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疊瀑在三元宮道觀的後山。
那裏距藥殿藥師們居住的楹舍區不遠,沈清猗住的是楹舍最里的一座幽靜小院,從小院出來,從竹林甬路折入一條長滿苔蘚的卵石小徑迤邐向西,大約需要兩三刻鐘光景。
沈清猗帶了白蘇隨侍,與知安同行,一前一後踏着小徑,往三疊瀑行去。
雨後山上的空氣更加濕潤,清新中帶着泥土腥氣,小徑兩側的叢草和旁逸斜出的樹枝上掛着晶瑩的雨珠,不時侵入鞋襪或掉落衣衫,偶爾一滴落到臉上,清涼入肌膚,沈清猗抬指徐徐抹去一滴,那涼意卻已沁入。她緩慢悠長的呼吸着濕潤的山風,新鮮又微腥的泥土氣,平息着自己的心境,讓心中所有暗潮都沉下去,如古井深水般,風波不起。
她要去見的李毓禎,絕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
但凡她露一點不對的氣息,都可能被對方察覺。
林中鳥鳴,顯得山道安靜,但走出一陣便被瀑聲掩過。兩側喬木高大,濃蔭遮天,水流聲穿透樹林,已經近在耳邊,空氣愈見清冽,還襲着兩分寒涼。三人一前一後從濃蔭中穿出去,便見眼前一亮,天光明媚,玉帶傾流:
三疊瀑布飄然而落。
其實這座瀑布並不大,觀里戲稱「禪椅瀑」,望去如一張禪椅,北面高為椅背,東西略低且平齊,恰如扶手,都是青樹碧蔓相圍,瀑布水流從三面參差落下,宛若十幾條白色綢緞從七八丈、四五丈高的椅背和扶手垂落下來,椅座卻是梯形的三疊,瀑流經過上面兩疊,落入第三疊的清澈潭水中,日光下澈,游魚草絲可見,又碧如翡翠,通透翠亮……十足秀麗美景。疊石上泉水流過,尤見清冽,是烹茶的上水。道瀟子就在碧潭邊擺了一溜茶具,茶碾茶羅茶銚等一應俱全,與晉王互相表現茶道,一邊鬥茶一邊鬥嘴,眼手口都不停,真箇挺忙。
潭邊擺了幾張松木禪椅,臨川郡王坐在其中一張禪椅上,條案上兩隻茶碗已空,正聽着道瀟子與晉王鬥茶兼鬥嘴,沉和平靜的眼中隱着一分笑意:道門這位藥殿長老竟與晉王一般,有着頑氣。
李毓禎沒有坐在潭邊。
沈清猗卻一眼就看見了她!
一襲紫服繡金團龍袍,在陽光下極為刺眼。一手拿了一盞茶,立在第一疊泉的綠蘚苔石上,一手負背看着瀑流,那身姿神態隨意,帶着漫不經心,仿佛這秀麗的瀑布,明媚的陽光,濃翠潑染的山色,翡翠碧綠的清潭,都無法入她的眼。而這,緣於她對自己的無窮自信,世間的珍貴,只要她想要,就能取得。——在漫不經心,閒散輕慢的背後,是睥睨一切的傲視,和骨子裏的霸道。
因為喜歡,就要佔有。
因為喜歡,就是她的。
因為喜歡,就要霸道的得到。
……讓人恨得真想毀滅了她!
一霎,欲噬人般的寒氣在沈清猗胸腔凜冽,幾乎要化為寒光凜凜的匕首,衝出她的胸口!心底深處響起一聲嗡鳴,像是井水拍打井壁的迴響,但她知道那不是水聲,而是心底的暗潮洶湧,仿佛關在井中的黑龍,憤怒痛楚的咆哮,還有,深深的,刻在她心中的……嫉妒。
然而,暗潮終究沒有洶湧出去。
李毓禎在三人穿林時就已知道,身為宗師對氣息的感知十分敏銳,不需要刻意聚氣,就能聽到周圍的聲響動靜,而她因為經常遭遇刺殺,對於危險的感知又極其敏銳——
驀然地,側臉看過來。
她只見到沈清猗清冽如冷泉的眼眸中,一抹如雪的流光閃過。
沈清猗與她目光相對,抬手單掌立什,垂眉頷首,遠遠的,靜靜行了一禮,便從容舉步,隨在知安身後繼續往潭邊行去。她身後的侍女白蘇穿着道僮服色,也端靜的向秦國公主行了個奴婢的屈膝禮,才趨步跟上前去。
李毓禎凝目一霎,涼悠悠的抬了下眉,眸中有一抹興味。
她方才的感覺,來自這個方向,似乎有一絲隱約的……敵意?
