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漢主劉璋 第二十七章 綿竹之戰(終)

    催人淚下的故事,往往會得到別人的同情和首肯。

    吳應說完,便轉身看向嚴正以待的吳懿所部,而自己身後沖陣之人,也剩下兩千餘人,眾賊在看清形勢後,紛紛逃脫以求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見此情景,吳應表情未變的臉上露出一聲慘笑狀,他環顧身邊的親信,見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跟隨,一種窮途末路的感覺油然而生。

    「我死,汝等可降之,莫要為此丟了性命」

    ):酷匠.網首發h=

    「首領」

    眾親信相互看了一眼,從堅定眼神便能看出這些人,彼此間已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決定,眾人異口同聲道。

    「我等不願投降,願與首領同死」

    聞言,吳應看着視死如歸的眾人,頓時百感交集,欣慰,感激,等情緒湧上心頭。

    沉溺了會心情,堅定了下意志,吳應手提武器,直視前方,為自己最後的衝鋒做出準備。

    「殺啊」

    大喊一聲,吳應率先而出,眾親信緊隨其後,不管螳臂當車也好,不自量力也擺,他總要堅定的衝鋒完最後一次。

    戰場上本就是你死我活,吳懿不可能就因幾人赴死,而生出同情之心,所謂,對敵人的慈悲,就是對自己殘忍,就是這個道理。

    「放箭」

    在吳懿的命令下,五百人拉弓發剪,立即射出一陣箭雨。

    結局是註定的,沖在半路的吳應等人,頓時被萬箭穿心,死的不能在死,插滿箭支的屍體緩緩倒下,濺起一陣塵土。

    隨着李實得被斬,和張祭酒的逃脫,還有吳應得赴死,這場死灰復燃黃巾之亂就就此平息。

    這樣的結局,不代表劉璋就此萬事大吉,不管是士卒死後的善後問題,還有俘虜的處理問題,都是一個個難題湧上劉璋心頭。

    廝殺後的戰場,就像一副人間地獄的油畫,除了滿地散佈隨意丟棄兵器外,就是一具具千瘡百孔,慘不忍睹的屍體,整個場地,屍橫遍地,血流成河。

    硝煙瀰漫,鮮血滿地,黑與白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幅詭異的畫面,在如此場地里,估計一些意志不堅定者也會心理崩潰。

    劉璋忘着正在打掃戰場的士卒,有的清理着散落在地的兵器,有的幾人則抬着已經僵硬的屍體,搬去火花,以防發生瘟疫,心裏也是一陣慷慨,不由想起杜甫的「石壕吏」中的一句。

    「死者長已矣,生者常戚戚」

    在劉璋心頭萬緒時,正在統計死者和俘虜的吳懿走了過來,對着劉璋行了一禮道。

    「主公,戰死和受傷之人和一眾俘虜已統計出來」

    見吳懿一臉疲憊的樣子,劉璋頓時想到自己的人才已是不足,吳懿本就敏於軍事,叫他處理政務之事,是有點強人所難。

    一想到自己部下大多敏於軍事,衝鋒陷陣的將領居多,劉璋也是一陣無奈,看來要禮賢下士幾位政務為長的才人來輔佐自己了。

    「有多少戰死之人」

    吳懿拱手回答道。

    「戰死者一共兩百餘人,其中我部戰死三十人,其餘大多是各世家之人」

    劉璋又問道。


    「多少受傷之人」

    「受傷者一共四百餘人,重傷者百餘人,其餘輕傷,吾部大部分輕傷,受傷者近百人」

    兵法有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知道只是死傷六百餘人,劉璋對此也是感到慶幸和滿意。

    古代戰爭本就靠人數為基礎,如果在雙方兵力相等,兩方相爭時,損失慘重的不只是敵人,也有自己。

    所以一般熟知兵法的統帥都會避其鋒芒,攻敵之弱,最上乘的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用最少的損失爭取最大的勝利。

