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對付匈奴人的騎兵,主要是依靠強弓勁弩壓制匈奴人的馬弓的射程,讓匈奴人更快一步嘗試到箭雨的威力。
當然,有一點張嘉師沒有想到的是,在老上單于,也就是眼下並沒有出生的匈奴王子稽粥在驅逐了大月氏人之後,順道向西域發展了匈奴人的大片勢力範圍。
而在老上單于時期,匈奴憑藉着中原王朝利用和親所帶來的生產力優勢,正式讓匈奴也進入到一個泱泱大國的階段。
而這雖然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匈奴人的人口事實上並不算太多,漢朝的一個人口大郡在漢武帝與匈奴的同期對比當中,都說不定在人口方面超越匈奴人的總人口數。
但是無可否認的是,在老上單于時期的匈奴,雖然人口不多,但是確實是進入到疆域最為廣大的時期。
而匈奴人當其時的武器技術,除了吸取了中原王朝的一定先進工藝之外,甚至還融合了從西域得到的來自西方羅馬帝國或者是塞硫西王國所帶來的西方冶煉技術。
就好比是電視劇《漢武大帝》當中的那一柄匈奴寶刀,很有可能就是使用當其時塞硫西彎刀的冶煉技術而鍛造出來的成品。
從這個時期開始,匈奴人的冶煉技術在匈奴工匠的融合貫通下,發展出一種新的體系。這一種新的體系,可以說開創了武器工藝的東西合璧先河。
當然,在眼下這麼一個時期,要說這麼一個事情無疑是相對比較扯談的。畢竟老上單于稽粥還沒有出生,而匈奴人的整體科技水平依舊是落後於中原國家很多。
所以,匈奴人雖然在秦漢時期不時入侵長城內部,或者是攻破一些邊塞城邑掠奪人口,但是無可疑問的是,哪怕是匈奴單于,都不太願意直接進攻那些堅固的漢朝城邑。
而漢朝的和親,雖然帶來的技術的外泄,但是相比起兩宋的納貢,漢朝的和親在對匈奴人的相對供應上,要少很多。
這一點也算是造就了匈奴人在和親之後依舊是繼續不時掠奪漢朝邊塞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匈奴人從漢室當中所得到的東西並不多。
……
大秦帝國的弓弩在吞併了韓國之後,得到的勁韓的弓弩製作技術,可以說是相對的弓弩水平更上一層樓。
而在眼下,大秦帝國很多部隊所列裝的制式弓弩,則是在秦朝的弓弩製作水平上,添加了不少後世科技,無論是威力以及射程都有一定的提升。
這也就是蘇角敢於在野外面對五萬匈奴人騎手的衝擊而結陣防禦的最大依仗之一。
大秦帝國的軍事力量發展,本身已經是讓匈奴人處於落後水平,然而大秦帝國的軍事力量在張嘉師主導了一地的軍政之後,逐漸推行相應的改進,更加是讓匈奴人的科技體系顯得更加落後。
張嘉師很清楚一點,那就是落後就要挨打。雖然說在攻擊能力方面,整體而言匈奴人還是爆大秦帝國幾條街,但是論防禦手段,他可是無所畏懼的。
…………………………………………分割線…………………………………………
蘇角麾下的遼寧郡郡兵以及部分從商郡調動過來的騎士,弩戰車部隊,成為了這一次蘇角麾下作戰的部隊構成來源。
雖然說在對商郡部隊的指揮而言,蘇角也感覺到有些不順利,但是在眼下,他也不需要下達太過於複雜的命令。而且在出發之前,蘇角就知道渉間已經下達了原本屬於商郡的相應部隊,聽從蘇角號令的命令。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蘇角可是無法率領太多的騎士以及戰車部隊穿越山林,前往後世的吉林省中北部地區,也就是東胡人眼下最後的一片根據地。畢竟在山林中行軍,大量的騎士以及輕車士部隊之後讓速度變得更加緩慢。
固然,渉間很清楚就算是匈奴人想要以另外一支部隊翻山越嶺,偷襲東胡人的老巢,但是匈奴人幾乎都是騎馬為主要作戰方式的兵力而言,他們想要翻越那一片看起來更加延綿不斷的山林,只會拖累大軍的行軍速度。