她微挑了眉,側眸看向正往潭邊走去的三人。
——沈清猗,知安,還是後面那侍女?
呵……這可有意思了。
道瀟子一邊環湯擊沸,頭也不抬的哈哈一聲道:「至元,等着我的茶——肯定比晉王高出一籌!」
「呸,什麼高出我一籌,我高出你兩籌才對!」
「啊哈哈,你這湯老了。」
「胡說,剛三沸,哪老?少來訛我!哼,我是不會上當的。」
……
知安有些目瞪口呆,見這兩位鬥茶又鬥嘴,有種想扶額的感覺:這二位加起來有一百四五十歲了吧?真是……真的是兩位宗師?
他眼角微抽,身子一讓引見道:「至元道師,這是臨川郡王。」
沈清猗行了個道禮,「至元見過郡王,福生無量。」
臨川郡王尚是頭回見沈清猗,人名兒倒是聽過好幾回了,見她氣質清冷,容貌清艷絕絕,仿若梨花清如雪,但那雙寒冽如冷泉的眸子,卻使她整個人的氣質多了幾分凜冽,仿佛寒冬經雪的臘梅,冷香清冽逼人,而言談舉止都帶着從容不迫的氣度,自然有種清靜高遠的姿態——果然是個十分出色的人物!臨川郡王心裏贊一聲,難怪昭華對她另眼相看。微笑頷首回禮,面露和善道:「早就聽說過你——道玄先生擇徒的眼光,果然是不錯的。」
「這是師尊厚愛。」沈清猗稽首肅敬。
臨川郡王溫然一笑,「你先坐着,嘗嘗你師叔和晉王的茶。」
李毓禎遙聲輕笑,接口:「不品出個高下,他們大概不會放過你。」說着,一步踏出,便落到了潭邊,隨手將空了的茶盞落到條案上。
沈清猗這才正式向她行禮,「至元見過秦國殿下,福生無量。」
李毓禎笑語輕然,「庭州一別,隔年不見,清猗表嫂愈見清骨俊發,風采絕俗。」
白蘇隨在後面行了一個屈膝禮,心裏佩服——公主說話就是高端,少夫人明明是瘦得清減見骨了,卻說「清骨俊發」……這用詞兒真箇迤邐,委婉曲折,還清高拔俗,真是聞之心喜呀。
沈清猗卻是心中發澀,「表嫂」這稱呼就讓她想起自己還是蕭琮的妻子——蕭琰的嫂子這個令人心痛的身份,李毓禎無形中就往她心口扎一刀。
沈清猗微斂了眸,清淡聲音道:「庭州一別,再見殿下,愈見尊貴氣勢,風采逼人。」
一個「絕俗」——絕俗能有紅塵之欲?
一個「逼人」——「巧取豪奪」不是逼人?
兩人這一句話明為贊語,實則各有意指——李毓禎是試探,汝之欲為何?沈清猗卻是心中蘊怒,譏刺她對蕭琰不擇手段的強佔。但李毓禎不知道她對蕭琰的心思,自是聽不出這砭骨之意,而是意會到另一重——以殿下尊貴之資,何以用言語試探這種手段?
李毓禎抬眉一笑。
她的確不用試探,想要知道,直接問就是。
只是她以為沈清猗心思幽沉,便用了這種含而不露的方式,未料對方竟不耐這種曲折。
也好,李毓禎心道,單刀直入更直接,她更喜歡這種方式。
李毓禎看向沈清猗的目光就多了一分溫和,唇邊也換了一分真切的笑意。
沈清猗有種胸口悶血的感覺,明明憎恨着對方,對方卻一無所知,還為她的譏刺之言而愉快,這種憋郁怎麼解?
而在其他人看來,卻是沈清猗對秦國公主景仰,秦國公主對沈清猗欣賞——兩人相見歡。
哪裏知道,在剛剛那一句對話中兩人已經交鋒一回合了呢?
