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送着劉邦離開的周勃,在送劉邦離開很遠一段距離之後,對劉邦說道:「王上,我們接下去該去什麼地方。[燃^文^書庫][www].[774][buy].[com];」
「什麼地方去楚國範圍比較近?」劉邦的神情有些黯然,他很清楚,自己就算是去投奔項羽,自己都無法再得到相應的榮華富貴了。
一切伴隨着自己離開了自己的國土,就已經發生了改變。
但是他想到更多的是,他還有機會能夠東山再起麼?
聽到了劉邦這一句話的周勃,沉默的點了點頭,因為劉邦選擇這麼做,自然是他們眼下最好的一條道路了。
但是,就算是劉邦以及周勃,都沒有想到的是,酈商以及酈疥會拋下大批被圍困在營壘地區的九江軍官兵,直接率領大軍追擊他們。
周勃無奈,只能夠分出一千騎士以及數十輛戰車阻擋酈疥以及酈商麾下的官兵。
但是,就算是周勃都沒有想過能夠指望這些部隊擊敗追擊的秦軍官兵,而他們更加沒有想到的是,這些劉邦麾下的官兵,雖然是劉邦手下的親衛,但是伴隨着劉邦落入到如斯境地,他們很多人都犯不着跟劉邦賣命而賠上自己的小命。
在這麼一個情況下,這一千多官兵更多的並不是被酈商以及酈疥麾下近萬騎士擊殺,而是超過半數都在抵達戰場之前,直接四散而逃。
然而對於周勃以及劉邦等人而言,最為噩夢的並不是酈商以及酈疥麾下的騎士部隊再次追擊而來,而是他們身邊的官兵,越來越多人逃離了隊伍。
沒有等到周勃下令第二批官兵對秦軍進行攔截,劉邦麾下殘餘的兩千餘官兵,直接逃離過半。
在看到了這個情況之後,深知劉邦軍確實是大勢已去的周勃,深吸一口氣之後對劉邦說道:「王上,周勃願意拼死抵擋秦軍的追擊,請王上將王旗託付與我。」
聽到了周勃的這句話之後,劉邦的心情很是複雜,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周勃,最後點了點頭。
而周勃拿着從劉邦馬車上取下的那一面王旗,然後對自己身後的不到四百官兵說道:「弟兄們,我們向西走!!!」
……
周勃不知道他這樣做是死路一條麼?
自然不是,然而,他認為劉邦是值得他賣命的人,就這麼簡單。
而這一種想法,更多是他跟劉邦之間的關係,是兄長與弟弟之間的感情。
劉邦自然是兄長,而周勃則是一個跟在劉邦身邊的弟弟。
張嘉師若是知道周勃有着這樣的情感,也不會覺得太奇怪。
畢竟張嘉師從青玉靈書當中理解到關於周勃的一些事跡:
周勃是沛縣人,祖籍卷縣,是漢高祖劉邦的同鄉。周勃以編織養蠶的器具為生,經常為有喪事的人家做吹鼓手,後來又做了拉強弓的勇士。周勃出身貧苦,定居沛縣後,因距邑城較近,故青年時期以蘆葦編織葦箔、蠶具營生,間或為人婚喪嫁娶之時充當吹鼓手維持生計。但他自幼習武,弓馬嫻熟,孔武有力。
這麼一段話,自然無法說明什麼,然而再看看下面的一段話,就能夠理解到周勃在青年時期,就應該與劉邦交好。
「周勃,以材官從高祖,戰功居多。高后時,勃與陳平議誅諸呂,迎代王即位,封絳候。就國卒,諡武侯。」
而劉邦對周勃的評價非常高,甚至在某個意義上,都比陳平還要高。因為劉邦說過的一句話,就是:「安劉氏者必勃也。」
這也從側面上表明了周勃的才能也相當強。
而歷史上對於周勃的評價也往往比較正面:
司馬遷:「絳侯周勃始為布衣時,鄙朴人也,才能不過凡庸。及從高祖定天下,在將相位,諸呂欲作亂,勃匡國家難,復之乎正。雖伊尹、周公,何以加哉!」
班固:「周勃為布衣時,鄙朴庸人,至登輔佐,匡國家難,誅諸呂,立孝文,為漢伊、周,何其盛也!」
陸機:「安國違親,悠悠我思。依依哲母,既明且慈。引身伏劍,永言固之。淑人君子,實邦之基。義形於色,憤發於辭。主亡與亡,末命是期。絳侯質木,多略寡言。曾是忠勇,惟帝攸嘆。雲驚靈丘,景逸上蘭。平代禽,奄有燕韓。寧亂以武,斃呂以權。滌穢紫宮,徵帝太原。實惟太尉,劉宗以安。挾功震主,自古所難。勛耀上代,身終下藩。」
其中以陸機對周勃的評價比較中肯,因為周勃是功高震主而不自知,這一點從周勃的一個典故當中能夠看出來:
周勃恐懼,不知怎樣答辯。獄吏漸漸欺凌侮辱他,周勃拿千兩黃金送給獄吏,獄吏就在牘板背面寫上字示意他說:「請公主作證。」
公主,是漢文帝的女兒,周勃的長子勝之娶公主為妻,所以獄吏教周勃引用公主作證。這個公主並沒有留下名諱,史稱絳侯公主。
周勃把增封受賜的財物都給了薄昭。等到周勃案件緊急關頭,薄昭替他向薄太后進言,太后也認為周勃沒有謀反的事。文帝臨朝時,薄太后抓起頭巾向文帝擲去,說:「絳侯身掛皇帝賜給的印璽,在北軍率領軍隊,不在那時謀反,如今身居一個小縣,反倒要謀反嗎!」漢文帝已經看到絳侯在獄裏的供辭,於是向薄太后謝罪說:「獄吏剛才查清楚了,馬上放他出獄。」於是派使臣手持符節釋放絳侯,恢復他的爵位和封邑。絳侯出獄後說:「我曾經率領百萬大軍,然而怎麼知道獄吏的尊貴呀!」