    劉璋以兩千多人擊潰萬人,而自身只損失了三分之一,除了有謀略的功勞外,就像比拼刀劍一樣,自身也是過硬之輩,所以才能戰出如此輝煌之戰役。

    一想到俘虜之事,劉璋又對着吳懿問道。

    「抓獲的俘虜有多少人」

    「回稟主公,抓獲之人一共有八千人,除了密林一戰的一千人,其餘人員皆在此地俘虜」

    吳懿回答後,頓一下,好像想到什麼,又接着道。

    「主公,如此眾多賊寇,如放任不管,日後又必將禍害他人,如何處置,是殺是剮,請主公定奪」

    着些俘虜的安置問題是個麻煩,如果殺了,又太可惜,日後想爭霸天下,不管打仗,還是屯田,都需要人口,無論如何這些人必須留下,想到此處,劉璋便有了設想。

    「子遠,汝看這樣可好,屯級以上的首領統統斬首,在派人嚴加看管,量這些普通之人也翻不出什麼花樣」

    「在者我等日後不管打仗,還是做別的事情都需要人力,統統殺死豈不可惜」

    聽劉璋如此殺戮的決策,吳懿並未覺得殘忍,而是覺得劉璋比較仁慈,如果碰到一位殘暴的主宰者,抗殺萬人只是小菜一碟,像巨鹿之戰時的項羽就是抗殺秦軍大將章邯降卒三十萬。

    見劉璋已做出決策,作為他的部下,吳懿只能聽命行事,兩人又商議了點雜事後,吳懿便行禮告退,去安排安置俘虜之事。

    劉璋見戰場打掃已經接近尾聲,便領着一眾護衛去往綿竹城裏尋找劉瑁商議日後之事,畢竟像梓潼,江油等地還在混亂當中,需要劉璋去平定。

    大軍休整兩日後,劉璋與劉瑁商定後就決定,由劉璋帶領本部兩千,在抽調綿竹城裏的一千人,共三千人前往平頂梓潼。

    當然着也要視情況而定,如梓潼城裏賊軍兵力多,劉璋只能等賈龍等人到來在做打算,如果兵力少,那便立即攻城,畢竟功勳還是一個人得到才是愉快。

    劉瑁則留守綿竹,領一千人看護傷員和一眾俘虜。

    三千人馬,氣勢恢弘,行軍路上,雄姿壯觀,整隻隊伍宛如一條長長的巨龍,盤踞在山間。

    待眾人行至梓潼時已是午時,劉璋便命令安營紮寨,準備吃食,當然大軍行軍一個上午也要休整,而劉璋也要了解下梓潼城內的情況。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在戰爭里,敵人情報是相當重要的。

    在用了一個下午才了解到梓潼城內的賊軍並不多,只有幾百人而已,在典韋等人得知後,便立刻主動請戰,想一舉攻破城池。

    但是這些都被劉璋拒絕了,對於眾人劉璋也是耐心地對其解釋。

    梓潼本城高堅固,如果用蠻力去攻城,最終損失慘重的只會是自己,而且三國中用幾千人守住幾萬人攻城的事列比比皆是。

    像三國中名將張遼就幾千人在合肥守住孫權十萬兵馬的攻伐。

    魏將郝昭也是用幾千人拒守蜀國名相諸葛亮的幾萬人,長達兩個月。

    蜀國名將羅憲用千人在永安抵禦,陸抗、步協萬餘人長達六個多月。

    這些事列都表明,攻城戰是最難的,在沒有專門的攻城器械和準備不足下,貿然攻城,只會損失慘重。


https://hk.eco-lesbo-vego.com/%E4%B8%89%E5%9C%8B%E4%B9%8B%E6%BC%A2%E4%B8%BB%E5%8A%89%E7%92%8B-898100/78.html
相關:  三國風雲劉璋傳    宇躍記  九陰大帝  大明星之萬界老司機  獨步成仙  特種兵王在山村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好書友三國之漢主劉璋第二十七章 綿竹之戰(終)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搜"三國之漢主劉璋"
360搜"三國之漢主劉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s 3.4311MB

TG: @feiwug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