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人認為秦末農民起義是秦法暴虐與秦二世以及趙高的無道,最終引起的。
只不過,張嘉師只能夠對此表示呵呵……
而不少觀點認為秦二世繼位後,賦斂益重,戍徭無已,用法也更為苛深,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於深重的苦難之中。
這一點張嘉師不置可否,因為鑑於秦帝國哪怕是在他穿越之後,其相應的賦稅嚴格來說也不算太輕鬆。只不過有一點卻無法忽視的,那就是在秦帝國建立之後,原來關中六國的貴族特權基本上已經被消除,相對於這些貴族的盤剝,對於秦帝國的原有關中六國的平民而言,事實上應該是減輕壓力的。
而大澤鄉起義,很有可能是被一個粉飾的謊言。
……
歷史記載大澤鄉起義的背景,主要出於秦始皇為了抵抗匈奴,派人修造長城,發兵三十萬,徵集了民夫幾十萬;為了開發南方,動員了軍民三十萬。他又用七十萬囚犯,動工建造一座巨大豪華的阿房宮。到了二世即位,從各地徵調了幾十萬囚犯和民夫,大規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這座墳開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銅熔化了灌下去鑄地基,上面蓋了石室、墓道和墓穴。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墳里挖成江河湖海的樣子,灌上了水銀。然後把秦始皇葬在那裏。安葬完了,為了防備將來可能有人盜墳,還叫工匠在墓穴里裝了殺人的設備,最後竟殘酷地把所有造墳的工匠全都埋在墓道里,不讓一個人出來。
大墳沒完工,二世和趙高又繼續建造阿房宮。那時候,全中國人口不過二千萬,前前後後被徵發去築長城、守嶺南、修阿房宮、造大墳和別的勞役合起來差不多有二三百萬人,且不概幼兒和婦女。耗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財力,逼得百姓怨聲載道。
然而……
先不說征伐匈奴等戰事的軍力數量方面,張嘉師表示在歷史上的驪山皇陵,虛耗的民力固然是高於漢文帝的陵墓,但是總體而言,應該要少於漢武帝的茂陵。
後世認為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數之多、持續時間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陵園工程的修建伴隨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當他13歲剛剛登上王位時的秦王政元年(前247年),陵園營建工程就隨之開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並非秦始皇的首創,早在戰國時期諸侯國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風。如趙肅侯「十五年起壽陵」,還有平山縣中山國王的陵墓也是生前營造的。但秦始皇把國君生前造陵的時間提前到即位初期,這是秦始皇的一點改進。陵園工程修造了39年,一直至秦始皇臨死之際尚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繼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縱觀陵園工程,前後可分為三個施工階段。
初期階段。自秦王即位開始到統一全國的26年,這一階段先後展開了陵園工程的設計和主體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園工程的規模和基本格局。
中期階段。從統一全國到秦始皇三十五年,歷時9年,為陵園工程的大規模修建時期。最多使用72萬囚徒來大規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園的主體工程。
最後階段。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歷時3年多,這一階段主要是陵園的收尾工程與覆土任務。在這一階段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打到了距陵園不足數華里的戲水附近(今臨潼縣新豐鎮附近),秦帝國危在旦夕時。
此時已擢升少府令的章邯建議:「盜已至,眾疆,今發近縣不及矣,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二世當即准奏,命章邯率領修陵大軍回擊起義軍,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園工程不得不草草完工。
而這個記錄72萬刑徒的來源,事實上是無法考證的,而張嘉師所理解到的事實是,若是當其時秦帝國有72萬重刑犯的話,誰敢讓這些人都集中在咸陽,一旦暴動起來,整個內史地區的軍力都彈壓不住。
至於這些刑徒會不會有輕犯的人,這個不是沒可能,但是主要這些輕犯刑徒來源於內史或者是其他周邊的郡縣,並不會對全國徵調。
秦帝國的糧食產量雖然不算低,但是很明顯,也不希望在這方面無緣無故浪費太多的糧食。再者,秦律也沒有輕犯者需要長途跋涉前往內史的相應條例。
只不過即使是如此,驪山皇陵確實算是已知的先秦時期最大的國君陵墓。
……
後世在挖掘驪山皇陵的時候,有着很多的疑問:
1:驪山皇陵的規模到底幾何?
秦陵地宮東西實際長260米,南北實際長160米,總面積平方米。秦陵地宮是秦漢時期規模最大的地宮,其規模相當於5個國際足球場。通過考古鑽探進一步證實,幽深而宏大的地宮為豎穴式。
司馬遷說「穿三泉」,《漢舊儀》則言「已深已極」。說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極的地宮究竟有多深呢?
神秘的地宮曾引起了華裔物理學家丁肇中先生的興趣。他利用現代高科技與陳明等三位科學家研究撰文,推測秦陵地宮深度為米。現在看來這一推測近乎天方夜譚。假定地宮挖至1000米,它超過了陵墓位置與北測渭河之間的落差。那樣不僅地宮之水難以排出,甚至會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宮的危險。
儘管這一推斷懸殊太大,但卻首開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奧秘的先河。國內文物考古、地質學界專家學者對秦陵地宮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根據最新鑽探資料,秦陵地宮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深。實際深度應與芷陽一號秦公陵園墓室深度接近。這樣推算下來,地宮坑口至底部實際深度約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約為37米。這個數據應當說不會有大的失誤,這是依據目前勘探結果推算的。
2:驪山皇陵地宮有幾扇大門?
2002年9月17日,世人通過電視直播目睹了考古學家探測金字塔內部空間的過程。
當考古學家從第一道石門洞口將機械人放進去之後,想不到機械人又碰上了一道石門。舉世矚目的金字塔考古工程只好擱淺。
金字塔地宮可能不只兩道門。那麼,秦陵地宮當年建造了幾道墓門呢?
