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戰烈的這個安排,並沒有出秦齊楚的預料。
在這場衝突中,6軍的地位最為尷尬,因為自始至終都只能打醬油。要知道,6軍不但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還是華夏軍隊的根基,擁有最多的兵力,號稱地表最強存在。在總參謀部,郭戰烈的權威更是無人能及。因為郭戰烈在軍中的地位,以及6軍所扮演的角色,所以只能由他出面協調。問題是,郭戰烈所做的顯然不止是協調與化解軍兵種的矛盾,更是在維持均衡。這裏面的關鍵,或者說微妙之處,就是不能讓任何一個軍兵種坐大,也就是不能獨吞所有戰果。
只是,料到這個安排的不止是秦齊楚,還有海軍作戰處長江海濤上校。
如果說秦齊楚是含着金湯勺降生的「*****那麼江海濤就截然相反。他出身在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醫生、母親是教師。當年報考海軍軍官學院,也只是因為理想。在成為海軍軍官之後的十多年中,江海濤從基層部隊干起,最後當上了護衛艦的艦長,並且獲得了返回院校進行深造的機會。畢業後,他才被調回海軍司令部,從普通參謀做起,在奮鬥了近十年之後才坐上了作戰處長的位置。再過幾天,他就四十五歲了。如果沒有爆這次衝突,作戰處長很有可能是他在海軍中最後一個職位。以他的年齡,最多能指望在退役前佩帶上少將肩章。
與秦齊楚相比,江海濤的才華不值一提。
當然,江海濤也有比秦齊楚出色的地方,比如更加了解軍內的利害關係,也更懂得取捨之道。
問題不是在空軍,而是在海軍。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裏,出於維護全球利益的需要,海軍備受重視,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裝備建設。按照非官方數據,在過去十年裏,海軍的軍費佔比始終在三分之一以上,裝備建設費用的佔比甚至過四成。巨大投入所產生的效果也極為顯著,用外行的話來說,華夏海軍的造艦行動就像是下餃子。在短短的十多年內,華夏海軍建造了兩艘航母、大約三十艘防空驅逐艦、三十多艘遠洋護衛艦、近百艘小型護衛艦,以及數量眾多的兩棲登6艦、快戰鬥支援艦等各類艦艇。即便是海軍航空兵,也是備受照顧。除了由空軍主導的j-2o,海航能優先獲得幾乎所有新式作戰飛機,比如j-11c與j-1oc就優先提供給海航,空軍只能拿現役飛機進行改造。
這種在經費上的照顧,儼然讓海軍成為了第一軍種。
受到衝擊最大的不是空軍,也不是火箭軍,而是6軍。空軍的優先權只在海軍之後,而火箭軍是戰略安全的基石。結果顯而易見,在海軍獲得的經費迅猛增長,而軍費總額的增幅又有限的情況下,受到限制的肯定是6軍。在各型戰艦像下餃子般的交付給海軍時,6軍的很多主戰裝備卻因為經費不足而被迫下馬,至少裝備規模受到嚴格限制。比如被6軍給予厚望的ztz-99主戰坦克與z-1o武裝直升機,都因為經費嚴重不足而受到影響。ztz-99隻裝備了三個王牌集團軍,而z-1o的交付度降低到了只能維持生產線的最低限度。對6軍將領來說,這顯然是無法接受的,而且會理所當然的認為,6軍受到的限制正是拜海軍得到優先照顧所賜。
只是,海軍能夠成為第一軍種嗎?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
雖然海軍的價值不可否認,但是華夏是一個6上大國,而且周邊局勢並不穩定,6軍依然是國家安全的根本保證。說得更直接一點,在不大可能爆全面核戰爭的情況下,6軍是保證本土安全、遏制與抵抗外來威脅的主要力量。只要華夏有一支強大的6軍,那些圖謀不軌的鄰國必然會有所顧慮。與6軍提供的基本安全保證相比,海軍的主要價值其實只是維護海外利益,而空軍是典型的進攻力量。也就是說,在華夏還沒有強大到可以去萬里之外的地方實施軍事干預的情況下,在仍然要以本土安全為目的而重點關注周邊地區的時候,6軍的地位不會動搖。
所謂的削弱6軍、增強海軍,其實只是表象。