這廂鬥茶的兩人已經執瓶分茶,四對八隻茶碗分四個方向平平飛出,穩如手托一般,徐徐落到李毓禎、臨川郡王、沈清猗、知安座前的茶案上。道瀟子道:「這第二品茶不是之前的蒙頂小團了,諸位品品,如何?——上回先用了晉王的,這回先品我的。」
晉王翻起白眼,「先用你的,你以為就能佔便宜了?」
道瀟子「呵呵呵」一聲,不語自明。
晉王一聲「哼哼」。
這邊四人先用道瀟子的茶,溫水漱口後,再用晉王的茶,都只用三口。放下茶碗後,臨川郡王笑而不語,李毓禎的表情默了一默,然後看着清亮的瀑布,沈清猗默默的看着碧清的潭水。知安細品了一會後,面帶怡色,抬頭見這三位都沒說話的意思,自覺身份最低,便當先開口道:「貧道對茶不精,平日多用清茶一杯,便說說飲後口感,拋磚引玉。這碧碗茶沖淡簡潔,徐品有韻高致靜之感,得了三分林幽瀑泉之秀氣;這青碗茶飲後致清導和,有祛襟滌滯之感,得了三分茶稟山川之靈氣。愚以為,各有勝場,實難分出高下。」
道瀟子和晉王同時大笑:「有見地。」「不錯。」
臨川郡王平靜的眉眼動了動。
李毓禎忽然側眸,語聲輕飄飄的,「上面觀瀑亭居高觀瀑別有韻味,至元,我們去上邊觀瀑如何。」沈清猗道,「固所願爾。」起身一讓,「殿下請。」兩人一前一後,衣袂飄然,往前面山坡上的木亭去了。
晉王:「……還沒說茶怎樣呢,怎麼就溜了?」
道瀟子撫須意味深長的,「觀瀑嘛……呵呵。」
晉王一臉恍然,阿禎是要去鈎魚了——哦不,談正事。
臨川郡王平靜的眼又動了動,他能告訴這兩人:她們倆這時避開是不想談你二人的茶嗎?這兩人煎出的茶的確如知安所評說的,各得飲清導和、韻高致靜之道——但用的茶團卻不對!能將銷往吐蕃——哦,現在已經是安藏都護府了,用來做乳茶的茶團,其味濃厚,煎出的茶應是潤滑,醇香,味厚,熱意滾腑,濃香帶着甘甜,纏綿唇舌,縈繞肺腑不絕,才是這上品含膏茶之真道。
這二位卻是煎出了「簡,清,靜」之味,叫人如何評?
……但這也是高手了。臨川郡王心裏呵呵笑着,想道:或許因為純粹,才簡、清,而靜?
但晉王稱得上純粹……道瀟子?
這個已經活了八十年的藥殿長老可是老而成精的人物。
臨川郡王眼中笑意淡去,平靜的眼眸深邃起來。
……
山坡上的亭子矗立在第一瀑的上方,居高臨下的觀瀑,秀麗的景色便多了兩分宏麗。
李毓禎身姿隨意的立在亭子邊,目光望着瀑流。
沈清猗站在亭子另一邊,距她六尺。
這是一個安全的距離,也是一個很有防備的距離——因為亭子內的最大距離只有六尺五。
李毓禎忽然側臉看她,眸子似笑非笑的,「至元是在防備我?——哦,忘了問,是該叫你至元,還是沈朝散?抑或十七娘,或者……稱呼你的字?總不會是沈表嫂吧?」
沈清猗心裡冷哼:我心無懼,防備你作何?不過是不願與你太近。省得她忍不住想揮揮袖子——袖子裏的噬骨散,口鼻吸入,三日後就要化骨而癱。不過,大概是毒不了李毓禎的。到了宗師這個層次,很難有□□對他們起作用。
沈清猗覺得,她在□□上應該再下一些功夫。
她眼睛望着瀑布,清冷的聲音道:「不是防備殿下,只是不習慣與人靠近。」
李毓禎心道: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想起控鶴衛匯總的資料中,記載她幼時的遭遇,眸中便有瞭然了。
沈清猗沉靜了一下,道:「如今,我身處道門,是至元;以後……還是至元。」
這是回應了李毓禎的正面詢問。
「至元」,代表了道門的身份。
「沈朝散」,代表了沈清猗的官身——不是誥命,是官階,從五品下的朝散大夫:意味着她可以出而為官的身份。
「十七娘」,代表沈清猗沈氏女的身份。
而稱呼沈清猗的字,在大唐,只有非嫁女才能稱字,沈清猗已嫁,如何才是非嫁?這話中的意思就是很明白了。
而「沈表嫂」,代表了蕭氏媳婦的身份。
李毓禎果然不再試探,問得直接,單刀直入。
而沈清猗的回覆,在她的意料之中,也出乎她的意料之外。
沈清猗有高飛的野心,不想站在蕭琮的身後,但對梁國公世子、未來的蕭氏家主來講,身為他的妻子,永遠不可能、也不能夠站到他的前面去。如果沒有機遇,也許她的野心就這麼潛沉下去。但道門給了她機會,確切的講,道玄子選擇了她。冷靜,聰智,多謀周密,見識深宏,堅韌心志,加上卓絕的能力,原就是成功人物的必備,一旦得了機遇,就會插翼而飛。沈清猗這隻潛伏在北海下的鯤,如今破海化為鵬,展翅而飛,還願意回到海中去?