所以,除了讓部分馬車運輸糧秣以及相應的器械作為輜重隊伍的主力之外,更多的,蘇角就是統率着大量的上郡步兵翻山越嶺。
蘇角這個時候面對着從兩翼穿插過來的匈奴人騎手,他選擇的並不是部隊原地固守,而是利用位於戰陣兩翼的弩戰車部隊構成的外圍防禦體系,來封堵這些匈奴人騎士的突襲道路。
而在這個軍陣的後方,蘇角則是佈置了蘇璘以及陳恆兩人的騎士部隊。
這一個戰陣的佈置,主要就是避免匈奴人從後方突破正應對北面猛攻的匈奴騎手以四面圍攻的態勢,攻擊他這一支部隊的相應手段。
弩戰車部隊在先前的作戰當中,也付出了一部分的損失以及官兵傷亡,在這麼一個前提下,將所有弩戰車作為側翼以及後方的外圍防禦外段,明顯是力所不及。
在這麼一個情況下,蘇角自然是不會去思考那種算是四面漏風的防禦體系,而是利用弩戰車部隊加強對兩翼的防禦能力,而讓騎士部隊抵禦從南面掩殺過來的匈奴人。
這一種防禦體系,能否經受得住匈奴人的這一次大規模猛攻,說實話,蘇角也沒有一個準數,因為對於蘇角而言,這種戰陣貌似還是他首先使用。
……
在商朝時期,戰陣已經出現了相應的雛形。
《卜辭》有着這樣的一段介紹:「王作三師,右、中、左。」
這種雛形的戰陣,在春秋時期逐漸演變成上中下三軍的陣勢。
而春秋戰國時期的戰陣,主要是以戰車衝擊的陣型為主,而最初的車陣是密集的橫排方陣,由每一「乘」橫向排列而成。「乘」是當時軍隊的基本單位,由作戰車輛一駕和隸屬的步兵組成。戰車由四馬駕挽,每車載甲士三人,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十是一乘的指揮官,古人稱甲首或車左;右方甲士執矛,主擊刺,並負責為戰車排障,古人稱為「車右」;中間是駕馭戰車的馭者。
在趙武靈王實施「胡服騎射」之後,中原諸國的戰陣開始逐步增加了騎士部隊的配置數量,但是總體而言,車陣依舊是當其時的主要作戰方式之一。
在攻城作戰當中,車陣的重要性雖然沒有步兵戰陣那麼重要,但是在清掃城邑外圍的防禦體系的時候,車陣依舊是擔當着相當主導的角色。
在鄢郢之戰當中,白起就是利用車陣為主的作戰方式,多次擊敗前來增援的數支楚軍,最後才得以讓步兵部隊從容進攻這兩座堅固的城邑,以及在這一場秦楚決戰當中被秦國攻下的大量城邑。
毫無疑問,車陣在當其時的野外作戰當中,依舊是充當着相當重要的角色。
而在長平之戰當中,雖然白起是使用騎士部隊斷絕了趙括與後方的聯繫,迫使趙括不得不與秦軍進行拼死一搏的突圍作戰,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無論是趙括還是白起,在戰場上的對決,主要依靠的還是以戰車的衝擊來與對方進行廝殺。
戰車速度快,衝擊力強,特別是在開闊地帶作戰,具有步兵無法輕鬆抗拒的優勢。所以自商以後,尤其到兩周時期,戰車部隊和車戰戰法得到長足的發展,戰車兵逐漸成為軍隊的主力兵種。當時的戰車兵就相當於今天的機械化部隊,代表着一個國家最先進的軍事武裝。判斷各諸侯國的軍事實力,也常常以戰車的數量來計算。
當其時衡量一個國家的軍事力量甚至是國力,並不是以人口的多寡,而是所謂的千乘之國或者是萬乘之國來加以區分衡量。
……
而步兵單獨在野外作戰的事例在這個時期之前也不算少數,最著名的就是在《左傳》當中的相應記載:「五陣以相離:兩於前,伍於後,專為右角,偏為前拒。」
這種記載被後人命名為魏舒的戰陣:公元前541年,晉荀吳伐狄,採納魏舒建議毀車以為行,以不同兵力組成了五個方陣,偏為前拒、兩於前、伍於後、右角為專、左角為參,共23250人。
魏舒戰陣的特色,主要是以後伍陣作為主力以及預備役部隊,而前方作戰的部隊則是逐步加強。
這種戰陣能夠提高戰陣的持續作戰能力,但是一旦前方的陣型過快被擊潰甚至是消滅,這種戰陣很容易會出現整體崩潰的情況。
除了魏舒的戰陣之外,還有很多兵家都相對明白的幾種戰陣,他們分別是:
孫臏的步兵方陣:「方陣之法,必薄中厚方,居陣在右」
