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嘉師在後世所接收到的教育當中,軍政府概念跟獨裁有着很密切的關係。
但是嚴格來說,在穿越到大秦帝國之後,張嘉師很清楚一點,那就是這個時期的大秦帝國,同樣存在這軍政一體化的這個概念。
而在邊地的郡守的職務安排當中,軍政一體化就是一個最明顯的標誌。
而事實上,秦帝國的邊地軍政體系若是對應後世的中國王朝的相應歷史名詞,在模式上相對較為接近的則是藩鎮以及節度使。
而秦帝國的邊地郡守,因為其所在的環境而導致軍政一體,政令軍令同樣集中在郡守一人身上。
而事實上,在秦末亂世當中,由於戰爭的到來,內地郡縣的郡守縣令的軍事權力也被恢復。其中最為著名的則是三川郡郡守李由率軍防禦亂軍對三川郡的侵攻,最終兵敗身死的情況。
在平常而言,三川郡的郡守只負責民政,而郡尉則是負責軍事方面的安排佈置。
……
而藩鎮是唐朝軍制的一種必然產物。
在後世的相應概念當中,唐朝的軍制,顯著的一點是繼承前朝在重要地點設置都督府。睿宗時設節度大使,玄宗時開始擴大節度大使職權,並在邊境設置十節度使,統稱「藩鎮」。由此,形成了所謂的藩鎮雛形。
唐朝之所以煌煌知名千年,就是它的兼容並包,容納了很多的異族,並且平等對待。這一點,在唐初就已經很明顯。
但是,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論。既然有願意內附的外族人,就一定有狼子野心的人。這也是突厥雖然在太宗、高宗的時候都已經不成氣候了,但是北患仍然嚴重的原因。
突厥有餘孽,契丹也在崛起。在西南方,雖然對吐蕃的和親有很大的羈繫作用,但仍然不能阻擋他的繼續強大,並且擴張的野心。
唐與吐蕃的緩衝地帶——吐谷渾已經被唐消滅。所以兩者必將會硬碰硬摩擦。明皇好大喜功,邊將無不以拓疆開土來封官財。由此,邊境的兩邊都沒有安定的意願。所以,在當時談什麼和平可以說純粹是無稽之談。
厲兵秣馬,備荒備戰可以說是此起彼伏。另一方面,唐玄宗時期,府兵制已完全破壞,開始實行募兵制,這必然會造成兵隨將走,將領擁兵自重。無形中其實已經提供了藩鎮形成的條件。募兵制的惡性展形成了藩鎮割據。
大唐一方面可以進行中亞的與大食的戰爭,卻也不得不防範身邊外族的入侵。明皇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藩鎮節度使掌握地方兵權,是唐政府對遊牧民族騎兵實行軍事防禦的需要;藩鎮節度使掌握地方財政大權,是唐政府緩解財政壓力,解決邊防駐軍後勤供應的需要;藩鎮節度使擁有轄區數州的行政權,是更有效地執行軍事防禦任務的需要。
總之,藩鎮節度使是唐軍事戰略變革需要的產物。
唐初時道相當於現代的軍區,長官為大都督(戰時出征稱大總管),又以守捉、軍、城、鎮作為不同等級的邊防軍分區,其長官稱為「使「,有時一部分都督以欽差身份持節上任。
至睿宗景雲二年以節度使為固定官職取代「使「時仍只有統兵權。
玄宗時沿邊以數州為一鎮設九節度使、一經略使,藩鎮既指節度使及所部軍隊,長由重臣出任,賜雙旌雙節、攬軍政大權。
十鎮共擁兵4869oo人:安西節度使管理西域,兵力約24ooo。
北庭節度使今吐魯番防禦突騎施、堅昆,兵力約2oooo。
河西節度使隔離吐蕃、突厥,兵力約73ooo。
朔方節度使防禦突厥,兵力約647oo。
隴右節度使防禦吐蕃,兵力約75ooo。
劍南節度使防禦吐蕃、綏靖南夷,兵力約39ooo。
嶺南五府經略使綏靖南夷,兵力約154oo。
河東節度使今山西太原防禦突厥,兵力約55ooo。
范陽節度使今北京防禦契丹、奚,兵力約914oo。
平盧節度使今遼寧錦州招撫室韋、靺鞨,兵力約375oo。
藩鎮軍中按兵源分有以前分番服役的健兒、罷諸州團練使後新組建的團結兵和地方鄉兵;按構成劃分有隻領的外鎮兵、屬下州的郡兵、屯於藩鎮帥府內宅的內院兵;最重要的是牙兵,又稱衙兵,藩鎮之最親兵,極為精銳,負責保衛衙城和藩帥,是藩鎮軍的核心力量。
節度使權限過大,亦有身兼數鎮者,終至釀成安史之亂。亂平後,以前為平叛新設的和歸附的藩鎮林立,兵將久鎮一處導致節度使出現世襲現象、尾大不掉,朝廷無力節制;而一些忠於王事的藩鎮因宦官監軍掣肘、國家糧秣供應不及時也倍受鉗制。
