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北門城外的火車站,崇禎皇帝和周皇后儀仗剛一出現,早已等候在這裏的文武百官,以及所有百姓就立刻恭迎。頓時,在這火車站附近,立刻響起了山呼海嘯般地萬歲聲音。
崇禎皇帝和周皇后聯袂從御駕中出來,笑着示意所有人平身。
這麼盛大的場景,約翰等西班牙人也被安排出來長見識。這種場景,對他們來說,當然是第一次見。當然,得忽略掉他們被觀看的那次。
這些西班牙人學了兩個來月的漢語,只能聽懂一部分日常用語而已。可這盛況,卻不會因為語言的障礙而妨礙他們的震驚。
「哇,大明皇帝好威風啊!這麼多人,一起跪迎,實在是太壯觀了!」
「別亂說話,是我們的皇帝,懂麼?」
「對對對,我們皇帝真是威風,我就感覺,我們以前的那些,給我們現在的皇帝陛下提鞋都不配!」
「那是肯定了,這裏可是天堂!以前那個,真是鄉下的鄉下,根本就不能比!」
「……」
約翰等人一邊低聲議論着,一邊關注着皇帝的動靜。
就見皇帝和皇后來到蒙着紅布的火車頭這邊,聽到皇帝開始講話,他們連忙都閉嘴,恭敬地聽講。然而,語言地限制,讓他們聽得半懂不懂地。不過至少有一點,他們是知道的。崇禎皇帝在介紹火車,說這火車會改變世界什麼的。反正一個意思,這個火車非常偉大。
聽着這些話,約翰等人就不由得對紅布蓋着的火車頭非常地好奇,因為他們看火車長度,似乎很長,一節一節的,就像蜈蚣一樣,但是沒腳。他們不用介紹也大概能猜出來,這些都會由火車頭拉動起來。
看着這些,約翰等人都和普通大明百姓一樣,心中都有些不敢相信,要是這麼多車廂都能拉起來的,那這力氣要多大才行啊?
崇禎皇帝面帶微笑地在講着開場白,忽然之間,看到文武百官的前列,有一名大紅緋袍的官員搖搖欲墜。他定睛一看,認得是吏部尚書徐光啟。頓時心中一緊,連忙快步走了過去。
所有人隨着皇帝的動作,都沿着那個方向看過去,也都發現一名大官似乎身體有恙,被人扶着在那裏。於是,人群就有了竊竊私語聲,紛紛在打聽那是誰?
崇禎皇帝快步過去,看着已被同僚扶住的徐光啟,關心地問道:「徐愛卿,身體哪裏不舒服?」
徐光啟的臉色有點白,不過他聽到皇帝關切地問候聲,連忙自己站好了身子道:「陛下,老臣沒事。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乃是科學技術知識的一個偉大應用。老臣是高興,激動了。」
崇禎皇帝聽了有點不相信,就對徐光啟道:「徐愛卿還是回去休息吧,朕派御醫給你檢查下身體。」
「陛下,真不用了!」徐光啟連忙搖頭奏道,「老臣真得沒事,這火車開通的盛事,老臣期盼已久,親眼見證這一刻,已經等了好久了!」
聽到他堅持,而且看着好像徐光啟的臉色好看了一點,崇禎皇帝便不再堅持,想着等儀式結束之後一定要御醫給他檢查下才行。
這麼想着,他就點點頭,關心地說道:「徐愛卿要是有什麼事情,可要說出來。愛卿是朕的股肱之臣,朕可少卿不得!」
「陛下隆恩,老臣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徐光啟一聽,面露感激之色,連忙回奏表態道。
不知道為什麼,崇禎皇帝總感覺有點不安,或者是這話不吉利?