秦陵地宮門道數量問題,其實《史記》中早有答案。只是未引起學者們的重視罷了。
《史記》清楚的記載:「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無復出者。」棺槨及隨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門以內。工匠正在中門以內忙活,突然間「閉中羨門,下外羨門。」
工匠「無復出者」,也成了陪葬品。這裏涉及既有中羨門,又有外羨門,其中內羨門不言自明。地宮三道門似乎無可辨駁。值得注意的是司馬遷中羨門用了個「閉」字,外羨門則有了個「下」字,說明中羨門是可以開合的活動門,外羨門則是由上向下放置的。中羨門可能是橫向鑲嵌在兩壁的夾槽中,是一道無法開啟的大石門。內羨門可能與中羨門相似。三道羨門很可能在一條直線上。
(然而司馬遷是如何知道驪山皇陵的內部設計?是否是因為蕭何在進入咸陽之後,得到了這方面的草圖,眼下已經無法得知,而這個記載的真偽,只能夠憑藉日後來解答。)
3:「上具天文」作何解釋?
秦陵地宮「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記載出自《史記》,其含義是什麼?
後世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曾推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應當是在墓室頂繪畫或線刻日、月、星象圖,可能仍保存在今日臨潼始皇陵中。」近年來,西安交大漢墓發現了類似於「天文」「地理」的壁畫。
上部是象徵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則是代表山川的壁畫。由此推斷,秦陵地宮上部可能繪有更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圖,下部則是以水銀代表的山川地理。在這座有着象徵天、地的地下「王國」里,秦始皇的靈魂照樣可以「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統治着這裏的一切。
(這一個情況不是沒有可能,作為橫掃六國,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一統王朝的秦帝國的締造者,始皇帝即使是有着這樣的要求,也是無可厚非,而從漢墓的相應情況而言,漢承秦制,也許在這一方面也刻畫出當其時驪山皇陵的部分描述。)
4:地宮埋「水銀」之謎?
這個謎團事實上已經得到了解答:始皇陵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記載見於《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沒有水銀始終是一個謎。
後世現代科技的發展為驗證秦陵地宮埋水銀這一千古懸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題條件。地質學專家常勇、李同先生先後兩次來始皇陵採樣。
經過反覆測試,發現始皇陵封土土壤樣品中果然出現「汞異常」。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樣品幾乎沒有汞含量。
科學家由此得出初步結論:《史記》中關於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記載是可靠的。現代科技終於解開了地宮埋「水銀」的千古謎案。至於地宮為何要埋入大量水銀?北魏學者酈道元的解釋是「以水銀為江河大海在於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原來是以水銀象徵山川地理,與「上具天文」相對應。
然而,這麼一來,有些事情的描述卻變得很有意思了。
《史記?高祖本紀》、《漢書?卷一?高帝紀第一上》、《漢書?卷三十六?楚元王傳第六》記載,項羽攻入關中後,大規模破壞秦始皇陵,地面建築毀於一旦,並挖掘了帝陵。
《漢書?劉向傳》記載,有一小孩在秦陵附近放羊,結果有一隻羊掉入地洞中,小孩子打着火把到地洞中去尋找,不料竟然走進了秦陵地宮,引發大火,將秦始皇的棺槨燒掉了。
對《漢書》所記,《水經注?渭水》也作了補充:「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
新莽末年,赤眉軍盜掘秦始皇陵,將發掘出的葬具、銅槨熔化掉,以取銅材。
魏晉時期,後趙統治者石虎又盜掘秦陵。
唐代末年,黃巢攻入關中,秦始皇陵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破壞。黃巢盜秦陵一事歷代都有傳說,明人都穆《驪山記》云:「始皇陵內城周五里,舊有四門,外城周二十里,其址俱存,自南登之,二邱並峙,人日:此南門也。右門石樞猶露土中,陵高可四丈,項羽、黃巢皆嘗發之。老人云:始皇葬山中,此特其虛冢耳。」
都穆《驪山記》中所記黃巢盜秦陵的事情,在新、舊《唐書》均不見記載,所以,不少學者對其真實性提出了質疑。
五代時軍閥溫韜以籌軍餉為名,再次大規模地盜掘秦始皇陵。
清光緒年間,秦陵又一次被盜墓賊光顧。當地官府獲悉後立即派人趕來調查,發現盜洞後將洞口用實物封死不留痕跡,嚴加看護,防止再次被盜。但這樣重大的事情,地方志卻沒有記載,所以可能是現代版本的「牧羊人尋羊燒之」。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政局混亂,社會動盪,在陝軍閥又一次挖掘秦陵。劉鎮華是河南軍閥,發跡於年的北洋政府時期。1926年率十萬「鎮嵩軍」由豫西進入關中,將楊虎城、李虎臣二部圍困於西安城長達8個月之久,城內餓死和戰死的軍民有好幾萬人,時稱「二虎守長安」。劉鎮華盜秦陵就發生在其主政陝西期間,並且,被其盜掘的並不僅僅是一座秦陵。
除劉鎮華外,原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孫連仲,也曾在秦陵上「挖戰壕」。知情人後來稱,孫連仲是暗渡陳倉,裝模作樣,實際是在盜陵。
這些歷史上掘開驪山皇陵的記載,若是驪山皇陵內部環境有足夠讓人致死的汞含量,那麼這些盜墓者的下場不會很好。
但是這麼多記載似乎都很真實,所以也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驪山皇陵的汞含量,還不足以到達讓人立刻死亡的地步。(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http:////.>看過《定秦曲》的書友還喜歡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5s 3.981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