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要佇立多少年
才能被沖刷入海
一些人要存在多少年
才能獲得自由
一個人要迴轉過多少次頭
才能假裝什麼都沒看見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風中飄揚
這答案在風中飄揚
......」
說是答案。
實則還是一連串的「永恆之問」。
「一個人要走多少路,才會被稱做男人?白鴿要飛過多少大海,才能在沙灘長眠?炮彈要飛行多少次,他們才會忘記戰爭......「
但是和上一首歌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小男孩的聲音中只有不解、悲傷、憤怒,與其說是在責問,倒不如說更多的是吶喊與喚醒。
而這首歌里,旋律簡單演唱散漫隨意,你卻很難不喜歡他那隨意的風格,他越是隨意,這歌也就越能接近人心中未經修飾的部分,歌詞和旋律沁入到無數人的靈魂,讓人們感受到自由,一如他的音樂理念。
最重要的還是,有一種冷峻的思考通過他散漫的演唱流露出來,這是最具感染力的。
答案?
我的朋友,答案其實不一直在風中飄蕩麼?
我們都看到了那些不對的東西,心裏也知道那不對,但就是不願正視罷了。
那些訴求和平的、正義的、公平的聲音如同微風,它隨着人類的歷史長河一直存在着,卻因為太微弱而被我們忽視或者遺忘,就像吹散在風中一樣。
「一個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望見天空
一個人有多少耳朵
才能聽見身後人的哭泣
要犧牲多少條生命
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經死去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風中飄揚
這答案飄揚在風中
......」
歌曲結束了。
餘音卻還繚繞在每個人的心間。
「此曲,必將永垂於後世!」
完全沉醉在歌曲中的樂評家約克長吁了一口氣,心中默默感嘆道。
約克只感覺自己的臉有點疼,因為他剛才以為那首反戰題材的《tell me why》已經無敵了,大概沒有其他相同題材的可以和它剛正面。
結果倒好,他立馬又拿出了一首更牛的把自己前一首給秒了......
只是一首乍聽之下,結構很普通的民謠歌曲,雖然旋律好聽,押韻的歌詞唱起來也朗朗上口充滿韻味,但不至於說是秒殺吧?
至於,約克這麼評價是有道理的。
歌曲中描繪的是紛亂的戰爭年代,炸彈亂舞的天空中,鴿子失去了自由飛翔的權利,不斷尋找安定的避難所,卻發現安生立命之處都沒有。
山川衝擊,碎石滾滾,男人為了成為所謂的「男子漢」,必須作為士兵奔赴前線,走過千萬里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每每回頭看到的是戰友殘缺不全的屍體,每每抬頭看到的卻不是蔚藍的和平天空。
被俘虜的士兵被剝奪自由,他們流淚;被奪走生命的士兵父母,他們哭喊;被子彈掃射的戰士,他們慘叫。
這首歌就猶如重磅炸彈,每一詞每一句都時刻提醒着人們的良知,述說着戰爭的可怕,戰亂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會徒增一場場人間悲劇,其所表現出的對這個人類、社會、人生的深層的憂患與痛苦刺痛着每個有良知的人的心。
也因此,那一句「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在風中飄蕩)」就更讓人心酸了。
我們其實都這樣想,但事實是,政客們卻似乎永遠都聽不到這些,依然不停地發動戰爭,募集,派遣,犧牲......
民眾抬起頭來看不到和平,看不到幸福的未來,我們所渴望的自由和幸福就在風中隨之飄蕩,也許下一刻飄上參天大樹,看到了太陽,也許下一刻飄回水中,沖入下水道。
字字錐心!
並且,這首歌不僅僅只是反戰那麼簡單的,歌里有民權的精神在,有人文的深意在,有雋永的詩意在。
在他那看似散漫的歌聲中,無處不閃耀着人性的光輝,透露出永恆的皿煮自由的普世價值,突出了個人尊嚴與人格獨立的偉大與不可侵犯性,這首歌的意境可謂是——放諸四海而皆準!
