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穿越大秦帝國之前,張嘉師並不知道趙姬的實際事跡,但是也聽說過一個典故,這個典故恰好就是趙姬作為主角之一的奇貨可居。天籟『.』2
奇貨可居是一個史書典故。
在《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着一句話:「呂不韋賈邯鄲,見(子楚)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但是這一點並不一定與趙姬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
因為趙姬認識嬴異人是呂不韋決定資助子楚之後的事情:
陽翟大商人呂不韋,經常出現在趙國都城邯鄲的街頭。往往來來,買買賣賣。他手頭已經賺下了很多很多的錢,可說是家有萬金了。
這一天,呂不韋正在街上走着,忽然對面走來一人,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見那人生得面如傅粉,唇若塗朱,雖然衣冠平常,但絲毫不失貴人之氣。呂不韋不禁暗暗稱奇。待那人走過之後,他問近旁一個小販兒:請問適才走過的那位是誰?
他是……
原來,是秦國留在趙國的人質,名叫異人,他是秦昭襄王之子安國君的兒子。安國君有子2o餘人,但全非正房華陽夫人之後,皆由那些姬妾所生。異人生母,名叫夏姬。夏姬不得寵,又早死,所以,秦趙澠池會盟兩國互換人質時,異人便來到了趙國都邯鄲。異人來到邯鄲之後,因秦國不斷攻打趙國,趙王便遷怒於他,把他拘留在叢台之上,並由大夫公孫乾晝夜監守。他過着出無車,宿無婦,食無酒的枯燥無味的生活,終日裏鬱郁不悅……
聽罷小販兒的介紹,呂不韋凝思片刻後爽朗大笑着說道:哈哈,他真是喃喃奇貨。這奇貨,可先囤積起來,然後作一筆大生意。哈哈哈哈!
呂不韋先以重金結交於監守異人的公孫乾,後又結識異人。有一次,他與公孫乾、異人一起喝酒。酒到半醉,趁公孫乾去廁的機會,呂不韋問異人道:秦王已經老了。太子安國君所寵愛的是華陽夫人,可她沒有兒子。你兄弟2o餘人,至今沒有一個得寵。你何不趁這個時候回歸秦國,去找華陽夫人,求做她兒子。這樣,以後你才可能有立儲的希望呀!
異人含淚回道:我何嘗不希望能如此呢?唉!怎奈身在他國,恨沒有脫身之計呀!呂不韋說:這好辦。我可以設法救你回國!
異人說:能救我回國,日後倘能得到榮華富貴,你我共享!
為了叫異人回國,呂不韋來到了秦國的京都咸陽。
不久,呂不韋便打聽到華陽夫人有個姐姐也在咸陽城中。為了能見到華陽夫人,呂不韋設法先見到了華陽夫人的姐姐。見面之後,他先是以來時隨身所帶着趙國的金玉寶玩,取得了她的好感,接着他便把異人如何賢德,如何思念故國,如何想認華陽夫人為生母,以及日後他打算如何孝順華陽夫人等等,詳盡地說了一番。他的話,把華陽夫人的姐姐深深地打動了。
事隔一日之後,華陽夫人的姐姐去見華陽夫人。她又把呂不韋對她說的話陳述了一回。華陽夫人大喜,當即,她便表示願接異人回國,並收留在身邊。
說動了華陽夫人,這僅是第一步。當時,秦君還是秦昭襄王。異人若能回國,非他點頭不可。可是,因澠池會盟時,秦昭襄王被藺相如戲弄了一番,心中懷恨趙國,因此,根本不把異人回國當作一回事。
怎麼辦呢?呂不韋又費心思了。
後來,他得知王后的弟弟楊泉君也在咸陽。他想通過楊泉君去說服王后,再通過王后去說服昭襄王。於是,他用重金買通道路見到了楊泉君。呂不韋對楊泉君說:你居高官,享厚祿。可你這高官、厚祿和富貴能長久嗎?自然,眼下有王后和大王保護你。可是,大王與王后年事已高,一旦山崩,太子嗣位,太子會繼續保護你嗎?太子安國君與華陽夫人無子。你為何不把今日留在趙國的王孫異人,設法引渡回國,讓他去作安國君與華陽夫人的適子?果真那樣做了,安國君與華陽夫人會對你感激不盡的。那樣,你的高官、厚祿和富貴,不就又有人保護了嗎?呂不韋之計,正中楊泉君心意。當日,他便去找王后,把呂不韋的話說了一遍。王后去見昭襄王,她又把楊泉君的話說了一遍。
終於,秦昭襄王表示願接異人回國,呂不韋這才收拾了一下行裝,回邯鄲去了。
呂不韋費了很多的錢財與精力,看來,異人歸國之期就要來到了。可就在這時候,呂不韋卻遲疑起來。他大動腦,思謀個不停。他想:異人回國,日後繼位為王,對自己來說,最大不過是從一位秦王身上得利。如何能長久呢?將來異人山崩或者退位,又如何能從下一代秦王身上得利呢?