而且從另外一個典故汗流浹背也能夠看出周勃的另外一方面的不足之處:
漢朝時候,呂后專政,左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攜手誅滅了呂氏勢力,迎立文帝劉恆即位,其中周勃功勞最大。後來,漢文帝將周勃封為右丞相,位置在左丞相陳平之上。有一天,漢文帝想了解一下國家的事情,他就問右丞相周勃:「全國一年之中要審理的案件有多少件?」周勃一聽,低着頭回答說不知道。文帝又問:「那麼全國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錢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濕了因為他還是回答不出來。漢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這些事情都分別有掌管的人,問審理案子的事,有廷尉;問財務的事,有內史,只要問他們就知道了。」漢文帝聽了點點頭,十分滿意。事後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覺得自己反應、機智都不如陳平,於是辭去了右丞相之職。
可想而知,周勃並不是那種善於易地而處的人,相反,他是一個很多時候小事都相當糊塗的人。
當然,正如有一句話所言,周勃是那種對大事不糊塗的人。
而也許就是因為這一點,周勃雖然在歷史上有着相當的評價,但是與之相比的是,周勃在歷代的影響,無法比肩韓信甚至是張良。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左丞相絳侯周勃」。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周勃。
而韓信以及張良,不僅是唐宋配享武廟,甚至是延續明清,可想而知,周勃此人在理學盛行之後,就已經沒有得到與之對稱的評價。
而且周勃對於功高震主一事不禁無法自知,更加是忽視了這一點對其家族後代的教育,因為從周勃的後代的結果而言,周勃在這方面確實算是非常失敗。
先從司馬貞對周勃的評價(出自《史記索隱》):「絳侯佐漢,質厚敦篤。始擊碭東,亦圍屍北。所攻必取,所討咸克。陳伏誅,臧荼破國。事居送往,推功伏德。列侯還第,太尉下獄。繼相條侯,紹封平曲。惜哉賢將,父子代辱!」
在這方面能夠看到,在司馬貞當中,周勃父子並沒有太大的過錯。
但是,從周勃後代的結局來看,周勃對於自己後代在這方面的教育,確實是相當不咋樣。
周勝:周勃死後其子周勝之嗣,因殺人獲罪而死,國絕。
周亞夫:文帝把周勃次子河內太守周亞夫封為條侯,續絳侯後。在幫助漢景帝滅了七國之亂後,竟然被景帝逼的活活餓死。
周堅:周亞夫死後爵位中斷了一年,景帝封他為平曲侯,接續絳侯的爵位。周堅封侯十九年後去世,諡號是共侯。
周建德,周堅之子,周勃的孫子,周堅死後周建德繼承侯爵。十三年後,周建德任太子太傅。由於所獻的助祭黃金品質不佳,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被判有罪,封地被廢除。
這也許是病逝在漢文帝十一年的周勃,無法想像到的一個結果。
但是對於現在的周勃而言,他更加無法想到的是,自己的計策失敗了。
……
酈商以及酈疥不是笨蛋,看到了周勃與劉邦居然是分開部隊進行前進,他們知道劉邦必然在其中一支部隊當中。
於是,他們在短暫商議之後,決定分開追擊。
而酈疥的運氣這次沒有那麼好了,因為他選擇的,正好是拿走了劉邦王旗的周勃所部。
……
雙方在這一帶的原野上相互追逐,但是對於周勃而言,他自然很清楚劉邦被追擊的問題。
可是,周勃現在就算是想要返程支援劉邦,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他心中更多的只能夠干焦急。
因為他不可能擊敗酈商以及酈疥兩支部隊,甚至是想要面對其中一支部隊都得付出全軍覆沒的代價。
很快的,周勃就會發現他自己並沒有可能再顧忌劉邦那邊的事情的機會了。
因為伴隨着越來越多騎士胯下虛弱的戰馬倒地斃命,在這種情況下,他就算是自己想要逃出去,都相當有問題。
儘管處於周勃這個級別的人,馬匹的餵養自然是暫時還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他胯下的戰馬,並不如這幾千追擊他的秦軍官兵的戰馬。
畢竟在之前的作戰中,原來周勃所得的那一匹寶馬,早就在郢都城外的混戰當中被殺死。
在這麼一段時間以來,周勃更多的只能夠憑藉一匹普通的戰馬來作戰或者是代步。
而體力更好的秦軍騎士,在越來越長的追擊時間當中,固然也消耗了相當大的體力,但是麼,對於他們而言,能夠追得上周勃等人,那也就足夠了。