很簡單,6軍的各類主戰裝備早已實現了自主生產,而且生產線就在那裏,只是生產多少、以及以多快度生產的問題。只要出現了迫切威脅,這些生產線就會全運轉,把主戰坦克、步兵戰車、自走炮、火箭炮、戰術彈道導彈、武裝直升機、通用直升機等各種裝備源源不斷的送到6軍手上。相對而言,海軍戰艦的建造周期長得多,很難在需要的時候通過加大投入來加快建造度,也就需要未雨綢繆,即在和平時期建造足夠的戰艦,保持一支強大的海上力量。
有這個認識的,不止是江海濤,還有海軍司令何長風。
正是如此,在衝突爆後,何長風沒有攬下所有任務,等到空軍參戰部隊到達,就把空中作戰任務交給了空軍。
顯然,這是很明智的做法。
這個時候讓空軍衝鋒陷陣,至少不會讓其他人認為海軍一家獨大,也就不會處處盯着海軍。
只是,何長風沒想到,空軍作戰處長是個可遇不可求的奇才。
單純從戰術的角度看,如果讓秦齊楚放開手腳去干,恐怕在接下來的作戰行動中,真沒有其他軍兵種的事了。
當然,問題也在這裏。
要是讓空軍獨挑大樑,那麼在此之後,空軍必然取代海軍,成為軍中新貴,也必然會受到重點照顧。先不說空軍的價值,只是由此產生的影響,必然會讓包括海軍在內的其他軍兵種的展與建設遇到麻煩。顯然,不管是郭戰烈,還是何長風與朱真,都不希望空軍佔據太多份額。
所幸的是,空軍司令雷天靂是一個很有遠見的人。
現在,爭取到了機會,只是該怎麼打,江海濤卻沒有太大的把握。
很簡單,海軍能夠調動的兵力實在太有限了。北海艦隊剛剛出,根本不可能在第三護衛群之前趕到。南海艦隊遠在幾千千米之外,就算立即出,也為時太晚。至於強大的航母特混編隊,現在有更重要的使命,而且由總參謀部直接指揮,海軍司令部無權過問。能夠對第三護衛群構成威脅,也能及時趕到的幾艘攻擊核潛艇全有任務在身,一些跟隨航母特混編隊去了西太平洋,另外幾艘在為戰略核潛艇護航。此外,東海的水深不夠,並不適合噸位偏大的核潛艇活動。
很明顯,除了岸基航空兵,海軍沒有其他兵力可用。
如果動用岸基航空兵,肯定要跟空軍合作,畢竟海航沒有大型預警機,在遠離本土上千千米的地方作戰,顯然少不了大型預警機。
跟空軍合作,那跟讓空軍去對付第三護衛群有什麼區別?
問題是,如果不跟空軍合作,到最後沒能完成任務,等於把機會留給了火箭軍。
回到海軍司令部,江海濤把參謀動了起來,讓所有參謀都去想辦法,即如何能在不依靠空軍,至少是少依靠空軍的情況下,利用海軍可以調動的兵力完成這次作戰行動,至少得重創第三護衛群。
當然,江海濤也沒閒着。
在海軍司令部的作戰指揮中心有一塊巨大的投影屏幕,上面是整個東海戰場,還有雙方兵力的分佈情況。
很快,江海濤的目光就落到了屏幕右下角的一個代表海軍兵力的光標誌上。
那是一個淺藍色的標誌,旁邊是「377」,表明是舷號377的常規潛艇。
那艘王牌潛艇?
江海濤想了起來,因為在去年的演習中,就是這艘潛艇讓「遼」號航母編隊在對抗演習中全軍覆沒。在後來的表彰大會上,江海濤見過該艇艇長莫希諺,而且知道他的弟弟莫希函在海航服役。
隨後,江海濤讓參謀把377艇的信息調了出來。
在衝突爆前,377艇奉命出海,去西太平洋與航母特混編隊進行對抗訓練,而且扮演伏擊航母特混編隊的扶桑潛艇。當然,這也是377艇的強項。只是現在,377艇仍然留在西太平洋,準確的說是在宮古水道東面,沒有進入東海。或許,377艇已經通過宮古水道進入了東海,畢竟潛艇不是戰鬥機,不可能隨時匯報行蹤。
「在此之前,就是377艇率先現了第四護衛群,而且及時回報告。」
「能與377艇取得聯繫嗎?」
「肯定能,只是我們並不清楚它的準確位置。」
「先跟377艇取得聯繫,如果有可能,就讓它浮上來,通過衛星線路把相關的戰況信息過去。」江海濤稍微停頓了一下,才說道,「告訴莫希諺艇長,只要有機會,就不要節約魚雷。」
參謀點了點頭,沒多羅嗦。
「還有,搞清楚377艇的準確位置。哪怕它在正確的地點,在戰鬥打響之後,也需要空中掩護。」
「明白,我會儘快與377艇取得聯繫。」
江海濤點了點頭,讓參謀去給377艇報。
雖然沒有把希望全都寄托在377艇身上,但是江海濤知道,海軍能不能單獨完成打擊第三護衛群的作戰任務,377艇所在的位置極為關鍵。簡單的說,只要377艇仍然在宮古水道附近,就肯定能給第三護衛群一個驚喜。能隻身突破航母編隊的反潛網,那麼殺入第三護衛群肯定不是什麼難事。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5s 3.868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