……
而在這個時候,趙姬出現了,成為了呂不韋又一次奇貨可居的投資。
據說,呂不韋又從邯鄲諸姬中選中一位美女,她聰明伶俐,嫵媚異常,這就是趙姬。呂不韋告知她要如此這般就能當上王妃,趙姬聽了欣然應允。呂不韋將她獻給異人,後來,趙姬產下一男嬰,取名為政,即嬴政。
在華陽夫人的作用下,異人攜趙姬回到秦國並被立為儲君。昭襄王不久病歿,安國君嗣位,即秦孝文王,異人理所應當地成為太子,但離王位還是差着一步,呂不韋可等不了了,他與趙姬商議,以酒色迷住秦孝文王,秦孝文王整天過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不久就因貪歡過度而一命嗚呼!
異人終於登上王位,即秦莊襄王。華陽夫人為皇太后,嬴政為太子,呂不韋為相邦,封文信侯,食邑十萬戶。隨着秦國國力日益強盛,呂不韋功高蓋主,異人知道他精明異常,漸漸對他警惕起來。
而呂不韋也有所察覺,他怎可束手待斃?於是與趙姬密議,要除掉異人,立嬴政為王,讓趙姬當上太后。於是趙姬夜夜獻寵,使盡妖媚之能事,逼得異人貪歡成癮,不久便衰弱不堪,36歲時一命歸西。
莊襄王駕崩,嬴政登上國君的寶座,僅十三歲。
趙姬為太后,尊呂不韋為仲父,國事全部委任於他。嬴政雖幼,卻有統治天下的野心和鬥志,他知道呂不韋是他最大的障礙,而呂不韋也知道嬴政非等閒之輩,兩人都在暗暗地較量。
但禍事最終出在趙姬身上,她年輕守寡,不甘寂寞,又與呂不韋有舊情,兩人便秘密來往,呂不韋經常隨意出入宮幃。但他也害怕嬴政知道此事,像趙姬這樣不知檢點遲早會出事,自己不能不收斂一些。
後來呂不韋找到了一個名叫嫪毐的人,此人別的不會,只在房幃之事上能力異常。
按照呂不韋列傳的記載,可以用**轉動桐木車輪;而呂不韋便將嫪毐引見給秦王贏政的母親趙姬,使其與趙姬私通;而且呂不韋也偽造了嫪毐已被去勢的證明。之後嫪毐以太監身份入侍後宮,與太后淫樂,最後終至秦太后懷孕。
而在野史上記載,秦太后其**不遜於武則天,曾令其嫪毐一同出遊之時有5天時間兩人呆在馬車內不思飲食足不出戶的享受**之樂,秦太后的纏綿之嬌聲更是持續了5天之久,連其隨從的士兵都把持不住的感嘆道:「女子之色,虎狼之物甚是難填;論女子之至淫,非太后莫屬。」
當秦太后從馬車出來時容光煥仿似返老還童,而身在一旁的嫪毐則與之相反的面容憔悴身影瘦小白蒼蒼,不由得讓士兵們尤為吃驚。
太后怕寡居而孕被人覺,便假稱佔了一卦,宜徙宮以避時躲災。秦太后徵得贏政同意,帶假太監嫪毐移遷至雍縣居住,在雍縣行宮生有二子,嫪毐也自稱秦王「假父」。嫪毐終日侍從秦太后,所得的賞賜異常豐厚,雍城的一應事情決於嫪毐。侍候嫪毐的僮僕有數千人之多,投奔嫪毐求官求仕的賓客舍人也有千餘。嫪毐被封為長信侯。以山陽為其住地,又以河西、太原郡為其封田。
始皇九年,有人告嫪毐是假太監,與太后私通,生有二子,並與太后密謀:「王即薨,以子為後。」
嬴政時年二十二歲,聞報大怒,即派人調查,果實,而且邊及相國呂不韋。嫪毐封為長信侯以後,又得河西太原郡為毐國。他恣意享受着宮室車馬衣服苑囿,過着優裕的王侯生活,他怎麼能突然失去?