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唐朝陷入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中央權力削弱,藩鎮越來越強,幾乎協同對抗中央。沖在最前面的藩鎮,叫做「河朔三鎮」,這三個藩鎮是成德軍、魏博軍、盧龍軍。唐朝為了籠絡河北降將,先後任命張忠志為成德軍節度使,賜姓名李寶臣,統恆、趙、五州,不久增領冀州,駐恆州,田承嗣為魏、博都防禦使。李懷仙為幽州盧龍節度使,統幽、營、平、薊、媯、檀、莫七州,駐幽州。這些原屬安史的叛將名義上歸順朝廷,實際上並不服從中央,自己署置將吏官員,各握強兵數萬,租賦不上供,形成地方割據勢力。朝廷無力過問。由於這三鎮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稱為河北三鎮,又稱河朔三鎮。
三鎮節度使的繼任不由朝廷委派,而是自傳子侄,或由部下悍將奪位。代宗大曆三年,李懷仙為其部下朱希彩、朱泚、朱滔等所殺,三朱相繼為節度使。十四年,田承嗣死,侄田悅承襲,代宗即子承認。
德宗建中二年正月,李寶臣死,其子惟岳求繼。德宗新即位,很想改變這種狀況,拒絕了這一要求,於是李惟岳、田悅與佔據今山東地區的淄青節度使李正己、據今湖北西北部的山南東道節度使梁崇義等聯兵抗命。
唐朝派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等率兵討伐。八月,梁崇義兵敗自殺。次年閏正月,李惟岳部將王武俊殺惟岳降朝廷,但因不滿朝廷的報賞,田悅、王武俊和參加征討的幽州節度使朱滔又相互勾結,聯兵反叛。朱、王引兵救田至魏州,十一月築壇同盟,相約稱王:朱滔稱冀王,田悅稱魏王,王武俊稱趙王,又約淄青李納稱齊王,於是亂事進一步擴大。直到興元元年正月唐德宗下詔罪己,重申待河北三鎮如初,才逐漸平息。
此後,河北三鎮自立節帥成了慣例。
……
而與藩鎮出現情況相對的,則是節度使的權利越來越大,最終難以制約。
自唐太宗起至唐高宗末年,唐邊境的軍事形勢生了戰略性的轉變。唐太宗在位時,採用的是主動出擊、外線作戰的戰略方針,以騎兵進行長途奔襲、擊其不備為戰術原則。唐太宗之所以採用這樣的戰略方針和戰術原則,主要是擁有一支比遊牧民族更為精銳的騎兵部隊。
《新唐書?兵志》明確指出:「秦漢以來,唐馬最盛,天子又銳志武事,遂弱西北蕃。」
唐太宗去世後,唐周邊軍事態勢生了重大變化。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數民族的騎兵開始不斷襲擾唐邊境地區。面對周邊軍事態勢呈現的這種新特點,變唐太宗時期的軍事進攻戰略為軍事防禦戰略逐漸成為唐統治集團的共識。
在變唐太宗軍事進攻戰略為軍事防禦戰略思想的指導下,唐政府進行了如下軍事防禦戰略部署:在西部,長壽元年,唐政府在安西四鎮部署了一支軍隊,控制經塔里木通往中亞的商路,防禦吐蕃、突厥的突襲和阿拉伯人的入侵。
在北部,唐政府在天山北側經伊犁河谷通往中亞的路線上駐紮軍隊,防禦突騎施、黠戛斯和東北突厥的侵犯。在沿關中和河東兩道的北部邊境,唐政府沿黃河北道建立了由常備軍和永久性堡壘構成的防禦體系,以應付******默啜的掠奪。唐玄宗即位後,繼續在易受攻擊的北方和西北邊境,尤其是隴右、河東和東北一帶構築防禦工事。開元五年又在今遼東營州恢復都督府,部署了強大軍事力量。到開元十年,駐守邊疆的軍隊已多達六十餘萬。
唐所防禦的對手是遊牧或半遊牧民族的強大騎兵部隊。
在戰爭中,他們往往投入數以萬計的精於騎射的騎兵,急風暴雨而來,風馳電掣而去,忽而搶此、忽而掠彼,飄忽不定。要想在這種不太持久的戰爭中佔據主動,就需要有龐大而且指揮靈活、快反應的邊防軍隊。於是,唐政府開始改革原來那種被地方政府控制的無數以幾百人為單位的小鎮的軍事部署,駐有集中指揮的龐大集團軍的邊防重鎮便應運而生。
起初,這種集團軍是由原隸屬於各衛的府兵、臨時徵集起來的新兵組成,統帥則於出征時從正式官員或京師禁軍將領及其部屬中臨時任命。若組成如此規模龐大的集團軍,短期內是難以做到的。