如果你說《tell me why》不好,那阿姨粉可能會很狂暴,保護兒童的組織,環保主義者,和平主義者可能都會很狂暴。
但你說這首歌不好的話,大概是所有人都會很狂暴。
這首歌,是一首黑不動的歌,一詠三嘆,盪氣迴腸,感慨萬千,催人泣下,前不見古人,後,怕也見不到其他的來者了,除了他自己......
「晚安。」
蘇落溫柔的道別,然後就關掉了直播。
一首民謠會有不同的意義,而且每一刻都會不同,這取決於誰在演奏和誰在聆聽。
要問這首歌什麼水平?
在上一個時空裏,諾貝爾文學獎的水平呀!
這首歌的歌詞於2016年10月13日作為鮑勃·迪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之一,一度引起全球轟動和無數的爭論。
大概沒人會想到諾貝爾文學獎居然會頒獎給一個唱歌的吧。
因此有人說,諾貝爾文學獎表面上是頒給鮑勃迪倫,實際背後卻是在肯定當時的民權運動。
他和著名民權領袖們交往甚密,不止一個黑人民權領袖讚揚過他,說他雖然是個白人,但卻唱出了黑人的心聲,《blowin''in the wind》早已成了反戰和民權運動的代言曲目。
所以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給鮑勃迪倫,背後的邏輯和頒獎丘吉爾是一樣的,迪倫作為zz符號的影響力,足以彌補文學性的差距。
鮑勃·迪倫拿諾貝爾文學獎的爭議很多,但都無所謂了,毋庸置疑的是,這首歌是公認的米國民謠史上最重要的作品,由它開始,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
很有意思的是,鮑勃·迪倫作品創作內涵一直都是受到肯定的,但他早期的好些作品都是藉由其他藝人的歌聲才成名的。
這首歌也是,鮑勃迪倫自己沒能把這首歌唱火,反而是由一個叫peter, paul & mary的三重唱團體翻唱後,直接干到全米排行的亞軍,才使得這首歌被全球人民熟知。
因此有很多人說,是鮑勃迪倫這位「民謠宗師」的問題,他的嗓音音色不夠討喜。
其實,雖然三重唱版本的和聲各種華麗各種美,但蘇落完全無感,個人還是更喜歡鮑勃的原版,無限傾向對那種。
歌曲是人類情感的一種藝術表達形式,那麼一首歌的好壞與否不在於討喜與否,關鍵看其是否能真切表達出作者在這首歌中蘊含的感情。
鮑勃的嗓音充滿時間磨礪後沉澱下來的歲月滄桑感,而三重唱雖然就音樂旋律和演唱方式角度看,的確是華麗動人,奪人雙耳,但對於這首歌來說,樸實無華的鮑勃才最動人。
他的版本更有畫面感,仿佛能看見他在街邊,戴着牛仔帽,彈着結他,吹着口琴,身後的天空中炮聲迴響,他演奏着民歌《blowing in the wind》,訴說着世間的悲劇......
這種畫面反差很強烈,從而使歌曲喚醒人們良知,倡導和平的主題更為深刻,也更容易勾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理智上的思考。
前世國內許多觀眾熟知這首歌,倒也和那個和聲超美的三重唱版本沒太大關係,許多人是因為電影《阿甘正傳》知道的這首歌。
在影片的結尾,小阿甘上了校車,獨自在椅子上陷入沉思,羽毛隨風而舞,沒有起點亦沒有終點,珍妮曾在舞台上哼唱的歌曲再次響起:「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這一幕,不知道是多少影迷心中難以忘卻的經典畫面。
換了個時空,不一樣人和時間背景,未必能讓這首歌達到前世的高度,但經過漫長歲月篩選出來的經典歌曲,也不可能會差。
蘇落更多的是在想,是時候考慮一下,讓《阿甘正傳》的這一幕也成為這個時空裏影迷心中的永恆經典了......
......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2s 3.97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