於是,嫪毐先制人,趁着風和日麗的四月,嬴政宿雍城蘄年宮行冠禮,竊用秦王御璽和太后璽,調縣卒、官衛士卒官騎攻擊蘄年宮。嬴政命相國昌平君、昌文君領咸陽士卒平息叛亂,兩軍戰於咸陽。秦王下令:「凡有戰功的均拜爵厚賞,宦官參戰的也拜爵一級。」叛軍數百人被殺死,嫪毐的軍隊大敗,與死黨倉皇逃亡。
秦王令諭全國:「生擒嫪毐者賜錢百萬,殺死嫪毐者賜錢五十萬。」嫪毐及其死黨被一網打盡,秦王嬴政車裂嫪毐,滅其三族。嫪毐的死黨衛尉竭、內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齊等二十人梟,追隨嫪毐的賓客舍人罪輕者為供役宗廟的取薪者——鬼薪;罪重者四千餘人奪爵遷蜀,徙役三年。太后和嫪毐的兩個兒子,均被一同囊載撲殺。
太后逐出咸陽,遷住城外的貢陽宮,斷絕母子關係,永不再見,並明令朝臣敢有為太后事進諫者,「戮而殺之,蒺藜其背」。結果,有二十七個進諫大臣被殘酷的處死,並把他們的屍掛在宮牆示眾。
……
而有一種說法是趙姬在此時事實上已被殺死,三四年之後才死的趙姬不過是一個始皇帝從宮女中找到的一個替身。
而呂不韋在這一次事件當中也備受牽連:
秦王想殺掉相國呂不韋,但因他侍奉先王有很大功勞,還有很多賓客辯士為他說情,所以秦王不忍心處罰呂不韋。
公元前237年十月,免去了呂不韋的相邦職務。等到齊人茅焦勸說秦王,秦王這才到雍地迎接趙太后,使她又回歸咸陽,但把呂不韋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又過了一年多,各諸侯國的賓客使者絡繹不絕,前來問候呂不韋。
秦王恐怕他動叛亂,就寫信給呂不韋說:「你對秦國有何功勞?秦國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對秦王有什麼血緣關係?而號稱仲父。你與家屬都一概遷到蜀地去居住!」
呂不韋一想到自己已經逐漸被逼迫,害怕日後被殺,就喝下鳩酒自殺而死。秦王所痛恨的呂不韋、嫪毐都已死去,就讓遷徙到蜀地的嫪毐門客都回到京城。
……
按照張嘉師的理解,當其時的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趙姬與嫪毐之間的事情,因為即使是在權勢上依舊是受制於呂不韋,但是以大將王翦,蒙武等人,文臣當中也有昌平君兄弟的支持,可以說當其時的始皇帝已經具備了跟呂不韋勢力相抗衡的基礎。
但是為何始皇帝選擇的是一個給予嫪毐難的機會,張嘉師認為這算是始皇帝認為若是對嫪毐不教而誅,那麼對於關東六國的有才智之輩的投效,無疑是會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甚至是在秦國內部,一些忠於秦國王室的力量也會因此對當時的始皇帝頗有微詞。
而有着王翦,昌文君等人的幫助,始皇帝事實上已經得到了秦軍的支持,再加上始皇帝當其時手執虎符,想要調動藍田大營的秦軍精銳事實上並非難事。
在這麼一個情況下,始皇帝才毫無顧忌的前往雍都,並且在大鄭宮之中運籌帷幄,成功擊潰嫪毐集團的叛亂,一舉剷除嫪毐,趙姬以及呂不韋為的幾支能夠有能力威脅到始皇帝統治的勢力頭目,最終完全主掌秦國朝政,向秦國橫掃**邁出最重要的一步。
但是恐怕昌文君兄弟並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日後居然會跟自己曾經效忠的王者以及為之效命的國家,在祖國以及忠誠之間,選擇的是兵變叛亂。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s 3.960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