因為有許多工作如動員、訓練、向前線運兵,軍隊的供應和裝備等都需要花費時間。待這些工作安排就緒之,敵人早已搶掠後跑得無影無蹤。所以,僅有指揮靈活、反應快、規模龐大的集團軍還不能完全滿足戰爭的需要,還必須在邊境軍鎮駐守常備軍,時時處處防範來犯之敵。
儀鳳二年唐政府於關內、河東諸州召募長期服役的健兒駐防於唐蕃邊境西北部的中亞,以時刻防範吐蕃騎兵的突然襲擊,長期服役的健兒開始取代定期輪番防邊的府兵。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用召募的「長征宿衛」取代了輪番宿衛京師的的府兵。開元二十五年,被征戍邊的士兵又改為「長征健兒」。
但是,諸邊防重鎮到底各需要多少兵力,中央政府往往並不十分清楚,當政府分配的兵額不足時,各節度使自行就地募兵就成為必然。自開元二十五年以後,各鎮節度使下的軍隊都相繼變成了募兵。募兵的來源相當複雜,其中主要是失去土地的農民和無職業的流浪人、亡命無賴以及走投無路或無依無靠之徒。
這些士兵一般都終身從軍,兄弟相繼,父子相承,世代以軍旅為家。因為藩鎮節度使掌握着他們的生殺、賞罰、升降等權利,士兵們對藩鎮節度使的依賴性也極強,他們「唯知其將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於是,藩鎮節度使們便逐漸培養起只忠於自己的親兵部隊,擁有了軍權。
唐邊防駐軍的後勤供應主要依靠政府,但如此眾多的邊防駐軍的後勤供應,僅靠政府是遠遠不夠的,若保障後勤供應,後勤供應制度就必須進行改革。具體方法是用屯田的收入解決軍隊的部分供應,以減輕中央政府的財政壓力。
儀鳳二年,唐政府於現在的甘肅和四川西北部唐蕃邊境建立了屯田組織,隨着常備軍數量的不斷增加,屯田制度在各軍駐地全面展開。
據《通典》記載,凡天下諸軍州營屯總九百九十二。以「每五十頃為一屯」折合田畝則為四萬九千六百頃。天寶八年,天下屯田收谷一百九十一萬三千九百六十石,而「關內五十六萬三千八百一十石」,居各道之冠。以朔方十萬軍計,每人平均五點六石,朔方節度使的軍糧供應通過屯田大部分得到了解決。
起初,屯田生產的糧食由中央政府的度支支配,如屢敬德兼管的「營田事宜」,就隸屬於中央戶部。這種制度使常備軍將領不能及時解決自己防區內軍隊的後勤供應,影響了他們調動、指揮軍隊的權威,削弱了唐軍的戰鬥力。
如「安西副大都護攝御史大夫四鎮經略安撫使」郭虔瓘「奏請募關中兵一萬人往安西討擊,皆給公乘兼供熟食」。韋湊當時就指出:「凡在丁壯,征行略盡,豈宜更募驍勇,遠資荒服。又一萬征人行六千里,咸給遞馱熟食,道次州縣,將何以供。秦隴之西戶口漸少,涼州以往,沙磧悠然,遣彼居人,如何取濟」。
結果是「虔瓘竟無克獲之功」。在這種情況下,唐政府不得不把防區的財政權力轉給各防區的常備軍將領。後來,唐政府又把食鹽資源的管理權交給節度使。開元十五年,朔方節度使兼關內鹽池使。
據《新唐書》五四《食貨志》載,朔方節度使管內的鹽州、靈州、會州、安北都護府共有十三池。這些鹽池所產之鹽,除一部分上貢朝廷外,一部分用來滿足當地駐軍的需求。
如胡洛池除「供振武、天德兩軍及營田水運官健」外,剩餘部分則賣給當地和外地人民。開元時,當政府開徵鹽稅時,鹽稅也就成了節度使的一項重要財政收入。天寶元年,裴寬為范陽節度使,經略河北支度、營田,河北海運使。這樣,藩鎮節度使擁有了更多的財政權。
…………………………………………分割線………………………………………………
俗話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然而從青玉靈書當中很清楚藩鎮危害的張嘉師,最終選擇的是一條幾乎是軍政一體化的政治體制來治理秦帝國。
他不是不想改變這種方式,而是他現自己根本沒有更好的辦法改變這個局面,因為他很清楚一點,自己眼下或者是秦帝國自身,並沒有實施其他更好的方式的基礎。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s 3.956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