不過此時是火車開通的盛大典禮,所有人都看着的,他也不好耽擱多久。因此崇禎皇帝就決定加快儀式進程,大步返回火車頭邊上,下旨揭開紅布。而後又和皇后一起拿紅色毛筆在火車頭上點睛,就類似後世給獅子點睛一般,意思是賜予眼睛,讓其活過來。
圍觀的百姓,就剛才這一會,一傳十,十傳百地,差不多都知道是吏部尚書身體好像有恙。頓時,大部分百姓都有點擔心,甚至其中不少人在心中暗中祈禱,希望徐光啟沒事。畢竟徐光啟在大明百姓心中的威望,可不是其他官員能比的。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科技推廣有利於普通百姓,而徐光啟則是科技推廣的主要支持者;不過最重要的是,徐光啟在這些年來努力推廣高產作物,編寫《農政全書》等內容,活了不知道多少人。大明官員中,在這方面,沒有其他官員能超過他。
不過當他們看到崇禎皇帝過去後,似乎徐光啟又沒事了,就都放心下來。他們目光,很快又隨着皇帝的身影而移動。他們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火車這個第一次出現的事物上。
不過,還有一小部分人,主要是一些讀書人、低級官吏什麼的,還時不時地看下徐光啟那邊,似乎對他們來說,徐光啟顯然比火車更讓他們關心。只是他們的臉上,卻沒有多少擔憂之色。
隨着火車上的紅布被揭掉,驚訝地低聲議論聲,就又多了起來。
「咦,你們看到沒有,這個火車頭也沒有腳啊!能拉動這麼多裝滿貨物的箱子麼?」
「依我看,這火車頭大概得有九牛二虎之力才行吧?真看不出來,就這么小小地一台蒸汽機而已,竟然能拉動這麼多東西!」
「你們這個都是廢話,不要瞎懷疑了!萬歲爺都來點睛了,肯定是可以的。不過這火車頭的力氣,還真是太大了!」
「……」
圍觀者都在討論着,一臉地期盼之色。不管男女,不管種族,不管年齡,不管職位,全都期待着火車開動起來,期待着見證歷史的那一刻。
在他們的盼望之下,火車頭上的司機開始生火,加動力。
當然了,此時,皇帝皇后都已經退到一邊了。其中崇禎皇帝在看着火車頭的時候,心中記掛着剛才的事情,時不時地轉頭去看一眼自己的吏部尚書。
要知道,徐光啟是大明官員中學習科學技術知識的先驅,更是不參雜其他目的,一心想要推廣科學技術知識的大臣之一;而且他位居吏部尚書一職,又是非常關鍵的一個職位,對於推動大明官員重視科學技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崇禎皇帝來說,是真希望徐光啟能長命百歲,一直支持下去。
然而,徐光啟的年齡,其實已經是七十三歲的高齡。在原本的歷史上,他是在崇禎六年就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一歲。
不過在這個位面上,因為崇禎皇帝的英明神武,少了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大明中興,徐光啟有皇帝的知遇之恩,做着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因此身體比原本歷史上要好不少。
正在這時,就聽到一聲」泣……「地聲音,大量白氣噴出,火車「哐當」一聲動了起來。
「哇……」
幾乎是異口同聲地,所有圍觀的人,全都發出了長長地「哇」聲。
就見火車緩慢地開始動了起來,慢慢地駛出了車站,一點點地變快,最後消失在火車站這邊人群的視野中。
這次火車開通儀式的安排,是通州和京師這邊同時有火車開出。按照原本的計劃,崇禎皇帝還要等到通州的火車抵達,見證火車的進出站和通行時間。
但是,崇禎皇帝擔心徐光啟的身體,怕時間耗久了影響包括徐光啟在內的那些老臣的身體。因此,他在火車開出之後,便沒有再等下去,下旨擺駕回宮,除交通部相關的官員之外,其他文武官員也各自歸衙。同時,他還暗自下旨,傳御醫去給徐光啟檢查身體。
至於京師的百姓,在恭送皇帝皇后之後,都還留在鐵路沿線看稀奇。
崇禎皇帝回到皇宮之後,記掛着徐光啟的身體,忽然腦中閃出一個想法,立刻傳了太醫院醫正,吩咐他道:「在京五品以上官員,以後都定期檢查一次身體,此事由太醫院負責,務必不得馬虎!「
醫正聽了有點愣神,心中想着,有沒有病,他們自己不知道,還需要太醫院來檢查?不過皇帝既然如此下旨,他也不敢違背,立刻應承了下來。
不過崇禎皇帝看到他愣神的功夫,也已經回過神來了。古時候的這些讀書人,很多都會讀醫書,多少都懂一些醫的。而且古代官員,包括那些有錢人,都是注重養生。一般來說,身體要有什麼不適,自己就會知道。
中醫不比西醫,更不像後世的體檢能精確檢查人體的每一項。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體檢應該達不到類似後世的效果。
崇禎皇帝雖然想明白了這點,卻沒有追回這道聖旨。至少這個定期檢查,算是自己的一份心意,也讓太醫院的這些御醫能有活可干。
不過類似西醫的這種,特別是動手術這類,還是要搞起來。至少生小孩,對如今的婦女來說是個鬼門關,這裏會有很大的進步。還有,小孩的夭折率,在這個時代也太高了,就算是生在帝王家,都沒有多少辦法避免。
醫學啊!崇禎皇帝心中想着這事,不由得嘆了口氣。
真是很可惜,自己在後世不是學醫出生,對於醫學這塊,有點一籌莫展的感覺。如果後世要是從小學就像數理化一樣開醫學的課程,那自己就能默寫出來了!