孫武的圓形陣型:孫子說:「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孫臏的錐形之陣:「未必銳,刃必薄,本必鴻。然則錐形之陣可以決絕矣。」
孫臏對錐形之陣的說明:錐形之陣,就好比一把鋼劍,劍鋒必須銳利,即前鋒部隊必須精銳靈活,劍刃要薄,即兩翼部隊必須擅長兵力機動,而劍身要厚實,即後續部隊兵力要雄厚,衝擊力要強。
雁形之陣:此陣型主要用於弩戰。「雁行前銳後張,延斜而行,便於繞人」。雁形之陣可以向前,也可以呈後梯次配置。
孫臏的鈎形之陣:「鈎形之陣,前列必方,左右之和必鈎。」只要的考慮是「所以變質易慮也」就是說,鈎形之陣,前面為方針,左右兩翼彎曲如鈎。多用以變換戰鬥隊形。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步兵單獨作戰的戰陣可以說在戰國時期已經相當成熟。但是主要使用步兵戰陣的國家或者是戰役比較少,而吳國的圓形陣型則是有一個相應的前提,那就是吳國缺乏戰車,無法有效形成戰車的作戰能力為主導的戰陣體系,所以孫武才會選擇以步兵戰陣為主導。
……
至於中國古代的騎兵戰陣,一般是西漢時期才真正的成型。
騎兵的性能介於戰車和步兵之間。戰車衝擊力大,機動性強,但受地形影響較大,很不靈活,相反,步兵十分靈活,幾乎不受地形的限制,然而衝擊力和機動性卻不如車兵。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將騎兵作為一種發展基礎,騎兵得以在戰鬥中被廣泛運用,並逐漸興盛。
公元前123年,大將軍衛青率中將軍公孫敖、左將軍公孫賀、前將軍趙信、右將軍蘇建、後將軍李廣,強弩將軍李沮等十萬餘騎兵進攻匈奴單于冒頓的軍隊。衛青將軍隊做中前左右後的編組,既適於行軍宿營,又便於作戰,既是行軍隊形,又是戰鬥隊形。
這種五軍作戰體系,是中國古代第一次以騎兵為主導的作戰體系的戰陣體現。
而與之對比的是,匈奴人在這個時期並沒有發展出自身的騎兵戰陣體系,固然漢匈雙方在騎兵上的實力依舊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無可否認,就是因為漢朝騎士有了戰陣來發揮出相應的整體作戰實力,才會讓匈奴人在當其時多次在雙方的騎兵對決當中,折戟沉沙。
雖然說漢朝的騎兵部隊多次取得勝利,但是騎兵部隊的損失卻依舊非常多,可以說戰陣能夠帶來勝利,但是無法彌補雙方之間原本的個體差距。
唐朝名將李靖也發明出一種騎兵專用的戰陣:李靖在西征突厥時,採用了一種適宜快速機動、靈活多變的騎戰隊形。由戰騎、陷騎和游騎組成。攻擊前面敵人時,戰騎居前,陷騎居中,游騎居後;攻擊後面敵人時,整個戰鬥隊形向後迴轉,游騎居前,戰騎居後,陷騎分為兩部居中。這樣佈陣適應了深入敵境遠程作戰,經常腹背受敵的情況。
這種戰陣能夠發揮出騎兵部隊的機動作戰能力,但是依舊無法彌補中原王朝的騎士與遊牧民族騎手之間的個體差距。
而騎兵戰術的巔峰,就是成吉思汗發明的騎兵魚鱗陣:
這種騎兵魚鱗陣也被稱為大魚鱗陣,因為騎兵所需要的戰場寬度更大,而這一種梯次隊形,戰鬥時其前鋒試探敵情,前衛隨即發起進攻,接着第二梯隊的左翼和右翼投入戰鬥,最後第三梯隊主力——本軍和後殿向敵人發起猛烈的衝擊。敵軍陣形在這樣的衝擊下通常被突破,然後被撕裂,接下來,被蒙古人兩面夾擊的歐洲士兵很快就會崩潰,成為蒙古人的戰利品。
……
所以,在這個時期,先不說基本只是後世才出現的騎兵戰陣,像是蘇角的這種「怪異戰陣」,不要說匈奴人,就算是他自己聽都沒聽說過……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5s 3.974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