽安娜看着圍困孤島的茫茫東海,「你們保重!」
離開漁村,她沿着崎嶇山路行走,十二歲才離開海島,記憶還很清晰。島上風大,長不了高大的植物,只在背風處有野草與地衣。海島北端,光禿禿的岩石荒山,遍佈石頭墳墓。走到半山腰,下面直接通往海底,背山面海的好風水。
她看到了媽媽的墓碑。
安娜掉了兩滴眼淚,獻上一束小花,給墳墓上加了幾塊石頭,便走向陡峭的山頂。
達摩山的最高點位於中部,海拔七百多米。三年前,北洋政府交通部派人上島,在山頂造起一座巍峨的燈塔,為南來北往的輪船發送警告,不要誤入這片危險海域。
燈塔底下有座石頭大屋,遠看更像是堅固的要塞碉堡,狹窄的窗格給人以錯覺,裏面仿佛藏着大炮。
這是歐陽家族的祖屋,是她的爺爺在同治年間親手建造的。
安娜在島上度過無聊的兩天,每日給媽媽上墳,又到漁村看兩個弟弟,跟海女有一搭沒一搭談天。她聽了好多海女潛水的故事,原來海面下還有那麼多秘密。島民總共三五百人,都是歐陽思聰舊部。獨自住在山頂,不必為安全擔憂。
這天黃昏,她站在歐陽家的石頭大屋前,俯瞰整座達摩山。方圓幾十里的大海,最近的幾座小島,也能遙遙望見,像浮在水面上的大海龜。
忽然,西面的晚霞里,依稀跳出一團黑影。她揉了揉眼睛,那像一隻碩大無朋的金翅鳥,卻看不到翅膀,倒是有個紡錘形的物體,那不是……飛艇?
她打開無人看守的燈塔小門,沿着旋轉樓梯爬到燈塔頂上,眯着雙眼注視那艘飛艇,辨認出氣囊上天圓地方的銅錢紋。
飛艇正向着達摩山而來,幾乎與山頂上的燈塔,她所在的高度處於同一水平線。
歐陽安娜張開雙臂,迎接飛艇吊艙里的乘客,那個名字呼之欲出!
十分鐘後,飛艇來到達摩山上空,盤旋着尋找合適的懸停地點。山頂的燈塔是障礙物,飛艇轉向另一側的山坡。安娜奔下燈塔,撒丫子沖向飛艇方向。
當她氣喘吁吁地跑到山坡,飛艇吊艙放下一截軟梯。
十七歲的少年,從天而降。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06s 3.916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