崇禎皇帝正想着這個事情,派去給徐光啟檢查身體的御醫回來繳旨了。
「陛下,微臣建議,徐尚書需要靜養才行……」
崇禎皇帝一聽御醫稟告的開頭,就心中一沉,知道他的擔心成真了!
他在仔細地聽取了御醫的稟告之後,便下旨讓徐光啟靜養身體要緊。甚至還不放心,親自去了一趟徐府看完徐光啟。
「陛下,老臣沒事!「徐光啟在見禮之後,依舊錶態道,」各地官員的考核,有關科學技術這一塊,須得老臣看着,才不會被他們糊弄!老臣……「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的態度很堅決,立刻打斷道:「徐愛卿,這些都沒關係,朕抽調廠衛暗中看着好了。卿的身體,才是朕最在意的。等卿好好休養身體,身體好了之後再說這個不遲!」
其實,根據御醫的說法,徐光啟的身體其實已經走到了盡頭,好好休養才能多活一些日子。但要是操勞過度的話,恐怕就活不了多久。
徐光啟聽了,沉默不語。過了一會後,他抬頭看着崇禎皇帝,誠懇地說道:「陛下,老臣的身體,老臣自己知道。再怎麼調養,也不會有多少日子的。與其這樣,老臣寧願把剩下的日子都花在科學技術知識的推廣上!如今這些學識的科考還未開始,老臣擔心……」
「愛卿放心好了,有朕在,此事絕對不可能有反覆的。」崇禎皇帝一聽,斬釘截鐵地說道。
徐光啟一聽,很是欣慰地笑了笑。皇帝雖然年輕,可能力擺在這裏,他對這話是相信的。稍微沉吟了一下,他就又奏道:「陛下,吏部尚書一職至關重要,老臣既然要養病,那這職位不能空缺。老臣原想舉薦老臣學生孫元化,但他已是禮部尚書,對科學技術知識也至關重要。陛下,吏部尚書一職,還請慎重擇之!」
一般來說,高品官員的卸職,只要不是獲罪被罷免,皇帝一般都會問卸職官員的意見。也因此,徐光啟有此一說。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安慰道:「此事,朕心中有數。愛卿最重要的是養好身體,朕還有很多好東西,等着愛卿點評一二的!」
「可是那電學?」徐光啟一聽,眼睛頓時一亮。他之前就聽說了,皇帝在寫這方面的著作。
崇禎皇帝聽了點點頭,又交代了一番,吊着徐光啟的求知慾,讓他好好養病,才擺駕回宮。
這時候的京師,大部分百姓還在討論着火車帶來的震撼。可是在官場上,不少人都在暗地討論徐光啟在家休養,吏部尚書暫時空閒這事。
徐光啟的病情,並不是絕密,有心人很快就能打聽出來。這麼一來,吏部尚書一職,就猶如一塊磁鐵一樣,牢牢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31s 3.955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