她不會再做「沈表嫂」——這是李毓禎確定的。
而她不選擇沈氏女的身份,也在李毓禎意料之中。
身為道玄子唯一的親傳弟子,這個身份代表的意義太大,雖說對沈氏有好處,但內中的利益牽扯太大,不是沈氏可以擔得起。再者,沈清猗會願意回到沈氏,再受陸夫人的轄制?——不管陸夫人待她如何不仁,卻佔着嫡母的大義。她回到沈氏,反而會束手束腳。
李毓禎原以為,無論是為了她的野心抱負,還是為了她的生母過得更有尊嚴,沈清猗都應該選擇走仕途,否則,何必深謀遠慮,上那一道可稱為高屋建瓴的論事疏?
但她選擇了道門的身份。
這意味着她不願意入朝為官。
李毓禎眸子深了一深,轉頭居高臨下的望着瀑布,語氣帶着悠遠的意味,「我倒更願意稱你沈朝散——不,應該是中大夫了。如今,各處的霍亂疫災都陸續平息,各地關閉的市舶司港口也在準備開啟,想必要不了多久,朝廷就會頒下功賞之旨。挽救了十幾萬性命,又防備了以後的霍亂成災,你和至桓厥功甚偉,入四品不為過。」
霍亂得以平息,十幾萬疫患得以挽救,至桓提出的首效藥方是首功。而沈清猗發明的霍亂檢疫藥劑,經過多次試驗和改良後最終定方,配方和提煉方法都提交給了太醫署——其重要性不僅僅在於這一種藥劑,更重要的是,其中顯露的藥物的提煉方法,足可以在煉藥學下開闢一個新科目,太醫署的人如獲至寶,經過趕製後先發送一批到東海都護府的海港州,反映良好,有效達到九成。目前受到限制的,是製劑能力還沒上去。畢竟新的提煉設備要製造,幾萬套的配置需要時間,而藥工的訓練也需要時間。但是,有了這個檢疫劑在製造中,朝廷就有了底氣陸續開放市舶司港口。這是很大的功勞,給出一個從四品的散官階,估計政事堂會給得很痛快。
李毓禎側臉看着沈清猗,眸光清耀,繼續說道:「以你那份醫療論事疏的規劃,若大唐建成你札中所論的公利疾預衛生體制,便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了。老子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其意即:防衛其生,令合道也。——衛民之生,此國之道也。你對道家『好生』之義,倒是得了其中三味。既有此心,何不出來主持大局?無論於國於民,還是於己,於功於名,都是大好的選擇。莫說四品,以你的格局,便是官居一品,將來登堂入閣,也不是不可能。」
她微微一笑,聲音幽悠,帶着深遠的誘惑,「沈清猗,你不是一個醫者——做一個醫者,可惜了。我希望,未來能在政事堂看到你。」
任何一個有功業野心的人,對於這樣的期望,都不可能無動於衷。
何況是帝國未來的君主做出的期望。
李毓禎的言語懇切,表達了她對沈清猗的看重,以及對沈清猗的期許和看好。
這番話,也顯露出了她自己的格局。
無大格局者,說不出「衛民之生,此國之道也」。
沈清猗沉了沉眸:李毓禎,的確是一位有君主之器的人物。
也的確是一位……能令人服膺和追隨的人物。
只可惜……
她和她註定是對立。
若她得知自己對蕭琰懷着怎樣的心思,恐怕就是期望自己立即消失,永遠不要在蕭琰視野里出現!——正如她對李毓禎的期望一樣。
沈清猗緩緩開口。
「多謝殿下的看重。」
她的聲音平靜,卻有一種驕傲藏在骨子裏。
天光下,寒泉般的眸子,有一種凜冽的清輝。
她怎麼可能去做李毓禎的臣!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23s 3.9573MB