不時有秦軍官兵或者是劉邦軍麾下官兵在這一場追擊戰鬥當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倒在了原野或者是簡陋的道路上。
周勃現在也很是疲憊,但是他更加清楚的是,他可不願意在這麼一個地方倒下,成就秦軍的功名利祿。
但是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周勃沒有想到的一個事情是,他胯下的坐騎同樣也因為體力耗盡,倒在了地上。
差點沒被坐騎摔飛出去的周勃,利用自己不錯的身手,勉強在落地之前讓自己不會被摔傷。
而為了做到這麼一點,周勃的手掌甚至是磨出了一大片血跡。
但是周勃現在也沒有感受到自己手掌劇痛的時間,因為在他的面前,大量的秦軍騎士向他逼近。
很清楚這些秦軍騎士追趕上來之後會有什麼下場的周勃,則是很乾脆的抽出自己的佩劍,等待着他最後一刻的到來。
因為他不是那種天真的笨蛋,很清楚一點,那就是他不可能憑藉自己的雙腿跑得過秦軍騎士。
「既然如此,還不如多找幾個墊背的!」周勃不禁大聲叫喊出這句話。
……
周勃的身手相當不錯,在這幾年的征戰當中,經過長時間的歷練,周勃固然在實力上還沒有達到頂級高手層面,但是在劉邦軍當中,周勃都算是並不比紀信等人要差太多的高手之一。
然後,不是像項羽眼中逆天的武勇之徒,對於密集的騎士而言,只不過是是早晚會讓對方面對的經過而已。
這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了周勃固然是奮戰到最後,並且砍殺了二十多個秦軍騎士。
但是體力也出現相當消耗的周勃,在一時之間的反應遲緩之後,被一個騎士手中的長鈹直接刺穿了腹部的鎧甲。
然而,越來越多秦軍騎士成功將自己手中的武器送入了周勃的體內,周勃很想將這些秦人都殺掉。
但是在血如泉涌的情況下,越來越疲憊的周勃,最後還是輕輕的鬆開了原來緊握佩劍的手。
伴隨着周勃佩劍的掉落在地上,周勃合上了自己的眼睛,然後倒在了這一片他相當陌生的土地上。
而一些秦軍官兵聽到的是周勃最後呢喃出的一句話:
「盧綰老哥……你也來接周勃了麼?」
……………………………………………………分割線……………………………………
作為劉邦軍麾下最後一個重要將領,周勃的戰死宣佈了劉邦軍在這次黃縣決戰當中全面潰敗。
但是,張嘉師就算是知道這麼一個消息,都不會太過於開心。
因為他更想要的是劉邦的命。
他可不能不對漢高祖劉邦心存忌憚。
而且若是他知道了後人對劉邦成功總結出一個結論,就自然更加不會放虎歸山,遺禍萬年,而這個結論就是:
劉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漢基業,這是因為百折不撓、越挫越勇的劉邦知道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其成功在於「能鬥智時決不鬥力」且情商高的劉邦知人善任具有高超的用人、馭人的領導能力即帝王權術。漢皇千古一英雄,休笑當年馬上功。試問後來為帝者,誰人曾出範圍中。楚強漢弱,可是戰爭的結局是楚敗漢勝。究其原因,歷代的學者各有評述,意見不盡一致。學者普遍認為主要原因有四:
對待生命認識不同。政治天分與政治主張不同。戰略、策略不同。用人態度不同。
事實上,張嘉師並不知道一個事情,那就是劉邦固然是在自己的領土上大規模的橫徵暴斂,導致最後發生這種情況。
但是無法否認,若是無劉邦的建立漢朝之後的無為而治,再次大力發展國力,恐怕漢朝能否延續到漢武帝時期,都是一個問號。
而劉邦對於治國的方針,事實上固然不算好,但是總比窮兵黷武的亂世其他諸侯要好得多。
這一點,在張嘉師橫空出現,改變了很多人和事情的軌跡後,同樣也無可避免的發生改變。
根據後世的史學家推論,若非劉邦的統治手段無疑是殺雞取卵,恐怕張嘉師想要在這麼短時間內解決掉作為亂世諸侯實力排行第二的劉季,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也在很多方面反映了張嘉師對劉邦以及這個世界的歷史影響,甚至是能夠發生根本性變化。
而且最重要一點,那就是假如對比禮賢下士,張嘉師說不定還遠遠比不上劉邦,畢竟劉邦同樣也被稱為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下「求賢詔」在全天下廣招賢士人才的皇帝。
...
,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45s 3.972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